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秦论》:一个文学经典的形成 被引量:24
1
作者 吴承学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本文以《过秦论》为个案,研究文学经典的形成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自汉代以来,《过秦论》一直是历代公认的文章经典。其文本固有的史论价值与文学价值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而史学家与文学批评家的推崇以及后世审美风尚、社会风气等外在因... 本文以《过秦论》为个案,研究文学经典的形成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自汉代以来,《过秦论》一直是历代公认的文章经典。其文本固有的史论价值与文学价值是其成为经典的基础。而史学家与文学批评家的推崇以及后世审美风尚、社会风气等外在因素对《过秦论》经典地位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文学经典形成过程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文学经典 中国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家 文学价值 审美风尚 外在因素 社会风气 形成 审美需求 公众心理 史学家 文本
原文传递
雄姿奔放:《过秦论》文章“气势”探析
2
作者 朱琦 《最小说》 2024年第8期37-39,共3页
贾谊的《过秦论》是古代政论文的代表作,作者借秦朝的灭亡委婉地向当朝统治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学习提示中提到《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文字平易晓畅,通篇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从文本的语言、行... 贾谊的《过秦论》是古代政论文的代表作,作者借秦朝的灭亡委婉地向当朝统治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学习提示中提到《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文字平易晓畅,通篇一气贯注,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从文本的语言、行文方式、修辞手法切入,能更好地探析《过秦论》的文章气势,感受作者笔下群雄逐鹿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语言 修辞 赏析
下载PDF
论《过秦论》主旨句的逻辑关系
3
作者 索颖泓 张涵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2期35-36,共2页
《过秦论》是一篇经典的政论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文章的主旨句,句意明确,即是要提醒执政者要施行仁义,但句中的“而”字所表现出逻辑关系应为转折而非因果。
关键词 过秦论 因果 转折
下载PDF
辩证思考,质疑有道——《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思辨性阅读与写作
4
作者 张玮 《七彩语文》 2024年第27期40-43,共4页
(1)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浚巡而不敢进。秦无亡失遗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2)及仇離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歌... (1)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浚巡而不敢进。秦无亡失遗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2)及仇離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歌?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辩证思考 阅读与写作 思辨性
原文传递
骈文兴衰原因探 被引量:5
5
作者 余福智 《佛山师专学报》 1986年第1期15-23,共9页
駢、散文除文学语言之外,并无本质区别。人们是否喜爱駢文,归根到底是个语言审美问题。古人重视朗读,由此而求文章音响动人,节奏和谐、均衡,由节奏均衡进而求结构均衡,由是而注重四、六句讲究对偶。人们对文学语言审美观念的这种变化,... 駢、散文除文学语言之外,并无本质区别。人们是否喜爱駢文,归根到底是个语言审美问题。古人重视朗读,由此而求文章音响动人,节奏和谐、均衡,由节奏均衡进而求结构均衡,由是而注重四、六句讲究对偶。人们对文学语言审美观念的这种变化,以及统治者为权术需要而求词采华茂、多含典故的僻好,这就是駢文得能兴盛的原因。同样,駢文的衰微也离不开人们对文学语言审美观念的变化和统治者权术需要这两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念 语言审美 过秦论 散句 秦逐客 三言 与陈伯之书 沉鳞竞跃 蒋清容 《典论·论文》
下载PDF
赵孟頫《湖州妙严寺记》临习指要
6
作者 连程峰 《书法教育》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元史·本传》云:“(赵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鲜于枢跋赵孟頫小楷《过秦论》亦曰:“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将赵孟頫在元代的地位比作东晋王羲之、唐之颜真... 《元史·本传》云:“(赵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鲜于枢跋赵孟頫小楷《过秦论》亦曰:“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近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将赵孟頫在元代的地位比作东晋王羲之、唐之颜真卿。赵孟頫以其过人的天资和学养创立了“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领袖一代,沾溉后世,在书坛上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頫 颜真卿 临习 过秦论 篆籀 马宗霍 鲜于枢 颠草
下载PDF
教材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秦论》与《六国论》联读教学
7
作者 巨有峰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19期26-27,共2页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具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承和发展的能力,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的...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具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承和发展的能力,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的《过秦论》(上),是汉代史论典范,论述精辟、文辞优美、构思奇巧、气韵流畅;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六国论》,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讽谏宋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勿蹈覆辙。本文尝试探索两文联读教学的具体做法,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过秦论 《六国论》 文言文教学 以史为鉴 尝试探索 视域下
下载PDF
抓住文脉的支点——《过秦论》导读课的设计与实施
8
作者 张玉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过秦论》导读课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在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抓住文脉特点,理清课文与全文的论证结构,辨析“过秦”之“秦”的本质,并适当考校行文上史实的出入与作者的用心,如此执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 过秦论 课文 全文 文脉
下载PDF
《过秦论》“拱手”辨证
9
作者 唐定壮 《语文月刊》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过秦论》作为贾谊的古文名篇,被选入到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各版本教材对于“拱手”的注释都趋向“毫不费力”。统编本为“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粤教版“两手在胸前相抱”,人教版“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但我们通过细读文本... 《过秦论》作为贾谊的古文名篇,被选入到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各版本教材对于“拱手”的注释都趋向“毫不费力”。统编本为“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粤教版“两手在胸前相抱”,人教版“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但我们通过细读文本却发现注释与文本有矛盾之处。一、文本的逻辑矛盾:“于是”和“拱手”我们可以先从《过秦论》语境入手,文中提到“(秦孝公)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本 过秦论 细读文本 粤教版 逻辑矛盾 人教版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10
《党的生活(河南)》 2024年第8期4-5,共2页
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解读】贾谊名篇《过秦论·下篇》中的这句话,提出了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法。那就是... 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解读】贾谊名篇《过秦论·下篇》中的这句话,提出了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法。那就是,“变化因时”,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尊重国情和传统,又不于历史、故步自封;既要借鉴外国经验,又不照抄教条、照搬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从实际出发 过秦论 用典 贾谊 治国理政 习近平总书记
原文传递
黄庭坚的咏茶诗 被引量:3
11
作者 梅俊道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118-119,共2页
黄庭坚的咏茶诗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梅俊道由于宋代文化的发达,宋代士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很高,文人生活中有不少雅兴反映于诗,造成了宋诗中人文意象密集的现象,咏茶就是一个很突出的内容。在宋代诗人中,象黄庭坚这样爱茶,又写咏... 黄庭坚的咏茶诗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梅俊道由于宋代文化的发达,宋代士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很高,文人生活中有不少雅兴反映于诗,造成了宋诗中人文意象密集的现象,咏茶就是一个很突出的内容。在宋代诗人中,象黄庭坚这样爱茶,又写咏茶诗的并不多见。黄庭坚共有几十首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茶诗 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审美趣味 以小见大 过秦论 以故为新 江西省 苏轼 《神宗实录》
下载PDF
西汉贾谊的“奸钱论”与格雷欣法则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平 《中国钱币》 2019年第3期40-47,共8页
活跃于西汉文帝时期的贾谊,是塑造西汉乃至中华“帝国政治体制”最杰出的两位思想家之一(另一位为西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他不仅就秦朝的短命教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过秦论》,深刻剖析秦朝探索郡县制为中心的国家体制过程中滋生的多... 活跃于西汉文帝时期的贾谊,是塑造西汉乃至中华“帝国政治体制”最杰出的两位思想家之一(另一位为西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他不仅就秦朝的短命教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过秦论》,深刻剖析秦朝探索郡县制为中心的国家体制过程中滋生的多种弊政的沉痛教训,而且设计了西汉巩固封建帝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并提出了对策,体现在作为当时政治实践指导原则的《治安策》中。在货币问题上,提出“上收铜勿令布”的主张,禁止民间占有和使用铜料以杜绝私人铸造铜钱,实现货币铸造权的集中和统一。论及私铸和盗铸的危害时,他在《铸钱》[1]篇中尖锐地指出了“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货币流通现象,深刻地揭示了“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成为“格雷欣法则”在世界货币史上的最早版本,是中国货币思想史上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欣法则 西汉 贾谊 政治体制 劣币驱逐良币 货币铸造 汉武帝时期 过秦论
原文传递
《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的经典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嘉寅 《学语文》 2023年第1期73-75,共3页
《过秦论》是古代政论散文的经典之作,被多本语文教科书收录。如果按照现代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分析《过秦论》,会发现文章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在《过秦论》的学习提示中指出了其文体特点,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过秦论... 《过秦论》是古代政论散文的经典之作,被多本语文教科书收录。如果按照现代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分析《过秦论》,会发现文章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在《过秦论》的学习提示中指出了其文体特点,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过秦论》“以赋体写史论”“气势雄劲”的文体特点和贾谊借古喻今的议论之精妙能被更好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文体特点 借古喻今
下载PDF
《新书》非伪书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洲明 《文学遗产》 1982年第2期17-28,共12页
贾谊的作品,凡载于《史记》、《汉书》者,如《过秦论》(上,中、下)、《治安策》、《论积贮疏》、《吊屈原赋》、《鹏鸟赋》等,从来无人怀疑它们的真伪。载于《古文苑》的《旱云赋》和《簋赋》的残文,也无人怀疑它们的真伪。而贾... 贾谊的作品,凡载于《史记》、《汉书》者,如《过秦论》(上,中、下)、《治安策》、《论积贮疏》、《吊屈原赋》、《鹏鸟赋》等,从来无人怀疑它们的真伪。载于《古文苑》的《旱云赋》和《簋赋》的残文,也无人怀疑它们的真伪。而贾谊的散文集子《新书》,却有人提出疑义,视其为伪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书》 伪书 《论积贮疏》 《吊屈原赋》 过秦论 《鹏鸟赋》 《古文苑》 《史记》
原文传递
从言语形式的角度析《过秦论》的说理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军 《中学语文》 2023年第8期67-68,共2页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过秦论》的教学中,可尝试引导学生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聚焦文本,感受“以赋体写史论”的艺术特色。从言语形式的角度看,本文的说理艺术主要表现在铺陈渲染的语言之美、共情共鸣的修辞之美、意脉流畅...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过秦论》的教学中,可尝试引导学生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聚焦文本,感受“以赋体写史论”的艺术特色。从言语形式的角度看,本文的说理艺术主要表现在铺陈渲染的语言之美、共情共鸣的修辞之美、意脉流畅的结构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言语形式 说理艺术 语言 修辞 结构
下载PDF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语法语义关系辩正
16
作者 潘玉雯 《语文月刊》 2023年第7期79-83,共5页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涵盖全文的主旨,是提挈全文的纲领,是作者认知和情意的凝聚和升华,譬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于《出师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于《岳阳楼记》,等等。因此,阅读古文者无不重视文眼的分析...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涵盖全文的主旨,是提挈全文的纲领,是作者认知和情意的凝聚和升华,譬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于《出师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于《岳阳楼记》,等等。因此,阅读古文者无不重视文眼的分析与解读。“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句历来都被认为是《过秦论》的文眼。然而,对于该句的分析解读却众说纷纭。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更不利于学习。“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直接影响到句义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楼记》 《出师表》 文眼 过秦论 诗眼 先天下之忧而忧 句义 语法语义
原文传递
历史的评说——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3
17
作者 庞冉 张玮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25期150-154,共5页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史论写作任务,指出学生应对《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经典史论文章进行思辨性阅读,搜集史实资料并借助逻辑学知识辩证看待两篇文章。教学中,由学生发现问题,引出写作任务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驳论...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史论写作任务,指出学生应对《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经典史论文章进行思辨性阅读,搜集史实资料并借助逻辑学知识辩证看待两篇文章。教学中,由学生发现问题,引出写作任务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驳论性短文的写作,学会质疑有道;在理解作者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最后,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加以论证,体现出对文章的再思考。本课聚焦单元主题,指向学科素养,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调动其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情境,更好地探寻辩驳之门和逻辑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 逻辑谬误 思辨性阅读 驳论文写作
下载PDF
浅谈《过秦论》的儒家思想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18
作者 杨文妮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2期77-78,共2页
《过秦论》中,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制、忠诚等价值观,批评秦朝的暴政,呼吁君主行仁政,倡导和谐统治。对于在现代社会中平衡自由与秩序、多元与统一、现实利益与道德观念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过秦论 儒家思想 现代意义
下载PDF
《过秦论》对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启示
19
作者 焦娇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0期48-49,共2页
在议论文写作指导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使他们由读到写、由模仿到创作,逐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诀窍,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以《过秦论》为例,从理清结构和总结方法两个角度入手,指导学生在名篇阅读中学会谋篇布局、合理论证。
关键词 过秦论 议论文 谋篇布局 合理论证
下载PDF
“独尊儒术”是历史的必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烈 《文史知识》 1985年第9期16-20,共5页
秦始皇焚书(公元前213)坑儒(公元前212),对儒家思想作了简单粗暴的否定。事隔七十二、三年,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公元前140),历史地否定了秦始皇的思想文化政策。这对儒家思想说来,则是否定之否定。我们从这种表面上似乎截然对立的历史... 秦始皇焚书(公元前213)坑儒(公元前212),对儒家思想作了简单粗暴的否定。事隔七十二、三年,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公元前140),历史地否定了秦始皇的思想文化政策。这对儒家思想说来,则是否定之否定。我们从这种表面上似乎截然对立的历史事件中,可以观察其间社会政治的重大变化和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文化政策 简单粗暴 坑儒 历史事件 秦王朝 吴楚七国之乱 截然对立 过秦论 封建统治阶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