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译者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评《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 |
蒋骁华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9 |
27
|
|
2
|
《牡丹亭》翻译研究现状评述 |
向鹏
陈凤
何树林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8
|
|
3
|
基于《牡丹亭》语料库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对比研究 |
赵征军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9 |
9
|
|
4
|
基于语料库的《牡丹亭》符号意象英译操作规范研究 |
赵征军
陈述军
|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5
|
《牡丹亭》英译考辨 |
王宏
|
《外文研究》
|
2014 |
9
|
|
6
|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中忧郁情结的表现——以“译者的声音”为视角 |
张玲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7
|
《牡丹亭》英译研究述评——基于CNKI 2000—2017年期刊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
丁水芳
杜泉贵
|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8
|
明清传奇戏曲叙事视角再现方式研究——以《牡丹亭》英译为例 |
韩娟
冯庆华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9
|
基于语料库的《牡丹亭》译者风格探究 |
郭嫣然
刘著妍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3
|
|
10
|
汪榕培“传神达意”理论视角下《牡丹亭》英译本对比研究 |
李莹
张焱
|
《海外英语》
|
2020 |
1
|
|
11
|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牡丹亭》的三个英译本为例 |
吴娜
赵小晶
|
《文教资料》
|
2019 |
0 |
|
12
|
认知驱动:《牡丹亭》汪译本中的非语言范畴转换 |
宋啟骏
|
《现代语言学》
|
2020 |
0 |
|
13
|
从青春版《牡丹亭》英译本比较看戏曲舞台英译标准 |
薛婧
|
《戏剧之家》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