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逸周书·谥法》时代辨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薛金玲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2-86,共5页
依据古文献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逸周书·谥法》时代进行了辨别、分析和考证 ,最后得出结论 :现存《逸周书·谥法》是春秋初期在周初《谥法》的基础上增益。
关键词 · 时代 研究
下载PDF
帛书《周易·泰蓄》与《逸周书·大聚》 被引量:1
2
作者 连劭名 《周易研究》 1996年第2期21-25,共5页
帛书《周易·泰蓄》与《逸周书·大聚》连劭名马王堆帛书《周易》中的《泰蓄》一卦排在《根》卦之前,《剥》卦之后,为第十卦;在今本《周易》中为第二十六卦。帛书是西汉初年的写本,通篇字体为早期隶书,持与今本相较,异文... 帛书《周易·泰蓄》与《逸周书·大聚》连劭名马王堆帛书《周易》中的《泰蓄》一卦排在《根》卦之前,《剥》卦之后,为第十卦;在今本《周易》中为第二十六卦。帛书是西汉初年的写本,通篇字体为早期隶书,持与今本相较,异文甚多。《泰蓄》一卦的全文为:泰蓄,利贞,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系辞》 易》 《说文》 郑玄注 结绳记事 爻辞 《史记·货殖列传》 大畜
下载PDF
《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校记
3
作者 徐在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年第6期43-45,39,共4页
《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校记徐在国吴福熙先生的《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1版,以下简称《校注》)是敦煌文献丛书之一。全书由录文、校注和论述三部分构成。我们通过核对敦煌原卷(详台湾黄永武... 《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校记徐在国吴福熙先生的《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1版,以下简称《校注》)是敦煌文献丛书之一。全书由录文、校注和论述三部分构成。我们通过核对敦煌原卷(详台湾黄永武博士主编的《敦煌宝藏》,共140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 敦煌残卷 《校注》 “也” 古文《尚 “之” 今本 《经典释文》 · “每”
下载PDF
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 被引量:6
4
作者 杜建民 崔吉学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18,共7页
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杜建民,崔吉学谥号和立谥制度是我国传统文化异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我国古代,帝王后妃和公卿显宦死后,后人须避讳其生前之名而另立新号以相称。谥号就是这种死后的称号。议立谥号须依循某种规范和细... 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杜建民,崔吉学谥号和立谥制度是我国传统文化异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我国古代,帝王后妃和公卿显宦死后,后人须避讳其生前之名而另立新号以相称。谥号就是这种死后的称号。议立谥号须依循某种规范和细则,这种规范和细则,称为谥法。立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解》 《左传》 郭沫若 春秋时期 惩恶劝善 祖先崇拜 战国时期 西时期
下载PDF
中国古代谥号与谥法评述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德春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79-83,共5页
说法与谥号做为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的一门见学有其发生、发展与衰亡的过程。谥号的种类、谥法的规定等也较为繁复,但它终究是为了说明与美化封建制度的产物,如今已成了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研究谥法与谥号有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历史人物... 说法与谥号做为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的一门见学有其发生、发展与衰亡的过程。谥号的种类、谥法的规定等也较为繁复,但它终究是为了说明与美化封建制度的产物,如今已成了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研究谥法与谥号有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历史人物评价、历史文献整理的研究,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统治阶级 ·解》 历史人物评价 封建统治 历史文化现象 帝王 史记正义 定继承人
下载PDF
一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力作——读汪受宽教授《谥法研究》一书
6
作者 孔洪刚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解》 传统文化 研究领域 王安石 司马光 《管子》 西中期 齐桓公 语言特色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与“文”——从“天下之文”说起
7
作者 王锡臣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106-108,116,共4页
中国古典美学与“文”———从“天下之文”说起王锡臣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总范畴应是“文”,是文明、文德、文化、文饰之“文”,而不是“美”。美只是一个较大的从属范畴。这一看法涉及古典美学的重大问题,需要从不同侧面作多视角的论... 中国古典美学与“文”———从“天下之文”说起王锡臣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总范畴应是“文”,是文明、文德、文化、文饰之“文”,而不是“美”。美只是一个较大的从属范畴。这一看法涉及古典美学的重大问题,需要从不同侧面作多视角的论述,现仅从《周易·系辞》的“天下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文” 美学思想 天地人 《左传》 政治文化思想 审美 宇宙观 ·解》 五行文化
下载PDF
读《逸周书·谥法解》旧校旧注札记
8
作者 蔡升奕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8-84,共7页
称善简曰圣”,缺处当补“副”字,“简”是实情的意思。“立制及众曰公”,“制”字当作“志”,是指的“无私”之志。“刑民克服曰”,“武”字当是“成”之误,“成”与“武”形近,易致误。“博闻多能曰献”,作“献”当不误,“献... 称善简曰圣”,缺处当补“副”字,“简”是实情的意思。“立制及众曰公”,“制”字当作“志”,是指的“无私”之志。“刑民克服曰”,“武”字当是“成”之误,“成”与“武”形近,易致误。“博闻多能曰献”,作“献”当不误,“献”是才能多的意思。“不隐无克曰贞”,“克”有作“屈”、“屏”、“藏”者,当以作“藏”是。“贞”当为“真”字之误,“贞”、“真’二字形近,易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 “称善□简圣” 立制及众曰公 刑民克服曰武 博多多能曰献 不隐无克曰贞
下载PDF
谥号·庙号·年号考略
9
作者 孙德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0-120,共1页
所谓谥号,即君主时代的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贬称号。《逸周书·谥法解》载:“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子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说明这种制度始于周代,历经二千多年,止子晚清。“谥者,行... 所谓谥号,即君主时代的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贬称号。《逸周书·谥法解》载:“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子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说明这种制度始于周代,历经二千多年,止子晚清。“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车服者,位之章也”。因此,“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与。综观二十五史,除帝王、臣下加谥外,百姓也有加谥的。历史上私赐开端于东汉,盛行于两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号 ·解》 太平天国 二十五史 爱新觉罗 公旦 李自成起义 帝王 洪秀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