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謂“通義”:《白虎通義》的體例及其性質再鞫
1
作者 石瑊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116-139,共24页
《白虎通義》由問答小節作爲文本的基本表意單元,構成該書體例的顯性標識。而在深層意義表達方面,《白虎通義》從事物普遍存在的正當性依據出發,由義以擇事地建構起思想體系,却並不追求對經文系統的圓融把握。以上兩方面,使得《白虎通... 《白虎通義》由問答小節作爲文本的基本表意單元,構成該書體例的顯性標識。而在深層意義表達方面,《白虎通義》從事物普遍存在的正當性依據出發,由義以擇事地建構起思想體系,却並不追求對經文系統的圓融把握。以上兩方面,使得《白虎通義》區别於漢代典型的比較經説著述,表現出明顯的異質性。這些異質性不止爲《白虎通義》所獨享,他們其實是漢魏六朝經學“通義”類著述共同的體例特點。而其之所以名爲“通義”,關鍵即在於其表意特徵。這一獨特的機制直接關聯着《白虎通義》的歷史任務,爲東漢朝廷所意圖完成的“制禮”行動預先奠定理論基礎,也決定着該書在理論性與現實性兩方面實現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體例 白虎觀會議 東漢 經學
原文传递
《禮論》的興起與經學變異--關於中古前期經學發展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麗娱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24,共32页
本文討論《禮論》的興起及其撰作方式與中古經學發展變異的關係。認爲《禮論》類著作因《石渠禮論》《白虎通義》而發端,針對禮典中不易理解和有争議的問題進行論證,有别於章句訓詁,從而開辟了經學詮釋學的另一種路徑和方式。東晉南朝以... 本文討論《禮論》的興起及其撰作方式與中古經學發展變異的關係。認爲《禮論》類著作因《石渠禮論》《白虎通義》而發端,針對禮典中不易理解和有争議的問題進行論證,有别於章句訓詁,從而開辟了經學詮釋學的另一種路徑和方式。東晉南朝以降,以劉宋何承天《禮論》爲代表,此類著作大量出現,發展爲與義疏學並列的兩種文體和學問。其書以追求禮義爲中心,以問答爲形式,以經學原則指導現實應用的目的更明確,故被作爲經典的理論補充和實用依據,也因此成爲溝通禮學與當代禮制之間的樞紐和橋梁。而新的《禮論》類著作由於逐漸突破傳統章句注釋引經據典的典型舊規,大量吸收魏晉"故事"和當世之儒的觀點、論議,帶有變通性强的鮮明時代色彩,同時能够在經學理論與現實禮制的體用之間取得折衷與協調,故影響和導致了南朝義疏學在詮釋方法上的變化。以此經學的門户之規漸被消除,促進了師學門派家法的淡化和衰落,使經學理論產生了可以超越不同見解、不同立場的突破。特别是孔穎達《五經正義》採取兼用原則,吸收南北義疏,融合南北學術,奠定了隋唐經學的統一之路。最終不僅促成了唐貞觀、開元改撰經典的風潮,孕育和開啓了中古時代追求新義的思想變革,也間接導致了中唐乃至宋代經學的變古與"新儒學"的誕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禮論》 白虎通 何承天《禮論》 經學詮釋 南北疏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