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鼓灯音乐的历史渊源及构成之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丽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2,共3页
花鼓灯艺术是盛开在淮河流域一带洋溢着汉民族文化芬芳的民间歌舞。本文从花鼓灯音乐研究入手,论述花鼓灯音乐的发展历史及其构成,并对花鼓灯音乐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花鼓灯音乐 历史渊源 花鼓灯锣鼓 花鼓 后场小调
原文传递
《花鼓歌》:美国华人移民文学的里程碑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满贵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S1期231-233,共3页
1957年,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的英文小说《花鼓歌》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这在华人移民文学中堪称一座里程碑。这本书以浓厚中国风格的笔锋,深刻的文化内涵,征服了英语世界的读者。它不仅给黎锦扬创造了名扬西方文坛的诸多机会,同时... 1957年,美籍华裔作家黎锦扬的英文小说《花鼓歌》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这在华人移民文学中堪称一座里程碑。这本书以浓厚中国风格的笔锋,深刻的文化内涵,征服了英语世界的读者。它不仅给黎锦扬创造了名扬西方文坛的诸多机会,同时也给其后用英语写作的华裔作家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扬 花鼓 华人移民文学
下载PDF
浅谈安徽花鼓歌的特色
3
作者 陈洁 《黄梅戏艺术》 2020年第2期72-74,共3页
汉民族民间舞蹈花鼓灯,是流行在淮河中游、根植在群众中的艺术奇葩.包括舞蹈、音乐和戏剧三个部分,其中花鼓灯音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花鼓灯锣鼓,二是花鼓歌.花鼓歌,又称"花鼓架子"、"灯歌"、"花鼓调",&qu... 汉民族民间舞蹈花鼓灯,是流行在淮河中游、根植在群众中的艺术奇葩.包括舞蹈、音乐和戏剧三个部分,其中花鼓灯音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花鼓灯锣鼓,二是花鼓歌.花鼓歌,又称"花鼓架子"、"灯歌"、"花鼓调","花鼓歌子",是我国民歌的一种.花鼓歌由旋律和歌词两部分组成.它的歌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通俗诙谐,生动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 花鼓 淮河中游 艺术奇葩 安徽花鼓 花鼓 题材广泛
原文传递
教育学视角下的花鼓灯音乐分析
4
作者 王莎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4期216-217,共2页
地方艺术进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探究花鼓灯艺术独特的审美提升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关键是对艺术理性分析,把握地方文化的内在气质.凤台花鼓灯艺术由于成因、传承、文化现象,区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 地方艺术进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探究花鼓灯艺术独特的审美提升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关键是对艺术理性分析,把握地方文化的内在气质.凤台花鼓灯艺术由于成因、传承、文化现象,区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特征、音乐风格.本文从花鼓灯的锣鼓、花鼓歌、后场小戏三方面阐述了安徽凤台花鼓灯的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台花鼓 花鼓 锣鼓 后场小戏 音乐特征
下载PDF
黎锦扬小说《花鼓歌》的空间政治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媛媛 祝远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70-173,共4页
《花鼓歌》是享誉西方文坛的美籍华裔作家先驱黎锦扬的第一部英文小说,一经出版便跃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分析发现:小说通过描写华人移民在白人空间表征下的空间实践,揭示出华人移民无论... 《花鼓歌》是享誉西方文坛的美籍华裔作家先驱黎锦扬的第一部英文小说,一经出版便跃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分析发现:小说通过描写华人移民在白人空间表征下的空间实践,揭示出华人移民无论是在活动圈、工作前景还是生活空间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白人主流社会构想的空间秩序的主导,并进一步描述了华人移民为了建立自己的主体表征空间所进行的迂回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政治 花鼓 黎锦扬
下载PDF
文化地理视域下“乡愁”的空间体验——以黎锦扬的《花鼓歌》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汪顺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7-91,共5页
文化地理关注“文化”和“地理”的相互作用,是20世纪下半叶地理批评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后学术互动的产物。21世纪初,文化地理又发生一次“情感转向”,其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由于“乡愁”涉及到空间和地方,以及对故... 文化地理关注“文化”和“地理”的相互作用,是20世纪下半叶地理批评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后学术互动的产物。21世纪初,文化地理又发生一次“情感转向”,其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由于“乡愁”涉及到空间和地方,以及对故国文化的情感依恋,所以它成为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黎锦扬的《花鼓歌》是美国华人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展现了战后唐人街老一代华人移民记忆“乡愁”的空间体验,在强势文化空间的挤压下,他们用身体、情感和景观再现了“乡愁”的地方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 黎锦扬 花鼓 乡愁 空间体验
下载PDF
《花鼓歌》:基于“君子”审美的华人正面形象构建
7
作者 李景媛 《今古文创》 2021年第28期19-22,共4页
20世纪以来,美国华裔作家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表现真正的华人形象,黎锦扬在《花鼓歌》中就塑造了个性鲜活的华裔人物。他对华裔人物形象的正面书写既是对美国主流文化内华人负面形象的隐性辩白,也是反驳西方主流文化庞大霸权话语的一种特... 20世纪以来,美国华裔作家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表现真正的华人形象,黎锦扬在《花鼓歌》中就塑造了个性鲜活的华裔人物。他对华裔人物形象的正面书写既是对美国主流文化内华人负面形象的隐性辩白,也是反驳西方主流文化庞大霸权话语的一种特殊而有力的方式。小说的出版与走红,不仅成功地构建了华人的正面形象,还清晰地向西方世界呈现了华人的民族品格——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熏陶之下对“君子”标准孜孜以求的审美取向。在当时反抗美国社会制度性种族主义运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华人正面形象的构建极具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 构建 华人正面形象 “君子”标准 审美取向
下载PDF
从王大的成长看华裔美国人身份的尴尬和出路
8
作者 康聪华 《海外英语》 2017年第8期149-150,155,共3页
成长主题是进来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该文主要集中在《花鼓歌》中王大的改变这一主题,用成长小说的方法分析王大的成熟过程并试图发现华裔美国人在新大陆遭遇的窘境。试图寻找关于移民该如何建立自己的身份,又要建立何种身份的答案。
关键词 花鼓 成长 种族身份 困境
下载PDF
《花鼓歌》中的儒家文化及家庭伦理
9
作者 应素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美国华裔文学家黎锦扬的《花鼓歌》凭借浓厚的中国风情和众多的中国文化元素一直深受中外读者关注。从文化认同角度剖析文本人物中的儒家思想和儒家家庭伦理元素,认为作品中的这些中国元素对个体文化身份追寻起着烘托作用。
关键词 黎锦扬 花鼓 文化认同 儒家思想 家庭伦理
下载PDF
“第三空间”视角下《花鼓歌》中唐人街单身汉身份的建构
10
作者 张密密 王绍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混杂"与"第三空间"理论为依据,研究华裔作家黎锦扬小说《花鼓歌》中老派地主、开明知识份子、社会底层草根三个阶层的华裔男性在寻求身份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困惑、解决... 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混杂"与"第三空间"理论为依据,研究华裔作家黎锦扬小说《花鼓歌》中老派地主、开明知识份子、社会底层草根三个阶层的华裔男性在寻求身份的过程中,如何克服文化困惑、解决冲突以及协调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关系等问题,最终运用杂糅策略完成身份建构。美国华裔只有超越主流文化与自身文化的束缚,才能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定位,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一研究尝试,能对当今全球文化共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扬 花鼓 第三空间 文化身份
下载PDF
华裔文学中“美国形象”的建构——以《花鼓歌》为例
11
作者 晓禅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1-44,共4页
华裔作家以其独特的双重身份往往在作品中不仅书写中国,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构建异国的形象。美籍华裔黎锦扬在《花鼓歌》中以其自身的经历并结合想象与观察构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形象。在形象塑造的背后却是“自我”与“他者”的冲... 华裔作家以其独特的双重身份往往在作品中不仅书写中国,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构建异国的形象。美籍华裔黎锦扬在《花鼓歌》中以其自身的经历并结合想象与观察构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美国形象。在形象塑造的背后却是“自我”与“他者”的冲突,这一冲突本身是特定时代华裔作家对美国、美国文化的心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 美国形象 华裔文学
下载PDF
文化对话视域下的《花鼓歌》
12
作者 扈彩霞 翟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Z期42-43,共2页
戏剧《花鼓歌》以王启阳一家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华裔身上的独特文化。王启阳是战乱时期移民赴美的乡绅贵族,他的两个儿子在美国教育的影响下,慢慢脱离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两代人的矛盾渐渐突显出来……《花鼓歌》用两代人之间... 戏剧《花鼓歌》以王启阳一家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华裔身上的独特文化。王启阳是战乱时期移民赴美的乡绅贵族,他的两个儿子在美国教育的影响下,慢慢脱离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两代人的矛盾渐渐突显出来……《花鼓歌》用两代人之间的隔阂,生动地展现了中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 王启 战乱 儿子 中美文化 美国化
下载PDF
从《花鼓歌》的重塑看华裔美国人身份认同的变迁
13
作者 徐晓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153-155,共3页
2002年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重新诠释经典作品《花鼓歌》。新剧在百老汇上演后,获得了各界一致的赞扬。纵观《花鼓歌》不同的版本,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解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和发展之路。在新剧中,不论是人物还... 2002年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重新诠释经典作品《花鼓歌》。新剧在百老汇上演后,获得了各界一致的赞扬。纵观《花鼓歌》不同的版本,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解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和发展之路。在新剧中,不论是人物还是剧作家,他们的身份认同均反映出:构建两种文化融合的混合身份认同;对族裔文化的态度由疏远走向亲近;对待华裔美国身份的理解,呈现出了辩证发展、离散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 身份认同 传统文化 华裔美国人
原文传递
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角度解读《花鼓歌》 被引量:1
14
作者 边楠楠 《科技信息》 2013年第6期209-209,共1页
《花鼓歌》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黎锦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一出版便大获成功,并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为华裔美国文学写下新篇章。在《花鼓歌》中,作者主要描绘了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新老两代... 《花鼓歌》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黎锦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一出版便大获成功,并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为华裔美国文学写下新篇章。在《花鼓歌》中,作者主要描绘了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新老两代人思想观念的碰撞。而小说的结局,则表达了黎锦扬的文化之梦,那就是华裔美国人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 中西方文化 碰撞 交融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歌的音乐形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超 《当代音乐》 2021年第4期72-74,共3页
安徽花鼓灯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受时令限制、随时可以表演的特点,兼收了南北方文化的特征,享有淮畔幽兰的美誉。花鼓灯歌穿插与动感强烈、节奏鲜明的锣鼓伴奏,在整个花鼓灯音乐中起着承上启下、传情达意的作用,花鼓灯歌在音乐形态上... 安徽花鼓灯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受时令限制、随时可以表演的特点,兼收了南北方文化的特征,享有淮畔幽兰的美誉。花鼓灯歌穿插与动感强烈、节奏鲜明的锣鼓伴奏,在整个花鼓灯音乐中起着承上启下、传情达意的作用,花鼓灯歌在音乐形态上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特征与艺术特色。本文在花鼓歌的音乐本体与民族音乐学语境下对其进行形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花鼓 音乐形态
下载PDF
五河民歌的生存环境及其互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家席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9,共5页
通过对五河民歌的艺术风格与其生存的地域其他民歌小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五河民歌与江苏民歌、怀远民歌、花鼓灯灯歌、凤阳民歌、凤阳花鼓等艺术形式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为进一步探寻五河民歌的形成提供线索。
关键词 五河民 江苏民 怀远民 花鼓灯灯 凤阳民
下载PDF
花鼓灯歌语言特色分析
17
作者 喻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前有关花鼓灯歌的研究主要围绕灯歌的分类和社会功能、灯歌意象的文化内涵等展开,对于灯歌的语言特色少有阐述。文章从花鼓灯歌的语言形式入手,概括了花鼓灯歌的语言具有四大特点,即多用方言口语;多用衬字、衬词和衬句;首句常押韵、... 目前有关花鼓灯歌的研究主要围绕灯歌的分类和社会功能、灯歌意象的文化内涵等展开,对于灯歌的语言特色少有阐述。文章从花鼓灯歌的语言形式入手,概括了花鼓灯歌的语言具有四大特点,即多用方言口语;多用衬字、衬词和衬句;首句常押韵、以方言读音选择韵脚、多用宽韵和洪声韵;经常使用比兴、夸张、谐音等修辞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 方言 押韵 修辞
下载PDF
皖北花鼓灯灯歌中红色能指的文化内涵
18
作者 钱烨 周庆繁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本文运用语言学原理分析花鼓灯灯歌中的红色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灯歌的红色能指形式不仅传达着直接意指的语义,而且还创造着含蓄丰富的审美语义,创造了更多的言外之意,所指层面的一般语义信息与能指层面的审美语义之间形成了语义张力... 本文运用语言学原理分析花鼓灯灯歌中的红色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灯歌的红色能指形式不仅传达着直接意指的语义,而且还创造着含蓄丰富的审美语义,创造了更多的言外之意,所指层面的一般语义信息与能指层面的审美语义之间形成了语义张力,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语言的审美感知,使人们从语言的能指形式中获得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审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灯 红色意象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彩熠”助阵多部剧目荣获“荷花奖”
19
作者 彩熠 《演艺科技》 2020年第10期79-79,共1页
近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骑兵》、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的《朱自清》、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石榴花开》、吉林市歌舞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旗》、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努力餐》五部作品获得第十... 近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骑兵》、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的《朱自清》、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石榴花开》、吉林市歌舞团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红旗》、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努力餐》五部作品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助阵《石榴花开》《骑兵》斩获本届“荷花奖”舞剧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奖 舞剧院 石榴花开 艺术剧院 《红旗》 内蒙古民族艺术 花鼓 舞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