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锡瑞《王制》研究评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仰湘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6,共7页
清儒尤其晚清今文学家重视《王制》研究,皮锡瑞承前人之绪,对《王制》的文字训诂与名物典制、《王制》郑注的是非得失、《王制》的成书时代及其性质、《王制》与《周礼》的异同优劣等问题作了反复探讨,最后撰成《王制笺》一书,将清代的... 清儒尤其晚清今文学家重视《王制》研究,皮锡瑞承前人之绪,对《王制》的文字训诂与名物典制、《王制》郑注的是非得失、《王制》的成书时代及其性质、《王制》与《周礼》的异同优劣等问题作了反复探讨,最后撰成《王制笺》一书,将清代的《王制》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检视皮锡瑞的《王制》研究及其对待郑注的态度,可以相当清晰地看出他从专守古文到兼宗今古最后独尊今文的治经历程,这也是清代经学演进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锡瑞 王制 王制 晚清经学
下载PDF
从《王制笺》看皮锡瑞的经学观
2
作者 邝其立 《原道》 2021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王制笺》一书,是皮锡瑞一生中最后的作品。通过笺郑注的方式,皮锡瑞阐发了《礼记·王制》中的素王改制大义。他选择这种体例的理由有二:其一,借由澄清混淆今古的郑注,以达到严分今古的目的;其二,反驳郑玄对经文的历史化理解,避免... 《王制笺》一书,是皮锡瑞一生中最后的作品。通过笺郑注的方式,皮锡瑞阐发了《礼记·王制》中的素王改制大义。他选择这种体例的理由有二:其一,借由澄清混淆今古的郑注,以达到严分今古的目的;其二,反驳郑玄对经文的历史化理解,避免经学陷入意义危机。皮锡瑞解经与笺注的思路,可总结为以今文经学为经学、以古文经学为史学。这与章太炎“夷经为史”的思路迥异,也与康有为“以真伪分今古”的做法大相径庭。兼容并包的学术态度,让他的主张相较于康、章二人更为温和持平。以今古为经史的方案,不仅让势如水火的今、古文经学得以并行不悖,同时也凸显今文经学超越历史、映照现实的普遍意义。因此,皮锡瑞借由解经所阐发的改制之义,实有其现实指向——为变法造势。剖析其经学观,俾有益于我们管窥晚清学人明分今古的思路、目的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锡瑞 王制 经史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