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读《雷雨》——现代文学名作细读之三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思和 《南方文坛》 2003年第5期20-25,37,共7页
关键词 《雷雨》 曹禺 周冲 周萍 梅侍萍 周朴园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 被引量:21
2
作者 胡孝斌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1999年第1期46-51,共6页
关键词 反问句 话语制约因素 周朴园 句法结构 疑问句 制约作用 真性 句式 重音
原文传递
是性的扭曲毁灭了她们:论蘩漪、曹七巧的性悲剧 被引量:7
3
作者 陆汉军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81-284,共4页
在现代文学史的浩瀚长河里,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构筑起了一座绚烂而永不褪色的虹桥,每一个女性所具有的个性魅力,成为了这座桥中坚实而又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 曹七巧 性悲剧 周朴园 变态心理 女性形象 毁灭 扭曲 周萍 个性魅力
原文传递
在屈辱和伤害中畸变——论蘩漪变态性格的合理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卢皓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3-65,共3页
蘩漪变态性格和她的悲剧性是《雷雨》的一个亮点,这固然与她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有关,但更离不开女性所受到的来自社会制度和男权意识的压抑,因而,蘩漪的悲剧是必然的。曹禺先生借蘩漪的形象来释放他自己的苦闷。
关键词 变态性格 合理性
下载PDF
人性之恶与《雷雨》悲剧性——蘩漪形象再认识
5
作者 刘成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
一般认为,蘩漪是《雷雨》悲剧发生的关键,但关于蘩漪如何导致悲剧的发生却语焉不详。事实上,悲剧的发生既有蘩漪巨大的心理情感落差的偶发原因,也有着蘩漪“故意如此”的必然性因素。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蘩漪的报复行为进行梳理,表... 一般认为,蘩漪是《雷雨》悲剧发生的关键,但关于蘩漪如何导致悲剧的发生却语焉不详。事实上,悲剧的发生既有蘩漪巨大的心理情感落差的偶发原因,也有着蘩漪“故意如此”的必然性因素。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蘩漪的报复行为进行梳理,表明她是在知晓侍萍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揭开悲剧的盖子,表现出人性之恶。因为缺少自律意识导致了蘩漪的依附人格和任性心态,因此她不是真正的个性主义者,而是现代性语境中富有审美张力的“恶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人性恶 悲剧
下载PDF
人格分裂的自我毁灭者——《雷雨》中蘩漪形象的无意识心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立桂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从无意识心理层面入手 ,通过分析蘩漪与周朴园、周萍两条主要戏剧冲突 ,揭示了蘩漪在无意识心理的引导下一步步走向人格分裂 ,成为自我毁灭者的心理发展过程 ,蘩漪形象表现出很浓厚的心理分析色彩。
关键词 无意识心理 人格分裂 自我毁灭
下载PDF
蘩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树凯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66-73,共8页
蘩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最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形象之一。作为一个文学典型,蘩漪是当时其他女性典型形象无法比拟的。长期以来,蘩漪总是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最大注意,人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的欣赏趣味,去探求、... 蘩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最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形象之一。作为一个文学典型,蘩漪是当时其他女性典型形象无法比拟的。长期以来,蘩漪总是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最大注意,人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的欣赏趣味,去探求、去挖掘,犹如永不枯竭的矿藏。但在对蘩漪这一悲剧形象及其典型意义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文学史家和评论家普遍认为,“蘩漪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近年来也有同志认为:“周蘩漪只能是一个从封建的‘旧式女人’向资产阶级女性过渡的典型,而且最终也没有完成这种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 资产阶级女性 周萍 个性解放 典型形象 典型意义 女性形象 爱情生活
下载PDF
安娜、蘩漪形象悲剧意识新论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翠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安娜与蘩漪这两个独具特色的知识女性形象,渴望追求爱情,却因缺乏独立自我,无法摆脱所处的生存困境而走向悲剧结局。本文比较她们在婚恋、结局方面相似的特征,探索其形象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 安娜 艺术形象 类型化表现 悲剧意识
下载PDF
爱河漩涡中挣扎的两个不幸女人——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女性形象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叶齐华 胡汉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116-119,共4页
托尔斯泰和曹禺笔下的安娜和蘩漪是一对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敢于反抗压迫,敢于离经叛道的妇女形象。她们作为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代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旧家庭关系的瓦解及上流社会精神、道德、伦理方面的危... 托尔斯泰和曹禺笔下的安娜和蘩漪是一对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敢于反抗压迫,敢于离经叛道的妇女形象。她们作为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代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旧家庭关系的瓦解及上流社会精神、道德、伦理方面的危机,充分体现了两位作者对旧社会封建伦理道德的抗议和批判。同时作者对这两种女性性格的动态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 比较
下载PDF
话剧《家》的改编及其他——兼论曹禺情感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9-126,共18页
如果对曹禺前期几部重要作品加以比较,不难发现:第一,这些作品大多选择了“家”作为中心题材,“家”差不多就是一种樊笼、一种桎梏的象征。《雷雨》、《北京人》、《家》自不必说,就是《日出》、《原野》,也与“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 如果对曹禺前期几部重要作品加以比较,不难发现:第一,这些作品大多选择了“家”作为中心题材,“家”差不多就是一种樊笼、一种桎梏的象征。《雷雨》、《北京人》、《家》自不必说,就是《日出》、《原野》,也与“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剧中的主人公们大多在形象特征上存在着某种类似,或者说可按其性格的主导特征分为若干类型。例如蘩漪,愫方、瑞珏、陈白露等青年女性可归结为一类,尽管她们出身、经历、性格都不尽相同,但在无力改变自己命运这一点上却是惊人地一致。同样,包括周萍、文清、觉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觉新 情感生活 周萍 《雷雨》 男性形象 兼论 瑞珏 《北京人》
下载PDF
《雷雨》戏剧冲突的意义诠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云贵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戏剧冲突 鲁大海 周萍 《雷雨》 周朴园
原文传递
“玩偶”夺门出 “雷雨”注巢覆——娜拉与蘩漪形象比较研究
12
作者 肖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5期58-60,共3页
《雷雨》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节选课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也节选了《玩偶之家》的部分内容作为一课。两篇戏剧同为经典,其中《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雷雨》中的蘩漪,这两位东西方史上的叛逆女性... 《雷雨》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节选课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也节选了《玩偶之家》的部分内容作为一课。两篇戏剧同为经典,其中《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雷雨》中的蘩漪,这两位东西方史上的叛逆女性,一个冷静理性,一个热烈感性,一个重获新生,一个玉石俱焚。但差异背后,两人也有着相似的命运经历和精神气质。她们在家庭中都处于附庸地位,都经历了爱的幻灭,她们都奋起反抗,要将这桎梏的枷锁砸个粉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娜拉 玩偶 雷雨
下载PDF
复仇涅槃救世——论曹禺戏剧中英雄原型的三种表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家思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反抗 复仇 《日出》 陈白露 召唤 曹禺戏剧 戏剧家 剧作 大海
下载PDF
《雷雨》中“你”“您”的使用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锁林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46,共2页
汉语普通话里的第二人称代词有两个变体:"你"和"您"."你"为说话人称呼听话人时的一般用法,"您"是"你"的敬称.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经常出现"你"... 汉语普通话里的第二人称代词有两个变体:"你"和"您"."你"为说话人称呼听话人时的一般用法,"您"是"你"的敬称.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经常出现"你""您"两种称谓的超常使用.例如,四凤称父亲用"您"84次,用"你"13次,称母亲用"您"91次,没有一次用"你";周萍对后母蘩漪,5次用"您",147次用"你";鲁大海对母亲22次全用"您",而对继父鲁贵则37次全用"你".这些用法乍看不相宜,细想有道理,完全适合剧情的发展和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剧中出场人物不多,但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蘩漪和周萍,名义上母子,实际上是情人;周萍和四凤,人前是主仆,人后是情侣;周朴园和侍萍,30年前是一家,30年后是仇家;周朴园和鲁大海,血缘上是父子,阶级上是敌人……作者通过人物对话中"你""您"的超常使用,把人物之间的微妙的心理变化,复杂的身份角色表现出来,取得了出神入化的表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普通话 第二人称代词 说话人 用法 变体 超常 敬称 《雷雨》 曹禺
下载PDF
论蘩漪的性格与雷雨精神的同一性
15
作者 陈秋芃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5期3-5,共3页
话剧《雷雨》以回溯的手法展现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深刻批判了浓厚的封建色彩笼罩下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与罪恶。以往学者认为,蘩漪是《雷雨》八个角色中最具雷雨特质的人物,对全剧的节奏推进具有主导作... 话剧《雷雨》以回溯的手法展现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深刻批判了浓厚的封建色彩笼罩下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与罪恶。以往学者认为,蘩漪是《雷雨》八个角色中最具雷雨特质的人物,对全剧的节奏推进具有主导作用,蘩漪作为理想主义的悲剧艺术形象化身,时至今日仍吸引着学者们进行深入解析。因此,笔者通过文本分析,对蘩漪一角的动机、行为、性格进行进一步研究,根据蘩漪的“雷雨精神”的缘起、塑造、深化过程研究蘩漪的性格特质与雷雨精神具有的同一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阿波罗式与浮士德式文化模式 欲望
下载PDF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解读真实的蘩漪形象
16
作者 刘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9-61,共3页
从填补与完善剧本《雷雨》未曾表现出来的蘩漪和周萍的情感与生活之路着手,揭示出蘩漪嫁给周朴园出于自愿并非所谓父母包办,周朴园也并未压抑蘩漪。是她与周朴园追求错位,转而主动追求并抓住周萍不放。通过对学者褒蘩漪追求的执着、贬... 从填补与完善剧本《雷雨》未曾表现出来的蘩漪和周萍的情感与生活之路着手,揭示出蘩漪嫁给周朴园出于自愿并非所谓父母包办,周朴园也并未压抑蘩漪。是她与周朴园追求错位,转而主动追求并抓住周萍不放。通过对学者褒蘩漪追求的执着、贬周萍摆脱的不义对待爱情平等问题上双重标准的质疑,揭示出真正的蘩漪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并非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楷模。《雷雨》表现了西方思想泛滥将会带来的恶果,它不再具有反封建意义,而是开启了民族解放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再肯定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解放 利己主义者 文化自信
下载PDF
重读蘩漪:欲望情感主导的现代行动者
17
作者 韩冰莹 《大西南文学论坛》 2023年第1期241-253,共13页
引言《雷雨》中的蘩漪作为曹禺最早想出来的人物,以往已经被广泛而深入地解读。蘩漪这一人物的重要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研究者将蘩漪看作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但蘩漪是如何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吸引众多读者目光的呢?她本身矛盾、复... 引言《雷雨》中的蘩漪作为曹禺最早想出来的人物,以往已经被广泛而深入地解读。蘩漪这一人物的重要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研究者将蘩漪看作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但蘩漪是如何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吸引众多读者目光的呢?她本身矛盾、复杂的性格背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行动者 曹禺 性格
原文传递
秋天傍晚飘落的一片树叶--我看蘩漪的悲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传璋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
蘩漪悲剧给我们的审美感受既有优美,又有崇高,'她像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唤起我们悲悯和尊敬的感情.人们在赞美她的优美和'力'之美时,往往忽略其性格中丑陋的一面,这或许是蘩漪性格魅力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蘩漪悲剧给我们的审美感受既有优美,又有崇高,'她像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唤起我们悲悯和尊敬的感情.人们在赞美她的优美和'力'之美时,往往忽略其性格中丑陋的一面,这或许是蘩漪性格魅力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曹禺 艺术形象 戏剧 性格
下载PDF
《雷雨》与神话原型 曹禺戏剧新论之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家思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9-34,共6页
《雷雨》的问世与成就 ,是作者主体心灵中潜存的上古英雄神话原型作用的结果。受英雄神话原型心态的支配 ,曹禺将原来定位的旧式女人蘩漪写成了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复仇英雄女神 ,而鲁大海则成为一个具有浓厚神话氛围与质地的传奇式英雄 ... 《雷雨》的问世与成就 ,是作者主体心灵中潜存的上古英雄神话原型作用的结果。受英雄神话原型心态的支配 ,曹禺将原来定位的旧式女人蘩漪写成了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复仇英雄女神 ,而鲁大海则成为一个具有浓厚神话氛围与质地的传奇式英雄 ,由于蘩漪和鲁大海的奋力反抗和斗争 ,周公馆这座牢狱终于被摧毁了。这是远古神话原型中英雄复仇模式的现代性表述。《雷雨》无疑打上了先天遗传的“种族记忆”的烙印 ,但承继的主要是西方英雄神话的原型心态 ,这不仅表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集体无意识的同一性 ,而且形成了其世界性的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英雄神话 鲁大海 西方心态 世界性
原文传递
被情欲之火灼烧的女人——蘩漪形象新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春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06-109,共4页
蘩漪不是一位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人格自由的新女性 ,她只是一个陷入情欲之网不能自拔的女性形象。在《雷雨》中 ,曹禺借蘩漪的形象 ,探讨了人的悲剧与人的原始欲望的关系 。
关键词 情欲 悲剧 人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