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漆绪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36-44,共9页
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漆绪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内,学者对《文心雕龙》论述最多,几已题无剩义。但对作者刘勰家世、思想的探讨,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本文试就刘勰家世的天师道信仰及其在刘勰思想及《... 刘勰的天师道家世及其对刘勰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影响漆绪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内,学者对《文心雕龙》论述最多,几已题无剩义。但对作者刘勰家世、思想的探讨,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本文试就刘勰家世的天师道信仰及其在刘勰思想及《文心雕龙》中的反映作一考查,以就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天师道 刘勰 宗教信仰 “文之枢纽” 道教 《弘明集》 神灭论 灭惑论 神道设教
下载PDF
重提古代的形神之辩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静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20-26,共7页
形与神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古代的形神之辩曾是异常尖锐和激烈 ,从鬼魂说与精气说的对立 ,经过神定说与形定说之争 ,到形尽神不灭说与形尽神灭说的斗争达到了最高潮。而一直到今天 ,形神之辩从未停止过。在新的形势下 ,它... 形与神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古代的形神之辩曾是异常尖锐和激烈 ,从鬼魂说与精气说的对立 ,经过神定说与形定说之争 ,到形尽神不灭说与形尽神灭说的斗争达到了最高潮。而一直到今天 ,形神之辩从未停止过。在新的形势下 ,它又增添了新内容 ,赋予了新含义。今天 ,重提古老的形神之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之辩 鬼魂说 精气说 神不灭论 神灭论 古代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的儒佛融合思潮和颜之推的儒佛一体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30-38,共9页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继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大破大立,各种思想相互交错、相互斗争和融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正统的儒家思想处于什么地位?发展状况如何?外...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继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大破大立,各种思想相互交错、相互斗争和融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正统的儒家思想处于什么地位?发展状况如何?外来佛教的传播状况、地位、影响如何?儒佛二教的关系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佛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中国化 儒家思想 儒学 神灭论 颜之推 神不灭论 佛教教义 两晋时期
下载PDF
也谈范缜《神灭论》发表的年代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才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64-67,共4页
我国南朝齐梁时代的范缜,是一位勇于探索真理、坚决捍卫真理的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品《神灭论》,以其杰出的成就和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学术界共同的评价,从来... 我国南朝齐梁时代的范缜,是一位勇于探索真理、坚决捍卫真理的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品《神灭论》,以其杰出的成就和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学术界共同的评价,从来没有什么分歧。但这篇名著发表的年代,却至今各说不一。现在通行的几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以及辞书乃至一些专论,都是各持己见,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争论固然有益,但争论不是目的,目的是探求真理,找到正确的答案。我以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和加以认真研究,以便在考察全部史料和有关争论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符合历史真实的正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灭论 范缜 梁武帝 中国哲学史 萧子良 武帝时期 无神论思想 历史真实 探索真理 中国思想史
下载PDF
写生即创作 一切在形中——论王肇民的艺术创作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骁纯 《荣宝斋》 2014年第8期86-131,共46页
"赫具瞻,高山仰止",王肇民其画人,均令人仰慕。一形是一切(一)王肇民最具挑战性的理论,归为一句就是"形是一切"。为分析"形是一切",先说明我的观点。我是范缜"形神不二论"的信徒,他在《神灭论》中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赫具瞻,高山仰止",王肇民其画人,均令人仰慕。一形是一切(一)王肇民最具挑战性的理论,归为一句就是"形是一切"。为分析"形是一切",先说明我的观点。我是范缜"形神不二论"的信徒,他在《神灭论》中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形谢则神灭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肇民 艺术创作 写生 神灭论 挑战性
原文传递
范缜《神灭论》发表年代的考辨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恩 马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9-92,96,共5页
《神灭论》是中国无神论史上的不朽名篇,对于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学术界有较一致的肯定的评价,但关于它发表的年代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全面的考查和论证,认为《神灭论》有旧作和新作之分。首先发表于南齐武帝... 《神灭论》是中国无神论史上的不朽名篇,对于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学术界有较一致的肯定的评价,但关于它发表的年代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全面的考查和论证,认为《神灭论》有旧作和新作之分。首先发表于南齐武帝时的为旧作,而于梁武帝天监六年发表的则是经过修改、补充的新作,由此说明范缜《神灭论》思想在成熟有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试图解答关于它的发表时代的长期争议的悬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灭论 萧子良 梁武帝 《梁书》 齐武帝 《弘明集》 竟陵王 范缜 《南史》 武帝时期
下载PDF
陶潜《形影神》诗为范缜《神灭论》的先导说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廷福 《学术月刊》 1979年第2期66-73,共8页
唯物主义的无神论神灭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范缜的《神灭论》是综合其先行的思想资料,渊源有自,进而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有所发展的。陶潜是我国四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历来论述甚众,自颜延之至鲁迅,均各有所见,解放后... 唯物主义的无神论神灭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范缜的《神灭论》是综合其先行的思想资料,渊源有自,进而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有所发展的。陶潜是我国四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历来论述甚众,自颜延之至鲁迅,均各有所见,解放后亦有不少评论之作。本文只就陶潜的思想及其《形影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灭论 陶潜 唯物主义 佛教 思想资料 无神论 儒家思想 社会政治 发展历史 道家
原文传递
观莫高窟说法龛——彩塑、壁画反映的哲学上的斗争 被引量:3
8
作者 柳村 《敦煌研究》 198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有幸在敦煌莫高窟住了近一个月,向所长段文杰、研究员史苇湘同志请教,他们向我介绍了254窟(北魏)和249窟(西魏)中的说法龛。249窟说法龛彩塑释迦佛像一尊,身披红色袈裟,闭目沉思,两手作势(予愿印、施无畏印),背后佛光融融,状似说法方毕... 有幸在敦煌莫高窟住了近一个月,向所长段文杰、研究员史苇湘同志请教,他们向我介绍了254窟(北魏)和249窟(西魏)中的说法龛。249窟说法龛彩塑释迦佛像一尊,身披红色袈裟,闭目沉思,两手作势(予愿印、施无畏印),背后佛光融融,状似说法方毕。在释迦左腿一侧绘鹿头梵志,身长方可过膝,绿髻浓髯,赤身跣足,肋骨嶙峋,手托髑髅一只,愁眉苦脸,满腹狐疑。第254窟说法龛彩塑和壁画与此略同。佛经经文幽晦难解,为使经义通俗化、形象化,便把经文、故事转变成绘画,这叫“经变”。说法龛就是《大藏经·阿含部》一个故事的“经变”。《大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与鹿头梵志辩难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藏经 敦煌莫高窟 壁画 神灭论 释迦牟尼 释迦佛 佛经 北魏 经文 萧子良
下载PDF
儒教掩护下的佛教突围——梁武帝敕答臣下审神灭论事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小华 《杭州学刊》 2018年第4期179-191,共13页
曹思文上《难神灭论》及《启》是天监六年的敕答臣下审神灭论事件的开始,《续高僧传·法云传》所述有误。梁武帝对曹思文的回应即《敕答臣下审神灭论》。发现单独的攻击无法奏效后,梁武帝将《敕答臣下审神灭论》的受众扩大,以给&qu... 曹思文上《难神灭论》及《启》是天监六年的敕答臣下审神灭论事件的开始,《续高僧传·法云传》所述有误。梁武帝对曹思文的回应即《敕答臣下审神灭论》。发现单独的攻击无法奏效后,梁武帝将《敕答臣下审神灭论》的受众扩大,以给"臣下"的公开信的形式下发给高僧法云;假借法云将敕传达给了"臣下",朝臣则回信给法云表明自己对佛教的立场。所以这是梁武帝精心策划的以儒学围攻范缜从而给佛教解围的政治行为,并非一场自由、公开的辩论。范缜将中国古代的无神论发挥到了极致,到了这个阶段无神论已经和自己的伦理相抵触,也和儒教国家的伦理基础相抵触。不论是范缜还是古代其他文人,都不可能再前进一步,所以形神问题也就无法继续深入探讨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灭论 梁武帝 法云 儒教
下载PDF
关于《灭惑论》撰年与诸家商兑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淼 《社会科学战线》 1983年第2期266-273,共8页
《灭惑论》是今天尚存的刘勰的两篇佛学文章之一,考定其撰年,对于研究刘勰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和正确认识《文心雕龙》的文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先后有杨明照、王元化、李庆甲诸先生撰文考证。诸... 《灭惑论》是今天尚存的刘勰的两篇佛学文章之一,考定其撰年,对于研究刘勰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和正确认识《文心雕龙》的文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先后有杨明照、王元化、李庆甲诸先生撰文考证。诸文意见不一。杨明照先生主张成于齐;王、李二先生主张成于染。王、李二先生在具体确定《灭惑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惑论 梁武帝 文心雕龙 神灭论 杨明照 王元化 佛教思想 卒年 发展变化 正确认识
原文传递
范缜《神灭论》思想新探
11
作者 卿上涒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73-78,共6页
本文在概括叙述范缜《神灭论》思想的基础上 ,对范缜《神灭论》思想的产生原因、传播和影响。
关键词 范缜 神灭论 新探
下载PDF
“形神”不定: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面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梁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9,共7页
"形神"不定("神"不定,形神关系不定)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重要面向。魏晋时期,神灭论者认为神是精气,形神之间是地位相等的两种实体间的合同共处关系;神不灭论者如慧远以神为灵魂,认为它是轮回业报之主体。... "形神"不定("神"不定,形神关系不定)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思想的一个重要面向。魏晋时期,神灭论者认为神是精气,形神之间是地位相等的两种实体间的合同共处关系;神不灭论者如慧远以神为灵魂,认为它是轮回业报之主体。南北朝时代,神不灭论者如梁武帝、沈绩,从成佛的根据讲神识不灭;神灭论者范缜说的"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因为两派讲的"神"不是同一概念,范缜的神灭论并没有在佛性论层面与梁武帝、沈绩思想形成实质意义的交锋。不过,他们都共享了体用思维:一方面,范缜认为形神关系是形体与功用之间的相即关系;另一方面,梁武帝、沈绩以体用范畴论证湛一不变的神明与因境而起、无明无常的心识之间的关系,在体用关系上主张体独立于用而支配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 神灭论 神不灭论 业报 体用
下载PDF
法云在梁代“神灭论”大讨论中的真实地位及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垚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0,共3页
范缜在梁武帝下诏之后,法云发动"神灭论"大讨论之前,将原著《神灭论》改为宾主问答体形式。在主持发动大讨论时,法云并非大僧正,只因上书启奏反对《神灭论》,故而成为发动了这次大讨论的核心人物。
关键词 神灭论 宾主问答体 法云 大僧正 启奏
下载PDF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论争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德清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7-53,共7页
无神论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贯穿无神论观点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就是在同宣扬宗教迷信的各种唯心主义思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天人关系”和“形神关系”这两个主要问题上。以下仅就形神关系方... 无神论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贯穿无神论观点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就是在同宣扬宗教迷信的各种唯心主义思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天人关系”和“形神关系”这两个主要问题上。以下仅就形神关系方面的论争,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 先秦两汉时期,以天人关系为中心,在思想领域内展开鼓吹“天命”论与反对“天命”论的论争,这是当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主要内容;同时形神关系的论战也在宣扬鬼神迷信与反对鬼神迷信的斗争中逐渐地开展起来,展示出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关系 神不灭论 无神论思想 无神论者 神灭论 形神相即 宗教迷信 提倡佛教 天命 儒家
下载PDF
先秦至魏晋时代“神”范畴考——重读范缜《神灭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印浩然 《科学与无神论》 CSSCI 2022年第4期61-66,共6页
“神”是古老的范畴,也是范缜《神灭论》的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中,“神”具有神祇、精神、灵魂等诸多含义,在印度佛教哲学传统中,“神”是巴利文vinnana的意译,更加接近原义的汉译应为“识”。范缜《神灭论》的“神”通过“痛... “神”是古老的范畴,也是范缜《神灭论》的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中,“神”具有神祇、精神、灵魂等诸多含义,在印度佛教哲学传统中,“神”是巴利文vinnana的意译,更加接近原义的汉译应为“识”。范缜《神灭论》的“神”通过“痛痒之知”与“是非之虑”的二分,将神祇与灵魂废黜于“神”的范畴之中,以回应南朝齐梁时期佛教国教化造成的严峻社会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缜 无神论 神灭论
原文传递
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评介
16
作者 陈建清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63-65,共3页
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评介陈建清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阳舜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我国古代反佛斗争的勇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抓住佛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神灭论”思想。... 范缜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评介陈建清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阳舜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我国古代反佛斗争的勇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抓住佛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神灭论”思想。范缜对佛教“神不灭”的批判和对“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无神论思想 范缜 神不灭论 精神活动 神灭论 唯心主义 佛教 形神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
下载PDF
范缜以后唯物主义形神论为何停滞不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士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36-40,共5页
对于南朝范缜的《神灭论》,学术界历来是交口称誉的,一致认为它超出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形体和精神关系问题的见解,把朴素唯物主义的形神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有一个事实却往往为人们所疏忽,这就是南朝以后的唯物主义者很少... 对于南朝范缜的《神灭论》,学术界历来是交口称誉的,一致认为它超出了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形体和精神关系问题的见解,把朴素唯物主义的形神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有一个事实却往往为人们所疏忽,这就是南朝以后的唯物主义者很少采用《神灭论》关于“形质神用”的论点,连简单的重复或类似的表述也极为少见;不少人又回到了范缜以前的唯物主义者那里,认为精神与弥漫于天地之间的自然之气是有直接联系的,而把精神对形体的依附性降为次要的地位。在范缜以后,中经隋、唐、宋、元、明、各清代,历时长达一千多年,为什么唯物主义在形神关系领域中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论 神灭论 形神关系 儒家思想 学术界 鬼神观 儒家学说 朴素唯物主义 佛教 有神论
下载PDF
“神思”与形神之辨——对刘勰“神思”论心理机制的考辨 被引量:2
18
作者 寇效信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86-99,共14页
一在刘勰之前,用以标示文学艺术创作思维活动的“神思”这一概念,早已产生且为人们所习用。但“神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前人则很少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的是刘勰。刘勰用来说明“神思”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 一在刘勰之前,用以标示文学艺术创作思维活动的“神思”这一概念,早已产生且为人们所习用。但“神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前人则很少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的是刘勰。刘勰用来说明“神思”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形神理论。大家知道,形神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先秦开始,历两汉魏晋直至齐梁,中国思想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极其复杂而激烈的研讨辩论和斗争。从研讨的范围来看,涉及哲学、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相即 淮南子 道家 形神观 心理机制 形神关系 宗教 神灭论 神秘性 灭惑论
下载PDF
简论范缜的《神灭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来郁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2期18-20,共3页
范缜,字子真。生于公元四五○年,约卒于五○七年以后。他是中国哲学史上力主反对佛教的哲学家,在同佛教神学的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并把它推列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范缜所生长的南北朝时... 范缜,字子真。生于公元四五○年,约卒于五○七年以后。他是中国哲学史上力主反对佛教的哲学家,在同佛教神学的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并把它推列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范缜所生长的南北朝时代,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汉民族和异民族间的矛盾、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间的矛盾、士族和庶族间的矛盾、统治集团和广大民众间的矛盾,互相交织;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统治阶级大有不可终日之感。阀阅士族地主阶级要维持其专政地位,就需要一种社会思想作为安定社会秩序的力量。而佛教则正好承担着这种精神支柱。于是,佛教便成了统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灭论 佛教 南北朝时代 无神论思想 社会思想 汉民族 异民族 萧子良 形神相即 神学
下载PDF
利用图画培养学生能力
20
作者 汤淑杰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7-28,共2页
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图画增多了,图画与文字都为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图文并茂的历史课本,学生易读易学,为教师教好历史,学生学好历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要像重视课文一样重视图画,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图画增多了,图画与文字都为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图文并茂的历史课本,学生易读易学,为教师教好历史,学生学好历史,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要像重视课文一样重视图画,充分发挥图画的作用,还需要认真研究。下面仅就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利用图画培养学生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学生能力 青铜器 观察能力 历史材料 隋末农民战争 历史思维能力 新教材 历史教科书 起义军 神灭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