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遗书脉象描述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新凤 季文达 +2 位作者 章天明 陈旭 李应存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136-2139,共4页
敦煌遗书涉及脉象描述的有《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亡名氏脉经第二种》三篇,其中《平脉略例》与《亡名氏脉经第二种》各记录脉象19种,脉象描述自成一体,对脉象主病描述以脉为纲、以寸关尺三部为目;《玄感脉经》记录脉象23种及怪脉6种... 敦煌遗书涉及脉象描述的有《平脉略例》《玄感脉经》《亡名氏脉经第二种》三篇,其中《平脉略例》与《亡名氏脉经第二种》各记录脉象19种,脉象描述自成一体,对脉象主病描述以脉为纲、以寸关尺三部为目;《玄感脉经》记录脉象23种及怪脉6种,脉象描述多与《备急千金翼方》相同,又包含《备急千金要方》中伏、软、革三脉,应是对两书的总结之作。三篇脉学文献对脉象比喻生动,脉位描述到位,脉象表述准确,在脉位、脉率、脉势、脉感等方面的表达更加完善准确,可为现代临床脉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脉象 《平脉略例》 玄感脉经 《亡名氏脉经第二种》
原文传递
敦煌文献《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玄感脉经》考论三则 被引量:5
2
作者 田永衍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是《敦煌中医药全书》对敦煌P.3287卷子第五部分,即原卷第67-149行文字的命名。《玄感脉经》在敦煌出土文献中编号P.3477。本文对《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与《玄感脉经》记载的"右肾及手心主合三焦"、&q... 《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是《敦煌中医药全书》对敦煌P.3287卷子第五部分,即原卷第67-149行文字的命名。《玄感脉经》在敦煌出土文献中编号P.3477。本文对《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与《玄感脉经》记载的"右肾及手心主合三焦"、"头角者,精识之主"、寸关尺命名与分部等三个医学问题进行了考论,梳理了其源流、辨析了其正误、论述了其中医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 玄感脉经 考论
下载PDF
敦煌文献《平脉略例》、《玄感脉经》考论三则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永衍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2,共5页
《平脉略例》一书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凡三见,即S.5614、P.2115、S.6245,其中以S.5614的文字较为完整。《玄感脉经》一卷,在敦煌出土文献中编号P.3477。此文对《平脉略例》与《玄感脉经》记载的"诊法常以平旦"、持脉轻重、"... 《平脉略例》一书在敦煌出土文献中凡三见,即S.5614、P.2115、S.6245,其中以S.5614的文字较为完整。《玄感脉经》一卷,在敦煌出土文献中编号P.3477。此文对《平脉略例》与《玄感脉经》记载的"诊法常以平旦"、持脉轻重、"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等三个医学问题进行了考论,梳理了其源流、辨析了其正误、论述了其中医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脉略例》 玄感脉经
下载PDF
敦煌脉书《玄感脉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冉 李铁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2-485,共4页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写本残卷《玄感脉经》(P.3477)是20世纪新发现的非常珍贵的隋唐时期中医脉诊文献。该残卷被抄录见世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侧重点主要在抄录、题跋与校注等文献学层面,并形成了较为成熟...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写本残卷《玄感脉经》(P.3477)是20世纪新发现的非常珍贵的隋唐时期中医脉诊文献。该残卷被抄录见世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侧重点主要在抄录、题跋与校注等文献学层面,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也有部分学者论及撰者与撰写抄写年代、文本结构、学术思想、文献价值等层面的问题。但在该残卷的编撰体例、引书情况、学术渊源、脉学理论等问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本文就敦煌脉书《玄感脉经》残卷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进行述评,以期能够为该残卷及其他敦煌脉学文献的深化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玄感脉经 脉学 述评
下载PDF
敦煌脉书《玄感脉经》“精识之主”考辨
5
作者 刘冉 李铁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29-1031,共3页
敦煌出土脉学文献《玄感脉经》中“精识之主”的论述在历代医学文献中尚属首次出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因“精识之主”前文有残缺,通过校勘可将其补足为“头角者,精识之主”。既往研究多认为“精识之主”强调头脑是人精神意识活... 敦煌出土脉学文献《玄感脉经》中“精识之主”的论述在历代医学文献中尚属首次出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因“精识之主”前文有残缺,通过校勘可将其补足为“头角者,精识之主”。既往研究多认为“精识之主”强调头脑是人精神意识活动的主体,但笔者以为“头角”不等同于“头脑”,其关于“精识之主”内涵的考证可更为全面。因此本文从位置与生理功能的角度对“头角”与“头脑”进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亦依据原文献前后文语境及相关文献对“精识”的内涵进行了补充考证,指出“头角者,精识之主”的论述出现是在《玄感脉经》将基于遍身诊法“三部九候”体系的“四形藏”“五神藏”重新融入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体系的背景下产生的,或与隋唐时期“脑神理论”的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感脉经 头角 精识之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