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玉国 《江苏教育》 2017年第9期67-68,共2页
数学结构化学习可以将表层学习引向深度学习,能有效实现数学学习从表层符号走向逻辑与意义的统一,其结构化问题设计可以让知识元素有机联系,结构化技术支撑可以让知识深度凸显,结构化活动组织可以让学生间的合作得以建构。
关键词 结构化学习 认识三角形 问题设计 技术支撑 活动组织
下载PDF
认识三角形
2
作者 王鑫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24年第7期26-27,共2页
按照角的大小来分,三角形分为三种: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是指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下列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关键词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
原文传递
以进阶的数学活动促进推理意识的发展——《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录(二)
3
作者 荆亚琴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8期25-27,共3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教学过程】一、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师:三角尺都认识,谁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生:三角尺有3个角、3条边。生:这块三角尺的3个角分别是60°、30°、90°另...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教学过程】一、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师:三角尺都认识,谁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生:三角尺有3个角、3条边。生:这块三角尺的3个角分别是60°、30°、90°另一块三角尺的3个角分别是45°、45°和90°师:(呈现下图)可以用1、2、3分别标出这块三角尺的3个角,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所以称为这个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有3个内角。请从1号信封中拿出另一块三角尺,也像这样标出它的3个内角,并相互指一指它的内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录 推理意识 三角形的内角和 认识三角形 内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 (二)
原文传递
三角形为什么一般不叫三边形?
4
作者 於小丽 《教育视界》 2024年第5期79-80,共2页
【问题提出】四年级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三角形,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最后得出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这时,班上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问题提出】四年级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三角形,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最后得出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这时,班上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而不叫三边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尾相接 三角形 学生提出问题 三条线 认识三角形 图形 四年级 三边形
下载PDF
基于生活经验,在“儿童化”情境中理解意义——“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与思考
5
作者 柯晓莉 《江西教育》 2024年第10期45-48,共4页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初步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初步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在中年级的学习中,还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以及角和垂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儿童化 认识三角形 苏教版教材 教学内容 直观认识 情境 低年级
原文传递
基于前测数据,促进图形认识——以“认识三角形”教学为例
6
作者 吴小洁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28期92-94,共3页
为了促进学生认识图形,研究者基于前测数据,重新整合了三角形的认识和三角形的分类等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有结构地学、有关联地练,凸显单元整合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 前测数据 单元整合 认识三角形
下载PDF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评价量规的设计与使用
7
作者 程小凤 叶盛斓 《小学教学设计》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主要变化之一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其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主要变化之一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量规作为有效的评价工具,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那么,该如何设计并使用评价量规来诊断、分析并改进教学呢?本文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为例,聚焦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之“几何直观”培养,开展评价量规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量规 核心素养 以评促学 认识三角形 学生的发展 以评促教 学业质量标准 育人导向
原文传递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为例
8
作者 王翠琴 《成长》 2024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数学知识是一门以数字认知和运算能力为主的学科,其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来认识和观察世界,并能将数学思维能力运用到对客观事物的思考和表达当中。因此,注重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系列核心素... 数学知识是一门以数字认知和运算能力为主的学科,其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来认识和观察世界,并能将数学思维能力运用到对客观事物的思考和表达当中。因此,注重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系列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 数字认知 认识三角形 逻辑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载PDF
粗心的毛毛熊
9
作者 徐永华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24年第7期11-13,共3页
在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时,毛毛熊出了不少错误,可他不知道错在哪里。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关键词 认识三角形 四边形 小朋友
下载PDF
在深度勾连中把握知识本质——“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断与思考
10
作者 陈恒 陈晨 《小学数学教师》 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判断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本节课究竟要认识什么、怎么认识,成了笔者在备课时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度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本课的...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判断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本节课究竟要认识什么、怎么认识,成了笔者在备课时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度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以及认识三角形的高,但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尴尬:特征、概念、高三者彼此割裂,联系不强;对特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观察表象层面,感受不深;从特征过渡到概念略显生硬,衔接不畅;生活中的“高度”与数学中的“高”界限模糊,分辨不清……此外,基于对五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大多停留在“三角形框架拉不动”的感性认识层面,未能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否尝试通过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这条路径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如何在深度勾连中把握知识内容的本质?对此,笔者展开了如下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读教材 《数学》 认识三角形 知识本质 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 教学目标
原文传递
借助尺规作图 探寻周长本质——“通过尺规作图认识三角形的周长”教学片断与思考
11
作者 王佳怡 《小学数学教育》 2024年第2期76-77,83,共3页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图形的周长教学可以借助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周长,感知线段长度的可加性,理解三角形的周长,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用尺规作图认识三角形的周长是用尺规作...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图形的周长教学可以借助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周长,感知线段长度的可加性,理解三角形的周长,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用尺规作图认识三角形的周长是用尺规作图画等长线段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尺规作图能直观理解周长的本质就是由三角形三条边等量转换后的三条线段累加的长度,初步感受尺规作图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规作图 自主探索 认识三角形 可加性 直观理解 教学片断 课程标准 周长
原文传递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初探——以“认识三角形”为例
12
作者 王睿 郭娟 《数学教学通讯》 2024年第26期54-56,共3页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和“五项管理”的落地,作业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认识三角形”为例,通过“单元课标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情分析、单元目标制定、单元整体规划”等环节的系统分析,给出其单元整体视域下第一课时...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和“五项管理”的落地,作业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以“认识三角形”为例,通过“单元课标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情分析、单元目标制定、单元整体规划”等环节的系统分析,给出其单元整体视域下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并结合案例给出初步思考:单元作业整体设计-调控数量,提高质量;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分层呈现,面向全体;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一以贯之,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作业 整体设计 认识三角形 “双减”
下载PDF
APOS理论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以三角形概念教学为例
13
作者 崔园园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2期2-4,共3页
概念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概念探究的完整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通过APOS理论研究,对“认识三角形”的教学再设计,改进了原有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认识三角形 概念教学 初中数学
下载PDF
“承前启后”求突破 “虚实结合”促发展——“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凡 金锡根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0年第3期14-17,共4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60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会画指定底边上的高。2.经历高的认识、探究过程,体会三角形形状、大小的变化与高的相互影响,发展空间观念。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高的...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60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会画指定底边上的高。2.经历高的认识、探究过程,体会三角形形状、大小的变化与高的相互影响,发展空间观念。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高的神奇,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学过程】一、认识三角形1.揭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2.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体验 探究过程 人教版教材 三角形认识 认识三角形 空间观念 承前启后 虚实结合
下载PDF
让图形概念的建构走向深入——以《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为例
15
作者 代胜 朱艳 《湖北教育》 2023年第2期65-66,共2页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聚焦图形的特征及概念本质,深入认识三角形。一、借助“说明书”,经历三角形定义的形成过程三角形的认识分直观辨认和概念理解两个阶段。教学《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聚焦图形的特征及概念本质,深入认识三角形。一、借助“说明书”,经历三角形定义的形成过程三角形的认识分直观辨认和概念理解两个阶段。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任务:先画一个三角形,再将画三角形的过程写成说明书。学生都能画出三角形,但对画三角形的过程的描述缺乏逻辑性。笔者收集了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进行了如下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本质 三角形认识 注重引导 认识三角形 概念理解 教学内容 建构走向 图形概念
下载PDF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家庆 《小学数学教育》 2021年第14期140-142,共3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5~76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5~76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有关特征的过程,体会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进一步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抽象 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 三角形认识 教学目标 苏教版
原文传递
指向“三会”,让儿童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教学赏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娟 《小学数学教育》 2022年第20期48-49,共2页
王海峰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教材安排,这节课除了要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和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之外,还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教学中,王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调整,即... 王海峰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教材安排,这节课除了要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和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之外,还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教学中,王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调整,即删去了对底和高认识的内容,集中力量研究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这样的考虑和调整,有道理也有其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教版教材 第一课时 教材安排 概念和特征 三角形认识 王海峰 教学赏析 认识三角形
原文传递
经历过程 理解概念——“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麒麟(执教) 吴燕娜(评析) 《小学数学教育》 2019年第17期63-65,共3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对三角形的认识,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初步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会用三角...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对三角形的认识,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初步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会用三角尺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一做 三角形认识 认识三角形 义务教育 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人教版
原文传递
把握数学概念本质 促进学生深度体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纪实与反思
19
作者 闫巍(执教) 王玉(评析)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年第6期22-23,共2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61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2.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高的画法。3.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61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2.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高的画法。3.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经历三角形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能够理解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对应关系;学会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本质 数学与生活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 三角形认识 教学目标 人教版 三角形的高
下载PDF
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以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晨 张晓东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23年第1期3-5,共3页
近日,笔者在讲授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4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时,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会交于一点”,但综观整个初中教材难觅这个结论的证明.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要用初高中衔... 近日,笔者在讲授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4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时,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会交于一点”,但综观整个初中教材难觅这个结论的证明.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要用初高中衔接知识来解决,值得认真思考,笔者整理了多种结论的证明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教材 初高中衔接 数学实验 第二课时 苏科版 教学价值 认识三角形 三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