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语身势语的分类、特点、功能及其他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光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1年第3期29-39,共11页
1.0 俄语身势与身势交际(русские жесты и жестов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1.1 身势(жест) 身势即身体动作,首先是指手势。身势是言语交际中伴随话语并用以加强话语表现力或具有某种信号、符号等意义的... 1.0 俄语身势与身势交际(русские жесты и жестов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1.1 身势(жест) 身势即身体动作,首先是指手势。身势是言语交际中伴随话语并用以加强话语表现力或具有某种信号、符号等意义的身体动作和手势(8—479)。长期以来,把жест仅仅理解为“手势”是不确切的,狭窄的。本文所用“身势”一词是指包括富有表现力的手势、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在内的人体动作,即广义的身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势语 俄语 身体动作 话语表现 中趾 萨丕尔 团日 语言论 人体动作 爱德华
下载PDF
德里达的文学论与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 被引量:9
2
作者 萧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5-147,共13页
解构主义作为引进已有 10余年之久的“舶来品” ,在国内批评界引发的概念混乱至今并未完全澄清。由于批评者对解构主义语言论、解构主义批评与以解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批评理论之间的关系未能详加考察 ,因此他们或者从“批评的危机”入... 解构主义作为引进已有 10余年之久的“舶来品” ,在国内批评界引发的概念混乱至今并未完全澄清。由于批评者对解构主义语言论、解构主义批评与以解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批评理论之间的关系未能详加考察 ,因此他们或者从“批评的危机”入手谴责解构主义的哲学立场 ,或试图恪守解构主义立场为中国的批评话语指路。对此 ,本文通过解析德里达的文学论与耶鲁学派的批评实践 ,指出 :解构主义语言论与解构主义批评并不是连贯、一致的整体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具有乌托邦色彩的反形而上学假说 ,注定要与实证性的批评实践脱节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批评实践正是因为与解构主义哲学保持着既连续又断裂的关系 ,才得以以解构的姿态屹立于批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批评 批评实践 耶鲁学派 文学 语言论 批评话语 恪守 连贯 批评者 一致
原文传递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被引量:12
3
作者 辜向东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1)谋篇布局独具特色;(2)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语言横组合关系与纵聚合关系两个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区分;(3)《语言论》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领域的结构主义体系的...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1)谋篇布局独具特色;(2)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语言横组合关系与纵聚合关系两个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区分;(3)《语言论》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领域的结构主义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4)关于语言描写与研究的原则、术语和方法在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中被广为借鉴或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 索绪尔 刺激-反应模式
下载PDF
经学与儒家诗学——从语言论透视儒家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乃乔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42-153,共12页
本文从语言论的角度透视儒家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由此考察了经学对儒家诗学的整体生成的影响。作者认为,儒家诗学在“立言”这一命题上,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相近,即把语言设定为主体存在的家园,并进而以在经典文本上“立言”的方式,... 本文从语言论的角度透视儒家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由此考察了经学对儒家诗学的整体生成的影响。作者认为,儒家诗学在“立言”这一命题上,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观相近,即把语言设定为主体存在的家园,并进而以在经典文本上“立言”的方式,追求学术宗教的崇高地位。在这里,经学对儒家诗学整体生成的影响表现为:它既使在儒家诗学语境下的文学获得了崇高的地位,也导致了儒家诗学的政治教化深度模式。于是,儒家诗学在赋予文学以思想深度的同时,也使文学付出了某些思想自由和艺术美感的代价。因此,儒家诗学的实质乃是经学中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诗学 阐释主体 经典文本 语言家园 “六经” 经学 语言论 文学创作 文本形式 中国古代
原文传递
从英汉民族特点看其比喻意象的差异 被引量:6
5
作者 俞雪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77-81,共5页
胡文仲在《语言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比尔(Edward Sapir)《语言论》中这样一段话:“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或许多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它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 胡文仲在《语言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比尔(Edward Sapir)《语言论》中这样一段话:“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或许多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它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息,这些做法和信息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萨比尔的理论深刻地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对我们研究英汉比喻意象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英汉比喻意象的特征和用法可以加深了解两个民族的思维及生活的特点。反之,对其民族的地域、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知道得越多,就越能正确理解一个民族语言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意象 英汉 民族特点 比喻思维 民族语言 汉民族 英语成语 语言论 正确理解 汉语
下载PDF
论孟称舜的戏曲创作论 被引量:3
6
作者 俞为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4-69,共6页
孟称舜是晚明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兼戏曲理论家,关于戏曲内容,他继承了汤显祖的“言情说”,提出了戏曲传情的主张,并对“情”的内涵及传情的方法作了论述、关于人物塑造,他提出了从现实生活中提炼人物形象的原则,并就描绘人物的神... 孟称舜是晚明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兼戏曲理论家,关于戏曲内容,他继承了汤显祖的“言情说”,提出了戏曲传情的主张,并对“情”的内涵及传情的方法作了论述、关于人物塑造,他提出了从现实生活中提炼人物形象的原则,并就描绘人物的神态、刻划人物的性格等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关于戏曲风格,他认为不能按地域来区分,只能按作品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并从整体上将戏曲分为“婉丽”和“雄爽”两种风格。关于戏曲语言,他认为戏曲的语言不能酸腐俚俗,要蕴藉有趣,具有较好的舞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称舜 传情说 人物论 风格论 语言论
原文传递
郦道元语言论拾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永言 《中国语文》 1964年第3期236-237,共2页
北魏郦道元(?-527)的《水经注》里有涉及语言学理论的地方。他在研究地名的时候,接触到下面三个语言学问题:1.名称是怎样成立的?2.名称是怎样改变的?3.语音和文字是怎样交互影响的?对于这几个问题,他都联系语言事实作出了... 北魏郦道元(?-527)的《水经注》里有涉及语言学理论的地方。他在研究地名的时候,接触到下面三个语言学问题:1.名称是怎样成立的?2.名称是怎样改变的?3.语音和文字是怎样交互影响的?对于这几个问题,他都联系语言事实作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论 郦道元 语言学理论 《水经注》 语言事实 名称 文字 语音
原文传递
从语言再出发:本雅明的先锋文体与历史唯物主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汪尧翀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9,共13页
卢卡奇《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的观念论体系批判,直接启迪了本雅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本雅明于观念论批判语境中,借助自身早期语言哲学视野批判康德认识论,确立语言论的经验理论,并在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实现受超现实主义影响... 卢卡奇《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的观念论体系批判,直接启迪了本雅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本雅明于观念论批判语境中,借助自身早期语言哲学视野批判康德认识论,确立语言论的经验理论,并在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实现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先锋文体与唯物论立场的化合。因此,本雅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先锋姿态,超出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展示出与发端于维柯的精神科学传统的隐秘关联。从上述思想史视野出发,关于本雅明思想的流行理解,往往消解其彻底告别观念论的思想锋芒,忽视其前后期思想发展的内在统一性。总之,从本雅明的早期语言哲学出发重审其观念论批判,有助于理解其思想潜在的系统性与革新性:本雅明建构了一门历史唯物主义新科学,旨在克服德国观念论总体化批判的危机与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论 本雅明 内在统一性 语言论 康德认识论 革新性 超现实主义 总体化
原文传递
新实践美学的语言论维度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122,共5页
新实践美学的语言论维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为指导,从语言论角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研究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关系。首先把语言作为一种实践——话语生产来对待,从话语生产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揭示话语生产的"实践... 新实践美学的语言论维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为指导,从语言论角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研究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关系。首先把语言作为一种实践——话语生产来对待,从话语生产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揭示话语生产的"实践—精神"二重性、中介性;其次,从话语生产的本体论意义上揭示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话语(符号)存在的性质;再次,从话语生产的认识论意义上揭示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话语诠释性质;此外,从话语生产的方法论意义上揭示美和审美以及艺术的话语交往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实践美学 语言论 话语生产
原文传递
西方形而上学及其现代命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朝东 董春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41,共15页
西方思想语境中的形而上学是指关于存在、知识和文化的最高的和超验原则的哲学理论,它的核心是Ontologie,形而上学的Ontologie是个纯粹抽象的逻辑理念王国。"Sein"之实存和本质两种意义的剥离,使西方语言及哲学中具有了"... 西方思想语境中的形而上学是指关于存在、知识和文化的最高的和超验原则的哲学理论,它的核心是Ontologie,形而上学的Ontologie是个纯粹抽象的逻辑理念王国。"Sein"之实存和本质两种意义的剥离,使西方语言及哲学中具有了"科学性"和"哲学性"两类范畴,因而,在西方哲学中形成了"科学主义"和"形而上学"两大传统。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性思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具有永恒的魅力:哲学作为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自由与必然的永恒矛盾及其超越,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去完成,人的存在意义只能在开放的感性实践中去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形而上学 语言论 科学主义
下载PDF
“听者”的重要性——巴赫金“对语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1,21,共5页
“语言论”和“言语论”之所以把表达与言说放首位,而把交际放在第二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忽视和淡化了“听者”的重要性。“对语论”对“听者”的发现以及对“听者”本质的揭示,有利于我们更加接近语言事实和言语交际的本质。... “语言论”和“言语论”之所以把表达与言说放首位,而把交际放在第二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忽视和淡化了“听者”的重要性。“对语论”对“听者”的发现以及对“听者”本质的揭示,有利于我们更加接近语言事实和言语交际的本质。如果说“语言论”是无主体的,“言语论”发现了一个主体——说话人,“对语论”则发现了语言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说话人和答话人。“听者”重要性的确认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者 巴赫金 对语论 言语论 语言论
下载PDF
行为艺术语言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杰泓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化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艺术发展趋势预示着什么? 它到底是不是艺术?如果是,又如何来划定它的边界?它在中国的生存语境如何?等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它的美学思考。为此,我们组织了这组学术笔谈,试图从当代美学理论的话语张力,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尝试。其中有关对行为艺术的艺术视觉语言的转换、艺术作品蕴含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艺术史价值现代性阐释等,极有可能引发出当代美学理论对于自身存在的有效性的思考。因此,我们诚恳的希望美学界和艺术批评界同仁予以关注、参与和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艺术 语言论 材质语言 一次性消费 “身体” 艺术语言 修辞语言 陌生化
下载PDF
思辨·事件·生命:语言论之后的三种转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0,共11页
语言论发展至今,在国际前沿逐渐出现了三种新的思想转向趋势。其一是思辨转向,它发起对语言任意性原则的挑战,破除以语言等为标志的“相关主义”思路,而主张对实在进行思辨,迎合着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与科幻研究方向。其二是事件转向,它... 语言论发展至今,在国际前沿逐渐出现了三种新的思想转向趋势。其一是思辨转向,它发起对语言任意性原则的挑战,破除以语言等为标志的“相关主义”思路,而主张对实在进行思辨,迎合着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与科幻研究方向。其二是事件转向,它质疑语言差别性原则,融合后结构主义,立足事件思想这一新的观察角度,引出了新叙事学与新媒介研究。其三是生命转向,它更为深入地从语言的发生性维度出发,在清理语言论中神秘的拟人化残余的前提下,重构语言的发生机制,激活了生命政治、动物研究与后人类研究。这三种转向虽针锋相对形成彼此论争关系并纵深递进,但都在严谨的批判意义上标示了语言论之后的学理取径,而相应地提供了建立在反思语言论基础上的后理论的主要议题,成为我国文论积极考虑转化性创造的选择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论 思辨转向 事件转向 生命转向
原文传递
评高名凯《语言论》中的“位”“素”理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伍铁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79年第2期135-151,共17页
高名凯先生写《语言论》①的目的,是“尝试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语言理论的系统”,用来“作为具体语言研究的指导”②。这个愿望是很好的。但是这个愿望是否达到,高先生是否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语言理论系统,这是每个读者必然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音素 中心意义 语义 逻辑推理 奈达 语言论 语言环境 语言结构 句法意义 构词法
原文传递
文学、“虚空—外界”与虚潜诗学——评刘阳《理论之后的写作》
15
作者 战宇婷 《学术评论》 2024年第4期76-81,共6页
“理论之后”的命题开启于西方思想界对理论衰落的回应,通常呈现为反理论与更新理论内容两种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刘阳教授的新著《理论之后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版)开辟了一条“后理论”的新路径:不是反理论,而是在批判理论的语... “理论之后”的命题开启于西方思想界对理论衰落的回应,通常呈现为反理论与更新理论内容两种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刘阳教授的新著《理论之后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版)开辟了一条“后理论”的新路径:不是反理论,而是在批判理论的语言论基础上接着说;也不是简单地关注“理论之后”说什么,而是聚焦于“理论之后”应如何言说。《理论之后的写作》将法国理论资源引入英美学界的“后理论”探讨,将文学思维融入“后理论”写作的话语更新中,创造性地提出“虚空—外界”思想,由此生成“虚潜诗学”,是国内“后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推进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阳 上海三联书店 语言论 文学思维 更新理论 资源引入 批判理论 虚空
下载PDF
《论语》语言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九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论语》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在于它为研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它是一座思想的丰碑。这已为《论语》所表达的孔子思想左右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史实所证实。《论语》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还在于它在汉语形成与发展史... 《论语》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在于它为研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它是一座思想的丰碑。这已为《论语》所表达的孔子思想左右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史实所证实。《论语》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价值,还在于它在汉语形成与发展史上所展示的巨大成就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语言论 中华文明史 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孔子思想 儒家思想 发展史
下载PDF
浅析萨丕尔的语言观——兼谈萨丕尔《语言论》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吉木阿洛 肖雪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0-44,共5页
萨丕尔和布隆非尔德都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二人都著有《语言论》一书。本文正是通过两本《语言论》内容上的对比,来分析萨丕尔的著作并诠释其带有人类学观点的语言观。
关键词 萨丕尔 布隆非尔德 语言论 语言
下载PDF
反事件:迈克尔·索亚的现代叙事阐释及其推演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在对事件思想的前沿研究中,英国叙事学家迈克尔·索亚一反从独特性角度理解事件的惯常做法,以巴迪欧为批判切入口,论证了事件独特性所隐含的原因神秘性及其形而上学症结,醒目地提出“反事件”观点,吸收有关学理,深入阐释了福楼拜等... 在对事件思想的前沿研究中,英国叙事学家迈克尔·索亚一反从独特性角度理解事件的惯常做法,以巴迪欧为批判切入口,论证了事件独特性所隐含的原因神秘性及其形而上学症结,醒目地提出“反事件”观点,吸收有关学理,深入阐释了福楼拜等作家如何处理中断与重复的冲突,由此开现代主义叙事先河。其阐释不仅可以在今天得到基于“巧合的日常性”的推演,而且有助于深度澄清一个学术史拐点,即早期现代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凸显话语自身构造,何以与索绪尔从理论上确立语言论起点这一事实发生于同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事件 独特性 现代主义 日常性 语言论
原文传递
面向此在的诗与思:罗蒂对海德格尔的解读
19
作者 汤拥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0,共16页
罗蒂对海德格尔的解读虽屡遭质疑,却并非肤浅的误读。罗蒂在后尼采主义的语境中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论展开深入对话,以此丰富了实用主义的理论语汇,并勾勒出新的诗学方案:首先,着眼于隐喻的听觉性,审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之音”的论说,以... 罗蒂对海德格尔的解读虽屡遭质疑,却并非肤浅的误读。罗蒂在后尼采主义的语境中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论展开深入对话,以此丰富了实用主义的理论语汇,并勾勒出新的诗学方案:首先,着眼于隐喻的听觉性,审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之音”的论说,以“此在的诗学”重构“我们”与传统的对话关系;其次,着眼于历史的叙事性,审视海德格尔的“独语诗学”,以彻底的反讽主义重构东西方对话的可能性;最后,着眼于社会的偶然性,重申私人创造与公共生活的界限,将诗与思的辩证从哲学带向小说式的对话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主义 语言论 海德格尔 实用主义 罗蒂 独语 偶然性 对话关系
原文传递
塞缪尔·贝克特的文艺美学思想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和龙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9,共7页
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杰出的戏剧家、小说家,但同时也是一位文艺批评家。无论是早年的文学评论,还是后来的美术批评,以及出于经济原因写就的不少应景之作,都展示了贝克特系统的、不断发展的文艺美学思想。本文主要从贝克特的文艺... 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杰出的戏剧家、小说家,但同时也是一位文艺批评家。无论是早年的文学评论,还是后来的美术批评,以及出于经济原因写就的不少应景之作,都展示了贝克特系统的、不断发展的文艺美学思想。本文主要从贝克特的文艺批评出发来探讨其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对理解其本人的文学创作所具有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特 美学思想 表象论 荒诞论 语言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