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富幻象: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解读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43,共15页
从危机与财富的社会形式的勾连、财富扩张的哲学教条与政治谱系的历史解构以及财富幻象中的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等三个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财富哲学反思,将明证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同时为揭示金融危机背后的深层历史进... 从危机与财富的社会形式的勾连、财富扩张的哲学教条与政治谱系的历史解构以及财富幻象中的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等三个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财富哲学反思,将明证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同时为揭示金融危机背后的深层历史进化论问题提供重要思路。近代发育的财富扩张的哲学教条与西方政治谱系的价值同构,乃是该文化的历史精神的沉积,华尔街金融体系的财富观与之有着思想体系的共同性,它是这种精神沉积物的执行者,同时又是意志方向的继承者和共同承担者。马克思的《资本论》诸多原理和预见至今仍然拥有其科学性,度量财富的公平与正义,只有在"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下才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富哲 精神现象学
原文传递
胡塞尔现象学对中国学术的意义 被引量:28
2
作者 邓晓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57-62,共6页
马克思实践哲学通过人的“感性活动”与胡塞尔现象学通过人的“意识现象”来直观人的本质的思想方法,都在批判继承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超越了古典自然主义哲学,因而有相近之处。把现象学方法批判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当今... 马克思实践哲学通过人的“感性活动”与胡塞尔现象学通过人的“意识现象”来直观人的本质的思想方法,都在批判继承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超越了古典自然主义哲学,因而有相近之处。把现象学方法批判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当今人文学术更高层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胡塞尔 自然主义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 中国 心理 精神现象学 人的本质
下载PDF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俞吾金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27,共11页
关键词 黑格尔哲 马克思哲 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辩证法 普列汉诺夫 《法哲原理》 精神现象学 自然哲 《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
原文传递
黑格尔与启蒙——纪念《精神现象学》发表200周年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汝伦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53,共10页
The Enlightenment is 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of the genesis and is becoming of Hegel’s thought.The paradox of the Enlightenment takes us to the heart of Hegel’s philosophical enterprise.Hegel’s true philosophy dif... The Enlightenment is the intellectual context of the genesis and is becoming of Hegel’s thought.The paradox of the Enlightenment takes us to the heart of Hegel’s philosophical enterprise.Hegel’s true philosophy differentiates itself from the Enlightenment precisely in its attempt to construct,in the dimension of thought,the wholeness of life that the Enlightenment has undermined.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is task,Hegel shows us that the isolated self of the Enlightenment is untenable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and that utility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Enlightenment.The phenomena revealed by Hegel are indeed of modernity.For this reason,Hegel’s critique of the Enlightenment is still relevant to us to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 纪念 启蒙运动 教育结合 思想背景 18世纪 历史证据
原文传递
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世英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共9页
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者和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黑格尔为世界哲学史留下了极为丰硕的遗产。如果从历史效应的角度看,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无疑是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当代相关性的一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精神现象... 作为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者和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黑格尔为世界哲学史留下了极为丰硕的遗产。如果从历史效应的角度看,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无疑是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具当代相关性的一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黑格尔的圣经”。因此,凡是希望挖掘黑格尔哲学活的精神的哲学家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目光投向《精神现象学》。狄尔泰、卢卡奇、海德格尔、柯热夫、伊波利特、马尔库塞、阿多诺、伽达默尔……许多彪炳史册的20世纪大哲学家在自己思想发展的重要时刻都曾深入研究、解读过《精神现象学》,并留下极具哲学价值的文献,这就使得《精神现象学》具有了一种明确的当代相关性。这在黑格尔全部哲学遗产中是极为独特的。为了纪念《精神现象学》出版200周年,本刊特别编发了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的《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文。张先生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黑格尔哲学研究。早在1962年,他就出版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述评》一书,并在2001年出版了《自我实现的历程》,对《精神现象学》进行详细的导读与诠释。在本文中,张先生围绕“面向事情本身”这一口号,对《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关系这一重大然而长期少有人问津的课题进行了重新审理。张先生的研究结论及其面对哲学史的态度,是发人深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哲 胡塞尔现象学 源头 世界哲 传统形而上 百科全书
下载PDF
从精神现象学到人学现象学——析青年马克思《1844年手稿》中对黑格尔的批判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73,共8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补入的对黑格尔的批判,并非是一般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而是用费尔巴哈的人学现象学来进行的改造。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背后的人本主义具有的非历史的根本错...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补入的对黑格尔的批判,并非是一般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而是用费尔巴哈的人学现象学来进行的改造。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背后的人本主义具有的非历史的根本错误。这里,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与以后《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中对同一对象的批判在焦点、主题、重点上都有重大的异质性。此时,马克思是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学现象学进一步深化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青年马克思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人本主义 青年黑格尔派 黑格尔辩证法 唯心主义 异化
下载PDF
《精神现象学》中的主奴关系解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云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34,共10页
自我意识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重要论题,而主奴关系构成了自我意识论的核心。黑格尔认为,对等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初目标,这是由自我意识的本性决定的。对承认概念之交互性的阐释是黑格尔对主体哲学的贡献之一... 自我意识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重要论题,而主奴关系构成了自我意识论的核心。黑格尔认为,对等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初目标,这是由自我意识的本性决定的。对承认概念之交互性的阐释是黑格尔对主体哲学的贡献之一。承认的历程开始于自我意识之间的生死斗争,这种斗争导致自我意识分化为主动的意识与依附的意识,即主人和奴隶。主人占有和支配奴隶,但正由于奴隶的依附性,主人只是获得片面的承认,奴隶虽然处在被支配的状态,但借助恐惧和劳动这两个环节,同样意识到了自己的自主性。主奴关系最终发展到了这样的阶段:自我意识认识到内在的思维,而不是外在的地位,决定了自身的自由。这就是以普遍的内在自由为真理的斯多亚主义。主奴关系发展的结果不是主奴关系的颠倒,而是超越主奴关系的自由意识。在自由意识中,相互承认得以实现。黑格尔关于主奴关系及其超越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的坐标,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些基于主奴关系的制度与文化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承认 生死斗争 主奴关系
下载PDF
黑格尔论规律 被引量:14
8
作者 庄振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62,共7页
黑格尔从人观察事物时遵循的规律思维、作为客观精神的规律以及规律概念这三方面入手,系统地反思了规律的内在结构与条件,以及规律在自然、心灵、伦理等领域中的表现。规律作为人对规则性现象的归纳性描述并不是对事物根据的通透揭示;... 黑格尔从人观察事物时遵循的规律思维、作为客观精神的规律以及规律概念这三方面入手,系统地反思了规律的内在结构与条件,以及规律在自然、心灵、伦理等领域中的表现。规律作为人对规则性现象的归纳性描述并不是对事物根据的通透揭示;如果我们任由规律思维支配,那么我们不仅不会走向真理,反而会因对事物背后的本质的支配欲而错失真理。人需要对自身的有限性保持警醒,对事物本身的无限性保持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规律 精神现象学 规律思维
原文传递
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为学术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樊浩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伦理实体 世界观 黑格尔 术资源 道德形而上 和谐 精神 预定
原文传递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与实践哲学基础的真正确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郁建兴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5-43,共9页
关键词 自我意识 黑格尔 互主体性 费希特 实践哲 基础 理论与实践 近代哲 精神现象学 相互承认
原文传递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晓芒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76,103,共8页
最近两年,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到该书从第一部分“意识”向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难点。一般来说,在黑格尔那里,意识是对一个对象的意识,也就是对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区别的意识;反之,... 最近两年,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到该书从第一部分“意识”向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难点。一般来说,在黑格尔那里,意识是对一个对象的意识,也就是对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区别的意识;反之,自我意识则是把对象看作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黑格尔 研究生
原文传递
精神现象学在卢卡奇历史哲学中的再现 被引量:10
12
作者 G.施密特 郭官义 《世界哲学》 1985年第2期62-65,共4页
什么是今天的黑格尔主义?这至少有四种定义供人们选择。第一、黑格尔主义可以被理解为坚持“理性统治世界”这样一种基本信念。第二、黑格尔主义就是维护黑格尔的思想遗产。现在有一种缺乏深思熟虑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黑格尔的思想遗... 什么是今天的黑格尔主义?这至少有四种定义供人们选择。第一、黑格尔主义可以被理解为坚持“理性统治世界”这样一种基本信念。第二、黑格尔主义就是维护黑格尔的思想遗产。现在有一种缺乏深思熟虑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黑格尔的思想遗产今天仍然应当被视为“有生命力的”。第三、黑格尔主义就是接受黑格尔提出的“辩证方法”。第四、黑格尔主义就是个人出于偏爱对黑格尔的著作所作的解释。上述四种关于黑格尔主义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悠然自得地呆在黑格尔哲学这棵大树下乘凉,但并不关心思辨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黑格尔哲 阶级意识 黑格尔主义 精神现象学 历史哲 无产阶级革命 思想遗产 辩证法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启蒙”的精神现象学——谈谈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虚无与实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旭东 《开放时代》 CSSCI 2008年第3期152-165,共14页
《启蒙时代》里的启蒙不是我们以前说的那种"资产阶级启蒙"或"小资产阶级启蒙",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文化革命意义上的启蒙,所以南昌的成长,也必须是他克服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王安忆的作品在精神气... 《启蒙时代》里的启蒙不是我们以前说的那种"资产阶级启蒙"或"小资产阶级启蒙",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文化革命意义上的启蒙,所以南昌的成长,也必须是他克服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王安忆的作品在精神气质上是属于革命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范式的。这也是她说"我就是我","张爱玲对我们这一代的影响并不大"、"我不是海派文学的传人"的底气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时代 王安忆 精神现象学 “启蒙” 小资产阶级 虚无 社会主义革命 范式
原文传递
《精神现象学》的劳动主题与马克思的哲学奠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晓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共8页
马克思指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黑格尔的圣经"。《精神现象学》不仅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文本来源;《精神现象学》描述的世界历史与中国哲学也有密... 马克思指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黑格尔的圣经"。《精神现象学》不仅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文本来源;《精神现象学》描述的世界历史与中国哲学也有密切的相关性。当今的中国哲学界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哲学的对话和交流,《精神现象学》无疑是中西马对话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栏目的四篇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认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的角度,探讨《精神现象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启迪,以期推动对这部重要经典的深入研究,以及共同文本基础上的哲学对话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马克思的哲 马克思主义哲 当代中国哲 现代西方哲 黑格尔哲 劳动 对话
原文传递
“回忆”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开端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先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30,258,共10页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开始于以纯粹存在为对象的感性确定性,终结于同样以纯粹存在为对象的绝对知识,并在这个意义上回到开端。这就是《精神现象学》中那个备受争议的"我们"的来源。"我们"对于精神现象的阐释不是...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开始于以纯粹存在为对象的感性确定性,终结于同样以纯粹存在为对象的绝对知识,并在这个意义上回到开端。这就是《精神现象学》中那个备受争议的"我们"的来源。"我们"对于精神现象的阐释不是某位哲学家的主观臆想,而是绝对知识对曾经走过的道路的"回忆"。但黑格尔所说的"回忆"同样不是一种主观的想象,而是一个"深入内核过程"。意识的"回忆"或"深入内核过程"和"外化"是同时发生的,通过这个方式,意识将各种外在对象纳入自身,再次逐步达到最高的自我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绝对知识 谢林
下载PDF
贺麟传略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祥龙 《晋阳学刊》 1985年第6期52-64,共13页
一、童年和少年贺麟,字自昭,是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家、翻译家和哲学思想家。一九○二年九月,出生于四川金堂县杨柳沟村的一个乡绅家庭,父亲是一位秀才,主持乡里和县里的教育事务。贺麟八岁入私塾,不久随着当先生的姑丈到镇里上小学。
关键词 新黑格尔主义 斯宾诺莎哲 黑格尔哲 贺麟 康德哲 唯心论 伦理 梁启超 精神现象学 西方哲
下载PDF
马克思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对重建形而上学的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邓晓芒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5,共10页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即思辨幻想的双重冒充:既把意识冒充为感性的现实或生命,又把现实世界冒充为绝对精神(上帝)的外化。马克思则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扬弃了这两种异化形态,其中所采取的...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即思辨幻想的双重冒充:既把意识冒充为感性的现实或生命,又把现实世界冒充为绝对精神(上帝)的外化。马克思则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扬弃了这两种异化形态,其中所采取的三个视角是感性的视角、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和否定性的辩证法的视角,它们都是由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批判中引出来的,从而使感性与共相(语言)、自我意识和上帝的双重颠倒关系得到克服,又使唯心主义形式下的辩证法的理性之维得到拯救。这就提示了一条立足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之上来重建形而上学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现象学 感性活动 人类 否定性的辩证法 重建形而上
下载PDF
试析黑格尔哲学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被引量:9
18
作者 先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54,共9页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面认为"道德"是一个比"伦理"更高级的精神形态,然而在《法哲学原理》里面又把"伦理"放在一个比"道德"更高的阶段。本文分析了黑格尔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这两个...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面认为"道德"是一个比"伦理"更高级的精神形态,然而在《法哲学原理》里面又把"伦理"放在一个比"道德"更高的阶段。本文分析了黑格尔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这两个概念在黑格尔的不同文本中的定位,从而澄清了这个疑难。也就是说,从存在的角度看,"伦理"高于"道德",而从认识的角度看,"道德"高于"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伦理 自由 精神现象学 法哲
原文传递
从物本主义、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中国精神现象学”的视角与当代社会转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席云舒 《文艺争鸣》 CSSCI 2000年第2期51-56,共6页
关键词 精神存在 神本 精神现象学 个人 本性 虚无主义 社会 本能欲望 纵欲主义 追求
全文增补中
世纪末的精神画像──论格非九十年代小说创作 被引量:5
20
作者 易晖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九十年代小说 王之涣 贾兰坡 世纪末 《凉州词》 欲望 叙事者 曾山 精神现象学 精神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