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的版本流变
- 1
-
-
作者
谢辉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41,共10页
-
基金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整理与研究”(21YJA770013)成果。
-
文摘
刘剡所编《通鉴节要续编》,在明代被多次刊刻和改编,并远传欧洲,为明代通俗史书中影响较广者。约在明宣德四年,本书由建阳翠岩精舍刘文寿初次刊刻,分三十卷。现存诸本中属于此初刻本系统者,包括双桂书堂本、善敬书堂本与司礼监本。其后出现大量添加字音字义类注释的版本,较早者为宣德九年尊德书堂刻本,后世流传不广,而弘治年间集中出现的一批带有“释义”的版本,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明代后期诸本的面貌,但其卷数仍为三十卷。约在明嘉靖年间,又相继出现了二十一卷本与二十卷本两种版本。前者曾经官方刊刻,以吉澄福建刻本为代表,后者则是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历史类典籍之一。二者都与弘治年间出现的“释义”本有密切关系,并都衍生出了改换书名与作者之本。弘治年间为本书文本变化的关键点,而嘉靖年间则是卷数变化的关键点。随着史学风气的转换与纲鉴类史书的兴起,本书在清代迅速消亡。
-
关键词
《通鉴节要续编》
通俗史书
史学风气
版本
-
Keywords
Tongjian Jieyao Xubian
popular historical books
historical atmosphere
edition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G256.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资治通鉴节要续编》在朝鲜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朱冶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与元明儒学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3CZS01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世中朝史学交流中,明代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节要续编》的地位尤殊。该书旨在宣明尊华攘夷的正统史观,并以"节要"的形式续作《资治通鉴》所载史事之后的宋元历史,可谓宋代义理史学在明代的重要表现。《资治通鉴节要续编》自明中期传入李朝朝鲜,历经多次翻印,流传甚广。它在朝鲜王朝逐渐与《史记》、《资治通鉴》及《通鉴纲目》相比肩,成为朝鲜君臣及一般读书人掌握宋元历史的主要渠道,乃至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优先读本。书中倡导华夷之辨的正统观念及对宋元史事的评论意见,更对朝鲜人士的史观、史论有深入影响。
-
关键词
《资治通鉴节要续编》
朝鲜王朝
中朝史学交流
义理史学
-
Keywords
ZIZHITONGJIAN JIEYAOXUBIAN
the Joseon Dynasty
historiographical inter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history influenced by idealist philosophy
-
分类号
K091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