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伊藤仁斋的复古之路——以《童子问》为例
1
作者
王茂林
刘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5-61,共7页
日本儒学"古学派"代表者之一——伊藤仁斋在其晚年时所著的《童子问》是其儒学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以看出仁斋的复古图景。在《童子问》中,仁斋以《论语》《孟子》二书为载体探寻孔孟本义,从中可以看出诠释文本...
日本儒学"古学派"代表者之一——伊藤仁斋在其晚年时所著的《童子问》是其儒学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以看出仁斋的复古图景。在《童子问》中,仁斋以《论语》《孟子》二书为载体探寻孔孟本义,从中可以看出诠释文本的转换;其以"教"为基点所构建的"性道教"三重架构,则是对理学核心概念的转移;然后回归到孔孟之义的最终指向,即是以"王道"为宗旨的"复古"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童子
问
》
语孟二书
复古
王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辅广《诗童子问》版本考
2
作者
李鹏远
《图书馆界》
2024年第3期29-37,70,共10页
《诗童子问》是宋儒辅广的著作,其在《诗集传》基础上疏解、发挥朱熹之说而成。此书今存最早版本为元至正四年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刊刻二十卷本,明末又有毛氏汲古阁刻十卷本,后世诸本皆源出此两本。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日本国立...
《诗童子问》是宋儒辅广的著作,其在《诗集传》基础上疏解、发挥朱熹之说而成。此书今存最早版本为元至正四年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刊刻二十卷本,明末又有毛氏汲古阁刻十卷本,后世诸本皆源出此两本。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抄本皆影抄写自前者,四库全书本、复旦大学藏清抄本以及日本文化十二年官刻本则属后者版本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童子
问
辅广
版本
版本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诗本义》与《易童子问》经学阐释比较
被引量:
3
3
作者
程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66-71,共6页
《诗本义》与《易童子问》是欧阳修经学的代表作,他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经学阐释同中有异。从阐释目的来说,欧阳修主张抓住"大本",但具体在《诗本义》与《易童子问》中,"大本"的含义存在差异。欧阳修的经学以"人...
《诗本义》与《易童子问》是欧阳修经学的代表作,他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经学阐释同中有异。从阐释目的来说,欧阳修主张抓住"大本",但具体在《诗本义》与《易童子问》中,"大本"的含义存在差异。欧阳修的经学以"人情"为其阐释根据,但对于"情"的理解在此二书中也存在差异。欧阳修常将经学著作看成一个自足的文本,从文本的文意、文理、文风等角度去判断其真伪,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周易》文本,他常从其文本的合逻辑性出发,而《诗经》研究中他主要从文学性与逻辑性两个角度去考察。他的经学阐释没有采用逐字逐句的解释经文的模式,而是运用了一种论辩、答问的方式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本义》
《易
童子
问
》
欧阳修
经学阐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欧阳修及其作品与《易经》的关系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文炳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19-22,共4页
《易经》是我国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珍贵文献,它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重大的影响,有很高的价值;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但也是易学家,只是被他的杰出的文学成就所淹没,而未被人们所重观罢了。关于这一点...
《易经》是我国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珍贵文献,它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重大的影响,有很高的价值;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但也是易学家,只是被他的杰出的文学成就所淹没,而未被人们所重观罢了。关于这一点,早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康熙皇帝“御纂”的《周易折中》一书,已把欧阳修列入从汉到明的二百一十八人的易学家之列(其中宋代人居多,共九十八人);收入欧阳修的著作则为《易童子问》,完全是新观点。当然,该书也收入了朱熹的《周易本义》,那是正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家
周易折中
易
童子
问
系辞
周易本义
康熙皇帝
文学成就
宋代人
象辞
大衍之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巧用叙事疗法,打开学生心结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6期61-62,共2页
博是一名三年级男生。开学两周来,他在课堂上心事重重,眉头紧锁,偶尔眼圈红红的。下课了,我和博来到咨询室。“博,寒假之前,你开朗活泼,课间总能听到你欢乐的笑声。最近一段时间,好像你有点儿闷闷不乐,是这样的吗?”“嗯,爸爸妈妈要离婚...
博是一名三年级男生。开学两周来,他在课堂上心事重重,眉头紧锁,偶尔眼圈红红的。下课了,我和博来到咨询室。“博,寒假之前,你开朗活泼,课间总能听到你欢乐的笑声。最近一段时间,好像你有点儿闷闷不乐,是这样的吗?”“嗯,爸爸妈妈要离婚了,他们俩吵架了!……”博呜呜大哭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疗法
发
童子
问
双重故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易》的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
6
作者
王世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0-54,共5页
《周易》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是《周易》的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谁,司马迁的意见是:伏牺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班固在《汉书·艺术志》中归纳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司马迁的说法便...
《周易》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是《周易》的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谁,司马迁的意见是:伏牺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班固在《汉书·艺术志》中归纳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司马迁的说法便成为权威的说法。根据这个说法,《周易》经的部分,最后的实际的完成者是文王,而传即十翼的作者则是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阴阳说
六十四卦
伏牺
文王
象数
卦象
春秋中叶
易
童子
问
《系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库全书》诗类提要辨正三则
7
作者
袁强
《文教资料》
2017年第32期64-67,共4页
四库各提要中《毛诗名物解》《诗总闻》《诗童子问》三书提要在书名、卷数、版本、内容评述及行文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商榷之处。文章通过汇校《毛詩名物解》《诗总闻》《诗童子问》三书现存提要、核实《四库全书》所收书及参考文献,力...
四库各提要中《毛诗名物解》《诗总闻》《诗童子问》三书提要在书名、卷数、版本、内容评述及行文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商榷之处。文章通过汇校《毛詩名物解》《诗总闻》《诗童子问》三书现存提要、核实《四库全书》所收书及参考文献,力图理清各书提要源流,考证事实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名物解
诗总闻
诗
童子
问
四库全书
四库提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的《易》学
8
作者
户田丰三郎
文炳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曾发表了李文炳同志《试论欧阳修及其作品与易经的关系》一文,该文介绍了欧阳修在他的《传易图序》中,敢于冲破宋以前的传统观点:破天荒地提出了“文言、系辞”不是孔子此作,而是汉代讲师之言。 为再次系统地说明...
本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曾发表了李文炳同志《试论欧阳修及其作品与易经的关系》一文,该文介绍了欧阳修在他的《传易图序》中,敢于冲破宋以前的传统观点:破天荒地提出了“文言、系辞”不是孔子此作,而是汉代讲师之言。 为再次系统地说明这一观点,本刊发表李文炳、李耕夫二同志译校的日本易学家户田丰三郎的《欧阳修的<易>学》。本文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欧阳修的《易》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系辞
图序
穆姜
传统经学
译校
古经
易
童子
问
爻彖
《易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徐州户部山四门考辨
9
作者
卢润生
《江苏地方志》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二00一年九月一日,在徐州市南侧的户部山崔家巷改造施工中,发现一方"永远示禁"碑。碑文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以致部分漫漶阙如。碑文是当年本县掌印官颁布的一则政府告谕,因户部山四门本是前朝古迹,却屡遭附近居民损坏,故特谕示禁,以...
二00一年九月一日,在徐州市南侧的户部山崔家巷改造施工中,发现一方"永远示禁"碑。碑文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以致部分漫漶阙如。碑文是当年本县掌印官颁布的一则政府告谕,因户部山四门本是前朝古迹,却屡遭附近居民损坏,故特谕示禁,以加保护。此碑虽只就户部山四门发布禁令,却对户部山古迹的整体保护,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其文可辨者抄录于下(原文竖排左行,今改为横排右行,格式如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部山
四门
谕示
戏马台
上元县知县
文可
三义庙
象贤
易
童子
问
雉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刍议北宋初中叶时期的儒家天命观——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看儒家天命观在北宋初中叶的理论走向
10
作者
钱小玲
《学子(理论版)》
2016年第3期23-23,共1页
天命是对天地变幻与人之生死际遇的一种思考,是人类有思维以来最为古老的思考命题之一。儒家对天命的思考也是一以贯之的,与宗教有神论的天命观不同,儒家的天命观有其可知性的一面,"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天命是对天地变幻与人之生死际遇的一种思考,是人类有思维以来最为古老的思考命题之一。儒家对天命的思考也是一以贯之的,与宗教有神论的天命观不同,儒家的天命观有其可知性的一面,"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北宋初中叶思想界空前活跃,"天命"作为儒学重要的母命题得到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拟以北宋初中叶三位最富影响力的思想者——欧阳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观
北宋初
可知性
思想者
尧曰
易
童子
问
繁盛期
俟命
天则
盛唐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伊藤仁斋的复古之路——以《童子问》为例
1
作者
王茂林
刘莹
机构
东洋大学文学部
东京大学文学部
出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5-61,共7页
文摘
日本儒学"古学派"代表者之一——伊藤仁斋在其晚年时所著的《童子问》是其儒学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可以看出仁斋的复古图景。在《童子问》中,仁斋以《论语》《孟子》二书为载体探寻孔孟本义,从中可以看出诠释文本的转换;其以"教"为基点所构建的"性道教"三重架构,则是对理学核心概念的转移;然后回归到孔孟之义的最终指向,即是以"王道"为宗旨的"复古"之路。
关键词
《
童子
问
》
语孟二书
复古
王道
Keywords
Tongziwen
Lunyu and Mengzi
returning to the Ancient Learning
kingcraft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辅广《诗童子问》版本考
2
作者
李鹏远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图书馆界》
2024年第3期29-37,70,共10页
文摘
《诗童子问》是宋儒辅广的著作,其在《诗集传》基础上疏解、发挥朱熹之说而成。此书今存最早版本为元至正四年崇化余志安勤有堂刊刻二十卷本,明末又有毛氏汲古阁刻十卷本,后世诸本皆源出此两本。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抄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抄本皆影抄写自前者,四库全书本、复旦大学藏清抄本以及日本文化十二年官刻本则属后者版本系统。
关键词
诗
童子
问
辅广
版本
版本流变
分类号
G256.2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诗本义》与《易童子问》经学阐释比较
被引量:
3
3
作者
程刚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66-71,共6页
基金
第四十九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宋代易学与宋代文学"(20110490917)
文摘
《诗本义》与《易童子问》是欧阳修经学的代表作,他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经学阐释同中有异。从阐释目的来说,欧阳修主张抓住"大本",但具体在《诗本义》与《易童子问》中,"大本"的含义存在差异。欧阳修的经学以"人情"为其阐释根据,但对于"情"的理解在此二书中也存在差异。欧阳修常将经学著作看成一个自足的文本,从文本的文意、文理、文风等角度去判断其真伪,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周易》文本,他常从其文本的合逻辑性出发,而《诗经》研究中他主要从文学性与逻辑性两个角度去考察。他的经学阐释没有采用逐字逐句的解释经文的模式,而是运用了一种论辩、答问的方式展开。
关键词
《诗本义》
《易
童子
问
》
欧阳修
经学阐释
Keywords
Yi Tong Zi Wen
Shi Ben Yi
Ou Yang Xiu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欧阳修及其作品与《易经》的关系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文炳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19-22,共4页
文摘
《易经》是我国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珍贵文献,它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重大的影响,有很高的价值;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但也是易学家,只是被他的杰出的文学成就所淹没,而未被人们所重观罢了。关于这一点,早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康熙皇帝“御纂”的《周易折中》一书,已把欧阳修列入从汉到明的二百一十八人的易学家之列(其中宋代人居多,共九十八人);收入欧阳修的著作则为《易童子问》,完全是新观点。当然,该书也收入了朱熹的《周易本义》,那是正统的观点。
关键词
易学家
周易折中
易
童子
问
系辞
周易本义
康熙皇帝
文学成就
宋代人
象辞
大衍之数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巧用叙事疗法,打开学生心结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丽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6期61-62,共2页
文摘
博是一名三年级男生。开学两周来,他在课堂上心事重重,眉头紧锁,偶尔眼圈红红的。下课了,我和博来到咨询室。“博,寒假之前,你开朗活泼,课间总能听到你欢乐的笑声。最近一段时间,好像你有点儿闷闷不乐,是这样的吗?”“嗯,爸爸妈妈要离婚了,他们俩吵架了!……”博呜呜大哭起来。
关键词
叙事疗法
发
童子
问
双重故事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易》的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
6
作者
王世舜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0-54,共5页
文摘
《周易》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是《周易》的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周易》的作者究竟是谁,司马迁的意见是:伏牺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班固在《汉书·艺术志》中归纳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司马迁的说法便成为权威的说法。根据这个说法,《周易》经的部分,最后的实际的完成者是文王,而传即十翼的作者则是孔子。
关键词
《易传》
阴阳说
六十四卦
伏牺
文王
象数
卦象
春秋中叶
易
童子
问
《系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库全书》诗类提要辨正三则
7
作者
袁强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7年第32期64-67,共4页
文摘
四库各提要中《毛诗名物解》《诗总闻》《诗童子问》三书提要在书名、卷数、版本、内容评述及行文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商榷之处。文章通过汇校《毛詩名物解》《诗总闻》《诗童子问》三书现存提要、核实《四库全书》所收书及参考文献,力图理清各书提要源流,考证事实原貌。
关键词
毛诗名物解
诗总闻
诗
童子
问
四库全书
四库提要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的《易》学
8
作者
户田丰三郎
文炳
机构
齐师院中文系
出处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22-27,共6页
文摘
本刊一九八五年第四期曾发表了李文炳同志《试论欧阳修及其作品与易经的关系》一文,该文介绍了欧阳修在他的《传易图序》中,敢于冲破宋以前的传统观点:破天荒地提出了“文言、系辞”不是孔子此作,而是汉代讲师之言。 为再次系统地说明这一观点,本刊发表李文炳、李耕夫二同志译校的日本易学家户田丰三郎的《欧阳修的<易>学》。本文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欧阳修的《易》学说。
关键词
《易》学
系辞
图序
穆姜
传统经学
译校
古经
易
童子
问
爻彖
《易传》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徐州户部山四门考辨
9
作者
卢润生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文摘
二00一年九月一日,在徐州市南侧的户部山崔家巷改造施工中,发现一方"永远示禁"碑。碑文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以致部分漫漶阙如。碑文是当年本县掌印官颁布的一则政府告谕,因户部山四门本是前朝古迹,却屡遭附近居民损坏,故特谕示禁,以加保护。此碑虽只就户部山四门发布禁令,却对户部山古迹的整体保护,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其文可辨者抄录于下(原文竖排左行,今改为横排右行,格式如旧。
关键词
户部山
四门
谕示
戏马台
上元县知县
文可
三义庙
象贤
易
童子
问
雉门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刍议北宋初中叶时期的儒家天命观——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看儒家天命观在北宋初中叶的理论走向
10
作者
钱小玲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天元技工学校
出处
《学子(理论版)》
2016年第3期23-23,共1页
文摘
天命是对天地变幻与人之生死际遇的一种思考,是人类有思维以来最为古老的思考命题之一。儒家对天命的思考也是一以贯之的,与宗教有神论的天命观不同,儒家的天命观有其可知性的一面,"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北宋初中叶思想界空前活跃,"天命"作为儒学重要的母命题得到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拟以北宋初中叶三位最富影响力的思想者——欧阳修,
关键词
天命观
北宋初
可知性
思想者
尧曰
易
童子
问
繁盛期
俟命
天则
盛唐时期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伊藤仁斋的复古之路——以《童子问》为例
王茂林
刘莹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辅广《诗童子问》版本考
李鹏远
《图书馆界》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欧阳修《诗本义》与《易童子问》经学阐释比较
程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欧阳修及其作品与《易经》的关系
李文炳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巧用叙事疗法,打开学生心结
王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周易》的产生时代及其与《易传》的关系
王世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四库全书》诗类提要辨正三则
袁强
《文教资料》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欧阳修的《易》学
户田丰三郎
文炳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清代徐州户部山四门考辨
卢润生
《江苏地方志》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刍议北宋初中叶时期的儒家天命观——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看儒家天命观在北宋初中叶的理论走向
钱小玲
《学子(理论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