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恶之网的挣扎: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的美德伦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丽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0-131,共12页
本文运用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的最后一部小说《烦恼的冬天》进行全新的解读,指出主人公伊桑因为受到社会环境所奉行的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善良本性的第一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个人向善能力的发展和实... 本文运用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的最后一部小说《烦恼的冬天》进行全新的解读,指出主人公伊桑因为受到社会环境所奉行的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善良本性的第一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个人向善能力的发展和实现在病态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腐蚀下转化为人性中所潜含的破坏性潜能即"人的第二潜能"。不过,伊桑最终在纯洁的女儿爱伦的感召下幡然悔悟,理解了自爱的重要性,克服了孤独焦虑的疏离感,决心实现积极的自由。斯坦贝克对主人公心理发展和成长的细腻刻画表现了这位伟大作家贯穿其作品始终的伦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斯坦贝克 烦恼冬天 美德伦理 第一潜能 第二潜能
原文传递
《烦恼的冬天》的伦理学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烦恼的冬天》是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一篇颇受争议的长篇小说。主人公伊桑.霍利对于个体与社群道德关系的思考,充分体现了作家关注美国社会生活的一贯立场。主人公对人性中善与恶的思考,更是这部小说最值得探索的主题。
关键词 斯坦贝克 烦恼冬天 道德 异化
下载PDF
丰裕社会中分裂的主体——重读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9,共5页
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是一部存在争议的作品。作为战后美国丰裕社会的文化产品,这部小说是对当代美国社会的一种回应,重在呈现丰裕社会条件下臣服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的困窘。主人公伊桑便是落入这种意识形态陷阱的主体,他丧失... 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是一部存在争议的作品。作为战后美国丰裕社会的文化产品,这部小说是对当代美国社会的一种回应,重在呈现丰裕社会条件下臣服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的困窘。主人公伊桑便是落入这种意识形态陷阱的主体,他丧失作为个体的自由,沦为"金钱的奴隶",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坚守道德准则,导致其身份的分裂。小说结尾虽然暗示某种希望,但却是斯坦贝克在失望于现实之时的一种虚妄寄托,带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斯坦贝克 烦恼冬天 丰裕社会 主体
下载PDF
《烦恼的冬天》中主人公伊桑的精神嬗变解读
4
作者 陈绍恋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烦恼的冬天》是约翰·斯坦贝克的最后一部长篇力作。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分析主人公伊桑的精神嬗变历程,探讨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伦理冲突,揭示作品对道德沦丧的批判意义,反映作家对人类伦理建设的深切关怀、对人性至善的信心。
关键词 烦恼冬天 精神嬗变 文学伦理学批评
下载PDF
多重话语空间下伊森语言批判及主体性价值重构——重读斯坦贝克《烦恼的冬天》
5
作者 严云霞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烦恼的冬天》完美呈现了消费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价值观以及臣服于此意识形态下主体的“文化的”烦恼与窘境。通过对主人公伊森内心异化的话语与文化价值分离的创伤刻画,以及结尾对伊森主体性价值重构的寄托,... 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烦恼的冬天》完美呈现了消费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价值观以及臣服于此意识形态下主体的“文化的”烦恼与窘境。通过对主人公伊森内心异化的话语与文化价值分离的创伤刻画,以及结尾对伊森主体性价值重构的寄托,斯坦贝克赋予这部长篇小说一种价值伦理关切,表达了他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批判和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而对多重话语空间下伊森内心异化的话语及主体价值重构过程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对这部小说的深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烦恼冬天 斯坦贝克 话语空间 话语分析 价值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