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作者考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罗凌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5年第3期85-86,89,共3页
《续藏经》和《大正臧》目录中登录《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作者时署名为宋释惟白,而文本题名下又署名为中书舍人张商英,这种署名的矛盾容易引起误解。笔者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具体分析,系《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中的图、赞于惟白名下,... 《续藏经》和《大正臧》目录中登录《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作者时署名为宋释惟白,而文本题名下又署名为中书舍人张商英,这种署名的矛盾容易引起误解。笔者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具体分析,系《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中的图、赞于惟白名下,而系其序文、记述内容于张商英名下,以补《续藏经》和《大正臧》登录之疏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指南图赞 藏经 大正臧 惟白 张商英
下载PDF
最上云音室读书记
2
作者 周叔迦 《法音》 1986年第3期9-13,共5页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宋释僧璩撰,璩姓朱,吴国人,今江苏吴县也。为僧业弟子,业从什公受学,专攻《十诵》。璩于宋孝武世尝为僧正悦众。事迹具详《高僧传》本传。昔汉魏之时,戒律未传,出家者只剃发赤衣以殊俗耳。自曹魏...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宋释僧璩撰,璩姓朱,吴国人,今江苏吴县也。为僧业弟子,业从什公受学,专攻《十诵》。璩于宋孝武世尝为僧正悦众。事迹具详《高僧传》本传。昔汉魏之时,戒律未传,出家者只剃发赤衣以殊俗耳。自曹魏末,康僧铠、昙谛东来,谛出《昙无德部羯磨》一卷,铠出《四分杂羯磨》一卷,集十梵僧羯磨受戒。二人既皆宗《四分》,故东夏相沿至今,皆依《四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无知论》 《物不迁论》 藏经 《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不真空论》 《大乘义章》 七识 众生心 《出三藏记集》
原文传递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宗密因果观浅探
3
作者 杨浩 《宗教研究》 2016年第2期61-67,共7页
'因果'作为一对对立范畴是印度宗教哲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并不以此为重要范畴。(1)传统的印度六派哲学中的数论派、胜论派分别主张因中有果论、因中无果论,是颇有特色的思想,后来佛教中观派的龙树、提婆对两种... '因果'作为一对对立范畴是印度宗教哲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并不以此为重要范畴。(1)传统的印度六派哲学中的数论派、胜论派分别主张因中有果论、因中无果论,是颇有特色的思想,后来佛教中观派的龙树、提婆对两种理论进行了彻底的驳斥。但佛教本身是因果论者,小乘佛教的'苦集灭道''十二因缘'都蕴含着很深的因果思想。佛教的逻辑学在古代称为'因明',就是探究原因的一门学问。佛教北传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经 如来藏 《圆觉经》 小乘佛教 因果观
原文传递
张元济的宗教观与佛道典籍出版
4
作者 柳和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05-115,160,共12页
出版家张元济不信教,却留下了不少关涉各种宗教的言论与著述。他一生主持编译的第一部书稿,是严复翻译的《支那教案论》;他与马相伯的交往,在纽约中国留学生集会上有关宗教问题的演说中热情呼吁培养爱国爱教的教职人员,等等,构成张元济... 出版家张元济不信教,却留下了不少关涉各种宗教的言论与著述。他一生主持编译的第一部书稿,是严复翻译的《支那教案论》;他与马相伯的交往,在纽约中国留学生集会上有关宗教问题的演说中热情呼吁培养爱国爱教的教职人员,等等,构成张元济宗教观的方方面面,成为研究他的文化观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出版家,他更以自己的出版实践,成功履行了为佛教、道教典籍"续命"的使命,一批序跋文字对佛道源流的精辟论述,大大丰富了他的宗教观。整理出版宗教典籍是为了"存古",而不在于布教。所谓"存古",即"为古书续命",继承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部分,为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所利用。外来的佛教与本土形成的道教,千百年来留下的丰富典籍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后人没有理由拒绝。从《续藏经》《道藏》《碛砂藏》等等的出版传世即是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济 支那教案论 四部丛刊 藏经 道藏 碛砂藏
下载PDF
《卍续藏经》的编纂及其文献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之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卍续藏经》是近代日本编纂的一部汉文佛教大藏经,主要收录在中国久已失传的中国佛教著作。它的编纂得到清末著名佛学家杨文会等人的大力协助,在文献编纂领域开中外交流合作之先声。
关键词 《卍藏经 编纂 文献
下载PDF
浅谈徐文霨的佛教刻经活动
6
作者 孟亮 《法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4-47,共4页
清末国运衰微,民生凋敝,致使江南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文化上一大变故,曾国藩对此曾讲:"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 清末国运衰微,民生凋敝,致使江南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文化上一大变故,曾国藩对此曾讲:"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1]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各方面的衰退,佛教文化更是如此:太平天国过后,江南地区庙宇几近焚毁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民生凋敝 《新约》 礼义 华严经疏钞 北京刻经处 杨仁山 欧阳竟无 印光法师文钞 藏经
原文传递
从辽图藏本认识《嘉兴藏》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蕾 韩锡铎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0,共4页
《嘉兴藏》是我国从明代万历至清代嘉庆历时200多年收录佛教典籍最多的私刻大藏经。20世纪以前,许多研究者都根据掌握的资料,介绍了阶段性的成果。21世纪以后,随着重辑《嘉兴藏》工作的开展,揭示了《嘉兴藏》刊刻的全过程,认识到该藏是... 《嘉兴藏》是我国从明代万历至清代嘉庆历时200多年收录佛教典籍最多的私刻大藏经。20世纪以前,许多研究者都根据掌握的资料,介绍了阶段性的成果。21世纪以后,随着重辑《嘉兴藏》工作的开展,揭示了《嘉兴藏》刊刻的全过程,认识到该藏是随刻随请的,没有同时发行过全藏,原寺院所请的经,都是不同时期的印本。辽宁省图书馆的藏本,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藏 径山藏 经值画一 明版嘉兴正藏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