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经音辨》辨正举例
1
作者 张小斌 黄仁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在历史上首开系统“辨音”的先河,是探究汉语音义匹配关系的专门著作。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存在音义错配、音读误属、释义不确和文字讹脱等问题。辨正这些内容上、文献上的问题,对深化《群经音辨》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群经 疏误
原文传递
《群经音辨》反映的时音特点及反切改良
2
作者 王诚 《励耘语言学刊》 2007年第2期254-278,共25页
本文通过横纵两个维度的音注类比,就《群经音辨》的音切所反映的北宋(贾昌朝时代)时音声韵调情况做了系统描述和具体讨论,从材料出发证明:声母非敷已合流,奉母尚独立;照组的"床、禅"清化,其余浊音找不到清化的证据;知组与照组读音... 本文通过横纵两个维度的音注类比,就《群经音辨》的音切所反映的北宋(贾昌朝时代)时音声韵调情况做了系统描述和具体讨论,从材料出发证明:声母非敷已合流,奉母尚独立;照组的"床、禅"清化,其余浊音找不到清化的证据;知组与照组读音接近;韵母"佳、皆"细音化不同步,"佳"已有[i]介音,"皆"尚为洪音;声调浊上变去不完全,且有上、去两读并存的情况,从而揭示了语音演变的阶段性与过程性。同时从上下切字音素趋同、音变构词异读对照和切字声母避免两次送气等角度对贾昌朝反切改良的具体做法做了补充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昌朝 群经 北宋时 反切改良
下载PDF
论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的辞书学价值
3
作者 杜季芳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3-86,共4页
北宋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基础上,对群经中的1000多个常见异读字专门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辨析,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音义著作,还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同形异音异义词词典。作为一部工具书,《群经音辨》在编排... 北宋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基础上,对群经中的1000多个常见异读字专门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辨析,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音义著作,还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同形异音异义词词典。作为一部工具书,《群经音辨》在编排体例、训释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规范性和科学性,对后世的辞书编纂颇有启发,因而在我国辞书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辞书编纂 价值
下载PDF
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音变构词规律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季芳 吴科启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6-98,共3页
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主要包括"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辨字音疑混"三门内容,专门对古汉语中210组纯粹音变构词作了细致的分类和辨析,基本反映了古汉语单字音变构词的整体面貌,从中我们可以... 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六主要包括"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辨字音疑混"三门内容,专门对古汉语中210组纯粹音变构词作了细致的分类和辨析,基本反映了古汉语单字音变构词的整体面貌,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古汉语音变构词的一些基本规律:声调是音变构词中最重要的语音区别性特征;声母破读是仅次于去声转换的一种重要构词方式;韵母的转换在音变构词的语音变换中呈现出衰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贾昌朝 变构词 规律
下载PDF
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刻本源流述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季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6,共5页
宋代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对读经颇有指导价值,至今仍流传不废。自仁宗康定二年旨准颁行后,在宋代便刊刻三次。至清,又有康熙中张士俊泽存堂刻本、咸丰四年伍崇曜粤雅堂刻本、光绪五... 宋代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对读经颇有指导价值,至今仍流传不废。自仁宗康定二年旨准颁行后,在宋代便刊刻三次。至清,又有康熙中张士俊泽存堂刻本、咸丰四年伍崇曜粤雅堂刻本、光绪五年王灏谦德堂刻畿辅本、光绪中蒋风藻刻铁华馆本。通过比勘互校,发现它们各有千秋,本文拟对这几个刻本逐一进行考察,旨在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对《群经音辨》作深入研究提供一份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昌朝 群经 刻本 源流
下载PDF
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及其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意义
6
作者 李开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38-142,共5页
贾昌朝(997—1065),字子明,与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同时。著《群经音辨》、《通纪》、《时令》、《奏议》,《文集》计百二十二卷。《宋史》有传。《群经音辨》(以下简称《音辨》)一书,旨在辨析读音,昌明经义。先秦古书中的文字及其意义,屡... 贾昌朝(997—1065),字子明,与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同时。著《群经音辨》、《通纪》、《时令》、《奏议》,《文集》计百二十二卷。《宋史》有传。《群经音辨》(以下简称《音辨》)一书,旨在辨析读音,昌明经义。先秦古书中的文字及其意义,屡经转变,并因方言等的关系,往往阅读困难,所以汉魂以来有不少学者加以注释。同时加上中古去古久远,经义音训更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说文》 部首 《经典释文》 贾昌朝 四声别义 经史动静字 语法意义 词类转换 词类转变 形态变化 去声
下载PDF
宋贾昌朝《群经音辨》与我国古代语文规范化
7
作者 杜季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5-97,共3页
宋贾昌朝《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多音多义字的正音工具书,具备一般工具书所要求的专门性、系统性、实用性三个显著特点,不仅在当时颇有影响,而且还备受后世学者的推崇。其编撰目的即在于辨明异读,规范书音,以指导文人诵读儒家经... 宋贾昌朝《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多音多义字的正音工具书,具备一般工具书所要求的专门性、系统性、实用性三个显著特点,不仅在当时颇有影响,而且还备受后世学者的推崇。其编撰目的即在于辨明异读,规范书音,以指导文人诵读儒家经典,因而完全符合现代意义上的正音法范畴,有利地推动和促进了当时的语文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异读 规范化
下载PDF
《群经音辨》与《现代汉语词典》注音比较
8
作者 周怡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64-67,共4页
《群经音辨》(以下简称《音辨》)收录了1124个异读字,是我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这些多音多义字,发展到现代汉语,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将《音辨》与《现代汉语词典》进行比较,发现中古音发展到现代汉语异读字的变化原因主要有:1.入... 《群经音辨》(以下简称《音辨》)收录了1124个异读字,是我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这些多音多义字,发展到现代汉语,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将《音辨》与《现代汉语词典》进行比较,发现中古音发展到现代汉语异读字的变化原因主要有:1.入声韵尾与入声的消亡;2.韵的合并;3.全浊声母的清化;4.浊上变去;5.旧的语法作用的消失;6.旧词义的消失。《音辨》对汉语单字音变构词的研究作了相对完备的疏理工作,通过与《现代汉语词典》的对比研究,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音变构词现象从中古发展到现代汉语演变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反切 多义字 《现代汉语词典》 异读字
下载PDF
试论北宋贾昌朝对古汉语词类转变的认识
9
作者 杜季芳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词类转变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汉语中尤为多见。这一语言现象在我国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学者所广泛注意,但只有到了宋代,学者们才开始对其作系统的研究,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就属这方面的著作。《群经音辨》卷六"辨字音清浊&... 词类转变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汉语中尤为多见。这一语言现象在我国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学者所广泛注意,但只有到了宋代,学者们才开始对其作系统的研究,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就属这方面的著作。《群经音辨》卷六"辨字音清浊"门对古汉语中的161组音变构词进行了详细辨析,大体反映了古汉语词类转变的特点及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贾昌朝对该语言现象的深刻认识,为后来学者对古汉语词类转变问题作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昌朝 群经 清浊 古汉语 词类转变
下载PDF
论《群经音辨》产生的学术背景及其特点
10
作者 杜季芳 吴科启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群经音辨》七卷,北宋贾昌朝撰,是继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之后又一部重要的音义兼注著作。它的出现,不仅是我国古代音义之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又与当时的语言及经学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群经音辨》所辨析的材料虽然皆来源于《... 《群经音辨》七卷,北宋贾昌朝撰,是继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之后又一部重要的音义兼注著作。它的出现,不仅是我国古代音义之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又与当时的语言及经学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群经音辨》所辨析的材料虽然皆来源于《经典释文》,但它又自创体例,自成系统,显示出了与一般的经学传注和小学纂集类著作不同的工具性特点,对指导当时的读书人阅读经典以及对后来的辞书编纂都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因而,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经典释文》 学术背景 特点
下载PDF
賈昌朝其人及《群经音辨》成书情況
11
作者 周怡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3,共4页
本文对宋代贾昌朝本人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其出生年代及为官经历做了考证。关于《群经音辨》的成书年代,史传无载,通过对《音辨》的研读,能够推断出其成书年代当不晚于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群经音辨》从北宋到民国时期,共有23个版本流... 本文对宋代贾昌朝本人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其出生年代及为官经历做了考证。关于《群经音辨》的成书年代,史传无载,通过对《音辨》的研读,能够推断出其成书年代当不晚于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群经音辨》从北宋到民国时期,共有23个版本流行,本文对不同版本做了简要的介绍,为《群经音辨》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版本 贾昌朝
下载PDF
论宋贾昌朝古汉语音变构词研究的贡献
12
作者 杜季芳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2-85,共4页
音变构词是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聚了相当丰富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但失之散乱。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首次有意识地对《释文》所录存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进行... 音变构词是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汇聚了相当丰富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但失之散乱。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首次有意识地对《释文》所录存的音变构词破读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其卷六字音"三辨"专门对古汉语中的210组音变构词做了细致的分类和辨析,基本反映了古汉语单字音变构词的整体面貌,为后来学者对该门类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昌朝 群经 古汉语 变构词
下载PDF
《群经音辨》之语言学价值
13
作者 周怡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6,共4页
《群经音辨》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语音方面,它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说法提供了有利的佐证。书中揭示了古代声母"浊音清化"的规律,反映了"变调构词"的语言现象,提供了丰... 《群经音辨》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语音方面,它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说法提供了有利的佐证。书中揭示了古代声母"浊音清化"的规律,反映了"变调构词"的语言现象,提供了丰富的异读词材料。总之,《音辨》在语音、词汇等方面都体现了其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语言学价值 词义
原文传递
论北宋贾昌朝对《经典释文》异读材料的整理
14
作者 杜季芳 《孝感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5-68,共4页
唐代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广泛录存了保存在前人经笺传注中的早期异读材料,是一部集汉魏六朝音义学之大成的杰出著作,历来被学者们认为是进行汉语言文字研究的资料宝库。早在北宋,贾昌朝就认识到了《释文》异读材料的重要价值。他不... 唐代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广泛录存了保存在前人经笺传注中的早期异读材料,是一部集汉魏六朝音义学之大成的杰出著作,历来被学者们认为是进行汉语言文字研究的资料宝库。早在北宋,贾昌朝就认识到了《释文》异读材料的重要价值。他不但在讲解经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而且还精心选择其中的异读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最终编成《群经音辨》一书,成为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第一部专门辨析音变构词类别义异读的典范性著作。面对《释文》纷繁复杂、头绪众多的异读资料,贾昌朝是如何进行择取的,他具体作了哪些整理和分类的工作等等,我们将在本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贾昌朝 群经 异读
下载PDF
论宋贾昌朝《群经音辨》的语言本体研究价值
15
作者 杜季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9-83,共5页
北宋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有宋一代一部重要的小学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继《经典释文》之后又一部重要的音义著作。自宋迄清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备受学者们的肯定和重视。前一至六卷汇录了1100多个异读字头的2600多条音义资料,蕴... 北宋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有宋一代一部重要的小学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继《经典释文》之后又一部重要的音义著作。自宋迄清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备受学者们的肯定和重视。前一至六卷汇录了1100多个异读字头的2600多条音义资料,蕴含着丰富的直音、反切、词义、音变构词等语言研究资料,是研究先秦与汉魏六朝时期文献语言的语音、词义和音变构词法等的资料宝库,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语言本体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词汇 语法 价值
下载PDF
宋贾昌朝《群经音辨》版本考述
16
作者 杜季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2-55,共4页
宋代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门辨析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同时又是有宋一代一部重要的小学文献,对读经颇有指导价值,至今仍流传不废。《音辨》的版本资料众多,多散见于历代的史志、书目、题跋之中,据初步考查,... 宋代贾昌朝所撰《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门辨析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同时又是有宋一代一部重要的小学文献,对读经颇有指导价值,至今仍流传不废。《音辨》的版本资料众多,多散见于历代的史志、书目、题跋之中,据初步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版本:稿本、刻本、抄本、校本,本文分别对它们的特点作简要介绍,以使《音辨》的版本情况更为清晰明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版本 考述 贾昌朝
下载PDF
试论北宋贾昌朝对古汉语词类转变的认识
17
作者 杜季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7-48,共2页
词类转变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汉语中尤为多见。这一语言现象在我国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学者所广泛注意,但只有到了宋代,学者们才开始对其做系统的研究,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就属这方面的著作。《群经音辨》卷六"辨字音清浊&... 词类转变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汉语中尤为多见。这一语言现象在我国很早以前就已经被学者所广泛注意,但只有到了宋代,学者们才开始对其做系统的研究,北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就属这方面的著作。《群经音辨》卷六"辨字音清浊"门对古汉语中的161组音变构词进行了详细辨析,大体反映了古汉语词类转变的特点及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贾昌朝对该语言现象的深刻认识,为后来学者对古汉语词类转变问题做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昌朝 群经 清浊 古汉语 词类转变
下载PDF
试论张士俊泽存堂刻本《群经音辨》
18
作者 杜季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清代的《群经音辨》刻本中,康熙张士俊《泽存堂五种》本是一个代表,在该书的流传过程中起到了枢纽作用,为学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陆心源到张元济皆表扬宋本,批评泽存堂本改易原本、脱误甚多。通过考察张... 清代的《群经音辨》刻本中,康熙张士俊《泽存堂五种》本是一个代表,在该书的流传过程中起到了枢纽作用,为学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陆心源到张元济皆表扬宋本,批评泽存堂本改易原本、脱误甚多。通过考察张氏刻书的缘起和经过,并以此本与《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南宋汀州本相比勘,发现该本具有较高的校勘价值,在某些方面确能补汀州本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泽存堂本 汀州本 校勘价值
下载PDF
《群经音辨》异读字音义例析
19
作者 杜季芳 吴科启 《临沂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作者贾昌朝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参考《说文解字》,对《经典释文》所录存的巨量音切资料进行了会集系联,从中选取了经籍中常用的1100多组异读词,并逐一作了音义上的对比与分... 《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作者贾昌朝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参考《说文解字》,对《经典释文》所录存的巨量音切资料进行了会集系联,从中选取了经籍中常用的1100多组异读词,并逐一作了音义上的对比与分析。将《音辨》异读音义与《释文》进行比较,可以管窥贾氏选择异读字音义的原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经 异读字 释义 原则
下载PDF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绍兴临安刻《群经音辨》跋
20
作者 杜季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5-77,共3页
中华再造善本《群经音辨》系据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学刻宋元递修本影印。通过仔细校勘发现,此本刊刻不甚精,有多处讹误,但在某些地方确能补影钞宋汀州本及它本之不足,因而也显示出其较高的校勘价值所在。
关键词 <中华再造善本> <群经> 临安本 汀州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