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六经辨证源流与传承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天宇 甘文平 +2 位作者 于莉华 涂星 徐俊芳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5-18,共4页
《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是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创新、完善了《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并创造出与《黄帝内经》不同的六经辨证法则。关于六经辨证的理论溯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六经辨证源于《素问·热论》《灵枢·经脉》,一说六... 《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是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创新、完善了《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并创造出与《黄帝内经》不同的六经辨证法则。关于六经辨证的理论溯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六经辨证源于《素问·热论》《灵枢·经脉》,一说六经辨证源于《伊尹汤液》。六经辨证理论传承至今,经历了宋代的启蒙期、清初期的崛起期、清中后期的坚守期、近代的复兴期、现代的发展期。六经辨证的传承是多方面的综合体,只有认清其源流与传承,才能抓住六经辨证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辨证 三阴 三阳 六经 《素问·热论》 灵枢·经脉 《伊尹汤液》 《伤寒论》
下载PDF
小议《灵枢·经脉》篇“是动”“所生病”及其区分依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昺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6-778,共3页
《灵枢·经脉》中记载的十二经病候分"是动"和"所生病"两部分。后世医家对两者的区分依据有诸多解释,但该问题目前尚不能形成公论。笔者对前医观点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家观点进行评述,对"是动"... 《灵枢·经脉》中记载的十二经病候分"是动"和"所生病"两部分。后世医家对两者的区分依据有诸多解释,但该问题目前尚不能形成公论。笔者对前医观点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家观点进行评述,对"是动""所生病"的区分依据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灵枢·经脉》中"是动""所生病"的区分仅仅是出于体例上的原因,而与医理基本无涉;两部分内容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相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脉 是动病 所生病
原文传递
从马王堆医帛书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海峰 《中医文献杂志》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笔者在研读马王堆医帛书的过程中,注意到其与《灵枢·经脉》篇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发展的关系,在其中隐约可看到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马王堆医帛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
关键词 马王堆医帛书 灵枢·经脉 经络学说 起源
下载PDF
天回医简《经脉》残篇与《灵枢·经脉》的渊源 被引量:8
4
作者 顾漫 周琦 +1 位作者 柳长华 武家璧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7-1123,共7页
成都出土的天回医简中,除包含一部较为完整的经脉文献《脉书·下经》外,另有一部残损严重的经脉文献,与《医马书》同置于一底箱内。本篇残存竹简中未发现自题篇名,考其文字内容,与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成都出土的天回医简中,除包含一部较为完整的经脉文献《脉书·下经》外,另有一部残损严重的经脉文献,与《医马书》同置于一底箱内。本篇残存竹简中未发现自题篇名,考其文字内容,与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张家山汉简《脉书》,以及天回医简中的《脉书·下经》等均有所不同,而与《灵枢·经脉》的文句多有相类,故整理者拟名为《经脉》。通过对本篇与已出土经脉文献及《灵枢·经脉》的比较,展示秦汉时期中医经脉学说的源流衍变,并以此为例探讨中医经典理论的构建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回医简《经脉 脉书 阴阳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 灵枢·经脉
原文传递
经脉分支的形成过程与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京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经脉分支,与经脉的循行分布、功能表达密切相关。其形成过程可分为简帛医书与《内经》两个主要阶段。早期的经脉分支数量有限,具有说明经脉分布与病候之间关系的临床意义;《灵枢·经脉》中分支的大量增加,与临床的直接关系不明... 经脉分支,与经脉的循行分布、功能表达密切相关。其形成过程可分为简帛医书与《内经》两个主要阶段。早期的经脉分支数量有限,具有说明经脉分布与病候之间关系的临床意义;《灵枢·经脉》中分支的大量增加,与临床的直接关系不明显,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理论的完善。认识这个问题,有助于区别经络学说的理论阐释作用与临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脉 临床 医书 病候 十二经脉 《内经》 经络学说 形成过程 实际 意义
下载PDF
关于马王堆和张家山出土医书中两个词语解释的辨正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于马王堆和张家山出土医书中两个词语解释的辨正刘钊一、“牧牧”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第八条说:其病:病足热,()内痛,股内痛,腹街,脊内兼(廉)痛,肝痛。心痛,烦心,洇□□□□舌辂□旦尚□□□数(喝),牧牧,耆... 关于马王堆和张家山出土医书中两个词语解释的辨正刘钊一、“牧牧”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第八条说:其病:病足热,()内痛,股内痛,腹街,脊内兼(廉)痛,肝痛。心痛,烦心,洇□□□□舌辂□旦尚□□□数(喝),牧牧,耆(嗜)卧,以(咳)。诸病此物者,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 词语解释 马王堆帛书 喝喝而喘 《足臂十一脉灸经》 灵枢·经脉 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 《说文》 古籍整理研究 古医书
下载PDF
《内经》络脉、络病理论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建新 田元祥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络脉 气血 灵枢·经脉 经络 《内经》 络病理论
下载PDF
蠡沟穴:疏肝理气止带下
8
作者 邓聪 《中医健康养生》 2023年第2期48-49,共2页
蠡(lí)沟穴,又名交仪穴,属于足厥阴肝经穴位。蠡沟穴首见于《灵枢》,《灵枢·经脉》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蠡沟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经络穴。蠡沟穴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是调理泌尿... 蠡(lí)沟穴,又名交仪穴,属于足厥阴肝经穴位。蠡沟穴首见于《灵枢》,《灵枢·经脉》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蠡沟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经络穴。蠡沟穴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是调理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理气 灵枢·经脉 灵枢 蠡沟穴 常用穴位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胆经 足厥阴肝经穴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应用于耳鸣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苏强 张剑宁 李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6年第1期70-72,共3页
耳鸣(Tinnitus)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和... 耳鸣(Tinnitus)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和欧洲有17%(15%-20%)的人体验过5min以上的耳鸣,其中7%(5%-10%)耳鸣者经常寻医问药,3.5%(2%-5%)患者的耳鸣严重影响生活、睡眠、精力集中、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0.8%(0.5%-l%)因耳鸣而犹如残疾,65岁以上33%的人有过耳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穴位埋线 寻医问药 不良心理反应 流行病学调查 电刺激 睡眠障碍 周围环境 难治性癫痫 灵枢·经脉
下载PDF
死人有经络现象吗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裕民 《自然杂志》 1991年第12期932-933,共2页
人体中是否存在经络现象?至今在医学界(中西医)这仍是个无统一见解的问题。至于死人身上是否还有经络现象,便无争论了,一致认为死人无经络,因此几乎没人再去讨论死人的经络问题了。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直接涉及经络的实质,是研究经络... 人体中是否存在经络现象?至今在医学界(中西医)这仍是个无统一见解的问题。至于死人身上是否还有经络现象,便无争论了,一致认为死人无经络,因此几乎没人再去讨论死人的经络问题了。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直接涉及经络的实质,是研究经络现象的一个方面,是个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它有助于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现象 经络学说 十二经脉 循行 经别 示踪元素 灵枢·经脉 中医典籍 生物学死亡 阳经
下载PDF
《内经》“毛发应脏学说”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教礼 杨振平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对《内经》中有关毛发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归纳和总结,认为其中蕴含着“毛发应脏”理论:毫毛应肺脏;头发应肾脏;眉毛应膀胱;阴毛应肝胆;胡须应冲任。并初步探讨了该学说的理论依据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毛发病 发无泽 阴阳二十五人 上古天真论 六节脏象 灵枢·经脉 长刺节论 六阳 通髯 冲脉
下载PDF
“八把半锁”推拿疗法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瑞伟 雷鸣 王美元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517-1519,共3页
八把半锁"推拿疗法起源并流传于民间,1992年先贤王昭龙走访、收集、总结相关民间资料,并首次进行了详细报道。"八把半锁"由左右"青龙锁"、"返魂锁"、"紫金锁"、"白虎锁",加上&q... 八把半锁"推拿疗法起源并流传于民间,1992年先贤王昭龙走访、收集、总结相关民间资料,并首次进行了详细报道。"八把半锁"由左右"青龙锁"、"返魂锁"、"紫金锁"、"白虎锁",加上"总筋"半把组成。《说文解字》云:"锁,门键也"。顾名思义,"锁"乃门之关键也;键不开,则门道不通。"八把半锁"乃人体经络循行的枢纽,气血通行的要道。《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灵枢·经脉 经络循行 八把半锁 总筋 《说文解字》 经脉 返魂锁
下载PDF
邱茂良教授古说匡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德成 吴中朝 邱茂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古籍 邱茂良 灵枢·经脉 《名医类案》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试论经气沿经络内外循环系统的闭式循行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经络循行 经气 经络学 针灸理论 灵枢·经脉 医家 混淆 统一 共识 教材
下载PDF
《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痛证特点辨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薇 刘步平 +2 位作者 陈晓虹 胡莹莹 梁启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3-1744,1759,共3页
“是动病”与“所生病”理论完整化成型于《灵枢·经脉》,为十二经脉病候,后世对两者的含义解释颇多,但至今未有定论。痛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本文整理归纳《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有关痛证记载... “是动病”与“所生病”理论完整化成型于《灵枢·经脉》,为十二经脉病候,后世对两者的含义解释颇多,但至今未有定论。痛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本文整理归纳《灵枢·经脉》“是动病”“所生病”有关痛证记载,发现“是动病”痛证与“所生病”痛证相比,种类少、病位分布范围窄,涉及经脉少,同时阴经的痛证明显少于阳经。分析讨论两者差异,认为其主要与经脉气血的先后变化、经脉循行部位的阴阳差异、经脉属络脏腑的特异性质存在联系,在中医临床应用特别是痛证的辨证诊治过程中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脉 是动病 所生病 痛证
下载PDF
中国经络诊疗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光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400-401,共2页
中国经络诊疗器的临床应用张光辉(银川铁路医院,750011)中国经络诊疗器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针灸治疗原理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在与疾病相关的耳穴或体穴上找到变阻点或反应点后,用低频脉冲电流防治疾病的新型方法,操作简... 中国经络诊疗器的临床应用张光辉(银川铁路医院,750011)中国经络诊疗器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针灸治疗原理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在与疾病相关的耳穴或体穴上找到变阻点或反应点后,用低频脉冲电流防治疾病的新型方法,操作简便,对多种疾病均有疗效,现就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阻点 低频脉冲电流 中医经络学说 体穴 铁路医院 反应点 治疗原理 临床应用 张光辉 灵枢·经脉
下载PDF
网球肘之少阳、阳明辨
17
作者 王嘉洲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6-18,共3页
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称之为“肘痹”,属于经筋病的范畴,乃针灸科常见病。由于《灵枢·经筋》对于经筋病的治疗早有明训,即“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
关键词 网球肘 经筋病 十二经筋 肱骨外上髁炎 手阳明经 手少阳经 阿是穴 经筋疗法 压痛点 灵枢·经脉
全文增补中
列缺穴治疗虚寒型肺痿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婷 白艾灵 +1 位作者 刘祎 蔡定均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通过收集整理文献,分析《灵枢·经脉》中有关列缺穴的记载及《金匮要略》中关于虚寒肺痿的条文,进而从列缺所主虚证与虚寒肺痿主症相关性、"治痿者独取阳明""久病入络"三方面进行辨析。提出宜辰、巳时灸列缺治... 通过收集整理文献,分析《灵枢·经脉》中有关列缺穴的记载及《金匮要略》中关于虚寒肺痿的条文,进而从列缺所主虚证与虚寒肺痿主症相关性、"治痿者独取阳明""久病入络"三方面进行辨析。提出宜辰、巳时灸列缺治疗虚寒肺痿的观点。列缺所主虚证之症候"欠,小便遗数",与虚寒肺痿"吐涎沫、必遗尿,小便数"之症密切相关。列缺治疗虚寒肺痿理论依据可靠,但目前尚未见列缺治疗肺痿的报道。朔本追源,辨明二者相关性,探讨列缺治疗虚寒肺痿理论依据,以期对临床治疗虚寒肺痿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寒型肺痿 列缺穴 灵枢·经脉 金匮要略
下载PDF
腧穴检测意义及其原理探讨
19
作者 姚立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前,针灸临床独特的检测手段有腧穴检测、经络检测及非特异部位检测三类。其中传统腧穴检查已发展为多种现代仪器信息检测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意义,有必要对它在临床上的作用、原理及发展前景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1 腧穴是人体... 目前,针灸临床独特的检测手段有腧穴检测、经络检测及非特异部位检测三类。其中传统腧穴检查已发展为多种现代仪器信息检测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意义,有必要对它在临床上的作用、原理及发展前景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1 腧穴是人体特殊信息源腧穴概念在人体的确切定位现已包括360多个经穴,数以百计的传统经外奇穴,称之为“微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意义 原理探讨 经外奇穴 临床诊断意义 体穴 信息检测 第二掌骨 发展前景 灵枢·经脉 手针
下载PDF
鸿茅梦汤治疗不寐58例
20
作者 杜毅 赵淑珍 赵丽蓉 《内蒙古中医药》 1999年第S1期5-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衰弱 心肾不交 更年期综合征 心电图 心肾相交 胃不和则卧不安 医源性 变异型心绞痛 顽固性不寐 灵枢·经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