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生态世界
1
作者
李金坤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1-57,共7页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状况颇具时代特色,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状况颇具时代特色,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笺》内容的承传,又有对其解说的否定,另创新说,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与时代特色。其四、《诗经》研究者中,不少人本身既是学者,又是教师,薪火相传,自然形成优良的诗学传统。其五、以孔颖达为首主撰的《毛诗正义》,具有里程碑式的《诗经》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经》文本
研究生态
文学传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博简《孔子诗论》之《关雎》组诗论发微
2
作者
徐正英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2期88-89,共2页
春秋之前诗乐一体,少见单独评论《诗经》文本的言论。至春秋,随着外交场合“赋诗言志”活动的风行,歌词逐渐走向独立,但其性质为“赋诗断章”,赋者只是根据需要对《诗经》篇中某句的字面意思做出联想、借题发挥,往往与全诗内容主旨本身...
春秋之前诗乐一体,少见单独评论《诗经》文本的言论。至春秋,随着外交场合“赋诗言志”活动的风行,歌词逐渐走向独立,但其性质为“赋诗断章”,赋者只是根据需要对《诗经》篇中某句的字面意思做出联想、借题发挥,往往与全诗内容主旨本身无关,唯征引诗句以佐证说理时方蕴含其对诗句本义的体认,所以评论《诗经》文本整体意涵的言论也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诗断章
《关雎》
赋诗言志
上博简《孔子诗论》
《诗经》文本
借题发挥
诗乐一体
字面意思
原文传递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生态世界
3
作者
李金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3,共6页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状况颇具时代特色,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今存者仅有孔颖达《毛诗正义》、陆德明《毛诗音义》、成伯瑜《毛诗指说》、贾岛《二南密旨》等四部。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状况颇具时代特色,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今存者仅有孔颖达《毛诗正义》、陆德明《毛诗音义》、成伯瑜《毛诗指说》、贾岛《二南密旨》等四部。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笺》内容的承传,又有对其解说的否定,另创新说,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与时代特色。其四、《诗经》研究者中,不少人本身既是学者,又是老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传授给学生,薪火相传,文脉赓续,自然形成优良的诗学传统。其五、以孔颖达为首主撰的《毛诗正义》是《诗经》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诗经》所开创的现实精神与比兴艺术优良文学传统,直接滋养了唐诗"丰神情韵"的思想与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经》文本
研究生态
文学传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的生态世界
4
作者
李金坤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4-69,共6页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的状况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的状况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笺》内容的承传,又有对其解说的否定。另创新说,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与时代特色。其四,《诗经》研究者中有不少人既是学者,又是老师,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传授给学生,文脉赓续,形成优良的诗学传统。其五,孔颖达主撰的《毛诗正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杰出《诗经》学成果。《诗经》所开创的现实精神与比兴艺术优良文学传统,直接滋养了唐诗"丰神情韵"的思想与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经》文本
研究生态
文学传统
唐诗
生态世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5
作者
王聿发
胡建军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其实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其实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的,如陆玑《草木虫鱼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论述《毛诗》传授谱系时所描述的那种单线条的严格的师徒授受,而是一个在同一系统内此起彼伏、合散消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诗》学
汉代《诗》学
“诗经”文本流传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6
作者
王聿发
胡建军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的...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的那种单线条的严格的师徒授受关系,如同《草木虫鱼疏》、《经典释文.序录》论述《毛诗》传授谱系时所描述的那样,而是一个在同一系统内此起彼伏、合散消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诗》学
汉代《诗》学
“诗经”文本流传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7
作者
王聿发
胡建军
《淄博师专学报》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其实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其实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的,如陆玑《草木虫鱼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论述《毛诗》传授谱系时所描述的那种单线条的严格的师徒授受,而是一个在同一系统内此起彼伏、合散消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诗》学
汉代《诗》学
“诗经”文本流传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传》《郑笺》的训释差异与《诗经》的文本异同——以《诗经》“逑”“仇”为例
8
作者
李林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1,共8页
《毛传》和《郑笺》的训释常常有异。关于差异之由,前人多归因于郑玄据三家之说易毛。但现有研究已指出旧所谓之三家学说多有不可靠处,促使从新的角度思考差异之因。以毛郑对《诗经》中"逑""仇"二字的训释为例,全...
《毛传》和《郑笺》的训释常常有异。关于差异之由,前人多归因于郑玄据三家之说易毛。但现有研究已指出旧所谓之三家学说多有不可靠处,促使从新的角度思考差异之因。以毛郑对《诗经》中"逑""仇"二字的训释为例,全面考察传世与出土材料,梳理"逑""仇"的形义从先秦至汉代的发展历程,可知毛郑异解实是缘于所据《诗经》文本不同所致,并受到了"逑""仇"常用义项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传
郑笺
训释
诗经文本
逑
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诗经》之文本意义的历史演化——兼论《毛诗正义》的文本意识
被引量:
1
9
作者
蒋方
《诗经研究丛刊》
2003年第1期58-76,共19页
本文考察自先秦到唐初的《诗经》阅读情况,认为《诗经》之文本意义有一个从阅读的文本向文本的阅读的转化,《毛诗正义》则为这种转化作了总结。先秦之时,当《诗》成为独立的阅读文本时,只具有词汇的意义;两汉的章句经学注意到《诗经》...
本文考察自先秦到唐初的《诗经》阅读情况,认为《诗经》之文本意义有一个从阅读的文本向文本的阅读的转化,《毛诗正义》则为这种转化作了总结。先秦之时,当《诗》成为独立的阅读文本时,只具有词汇的意义;两汉的章句经学注意到《诗经》的语言形式,但是,四家诗同为阐明圣人之意,严守师法之授,故其差异,不过是阅读的'版本'不同而已;魏晋以后的《诗经》阅读,注重诗情文理,人自立说,表现出注重文本的特色;唐之《毛诗正义》受到魏晋诗学的影响,解说《诗序》、毛传、郑笺的孔疏,因注重文理而表现了一定的文本意识,披露了小序与诗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部钦定的著作,又一次使《诗经》的阅读回到'版本'阅读的底线,从而表明,《诗》只要是被作为经学的读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阅读文本“版本”阅读
文本阅读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生态世界
1
作者
李金坤
机构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1-5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ZW010)
文摘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状况颇具时代特色,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笺》内容的承传,又有对其解说的否定,另创新说,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与时代特色。其四、《诗经》研究者中,不少人本身既是学者,又是教师,薪火相传,自然形成优良的诗学传统。其五、以孔颖达为首主撰的《毛诗正义》,具有里程碑式的《诗经》学意义。
关键词
唐代
《诗经》文本
研究生态
文学传统
Keywords
Tang dynasty text of The Book of Songs eco world of research literature tradi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博简《孔子诗论》之《关雎》组诗论发微
2
作者
徐正英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2期88-89,共2页
文摘
春秋之前诗乐一体,少见单独评论《诗经》文本的言论。至春秋,随着外交场合“赋诗言志”活动的风行,歌词逐渐走向独立,但其性质为“赋诗断章”,赋者只是根据需要对《诗经》篇中某句的字面意思做出联想、借题发挥,往往与全诗内容主旨本身无关,唯征引诗句以佐证说理时方蕴含其对诗句本义的体认,所以评论《诗经》文本整体意涵的言论也相对少见。
关键词
赋诗断章
《关雎》
赋诗言志
上博简《孔子诗论》
《诗经》文本
借题发挥
诗乐一体
字面意思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生态世界
3
作者
李金坤
机构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3,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FZW010)
文摘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状况颇具时代特色,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今存者仅有孔颖达《毛诗正义》、陆德明《毛诗音义》、成伯瑜《毛诗指说》、贾岛《二南密旨》等四部。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笺》内容的承传,又有对其解说的否定,另创新说,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与时代特色。其四、《诗经》研究者中,不少人本身既是学者,又是老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传授给学生,薪火相传,文脉赓续,自然形成优良的诗学传统。其五、以孔颖达为首主撰的《毛诗正义》是《诗经》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诗经》所开创的现实精神与比兴艺术优良文学传统,直接滋养了唐诗"丰神情韵"的思想与艺术精神。
关键词
唐代
《诗经》文本
研究生态
文学传统
Keywords
Tang dynasty
Book of Songs
ecological
literary tradition
分类号
I207.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的生态世界
4
作者
李金坤
机构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4-6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13FZW010)
文摘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的状况大致表现为:其一,《诗经》学著作大多亡佚,存世者甚少。其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诗经》主旨、音义、典章与词汇的阐释,这与唐代科举需用《诗经》著作有密切关系。其三,《诗经》学著作中,既有对《毛诗传笺》内容的承传,又有对其解说的否定。另创新说,体现了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与时代特色。其四,《诗经》研究者中有不少人既是学者,又是老师,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传授给学生,文脉赓续,形成优良的诗学传统。其五,孔颖达主撰的《毛诗正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杰出《诗经》学成果。《诗经》所开创的现实精神与比兴艺术优良文学传统,直接滋养了唐诗"丰神情韵"的思想与艺术精神。
关键词
唐代
《诗经》文本
研究生态
文学传统
唐诗
生态世界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5
作者
王聿发
胡建军
机构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出处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文摘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其实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的,如陆玑《草木虫鱼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论述《毛诗》传授谱系时所描述的那种单线条的严格的师徒授受,而是一个在同一系统内此起彼伏、合散消长的过程。
关键词
先秦《诗》学
汉代《诗》学
“诗经”文本流传史
Keywords
study on The Book of Poem in pre-Qintransmittance of textstudy on The Book of Poem in Han Dynas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6
作者
王聿发
胡建军
机构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出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文摘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的那种单线条的严格的师徒授受关系,如同《草木虫鱼疏》、《经典释文.序录》论述《毛诗》传授谱系时所描述的那样,而是一个在同一系统内此起彼伏、合散消长的过程。
关键词
先秦《诗》学
汉代《诗》学
“诗经”文本流传史
Keywords
research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pre - Qin period
research of The Book of Songs in Han Dynasty
thephylogeny of the Book of Songs' text in Han Dynast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7
作者
王聿发
胡建军
机构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出处
《淄博师专学报》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中国传统《诗》学在由先秦向两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史料的匮乏,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其实先秦《诗经》的流传应分作两条脉络来看:一是《诗经》文本的结集、流传史;一是解《诗》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其传承也并非后人所理想化的,如陆玑《草木虫鱼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论述《毛诗》传授谱系时所描述的那种单线条的严格的师徒授受,而是一个在同一系统内此起彼伏、合散消长的过程。
关键词
先秦《诗》学
汉代《诗》学
“诗经”文本流传史
Keywords
study of the Book of Poem in pre-Qin
study of the Book of Poem in Han Dynasty
spreading of "the Book of Poem" text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传》《郑笺》的训释差异与《诗经》的文本异同——以《诗经》“逑”“仇”为例
8
作者
李林芳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尚书》经典化研究”(18BZW03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注释与经典化——《诗经》经典化历程探究”(2019M660348)。
文摘
《毛传》和《郑笺》的训释常常有异。关于差异之由,前人多归因于郑玄据三家之说易毛。但现有研究已指出旧所谓之三家学说多有不可靠处,促使从新的角度思考差异之因。以毛郑对《诗经》中"逑""仇"二字的训释为例,全面考察传世与出土材料,梳理"逑""仇"的形义从先秦至汉代的发展历程,可知毛郑异解实是缘于所据《诗经》文本不同所致,并受到了"逑""仇"常用义项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毛传
郑笺
训释
诗经文本
逑
仇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诗经》之文本意义的历史演化——兼论《毛诗正义》的文本意识
被引量:
1
9
作者
蒋方
机构
湖北大学
出处
《诗经研究丛刊》
2003年第1期58-76,共19页
文摘
本文考察自先秦到唐初的《诗经》阅读情况,认为《诗经》之文本意义有一个从阅读的文本向文本的阅读的转化,《毛诗正义》则为这种转化作了总结。先秦之时,当《诗》成为独立的阅读文本时,只具有词汇的意义;两汉的章句经学注意到《诗经》的语言形式,但是,四家诗同为阐明圣人之意,严守师法之授,故其差异,不过是阅读的'版本'不同而已;魏晋以后的《诗经》阅读,注重诗情文理,人自立说,表现出注重文本的特色;唐之《毛诗正义》受到魏晋诗学的影响,解说《诗序》、毛传、郑笺的孔疏,因注重文理而表现了一定的文本意识,披露了小序与诗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部钦定的著作,又一次使《诗经》的阅读回到'版本'阅读的底线,从而表明,《诗》只要是被作为经学的读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
关键词
《诗经》阅读文本“版本”阅读
文本阅读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生态世界
李金坤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博简《孔子诗论》之《关雎》组诗论发微
徐正英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
0
原文传递
3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之生态世界
李金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代《诗经》文本研究的生态世界
李金坤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王聿发
胡建军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王聿发
胡建军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汉代《诗》学先秦探源
王聿发
胡建军
《淄博师专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毛传》《郑笺》的训释差异与《诗经》的文本异同——以《诗经》“逑”“仇”为例
李林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诗经》之文本意义的历史演化——兼论《毛诗正义》的文本意识
蒋方
《诗经研究丛刊》
200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