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旧京派 被引量:6
1
作者 孙郁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8,共7页
一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一篇文章里说,北京现在形成了新京派的群落。那是有感于一种传统的复苏,对其形态的理解还是粗线条的。十多年过去。
关键词 京派文学 汪曾祺 周作人 沈从文 张中行 苦雨
原文传递
游走于世界的狂士——与孙郁谈木心的创作 被引量:3
2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7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孙郁,1957年生于大连。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80年代末在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工作;90年代初调到北京日报文艺部,做副刊编辑达十年之久。2002年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至今。近年开始涉猎... 孙郁,1957年生于大连。现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80年代末在鲁迅博物馆研究室工作;90年代初调到北京日报文艺部,做副刊编辑达十年之久。2002年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至今。近年开始涉猎博物馆学专业,策划了《鲁迅的读书生活》《王小波生平展》等,并将一些展览推到了国外。十余年来出版作品及研究著作十余种,主要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鲁迅书影录》《胡适影集》《百年苦梦》《文字后的历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博物馆 文学创作 中篇小说 苦雨
原文传递
从京派到新京派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京派是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新京派延续了旧京派的诸多传统,属于新康德主义遗产的一部分。张中行、汪曾祺、宗璞等都借用了这些遗产,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书写。新京派与左翼传统不再是对立的,实际上许多领域有交叉的地方,并且具有开... 京派是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新京派延续了旧京派的诸多传统,属于新康德主义遗产的一部分。张中行、汪曾祺、宗璞等都借用了这些遗产,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书写。新京派与左翼传统不再是对立的,实际上许多领域有交叉的地方,并且具有开放性。随着一些先锋作家的转向,新京派呈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新京派 苦雨 张中行 汪曾祺
下载PDF
难以命名的场所:八道湾十一号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炳月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2,119,共6页
“记忆之场”这一概念为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所提出。我在阅读黄乔生《八道湾十一号》的过程中,不时想起这一概念。何谓“记忆之场”?诺拉解释说:“记忆之场属于两个王国,这既是其意义所在,也是其复杂性所在:既简单又含糊,既... “记忆之场”这一概念为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所提出。我在阅读黄乔生《八道湾十一号》的过程中,不时想起这一概念。何谓“记忆之场”?诺拉解释说:“记忆之场属于两个王国,这既是其意义所在,也是其复杂性所在:既简单又含糊,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最易感知的直接经验中的对象,又是最为抽象的创作。”“从’场所’一词的三种意义上来说,记忆之场是实在的、象征性的和功能性的场所,不过这三层含义同时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1八道湾十一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苦雨 鲁迅小说 武者小路实笃 兄弟失和 文化汉奸 周氏兄弟
下载PDF
现代的精神寻找——叶广芩新作《苦雨斋》的一种解读
5
作者 刘家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05-111,共7页
叶广芩的新作《苦雨斋》以"寻找"为核心,集中展现了当下社会不同代纪人之间存在的观念差异与文化隔阂。"我"的寻找,不仅仅是对离家亲人的亲情确认,而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了灵魂皈依。在《苦雨斋》中,叶广芩将... 叶广芩的新作《苦雨斋》以"寻找"为核心,集中展现了当下社会不同代纪人之间存在的观念差异与文化隔阂。"我"的寻找,不仅仅是对离家亲人的亲情确认,而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了灵魂皈依。在《苦雨斋》中,叶广芩将现实与历史紧密融合,在深广的传统文化视域下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了富有启示性的艺术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雨 精神寻找 现实性 传统文化精神
下载PDF
略说“苦雨斋译丛”
6
作者 止庵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0-31,共2页
这回印行“苦雨斋译丛”,则将从前删改部分尽量恢复,俾可见周译“注解很多”之本来面目。
关键词 苦雨译丛” 英语 翻译技巧 译文质量
下载PDF
《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引子
7
作者 孙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周作人和他的苦雨 引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孙郁 文学创作 文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