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象征的方式重新介入现实——论苏童《黄雀记》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苏童的《黄雀记》充满了隐喻与象征,其叙事空间的高度象征化及文化隐喻的丰富性、隐晦性虽造成了阐释上的困难,但同时创造了一种重新介入现实的方式,而如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征现实、介入当下,恰恰是转型之后的先锋作家们念兹在兹的议... 苏童的《黄雀记》充满了隐喻与象征,其叙事空间的高度象征化及文化隐喻的丰富性、隐晦性虽造成了阐释上的困难,但同时创造了一种重新介入现实的方式,而如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征现实、介入当下,恰恰是转型之后的先锋作家们念兹在兹的议题。自《菩萨蛮》和《蛇为什么会飞》始,苏童在现实写作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有目共睹。有趣的是,余华在《第七天》中试图以最真实的"纪实"手段表征现实、书写苦难,成就的却是浮世绘式的表象叠加;苏童反其道而行之,他以象征而虚幻的方式,用充满隐喻色彩的小说叙事完成的却是针对现实当下的最沉重而深刻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意义 苏童 象征 《蛇为什么会飞》 文化隐喻 菩萨 叙事空间 先锋作家
原文传递
中国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敏 《诗探索》 2002年第Z1期24-29,共6页
一、节奏感 中国新诗很像一条断流的大河,汹涌澎湃的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悲的是这是人工的断流。将近一个世纪以前,我们在创造新诗的同时,切断了古典诗歌的血脉,使得新诗和古典诗歌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同时口语与古典文字也失去了共... 一、节奏感 中国新诗很像一条断流的大河,汹涌澎湃的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悲的是这是人工的断流。将近一个世纪以前,我们在创造新诗的同时,切断了古典诗歌的血脉,使得新诗和古典诗歌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同时口语与古典文字也失去了共融的可能,也可以说语言的断流是今天中国汉诗断流的必然原因。断流的存在既然已近一个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中国新诗 汉诗 必然原因 《杜诗详注》 定风波 《蜀道难》 菩萨 《满江红》 音乐性
原文传递
浅谈唐宋词中词牌名的英译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俊群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4,共3页
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它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 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它本来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诗。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或至少曾经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如《西江月》《清平乐》),这个名称就叫词牌。 词始于唐,盛于宋,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学表达形式,历来为人们所钟爱。为把中华文化中这一奇丽的瑰宝译介到国外,不少译者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艰辛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牌名 词牌 菩萨 《秦王破阵乐》 译成英文 旋律节奏 中华文化 “近” 曲子词
原文传递
缺席的在场者——方方《风景》与苏童《菩萨蛮》的叙述学解读 被引量:7
4
作者 董瑾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5-69,共5页
缺席的在场者———方方《风景》与苏童《菩萨蛮》的叙述学解读●董瑾记得读大学时上黄子平老师的课,讲主题学研究,所举的例子是“死亡主题”,的确,死是一件大事:千古艰难唯一死。但若以死后的超然对活着的艰辛做观照的话,或许能... 缺席的在场者———方方《风景》与苏童《菩萨蛮》的叙述学解读●董瑾记得读大学时上黄子平老师的课,讲主题学研究,所举的例子是“死亡主题”,的确,死是一件大事:千古艰难唯一死。但若以死后的超然对活着的艰辛做观照的话,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人生的价值与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的在场 菩萨 叙述者 《风景》 叙述学 方方小说 叙述方式 叙述人 叙事话语 时间倒错
下载PDF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培效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15-20,共6页
纳兰性德的词作在清初词坛上异军突起,举世瞩目。当时及后来的评论家众口一词,都给以很高评价。多数评家还特别强调了纳兰对李煜词风的继承关系:陈维崧说纳兰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周之琦说“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近... 纳兰性德的词作在清初词坛上异军突起,举世瞩目。当时及后来的评论家众口一词,都给以很高评价。多数评家还特别强调了纳兰对李煜词风的继承关系:陈维崧说纳兰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周之琦说“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近人吴梅说纳兰词“洵足追美南唐二主。”梁启超说“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词 李煜词 纳兰性德 南唐二主 花间 思想感情 爱情 菩萨 清初词坛 国破
下载PDF
说说词牌
6
作者 耿玲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24年第21期36-37,共2页
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西江月是词牌名。第5课课后的阅读链接出现《菩萨蛮·大柏地》一词,菩萨蛮也是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牌呢?这里,我跟大家说一说。
关键词 西江月 词牌名 古诗词 菩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文传递
苍凉沉郁心潮涌——《菩萨蛮·黄鹤楼》解析
7
作者 汪建新 《中国青年》 2024年第15期72-75,共4页
人们每当谈论起毛泽东诗词,首先会想到它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纵横摔阖、气势恢宏的豪放风格,感叹它慷慨激昂、雄浑豪迈、直抒胸臆、荡气回肠的审美特征。毛泽东诗词也蕴含着苍凉沉郁的悲凉+凄苦、浓郁忧愤、沉思孤寂、千虑填胸。豪放... 人们每当谈论起毛泽东诗词,首先会想到它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纵横摔阖、气势恢宏的豪放风格,感叹它慷慨激昂、雄浑豪迈、直抒胸臆、荡气回肠的审美特征。毛泽东诗词也蕴含着苍凉沉郁的悲凉+凄苦、浓郁忧愤、沉思孤寂、千虑填胸。豪放恰似激流奔腾,一泻千里;沉郁仿佛海底潜流,厚重深沉。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毛泽东的心境极其复杂,《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诗词中写得最为凝重沉郁的作品,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时的苍凉心境和坚定意志,体现出毛泽东壮怀激烈和愈挫愈勇的政治家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苍凉沉郁 菩萨 黄鹤楼 豪放风格 思接千载 忧愤 直抒胸臆
原文传递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
作者 (南宋)辛弃疾 《少儿国学》 2024年第20期24-25,共2页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关键词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 望长安 闻鹧鸪 菩萨 青山遮不住 清江水 可怜
原文传递
《时贤本事曲子集》新考订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崇才 《文献》 2000年第3期110-123,160,共15页
  北宋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以下简称《本事》)①,是中国词学史上第一部词话专著.作为开山之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这部词话早已亡佚,后人只能从他书转引中窥知一二.……
关键词 时贤本事曲子集 中国词学史 杨绘 菩萨 张仲素 东坡词 宋金元 前集 唐宋名贤百家词 能改斋漫录
原文传递
花间词意象运用特点的社会文化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世达 陶亚舒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56-60,78,共6页
后蜀赵崇祚所辑的《花间集》,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词总集,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向来是为研究者们所共同认定的。但对花间词的研究,向来多从纯文学、纯审美,或诗歌发展史的角度去进行。我们认为,从这些角度去审视《花间》固然十分... 后蜀赵崇祚所辑的《花间集》,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词总集,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向来是为研究者们所共同认定的。但对花间词的研究,向来多从纯文学、纯审美,或诗歌发展史的角度去进行。我们认为,从这些角度去审视《花间》固然十分必要和重要,但不足以全面认识《花间》和揭示花间词的实质和特点。因为从根本上讲,花间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是当时时代文化的特殊产物,其意义、其地位,是决不仅限于文学范畴的。因此,研究《花间》离不了社会文化学的环节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社会文化学 《花间集》 中国诗歌史 诗歌发展史 问词 赵崇 菩萨 内容实质 文学范畴
下载PDF
唐宋词调的演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熊和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7-44,共8页
词调源于唐宋乐曲。很多词调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温庭筠词多用《菩萨蛮》调,即因唐宣宗爱唱《菩萨蛮》曲,令狐楚命之撰词以进。①唐五代一些词集,象《云谣集杂曲子》、《尊前集》、《家宴集》、《遏云集》,实为坊间唱本,编选目的... 词调源于唐宋乐曲。很多词调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温庭筠词多用《菩萨蛮》调,即因唐宣宗爱唱《菩萨蛮》曲,令狐楚命之撰词以进。①唐五代一些词集,象《云谣集杂曲子》、《尊前集》、《家宴集》、《遏云集》,实为坊间唱本,编选目的在于应歌。就是《花间集》,据欧阳炯序,其用意亦在选词以备唱,即以应歌为主,存词还在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调 唐宋 《云谣集杂曲子》 菩萨 演变 《花间集》 流行歌曲 温庭筠词
下载PDF
浅论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墨 黄君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中国封建社会,实质上是“国事统于帝”、“家事统于尊”的君主专权的宗法社会。在宗法制度下面,几乎没有妇女的社会地位,《仪礼》就说:“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①。女子出嫁,就等于永远波开除,和自己的宗族脱离关系,... 中国封建社会,实质上是“国事统于帝”、“家事统于尊”的君主专权的宗法社会。在宗法制度下面,几乎没有妇女的社会地位,《仪礼》就说:“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①。女子出嫁,就等于永远波开除,和自己的宗族脱离关系,甚至女孩一生下来,就是下贱的东西,《诗经》又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②。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下来 社会地位 宗法社会 从子 朱淑真 《仪礼》 菩萨 婉约派 凡奸 贞节观念
下载PDF
五台山的佛教音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繁洲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72,共2页
五台山佛乐的诞生与发展 自东汉明帝年间(公元58—75年)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佛教直接使用的音乐是赞呗(或梵呗、梵文为为pathake),它以短偈形式赞颂佛与菩萨,其形式有独唱、齐唱或合唱,亦可有乐器伴奏。赞呗... 五台山佛乐的诞生与发展 自东汉明帝年间(公元58—75年)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佛教直接使用的音乐是赞呗(或梵呗、梵文为为pathake),它以短偈形式赞颂佛与菩萨,其形式有独唱、齐唱或合唱,亦可有乐器伴奏。赞呗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后带朝暮课诵)与道场忏法,有时也用于一般斋会。据梁代僧人慧皎所著的《高僧传》第十三所载:“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语,则声繁而偈促,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佛教 佛教音乐 佛教传入 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放焰口 鼓吹音乐 菩萨 《水龙吟》 汉明帝
原文传递
菩萨蛮
14
作者 北乔 《芙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0-229,共10页
1多年后,她看着平生写下的第一封信,真不该哭,也不想哭,只是眼泪不争气。她没有替自己哭,是为他哭。他的服刑生活,难受着呢。也是好事,从此,他不会再惹祸。一切,从此能好起来。现在想起来,那晚的眼泪,不全是咸的。
关键词 菩萨 第一封信 眼泪
原文传递
李清照《菩萨蛮》创作风格细谈
15
作者 赵玉梅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4期196-198,共3页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唐末和宋代颇为流行。尤其是宋词,在我国文学历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代涌现了一批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女性词人。《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是李清照的晚年作品,该篇使用对比手法,上阙写到早春之喜,下...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唐末和宋代颇为流行。尤其是宋词,在我国文学历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代涌现了一批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女性词人。《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是李清照的晚年作品,该篇使用对比手法,上阙写到早春之喜,下阙讲述的却是思乡之情,令人深思。《菩萨蛮》深切动人地揭示出作者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且通过描写深闺景象表示与国家共存亡的崇高精神。文章主要对李清照《菩萨蛮》的创作风格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菩萨 创作风格
下载PDF
唐代流行的带妆入眠,真的养颜吗?
16
作者 马小丽 《中医健康养生》 2023年第1期76-77,共2页
在唐代,不少女性不仅白天会化妆,还有夜晚带妆入眠的习惯,美其名曰“宿妆”。唐代词人温庭筠在“宿妆隐笑纱窗隔”(《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中提及的“宿妆”,就是指唐代女性夜晚带妆入眠的习惯。从现代来看,这有些匪夷所思。... 在唐代,不少女性不仅白天会化妆,还有夜晚带妆入眠的习惯,美其名曰“宿妆”。唐代词人温庭筠在“宿妆隐笑纱窗隔”(《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中提及的“宿妆”,就是指唐代女性夜晚带妆入眠的习惯。从现代来看,这有些匪夷所思。临睡前不及时卸妆,难免会伤害皮肤。那唐代女子为何如此不爱惜肌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庭筠 菩萨 唐代女性 唐代词 唐代女子 习惯
下载PDF
苏东坡与毛泽东诗词中“酹”的同与不同
17
作者 汪建新 《月读》 2023年第8期55-61,共7页
苏东坡和毛泽东相隔八百多年,他们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都有卓越的贡献。苏东坡在中国词史上为豪放派开山之祖,对后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偏于豪放”的诗人毛泽东创作了震铄古今、独领风骚的不朽诗篇。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和毛泽东相隔八百多年,他们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都有卓越的贡献。苏东坡在中国词史上为豪放派开山之祖,对后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偏于豪放”的诗人毛泽东创作了震铄古今、独领风骚的不朽诗篇。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酹”,与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结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之“酹”,既有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词史 文学发展史 豪放派 酹江月 毛泽东诗词 苏东坡 菩萨 不朽诗篇
原文传递
关于《京本通俗小说》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朔方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68,共2页
《京本通俗小说》,最早见于缪荃孙《烟画东堂小品》(1920)。它包括七篇话本《碾玉观音》、《菩萨蛮》、《西山一窟鬼》、《志诚张主管》、《拗相公》、《错斩崔宁》、《冯玉梅团圆》(以上依次自卷十至卷十六)。
关键词 通俗小说 《西山一窟鬼》 《碾玉观音》 《错斩崔宁》 菩萨 缪荃孙 小品 话本
原文传递
词“别是一家”:古典诗词美学特质异趋论——以温庭筠的词与绮艳诗为中心 被引量:2
19
作者 迟宝东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温庭筠 美学特质 “别是一家” 古典诗词 绮艳诗 乐府诗 菩萨 李商隐 艺术价值 女性形象
原文传递
论花间词中的鸟类意象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建国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16-21,共6页
论花间词中的鸟类意象周建国《花间集》开鸟世界。那浴水的鸳鸯,眠沙的,双飞的梁燕,独语的娇莺,以及画屏上的金鹧鸪,画罗上的金翡翠等,构成了千姿百态、妙趣横主的鸟类画卷。鸟类作为自然界中自由活泼的生灵,以其形声色兼具的形... 论花间词中的鸟类意象周建国《花间集》开鸟世界。那浴水的鸳鸯,眠沙的,双飞的梁燕,独语的娇莺,以及画屏上的金鹧鸪,画罗上的金翡翠等,构成了千姿百态、妙趣横主的鸟类画卷。鸟类作为自然界中自由活泼的生灵,以其形声色兼具的形象特征,被花间词人大量捕捉、改造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人 鸟类 鸳鸯 《诗经》 菩萨 《花间集》 孙光宪 表现手法 温庭 风格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