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承、融合、创新--王祖皆、张卓娅的民族歌剧创作 被引量:4
1
作者 娄文利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5,共6页
王祖皆和张卓娅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伉俪。他们共同创作了《芳草心》、《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域》、《永不消逝的电波》、《祝福》、《玉鸟"兵站"》等歌剧、音乐剧,数量之多、成功率之高、社会影响之大都是中国歌... 王祖皆和张卓娅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伉俪。他们共同创作了《芳草心》、《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域》、《永不消逝的电波》、《祝福》、《玉鸟"兵站"》等歌剧、音乐剧,数量之多、成功率之高、社会影响之大都是中国歌剧界屈指可数的,而其中《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三部民族歌剧的成功,为探索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之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他们从《党的女儿》开始提出并不断实践、丰富着的"继承、融合、创新"的民族歌剧创作观,为当代民族歌剧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始终坚持"心怀观众,,的创作观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坚持歌剧创作"要研究群众的审美变化,要尊重民族的欣赏习惯,要了解时代的审美特点",坚持歌剧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对中国歌剧的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祖皆 张卓娅 民族歌剧 芳草 《党的女儿》 《野火春风斗古城》 《永不消逝的电波》
下载PDF
主流价值观的同构与表达——以评弹《真情假意》的话剧、歌剧改编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张晓欧 《上海文化》 CSSCI 2024年第8期92-100,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评弹团的中篇评弹《真情假意》在几年中被改编成话剧、广播剧、电视剧、歌剧,以及若干地方戏曲剧种,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事件,也是当代曲艺、戏剧演出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中国戏剧舞台长期承担着构筑、传播主流...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评弹团的中篇评弹《真情假意》在几年中被改编成话剧、广播剧、电视剧、歌剧,以及若干地方戏曲剧种,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事件,也是当代曲艺、戏剧演出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中国戏剧舞台长期承担着构筑、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改革开放初期,“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教育青年”等创作方针提出后,不同的艺术门类纷纷响应,《真情假意》为此思潮之嚆矢。本文试图从评弹《真情假意》到话剧《真情假意》、歌剧《芳草心》的改编实践,阐释主流价值观对舞台艺术创作理念的影响,以及在二者互动下,上世纪80年代初文艺作品社会功能的全面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弹 曲艺 《真情假意》 芳草 主流价值观
原文传递
悠悠古刹芳草心
3
作者 邱星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1,共2页
清晨入古寺,初日冲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苍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鼓声。
关键词 《悠悠古刹芳草 邱星 中国 散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