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定言命令之第三者——《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问题的解答 被引量:7
1
作者 舒远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8,共18页
在康德哲学中,所有先天综合判断都存在着将其主词与谓词联结起来的第三者问题。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康德由追问"定言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综合命题何以可能?"而专门提出了"何谓定言命令的第三者?"这个异常难解... 在康德哲学中,所有先天综合判断都存在着将其主词与谓词联结起来的第三者问题。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康德由追问"定言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综合命题何以可能?"而专门提出了"何谓定言命令的第三者?"这个异常难解的问题。对此难题,学界有一条很有影响的解答思路可称为"混合思路",它不想从完全先天的角度把握定言命令的第三者,而是将既受感性欲望刺激、又属于知性世界的同一个意志即二重化的意志当作第三者,该思路从根本上背离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基本方向。它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逻辑上的问题,即第三者和定言命令之主词的重叠问题。它将第三者类比于有关自然的先天综合命题的先验图型,这一认识也是对第三者的一个重大误解。惟有试图完全先天地去寻找第三者的先天思路才是可取的,它借助于———在一个先天的理念中———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这个第三者,将定言命令的主词与谓词综合地联结起来。因为在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中,可以同时找到"意愿准则成为法则"的目的意愿和"按此准则行动"的行动意愿,即找到康德所说的"两种认识"。第三者是一个理想,是一个纯粹理性的概念,以此理想为基础的定言命令所要求的,无非就是要使人这种不完美、非神圣的理性存在者以那个完美而神圣的理性存在者为原型,促使心灵不断升华,成为康德心目中理想的理性存在者即完美而神圣的理性存在者而已。康德其实是把自己的道德形而上学完全奠基于纯粹理性的一个先天理念即有关完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的理念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定言命令 第三者 同一个意志 完美神圣理性存在者意志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下载PDF
非自由状态下讨论道德问题的可能——基于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2
作者 孙昊 《理论观察》 2018年第11期57-59,共3页
在自由状态下才有讨论道德问题的可能性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剥离人的所有价值取向和偏爱的纯粹理性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中时间的单向性,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使得每一... 在自由状态下才有讨论道德问题的可能性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剥离人的所有价值取向和偏爱的纯粹理性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中时间的单向性,历史的不可重复性使得每一次的道德事件只能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事件或者是已经被定义原则的具体实施,因而这不可能是一种具有自然科学可重复性的活动。这也为在非自由现实生活状态下讨论道德问题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自由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下载PDF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对功利主义原则的“求助”及其实质论析
3
作者 曹宝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3,共6页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功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他们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义务论立场提出了质疑,并由此为康德所否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析,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一种误解。康德尽管并不排斥幸福,但却坚定地反对将幸福作为道德的根据。康德是将道德准则建立在理性存在者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义务论的,是义务论中最具典型性的道德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功利主义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实践理性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