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细读《雷雨》——现代文学名作细读之三 |
陈思和
|
《南方文坛》
|
2003 |
24
|
|
2
|
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 |
胡孝斌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
1999 |
21
|
|
3
|
是性的扭曲毁灭了她们:论蘩漪、曹七巧的性悲剧 |
陆汉军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4
|
在屈辱和伤害中畸变——论蘩漪变态性格的合理性 |
卢皓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5
|
人性之恶与《雷雨》悲剧性——蘩漪形象再认识 |
刘成勇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人格分裂的自我毁灭者——《雷雨》中蘩漪形象的无意识心理分析 |
罗立桂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3 |
5
|
|
7
|
蘩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 |
李树凯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5
|
|
8
|
安娜、蘩漪形象悲剧意识新论 |
黄翠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9
|
爱河漩涡中挣扎的两个不幸女人——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女性形象比较 |
叶齐华
胡汉舫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4
|
|
10
|
话剧《家》的改编及其他——兼论曹禺情感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 |
邹红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11
|
《雷雨》戏剧冲突的意义诠释 |
何云贵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2
|
“玩偶”夺门出 “雷雨”注巢覆——娜拉与蘩漪形象比较研究 |
肖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3 |
0 |
|
13
|
复仇涅槃救世——论曹禺戏剧中英雄原型的三种表现 |
刘家思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4
|
《雷雨》中“你”“您”的使用艺术 |
温锁林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5
|
论蘩漪的性格与雷雨精神的同一性 |
陈秋芃
|
《戏剧之家》
|
2023 |
0 |
|
16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解读真实的蘩漪形象 |
刘军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3 |
0 |
|
17
|
重读蘩漪:欲望情感主导的现代行动者 |
韩冰莹
|
《大西南文学论坛》
|
2023 |
0 |
|
18
|
秋天傍晚飘落的一片树叶--我看蘩漪的悲剧 |
李传璋
|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2001 |
3
|
|
19
|
《雷雨》与神话原型 曹禺戏剧新论之一 |
刘家思
|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
2000 |
1
|
|
20
|
被情欲之火灼烧的女人——蘩漪形象新论 |
杨春风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