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秋哀之思——潘岳《秋兴赋》析论
1
作者
安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8期7-9,共3页
潘岳因景生情有感而作《秋兴赋》,以抒发自己不平之遇,全文主基调是哀伤的。然而潘岳并没有沉溺于悲秋,官场失意、仕途受阻,他转而寄情山水。字里行间体现着他试图摆脱案牍之累,从而畅意快活于山林间,引出对道家万物齐一、自然无为生活...
潘岳因景生情有感而作《秋兴赋》,以抒发自己不平之遇,全文主基调是哀伤的。然而潘岳并没有沉溺于悲秋,官场失意、仕途受阻,他转而寄情山水。字里行间体现着他试图摆脱案牍之累,从而畅意快活于山林间,引出对道家万物齐一、自然无为生活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岳
《
秋
兴
赋
》
抒情
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潘岳《秋兴赋》对宋玉《九辩》悲秋的承继与发展探赜——以“象喻”言说机制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为视点
2
作者
张英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宋玉《九辩》借助草木、鸟、兽、虫等“喻象”建构文本,悲秋述志,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构成了其“象喻”言说生成机制。在后世文人的悲秋之作中,以西晋潘岳的《秋兴赋》较为经典,从“象喻”言说机制和“...
宋玉《九辩》借助草木、鸟、兽、虫等“喻象”建构文本,悲秋述志,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构成了其“象喻”言说生成机制。在后世文人的悲秋之作中,以西晋潘岳的《秋兴赋》较为经典,从“象喻”言说机制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宋玉《九辩》悲秋进行比较,得以探究宋玉悲秋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以及后世文人对宋玉悲秋的接受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秋
兴
赋
》
《九辩》
悲
秋
象喻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安时代汉诗对潘岳《秋兴赋》的接受
3
作者
范霜玥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28-31,共4页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初期积极学习以唐风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断完善律令体制,中后期先后历经摄关期、院政期,并于镰仓幕府的建立而迎来句点。期间中日交往频繁,汉文学创作更是一度成为在朝为官的重要依据以及日常生活的...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初期积极学习以唐风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断完善律令体制,中后期先后历经摄关期、院政期,并于镰仓幕府的建立而迎来句点。期间中日交往频繁,汉文学创作更是一度成为在朝为官的重要依据以及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晋文学家潘岳所作《秋兴赋》作为吟诵萧瑟秋景与归隐山林的作品亦在平安时代的汉诗世界中留下印迹,从平安初期用以描绘悲凉景色到平安中后期以表达闲适自在之情为主,平安时代的诗人越来越接近《秋兴赋》的隐逸情怀却丝毫不见辞官归隐之宣言。平安中后期诗人对隐逸闲适之情表现出了强烈的向往,然而在功名利禄、家门传承等方面影响下最终践行的却是隐于朝市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平安时代
隐逸
《
秋
兴
赋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六朝秋赋特定意象的选用
4
作者
李少慧
《唐山文学》
2019年第2期90-91,共2页
赋秋之作,古已有之。迨至汉魏六朝,以'秋'为主题的赋远多于其他类型。这些赋作的内容,既是人们对于秋天的感受,也是以秋天为背景的各种情思,更是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之后的思考与忧伤。而文人们颇具个人生命体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
赋秋之作,古已有之。迨至汉魏六朝,以'秋'为主题的赋远多于其他类型。这些赋作的内容,既是人们对于秋天的感受,也是以秋天为背景的各种情思,更是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之后的思考与忧伤。而文人们颇具个人生命体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库'中的意象选用,更是为后世叙'秋'奠定了一系列的固有范式。赋秋之作,古已有之。《诗经·秦风·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群
秋
思
赋
汉魏六朝
《
秋
兴
赋
》
原文传递
一叶知秋 悲别有致——潘岳《秋兴赋》与欧阳修《秋声赋》对读
5
作者
安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历来文人们把两晋时期潘岳的《秋兴赋》与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作为悲秋感伤的典型,它们都是作者在失意时,通过铺排不同的萧条意象来抒发内心的苦闷。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及个人性格、写作方式等等的不同,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精神风貌。...
历来文人们把两晋时期潘岳的《秋兴赋》与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作为悲秋感伤的典型,它们都是作者在失意时,通过铺排不同的萧条意象来抒发内心的苦闷。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及个人性格、写作方式等等的不同,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精神风貌。或逃避,或坦然,体现了不同的士人心态。通过对读作品,有助于我们梳理赋的发展变化,同时对两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岳
《
秋
兴
赋
》
欧阳修
《
秋
声
赋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秋哀之思——潘岳《秋兴赋》析论
1
作者
安安
机构
宁夏师范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8期7-9,共3页
文摘
潘岳因景生情有感而作《秋兴赋》,以抒发自己不平之遇,全文主基调是哀伤的。然而潘岳并没有沉溺于悲秋,官场失意、仕途受阻,他转而寄情山水。字里行间体现着他试图摆脱案牍之累,从而畅意快活于山林间,引出对道家万物齐一、自然无为生活的追求。
关键词
潘岳
《
秋
兴
赋
》
抒情
赋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潘岳《秋兴赋》对宋玉《九辩》悲秋的承继与发展探赜——以“象喻”言说机制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为视点
2
作者
张英伟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文摘
宋玉《九辩》借助草木、鸟、兽、虫等“喻象”建构文本,悲秋述志,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构成了其“象喻”言说生成机制。在后世文人的悲秋之作中,以西晋潘岳的《秋兴赋》较为经典,从“象喻”言说机制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宋玉《九辩》悲秋进行比较,得以探究宋玉悲秋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以及后世文人对宋玉悲秋的接受与继承。
关键词
《
秋
兴
赋
》
《九辩》
悲
秋
象喻
天人合一
Keywords
Qiu Xing Fu',Jiu Bian
Bei Qiu
Xiang Yu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分类号
I207.2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安时代汉诗对潘岳《秋兴赋》的接受
3
作者
范霜玥
机构
大连外国语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28-31,共4页
文摘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初期积极学习以唐风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断完善律令体制,中后期先后历经摄关期、院政期,并于镰仓幕府的建立而迎来句点。期间中日交往频繁,汉文学创作更是一度成为在朝为官的重要依据以及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晋文学家潘岳所作《秋兴赋》作为吟诵萧瑟秋景与归隐山林的作品亦在平安时代的汉诗世界中留下印迹,从平安初期用以描绘悲凉景色到平安中后期以表达闲适自在之情为主,平安时代的诗人越来越接近《秋兴赋》的隐逸情怀却丝毫不见辞官归隐之宣言。平安中后期诗人对隐逸闲适之情表现出了强烈的向往,然而在功名利禄、家门传承等方面影响下最终践行的却是隐于朝市的道路。
关键词
日本汉诗
平安时代
隐逸
《
秋
兴
赋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六朝秋赋特定意象的选用
4
作者
李少慧
机构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唐山文学》
2019年第2期90-91,共2页
基金
《汉魏六朝岁时赋特定意象选用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7WYZY31
文摘
赋秋之作,古已有之。迨至汉魏六朝,以'秋'为主题的赋远多于其他类型。这些赋作的内容,既是人们对于秋天的感受,也是以秋天为背景的各种情思,更是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之后的思考与忧伤。而文人们颇具个人生命体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库'中的意象选用,更是为后世叙'秋'奠定了一系列的固有范式。赋秋之作,古已有之。《诗经·秦风·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关键词
意象群
秋
思
赋
汉魏六朝
《
秋
兴
赋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叶知秋 悲别有致——潘岳《秋兴赋》与欧阳修《秋声赋》对读
5
作者
安亚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历来文人们把两晋时期潘岳的《秋兴赋》与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作为悲秋感伤的典型,它们都是作者在失意时,通过铺排不同的萧条意象来抒发内心的苦闷。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及个人性格、写作方式等等的不同,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精神风貌。或逃避,或坦然,体现了不同的士人心态。通过对读作品,有助于我们梳理赋的发展变化,同时对两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潘岳
《
秋
兴
赋
》
欧阳修
《
秋
声
赋
》
Keywords
Pan Yue
Qiuxing Fu
Ouyang Xiu
Qiusheng Fu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秋哀之思——潘岳《秋兴赋》析论
安安
《今古文创》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潘岳《秋兴赋》对宋玉《九辩》悲秋的承继与发展探赜——以“象喻”言说机制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为视点
张英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平安时代汉诗对潘岳《秋兴赋》的接受
范霜玥
《今古文创》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魏六朝秋赋特定意象的选用
李少慧
《唐山文学》
2019
0
原文传递
5
一叶知秋 悲别有致——潘岳《秋兴赋》与欧阳修《秋声赋》对读
安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