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 被引量:86
1
作者 黄玉琴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8-101,共14页
In many villages of China, farmers are entangling in continuing ritual gift exchanges with other farmers. It’s a dilemma: farmers are unwilling to continue the exchange but they can’t cease it by themselves. Based o... In many villages of China, farmers are entangling in continuing ritual gift exchanges with other farmers. It’s a dilemma: farmers are unwilling to continue the exchange but they can’t cease it by themselves. Based on fieldwork in Xu Village in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wo questions,that is why farmers are entangling in the continuing ritual gift exchange cycle? And is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get out of this cycle?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theory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ift", “ Renqing cycle" and “life rite". Traditional ritual gift exchange stemmed from life rites, and developed into relative regular forms: Renqing cycle, gift and Renqing ethics. These gift exchanges offered farmers with social resource, but as time going, its forms were alienated from ritual gift exchanges, and to most farmers, became a burden rather than any thing els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is change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alienating and some implying rules among farmers: collective principle, hinting and understanding strategy, not going beyond principle. At last, based on a new change, the author thinks it’s possible for farmers to get out of the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生命仪礼 人情圈 人类学 “人情债”
原文传递
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被引量:79
2
作者 汲喆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5,共25页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q...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与此同时,当代的研究还表明,礼物范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宗教之不可化约的独特属性,即涂尔干所说的宗教所具有的"自成一类的力"。在一定意义上,莫斯的《礼物》是对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答复或重写,而礼物交换就是宗教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莫斯 礼物 人性 宗教
原文传递
物的社会生命?——莫斯《论礼物》的解释力与局限性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铭铭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5-238,共14页
关键词 社会生命 局限性 解释力 礼物 人类学家 社会组织 民族志 拉德克利夫 神话传说 社会生活
原文传递
“礼物”的另类解读——社会网视域下的直播“送礼”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94,共8页
网络直播是信息时代的直接产物,也是社会泛娱乐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观看网络直播时,购买虚拟礼物对主播进行“打赏”的消费模式获得了平台用户的高度认可。“送礼”既承载着送礼者的神圣情感,也难掩相对理性的个人动机;平台主动创造虚拟... 网络直播是信息时代的直接产物,也是社会泛娱乐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观看网络直播时,购买虚拟礼物对主播进行“打赏”的消费模式获得了平台用户的高度认可。“送礼”既承载着送礼者的神圣情感,也难掩相对理性的个人动机;平台主动创造虚拟维度的“社会网”空间,利用稀缺性资源调动被现实世界网络结构束缚的个体“能动性”和“反结构”需求,实现不同资本之间的有机转化;“礼物”价值和“送礼”频率不断叠加的现象背后是“文化”“结构”与“资本”的共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礼物 社会网 资本 消费
下载PDF
礼物、关系和信任 被引量:23
5
作者 林升栋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7,共8页
本文试图通过关系/人情/信任三个具有本土意义的重要概念,来探讨中国社会中的礼物流动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人际意义。通过理论建构,笔者提出了一个“人际关系在送礼过程中的运作过程”模型。
关键词 礼物 关系 人惜 信任
下载PDF
贿赂中的自我道德化与嵌入性腐败--基于H市纪检监察机关档案的一项文本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106,共22页
本文主要依据H市纪检监察部门的案件询问与谈话笔录文本,力图使用国家-个体关系理论模型,考察贿赂行动的实践过程。通过相关文本,笔者发现,以往将贿赂行为描述为一种不道德的交易行为,并不能准确揭示贿赂行为的本质;相反,贿赂行动中的... 本文主要依据H市纪检监察部门的案件询问与谈话笔录文本,力图使用国家-个体关系理论模型,考察贿赂行动的实践过程。通过相关文本,笔者发现,以往将贿赂行为描述为一种不道德的交易行为,并不能准确揭示贿赂行为的本质;相反,贿赂行动中的行动者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种种符号与象征行为,有将贿赂交易"自我道德化"的强烈倾向。而就经济学角度将贿赂行动描述为权力与金钱相交换的市场行为而言,也有将贿赂行为简单化的倾向,其与纯粹的市场交易行为本身有着本质区别。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将贿赂界定为一种通过行动者的自我道德化表演,而嵌入在传统的礼物赠与行为与现代市场交易行为之间的特殊社会交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 礼物 自我道德化 嵌入性腐败
下载PDF
“礼物”作为“总体性社会事实”——读马塞尔·莫斯的《礼物》 被引量:19
7
作者 荀丽丽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7-236,共10页
关键词 礼物 社会事实 礼物 总体性 塞尔 个人与社会 交换理论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社会理论
原文传递
文化差异种种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文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1-6,共6页
最早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是人类学家,象Sapir,Malinowsky,Hoijer,Whorf等,都发表过很多独到的见解.之后,社会学家对这个问题也开始感兴趣.六十年代中期,社会学兴起,社会语言学家在这方面发表了许多论述.教学法家,尤其是美国教学法家... 最早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是人类学家,象Sapir,Malinowsky,Hoijer,Whorf等,都发表过很多独到的见解.之后,社会学家对这个问题也开始感兴趣.六十年代中期,社会学兴起,社会语言学家在这方面发表了许多论述.教学法家,尤其是美国教学法家近二十年来对这个问题也加紧了研究.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自然十分重要,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在我国虽然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但总的来说还没有开展系统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美 英语 社会语言学 文化与语言 礼物 展系统 教学法 拉丁美洲人 天气
下载PDF
作为礼物的现代公益——由某公益组织的乡土实践引起的思考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荣荣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93,243,共23页
本文关注公益与民情的关系,旨在以人类学意义上的礼物来理解现代公益以及公益施受双方的相互关系,进而丰富礼物的现代蕴涵。文章以公益组织"乡村阅读"在乡土社会的志愿项目为切入点,在参与观察的基础上,以乡土社会的互惠原则... 本文关注公益与民情的关系,旨在以人类学意义上的礼物来理解现代公益以及公益施受双方的相互关系,进而丰富礼物的现代蕴涵。文章以公益组织"乡村阅读"在乡土社会的志愿项目为切入点,在参与观察的基础上,以乡土社会的互惠原则为镜,思考现代公益的相互性问题。互惠原则突出了讨论公益双方相互关系的必要性,"混融"及公民的"礼"与"义"则为理解现代公益施受双方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能。现代公益与乡土社会的相遇既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多重的道德图景,亦体现出社会变迁过程中民情存续与变化的轨迹。超越共同体的边界及简单互惠的逻辑来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现代关系,是公益成为链合传统共同体与现代公共性社会之可能途径的观念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公益 互惠性 相互性 民情
原文传递
生命的礼物--器官捐赠中的身体让渡、分配与回馈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余成普 袁栩 李鹏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144,243-244,共23页
本文以礼物理论重新检视器官捐赠作为生命礼物的社会事实。生命的礼物不是熟人关系的润滑剂,而是造就了一种陌生的、匿名的社会关系。它的流动不是赠予-接受-回馈的简单模式,而是多部门参与的、经历获取和分配过程的复杂循环。传统礼物... 本文以礼物理论重新检视器官捐赠作为生命礼物的社会事实。生命的礼物不是熟人关系的润滑剂,而是造就了一种陌生的、匿名的社会关系。它的流动不是赠予-接受-回馈的简单模式,而是多部门参与的、经历获取和分配过程的复杂循环。传统礼物与生命礼物不同的根源在于前者所赠是"身外之物",而后者是对身体部分的捐赠,这必然是一个处理身体与人格、个人与家庭、自我与他者、生与死,乃至医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过程。本文同时表述了生命礼物理论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赠 身体 礼物 生命礼物
原文传递
生命的礼物——读蒂特马斯《礼物关系:从人血到社会政策》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余成普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8-242,共15页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礼物 生命 世界范围 首席执行官 70年代 RICH 医学家
原文传递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唐敏 《贵州教育》 2004年第7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文化因素 英语国家 关系语言 阅读课 文化的导入 阅读技巧 语言与文化 礼物 高语言能力
原文传递
馈赠与联盟:莫斯的政治发生学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亚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184,共15页
依据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的田野材料,重新分析了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书中的基本论断之一,即礼物交换构造的联盟关系是人类政治学起源的根本机制。基于部落社会与头人联盟的类型差异,笔者认为莫斯的礼物理论解决... 依据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的田野材料,重新分析了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书中的基本论断之一,即礼物交换构造的联盟关系是人类政治学起源的根本机制。基于部落社会与头人联盟的类型差异,笔者认为莫斯的礼物理论解决了部落之间如何通过礼物交换来建立誓约联盟的问题。礼物之灵与头人辉度的同构性是头人之间的等级内部交换得以实现的宗教与道德依据,也是理解莫斯礼物理论的关键问题之一。礼物交换无法被完全纳入互惠交换的范畴,而应该被单独界定为联盟型交换。在莫斯的礼物研究中可以看到,头人联盟而非部落社会,才是古典文明社会的来源,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推进对早期文明社会的研究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联盟 等级 进化论
原文传递
对鄂东南农村婚礼“送礼”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鹏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155,共5页
有关中国人"送礼"的研究,往往侧重于"礼尚往来"层面,而对送礼过程中的礼金数额则缺乏应有的关注。通过对鄂东南农村一场婚礼的考察,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亲缘关系中,所送礼金的轻重多根据亲疏远近而有所不同;地缘关系... 有关中国人"送礼"的研究,往往侧重于"礼尚往来"层面,而对送礼过程中的礼金数额则缺乏应有的关注。通过对鄂东南农村一场婚礼的考察,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亲缘关系中,所送礼金的轻重多根据亲疏远近而有所不同;地缘关系中,村民送礼的多少则以同属于一个村庄这一形式化的结构关系为依据;业缘关系中,所送礼金乃遵循经济理性的法则,在工具性送礼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建立关系网络的努力以及由这个关系网络所带来的收益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团体格局 礼物
下载PDF
吊簿: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刁统菊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8-148,215,共12页
本文对山东南部红山峪村的一份吊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文章认为,吊簿作为一种民间文献,在人们生活中是为了方便姻亲交往而记录的,其间反映的内容非常之丰富。吊簿不仅展现出在人们观念之中的以死者为中心的亲属网络,而且其本... 本文对山东南部红山峪村的一份吊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文章认为,吊簿作为一种民间文献,在人们生活中是为了方便姻亲交往而记录的,其间反映的内容非常之丰富。吊簿不仅展现出在人们观念之中的以死者为中心的亲属网络,而且其本身就是一张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它以礼物的价值和指标清晰地体现出联姻家族之间的“亲戚理”——阶序性关系。这种阶序性关系与礼物的内容和经济价值的大小有一个互释的关系,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礼物的价值和流向,反过来,礼物的价值和流向也足以区别人群之间的关系。熟稔村落生活的人根据礼金和实物,基本上可以准确判断出上礼者在死者的亲属序列中的具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簿 姻亲关系 礼物 红山峪村
原文传递
物的社会生命:人情伦理与等级秩序——兼论《礼物的流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涛 吴国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礼物的流动不是盲目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物是礼的载体,礼是物的灵力,"物"之所以成为"礼物"就在于其"流动性",在流动中赋予物以社会生命。物的社会生命就是指礼物在流动中所遵循的社会规... 礼物的流动不是盲目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物是礼的载体,礼是物的灵力,"物"之所以成为"礼物"就在于其"流动性",在流动中赋予物以社会生命。物的社会生命就是指礼物在流动中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和文化及结成的社会关系。阎云翔在他的著作《礼物的流动》详细论述了"横向的关系流动——人情伦理"以及"纵向的关系流动——等级秩序",对于了解礼物流动的运行机制和物的社会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人情 灵力 科层制
下载PDF
信誉: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丁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6,共9页
是什么"机制"使得"人"在物种竞争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而结成今天的人类社会?根本性的原因是基于"信誉"的社会交往秩序的确立。考古研究表明,人类的始祖来自于东非高原。350万年以前的四足猿社会的社会交... 是什么"机制"使得"人"在物种竞争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而结成今天的人类社会?根本性的原因是基于"信誉"的社会交往秩序的确立。考古研究表明,人类的始祖来自于东非高原。350万年以前的四足猿社会的社会交往效率很低,但是之后生活在东非的脸部扁平的两足猿的社会生活非常和谐,这是因为社会交往效率的改进。晚近的考古发现表明,社会交往效率的提高比石器的出现更加重要,重要的考古证据来自于"圆片"———4万年前的土鸡蛋蛋壳打磨的小圆片的出土,有学者指出,这些圆片是用于交往的礼物,因为礼物的交换,可以保障社会系统的稳定,由此,早期的人类可以比单独的群体更能够适应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使得社会和人类得以繁衍。两足猿与其他同时代的动物相比,在体质上更加软弱,但是,由于他们具备基于语言交往能力和相互合作的社会关系,这让他们因为结成群体而获得了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与此相伴随的是,由于文化与社会关系的重大改变,猿人的脑容量从500立方厘米逐渐增大到1400立方厘米以上,这使"猿人"获得了符号交往能力。由此,两足猿的生存优势主要凸显于社会交往方面。早期人类交往得以拓展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皮层的发育、语言和符号能力的发展。人类史发展的轨迹是:交往效率的改善;单刃石器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 礼物 信誉 语言 符号能力 脑容量 合作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中的礼物世界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俊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5,共4页
人类学关于礼物的考察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的主题,即互惠原则、感情信仰和商品交换。以此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库拉交换、莫斯的礼物之灵、斯特劳斯的最高等级的礼物,阎云翔的中国礼物流动理论的分析,企图纵览人类学视野中礼物的研究轨迹... 人类学关于礼物的考察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的主题,即互惠原则、感情信仰和商品交换。以此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库拉交换、莫斯的礼物之灵、斯特劳斯的最高等级的礼物,阎云翔的中国礼物流动理论的分析,企图纵览人类学视野中礼物的研究轨迹,再现“地方性知识”的特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礼物 交换
下载PDF
礼物与商品——以中国乡村土地集体占有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旭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对于中国的许多田野研究都关注到了礼物经济乃至关系运作的问题,但尚未注意到礼物经济能够在中国兴盛的基础,那就是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集体性这种礼物精神的核心得到了彰显和强化。从土地未曾私有这一前提出发,... 对于中国的许多田野研究都关注到了礼物经济乃至关系运作的问题,但尚未注意到礼物经济能够在中国兴盛的基础,那就是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集体性这种礼物精神的核心得到了彰显和强化。从土地未曾私有这一前提出发,可以追溯中国为什么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世界发展道路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商品 土地 集体性
下载PDF
赠礼与回礼:“UP主-粉丝”间的礼物交换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丁汉青 杨立奇 余冰玥 《新闻春秋》 CSSCI 2022年第1期66-74,共9页
网络赋权国漫粉丝成为“生产型消费者”。这些“生产型消费者”以Bilibili网站为主要平台无偿分享与传播其再生产的同人作品,促进了国漫粉丝网络社群的繁荣。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从礼物交换视角探究国漫粉丝社群中UP主与其粉丝间的... 网络赋权国漫粉丝成为“生产型消费者”。这些“生产型消费者”以Bilibili网站为主要平台无偿分享与传播其再生产的同人作品,促进了国漫粉丝网络社群的繁荣。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从礼物交换视角探究国漫粉丝社群中UP主与其粉丝间的礼物交换机制。研究发现,首先,连接UP主与粉丝间的同人作品具有显著的礼物属性。其次,回礼不需要以实体物品作为精神价值的表意工具,UP主从粉丝点赞、转发、打赏等回礼行为获得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资本是重要的回礼形式;最后,UP主与粉丝借助“馈赠-接受-回礼”互动链来建立与维系关系。此互动链得以展开的基础为“互惠”,得以巩固的“粘合剂”是“信用”,得以维系的关键在于“回礼期望满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群 礼物 交换 互动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