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740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
被引量:
72
1
作者
王宁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本文认为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是训诂学的两个重要研究方面。探求词源属于语言词汇的本体研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法;而阐释词源必须从文化历史的背景上加以证明和阐发,已涉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超出了语言的本体研究。本文就探求词...
本文认为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是训诂学的两个重要研究方面。探求词源属于语言词汇的本体研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法;而阐释词源必须从文化历史的背景上加以证明和阐发,已涉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超出了语言的本体研究。本文就探求词源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文化历史背景对阐释词源的作用两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还对文化语言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词
词源意义
造词理据
派生词
意义关系
《
说文解字
》
语言与文化
核义素
生造词
汉语词汇
原文传递
“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
被引量:
91
2
作者
张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5,共14页
汉语言文字造字之法,呈现出重直观、重开放、重共享之特点。公共性乃阐释的本质特征,此为重要根据之一。"阐释"之"阐"与"诠释"之"诠",各有极为深厚的哲学和历史渊源。"阐"之公开性...
汉语言文字造字之法,呈现出重直观、重开放、重共享之特点。公共性乃阐释的本质特征,此为重要根据之一。"阐释"之"阐"与"诠释"之"诠",各有极为深厚的哲学和历史渊源。"阐"之公开性、公共性,其向外、向显、向明,坚持对话、协商之基本诉求,闪耀着当代阐释学前沿之光。"诠"之实、"诠"之细、"诠"之全与证,其面向事物本身,坚守由训而义与意,散发着民族求实精神之光。中国古代的阐释路线,一条重训诂之"诠",一条重意旨之"阐"。两者各有其长,互容互合。以中国话语为主干,以古典阐释学为资源,以当代西方阐释学为借鉴,假以对照、选择、确义,由概念起,而范畴、而命题、而图式,以至体系,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观点、学说之现代转义,可建立彰显中国概念、中国思维、中国理论的当代中国阐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阐释
诠释
中国阐释学
原文传递
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
被引量:
59
3
作者
张政烺
《考古学报》
1973年第1期93-120,共28页
一、释与(臼土) 臼的音读问题《诗经》裒字三义即抔裒田、裒、裒兕甲骨文有 ? 《殷虚文字·甲编》(以下简称《甲编》)3510 《殷虚书契·前编》(以下简称《前编)7.3.2从臼、从用、从土,表示双手取土,而用是盛土笼。卜辞所见有...
一、释与(臼土) 臼的音读问题《诗经》裒字三义即抔裒田、裒、裒兕甲骨文有 ? 《殷虚文字·甲编》(以下简称《甲编》)3510 《殷虚书契·前编》(以下简称《前编)7.3.2从臼、从用、从土,表示双手取土,而用是盛土笼。卜辞所见有几种用法,即1.田,这种用法最多,皆是第一期,也行于第三期;2,仅第三期一见;3.兕,皆见于第五期。甲骨文又有一个常见的字 《前编》2.37.6皆见于第一期,只有"(臼土)田"一种用法,和"田"文义完全相同,其字从臼、从土,表示双手取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甲骨文
诸问题
考古学
说文解字
诗经
周礼
殷代
用法
经典释文
原文传递
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43
4
作者
张德鑫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关键词
汉
字
教材
汉
字
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外国人
汉
字
文化
说文解字
字
本位
现代汉语
中国文化
古汉语
原文传递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
被引量:
43
5
作者
刘正国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4-74,共11页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刘正国1986年5月--1987年6月,中国音乐考古发生了一件令世界音乐史学界为之瞩目的大事,那就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发掘出一批骨质的斜吹乐管。它们大多为七孔,其精美的制作,近乎...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刘正国1986年5月--1987年6月,中国音乐考古发生了一件令世界音乐史学界为之瞩目的大事,那就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发掘出一批骨质的斜吹乐管。它们大多为七孔,其精美的制作,近乎齐备的七声,标志着已属完全意义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湖遗址
吹管乐器
结构特征
《
说文解字
》
骨笛
律吕精义
单管
先秦典籍
柯尔克孜族
骨质
原文传递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
被引量:
44
6
作者
郑若葵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4-93,83,共11页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郑若葵殷墟,作为殷王朝的都城故地,曾随着武王伐殷战火的熄灭而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数千年,两汉以来学者言论中的殷墟,基本上知其名而不知其地望之确切所在。安阳殷墟的重现,最先得益于一九世纪末期王懿...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郑若葵殷墟,作为殷王朝的都城故地,曾随着武王伐殷战火的熄灭而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数千年,两汉以来学者言论中的殷墟,基本上知其名而不知其地望之确切所在。安阳殷墟的重现,最先得益于一九世纪末期王懿荣服药辨“龙骨”之线索①,其后又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大邑
偃师商城
考古发掘
都城
考古发现
王族
聚落形态
城邑
《
说文解字
》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
被引量:
26
7
作者
王宁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3-167,共15页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本文对20世纪三个时期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论,并进而论述了今后的汉字研究。本文认为,今后汉字的研究,将由以往侧重政治的和社会的,转向侧重科学的和本体的。文章...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本文对20世纪三个时期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论,并进而论述了今后的汉字研究。本文认为,今后汉字的研究,将由以往侧重政治的和社会的,转向侧重科学的和本体的。文章着重讨论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
字
改革
汉
字
问题
二十世纪
汉
字
构形
《
说文解字
》
普及教育
甲骨文
拼音文
字
跨世纪
章炳麟
原文传递
汉语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被引量:
41
8
作者
李元胜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1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言语行为
礼貌
汉语
顺应性
《
说文解字
》
历史渊源
“礼”
基本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
被引量:
33
9
作者
史锡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史锡尧“再”,《辞源》释义为“两次”、“第二次”;举例为《书经》的“朕言不再”(我的话不说两次)、《左传》的“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一次就过分了,怎么可以做第二次呢?)。看来,...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史锡尧“再”,《辞源》释义为“两次”、“第二次”;举例为《书经》的“朕言不再”(我的话不说两次)、《左传》的“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一次就过分了,怎么可以做第二次呢?)。看来,在古汉语中,“再”是数词,属于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
语义分析
副词“也”
程度加深
《
说文解字
》
《骆驼祥子》
未实现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八百词》
时态助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二)
被引量:
37
10
作者
瞿葆奎
郑金洲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20,6,共7页
三、“学习”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正是在这种对许多教育学逻辑起点论的学习、研究和评析的过程中,逻辑起点的形象才渐渐在我们的认识中变得清晰一些:它除了满足逻辑起点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是教育学本身独有的或加以特殊规定的基本范畴...
三、“学习”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正是在这种对许多教育学逻辑起点论的学习、研究和评析的过程中,逻辑起点的形象才渐渐在我们的认识中变得清晰一些:它除了满足逻辑起点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是教育学本身独有的或加以特殊规定的基本范畴,与作为研究对象的范畴在性质上相同或相近。依此为指针,在教育学的范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起点
教育学
“学”与“教”
甲骨文
基本范畴
皮亚杰
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研究》
《发生认识论》
说文解字
全文增补中
马王堆一号汉墓“非衣”试释
被引量:
37
11
作者
商志(香覃)
《文物》
1972年第9期43-47,74+76-78,共9页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的一幅内容丰富的彩绘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帛画中画面最大、最完整,艺术性最高的一幅(图版一)。现就其名称、作用和内容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神话传
说
帛画
图版
内容丰富
说文解字
彩绘
黄老之术
蓬莱
我国古代
原文传递
说文解字:空间句法
被引量:
36
12
作者
杨滔
《北京规划建设》
2008年第1期75-81,共7页
近期,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也得到学术界及规划设计单位的关注。然而,很多专家感觉"空间句法"这个词语翻译得较为晦涩,不利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理解。本文试图明晰"空间句法"这个词组,并解释为什么这...
近期,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也得到学术界及规划设计单位的关注。然而,很多专家感觉"空间句法"这个词语翻译得较为晦涩,不利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理解。本文试图明晰"空间句法"这个词组,并解释为什么这个词组可以概括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希望借此激发更多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说文解字
城市空间形态
组织空间
人类社会
空间分布
社会经济
建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学的根本转型
被引量:
31
13
作者
季羡林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9,共5页
美学的根本转型季羡林在读到《中华读书报》,1997年4月16日,第143期上呼延华先生的文章∶《美学转型∶转向何处》以前,我已经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想到了美学问题。我对美学连一知半解的水平都还没能达到,但出于好胡思乱...
美学的根本转型季羡林在读到《中华读书报》,1997年4月16日,第143期上呼延华先生的文章∶《美学转型∶转向何处》以前,我已经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想到了美学问题。我对美学连一知半解的水平都还没能达到,但出于好胡思乱想的天性,除了觉得美学很深奥难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说文解字
》
中国美学
“美”
西方美学
美学转型
舶来品
审美文化理论
美学研究
美学观念
美与善
原文传递
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
被引量:
22
14
作者
陈绂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32,共6页
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量词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仅数目众多,而且分类很细。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习惯了量词的种种用法,但即使这样,在小学生的作文里,还时常会看到用错量词的例子,对于那些在自己的母语里量词很少...
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量词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仅数目众多,而且分类很细。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习惯了量词的种种用法,但即使这样,在小学生的作文里,还时常会看到用错量词的例子,对于那些在自己的母语里量词很少或用法相当宽泛的外国人来说,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并掌握这大量的、用法各异的量词,不能不说是一大难题。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放在对汉语量词的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上,并把这一研究成果有效而合理地带到我们的汉语教学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伴性物量词
汉语量词
“条”
《
说文解字
》
应用范围
现代汉语
汉语词汇
名词
“本”
《论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
被引量:
24
15
作者
何平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9,159,共13页
“文化”概念可能是我国近年来历史社会研究中最热门的概念。特别是在80年代,出现了许多文章探讨它的内涵。文化概念被运用于历史社会研究中的几乎每个学科领域。到90年代,文化仍是许多学者乃至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实际上...
“文化”概念可能是我国近年来历史社会研究中最热门的概念。特别是在80年代,出现了许多文章探讨它的内涵。文化概念被运用于历史社会研究中的几乎每个学科领域。到90年代,文化仍是许多学者乃至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实际上,这种对文化的浓厚兴趣并不是中国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概念
人类学意义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西方思想
意识形态
社会学家
行为模式
《
说文解字
》
文化定义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现代形声字形符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
25
16
作者
施正宇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3-102,10,共22页
现代形声字形符意义的分析施正宇我们对35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2522个形声字的形符进行了测查,发现现代形声字形符的有效表义率为83%①,并据此进行了分析“。对现代形声字进行此项测查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
现代形声字形符意义的分析施正宇我们对35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2522个形声字的形符进行了测查,发现现代形声字形符的有效表义率为83%①,并据此进行了分析“。对现代形声字进行此项测查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代汉字的结构层次,并可以此为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形声
字
形符
《
说文解字
》
《现代汉语词典》
汉
字
规范化
表义功能
汉
字
结构
现代汉
字
平面结构
丝织物
原文传递
寻找最初的“法”──对古“法”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
被引量:
27
17
作者
武树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1,共5页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与“夷”字字义正相反,“夷”是弓、矢相符,“去”是弓、矢相背。甲骨文中有“”字,至西周金文而产生古“法”字。商末箕子发明了“明夷”即证据制度,这是“法”字含有“去”字的原因。由此可证,古“法”字当在箕子之后、西周初期形成。古“法”字的结构和本义,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起源及其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法文化
形成过程
《
说文解字
》
“去”
甲骨文
行为准则
《尚书·尧典》
社会现象
黄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
被引量:
27
18
作者
郑奠
《中国语文》
1964年第6期445-453,共9页
《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说文解字》:“上曰衣,下曰裳。”这几句话里的“家、室、衣、裳”都是单音词。《诗经·周南·桃天》首章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次章有“之子于归,宜其家室”:《齐风·...
《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说文解字》:“上曰衣,下曰裳。”这几句话里的“家、室、衣、裳”都是单音词。《诗经·周南·桃天》首章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次章有“之子于归,宜其家室”:《齐风·东方未明》首章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次章有“东方未明,颠倒裳衣”。这儿句诗里的“室家、家室”“衣裳、裳衣”都是由“家、室、衣、裳”组合的双音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音词
古汉语
字
序
《
说文解字
》
《左传》
单音词
东方
首章
原文传递
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
被引量:
25
19
作者
吴白匋
《文物》
1978年第2期48-54,共7页
1972年以来,出土的大量宝贵历史文物中,有数量可观的简册帛书,主要有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简册、湖南马王堆西汉墓简册帛书、江陵凤凰山西汉墓简牍、临沂银雀山西汉墓竹简,其年代上起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下迄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
1972年以来,出土的大量宝贵历史文物中,有数量可观的简册帛书,主要有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简册、湖南马王堆西汉墓简册帛书、江陵凤凰山西汉墓简牍、临沂银雀山西汉墓竹简,其年代上起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下迄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这些简帛书除了内容十分重要外,还为研究这一段时期汉字字体结构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提供了最可信的材料。现就这方面作一些初步研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说文解字
小篆
文
字
学
马王堆帛书
秦始皇
体结构
书法艺术
西汉墓
睡虎地秦简
原文传递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
被引量:
25
20
作者
池田知久
牛建科
《周易研究》
1997年第3期8-21,共14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第十三行上经文A子也日教此弟子曰,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经文B子也日教此弟子曰①,行亡者,神灵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第十三行上经文A子也日教此弟子曰,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经文B子也日教此弟子曰①,行亡者,神灵之趋②。知谋远者,卜筮之蘩③。赐以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易》
马王堆汉墓帛书
《
说文解字
》
假借
字
通行本
《易经》
损益之道
《淮南子》
《尚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
被引量:
72
1
作者
王宁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文摘
本文认为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是训诂学的两个重要研究方面。探求词源属于语言词汇的本体研究,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法;而阐释词源必须从文化历史的背景上加以证明和阐发,已涉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超出了语言的本体研究。本文就探求词源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文化历史背景对阐释词源的作用两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还对文化语言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同源词
词源意义
造词理据
派生词
意义关系
《
说文解字
》
语言与文化
核义素
生造词
汉语词汇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
被引量:
91
2
作者
张江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5,共14页
文摘
汉语言文字造字之法,呈现出重直观、重开放、重共享之特点。公共性乃阐释的本质特征,此为重要根据之一。"阐释"之"阐"与"诠释"之"诠",各有极为深厚的哲学和历史渊源。"阐"之公开性、公共性,其向外、向显、向明,坚持对话、协商之基本诉求,闪耀着当代阐释学前沿之光。"诠"之实、"诠"之细、"诠"之全与证,其面向事物本身,坚守由训而义与意,散发着民族求实精神之光。中国古代的阐释路线,一条重训诂之"诠",一条重意旨之"阐"。两者各有其长,互容互合。以中国话语为主干,以古典阐释学为资源,以当代西方阐释学为借鉴,假以对照、选择、确义,由概念起,而范畴、而命题、而图式,以至体系,最终实现传统阐释学观点、学说之现代转义,可建立彰显中国概念、中国思维、中国理论的当代中国阐释学。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阐释
诠释
中国阐释学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
被引量:
59
3
作者
张政烺
机构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考古学报》
1973年第1期93-120,共28页
文摘
一、释与(臼土) 臼的音读问题《诗经》裒字三义即抔裒田、裒、裒兕甲骨文有 ? 《殷虚文字·甲编》(以下简称《甲编》)3510 《殷虚书契·前编》(以下简称《前编)7.3.2从臼、从用、从土,表示双手取土,而用是盛土笼。卜辞所见有几种用法,即1.田,这种用法最多,皆是第一期,也行于第三期;2,仅第三期一见;3.兕,皆见于第五期。甲骨文又有一个常见的字 《前编》2.37.6皆见于第一期,只有"(臼土)田"一种用法,和"田"文义完全相同,其字从臼、从土,表示双手取土,
关键词
卜辞
甲骨文
诸问题
考古学
说文解字
诗经
周礼
殷代
用法
经典释文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43
4
作者
张德鑫
机构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关键词
汉
字
教材
汉
字
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外国人
汉
字
文化
说文解字
字
本位
现代汉语
中国文化
古汉语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
被引量:
43
5
作者
刘正国
机构
安徽省艺术研究所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4-74,共11页
文摘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刘正国1986年5月--1987年6月,中国音乐考古发生了一件令世界音乐史学界为之瞩目的大事,那就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发掘出一批骨质的斜吹乐管。它们大多为七孔,其精美的制作,近乎齐备的七声,标志着已属完全意义上的...
关键词
贾湖遗址
吹管乐器
结构特征
《
说文解字
》
骨笛
律吕精义
单管
先秦典籍
柯尔克孜族
骨质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
被引量:
44
6
作者
郑若葵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4-93,83,共11页
文摘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郑若葵殷墟,作为殷王朝的都城故地,曾随着武王伐殷战火的熄灭而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数千年,两汉以来学者言论中的殷墟,基本上知其名而不知其地望之确切所在。安阳殷墟的重现,最先得益于一九世纪末期王懿荣服药辨“龙骨”之线索①,其后又藉...
关键词
甲骨文
大邑
偃师商城
考古发掘
都城
考古发现
王族
聚落形态
城邑
《
说文解字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
被引量:
26
7
作者
王宁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3-167,共15页
文摘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本文对20世纪三个时期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论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论,并进而论述了今后的汉字研究。本文认为,今后汉字的研究,将由以往侧重政治的和社会的,转向侧重科学的和本体的。文章着重讨论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研...
关键词
汉
字
改革
汉
字
问题
二十世纪
汉
字
构形
《
说文解字
》
普及教育
甲骨文
拼音文
字
跨世纪
章炳麟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被引量:
41
8
作者
李元胜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1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言语行为
礼貌
汉语
顺应性
《
说文解字
》
历史渊源
“礼”
基本义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
被引量:
33
9
作者
史锡尧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文摘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史锡尧“再”,《辞源》释义为“两次”、“第二次”;举例为《书经》的“朕言不再”(我的话不说两次)、《左传》的“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一次就过分了,怎么可以做第二次呢?)。看来,在古汉语中,“再”是数词,属于实词...
关键词
“再”
语义分析
副词“也”
程度加深
《
说文解字
》
《骆驼祥子》
未实现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八百词》
时态助词
分类号
H136.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二)
被引量:
37
10
作者
瞿葆奎
郑金洲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20,6,共7页
文摘
三、“学习”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正是在这种对许多教育学逻辑起点论的学习、研究和评析的过程中,逻辑起点的形象才渐渐在我们的认识中变得清晰一些:它除了满足逻辑起点的一般要求之外,还应是教育学本身独有的或加以特殊规定的基本范畴,与作为研究对象的范畴在性质上相同或相近。依此为指针,在教育学的范畴中。
关键词
逻辑起点
教育学
“学”与“教”
甲骨文
基本范畴
皮亚杰
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研究》
《发生认识论》
说文解字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马王堆一号汉墓“非衣”试释
被引量:
37
11
作者
商志(香覃)
出处
《文物》
1972年第9期43-47,74+76-78,共9页
文摘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的一幅内容丰富的彩绘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帛画中画面最大、最完整,艺术性最高的一幅(图版一)。现就其名称、作用和内容试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神话传
说
帛画
图版
内容丰富
说文解字
彩绘
黄老之术
蓬莱
我国古代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说文解字:空间句法
被引量:
36
12
作者
杨滔
机构
空间句法有限公司
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08年第1期75-81,共7页
文摘
近期,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也得到学术界及规划设计单位的关注。然而,很多专家感觉"空间句法"这个词语翻译得较为晦涩,不利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理解。本文试图明晰"空间句法"这个词组,并解释为什么这个词组可以概括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希望借此激发更多的讨论。
关键词
空间句法
说文解字
城市空间形态
组织空间
人类社会
空间分布
社会经济
建筑学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的根本转型
被引量:
31
13
作者
季羡林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9,共5页
文摘
美学的根本转型季羡林在读到《中华读书报》,1997年4月16日,第143期上呼延华先生的文章∶《美学转型∶转向何处》以前,我已经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想到了美学问题。我对美学连一知半解的水平都还没能达到,但出于好胡思乱想的天性,除了觉得美学很深奥难测,...
关键词
《
说文解字
》
中国美学
“美”
西方美学
美学转型
舶来品
审美文化理论
美学研究
美学观念
美与善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
被引量:
22
14
作者
陈绂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32,共6页
文摘
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量词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仅数目众多,而且分类很细。中国人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习惯了量词的种种用法,但即使这样,在小学生的作文里,还时常会看到用错量词的例子,对于那些在自己的母语里量词很少或用法相当宽泛的外国人来说,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并掌握这大量的、用法各异的量词,不能不说是一大难题。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放在对汉语量词的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上,并把这一研究成果有效而合理地带到我们的汉语教学中去。
关键词
陪伴性物量词
汉语量词
“条”
《
说文解字
》
应用范围
现代汉语
汉语词汇
名词
“本”
《论语》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
被引量:
24
15
作者
何平
机构
牛津大学
出处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9,159,共13页
文摘
“文化”概念可能是我国近年来历史社会研究中最热门的概念。特别是在80年代,出现了许多文章探讨它的内涵。文化概念被运用于历史社会研究中的几乎每个学科领域。到90年代,文化仍是许多学者乃至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实际上,这种对文化的浓厚兴趣并不是中国学...
关键词
文化概念
人类学意义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西方思想
意识形态
社会学家
行为模式
《
说文解字
》
文化定义
文化研究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形声字形符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
25
16
作者
施正宇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3-102,10,共22页
文摘
现代形声字形符意义的分析施正宇我们对35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2522个形声字的形符进行了测查,发现现代形声字形符的有效表义率为83%①,并据此进行了分析“。对现代形声字进行此项测查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代汉字的结构层次,并可以此为桥梁,...
关键词
现代形声
字
形符
《
说文解字
》
《现代汉语词典》
汉
字
规范化
表义功能
汉
字
结构
现代汉
字
平面结构
丝织物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寻找最初的“法”──对古“法”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
被引量:
27
17
作者
武树臣
机构
北京大学法律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1,共5页
文摘
“”字是古人对“法”这一社会现象的真实记录。古“法”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水”原于远古禁忌和流放;“”即蚩尤皋陶,是世代执掌军事和司法之职的部族的图腾;“去”是原子争讼的证据制度,由“弓”和“矢”二字构成。“去”与“夷”字字义正相反,“夷”是弓、矢相符,“去”是弓、矢相背。甲骨文中有“”字,至西周金文而产生古“法”字。商末箕子发明了“明夷”即证据制度,这是“法”字含有“去”字的原因。由此可证,古“法”字当在箕子之后、西周初期形成。古“法”字的结构和本义,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起源及其特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法”
法文化
形成过程
《
说文解字
》
“去”
甲骨文
行为准则
《尚书·尧典》
社会现象
黄帝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
被引量:
27
18
作者
郑奠
出处
《中国语文》
1964年第6期445-453,共9页
文摘
《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说文解字》:“上曰衣,下曰裳。”这几句话里的“家、室、衣、裳”都是单音词。《诗经·周南·桃天》首章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次章有“之子于归,宜其家室”:《齐风·东方未明》首章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次章有“东方未明,颠倒裳衣”。这儿句诗里的“室家、家室”“衣裳、裳衣”都是由“家、室、衣、裳”组合的双音词。
关键词
双音词
古汉语
字
序
《
说文解字
》
《左传》
单音词
东方
首章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
被引量:
25
19
作者
吴白匋
出处
《文物》
1978年第2期48-54,共7页
文摘
1972年以来,出土的大量宝贵历史文物中,有数量可观的简册帛书,主要有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简册、湖南马王堆西汉墓简册帛书、江陵凤凰山西汉墓简牍、临沂银雀山西汉墓竹简,其年代上起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下迄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这些简帛书除了内容十分重要外,还为研究这一段时期汉字字体结构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提供了最可信的材料。现就这方面作一些初步研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
隶书
说文解字
小篆
文
字
学
马王堆帛书
秦始皇
体结构
书法艺术
西汉墓
睡虎地秦简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
被引量:
25
20
作者
池田知久
牛建科
机构
东京大学文学部
山东大学哲学系
出处
《周易研究》
1997年第3期8-21,共14页
文摘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第十三行上经文A子也日教此弟子曰,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经文B子也日教此弟子曰①,行亡者,神灵之趋②。知谋远者,卜筮之蘩③。赐以此...
关键词
《周易》
《易》
马王堆汉墓帛书
《
说文解字
》
假借
字
通行本
《易经》
损益之道
《淮南子》
《尚书》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词源的探求与阐释
王宁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72
原文传递
2
“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
张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91
原文传递
3
卜辞裒田及其相关诸问题
张政烺
《考古学报》
1973
59
原文传递
4
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张德鑫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1999
43
原文传递
5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
刘正国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43
原文传递
6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
郑若葵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5
44
原文传递
7
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
王宁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6
原文传递
8
汉语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李元胜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
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
史锡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二)
瞿葆奎
郑金洲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8
37
全文增补中
11
马王堆一号汉墓“非衣”试释
商志(香覃)
《文物》
1972
37
原文传递
12
说文解字:空间句法
杨滔
《北京规划建设》
2008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美学的根本转型
季羡林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31
原文传递
14
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
陈绂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
何平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4
原文传递
16
现代形声字形符意义的分析
施正宇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5
原文传递
17
寻找最初的“法”──对古“法”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
武树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
郑奠
《中国语文》
1964
27
原文传递
19
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
吴白匋
《文物》
1978
25
原文传递
20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
池田知久
牛建科
《周易研究》
1997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