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是历史的奇遇——我译法国文学 被引量:14
1
作者 许钧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5,共9页
在长江讲坛,讲文学、讲经济、讲哲学的题目很多,但讲翻译,这是第一次。关于翻译,我想谈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请各位指正。 一、“十六字”翻译特征 首先,翻译的特征是“历史悠久”。人类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历史上,只要持不同语言的人们... 在长江讲坛,讲文学、讲经济、讲哲学的题目很多,但讲翻译,这是第一次。关于翻译,我想谈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请各位指正。 一、“十六字”翻译特征 首先,翻译的特征是“历史悠久”。人类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历史上,只要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想要交流,就会有翻译的需要,所以翻译史与人类的交流史同样悠久。在这悠久的历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文学 勒克莱齐奥 杜拉斯 普鲁斯特 罗曼·罗兰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当代中国文学 交流史 《巴黎圣母院》
原文传递
浅谈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被引量:6
2
作者 唐晓宁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6-67,共2页
雨果小说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仁爱感化是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善最后必将战胜恶 。
关键词 雨果 长篇小说 人道主义思想 文学创作 人物形象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下载PDF
雨果小说创作简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克鲁 《台州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36-43,共8页
雨果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上都自成一格。以独特的角度理解历史,反映其共和思想,用人道主义精神观照历史,批判丑恶事物,赞美崇高品德是雨果小说内容的主要特点;善于运用对照手法,重视心理描写,以浪漫的想象,史诗的气魄,再现社会... 雨果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上都自成一格。以独特的角度理解历史,反映其共和思想,用人道主义精神观照历史,批判丑恶事物,赞美崇高品德是雨果小说内容的主要特点;善于运用对照手法,重视心理描写,以浪漫的想象,史诗的气魄,再现社会和历史,构成其小说独特的艺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小说 加西莫多 创作简论 爱斯梅拉达 冉阿让 朗德纳克 人道主义思想 克洛德 《巴黎圣母院》 海上劳工
下载PDF
崇高美的艺术典范——吉利亚特形象浅论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家国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7-40,53,共5页
吉利亚特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海上劳工》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劳动者的正面形象。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从美感效应的角度审视这一艺术形象,笔者认为,这一形象最引人动情的美感特征非“崇高”... 吉利亚特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海上劳工》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劳动者的正面形象。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从美感效应的角度审视这一艺术形象,笔者认为,这一形象最引人动情的美感特征非“崇高”莫属。作者通过吉利亚特形象的塑造,为文艺作品创造崇高美的艺术典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劳工 利亚 艺术典型 美感效应 十九世纪 维克多 金钱至上 人物精神 审美意义 审美观照
下载PDF
论巴金与雨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祥霞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14-116,148,共4页
论巴金与雨果孔祥霞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锋和领袖,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之一。雨果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19世纪,随着法国历史的进程,他在诗歌、小说、戏... 论巴金与雨果孔祥霞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锋和领袖,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之一。雨果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19世纪,随着法国历史的进程,他在诗歌、小说、戏剧、文艺理论、政治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人道主义思想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巴黎圣母院》 人道意识 牺牲自己 保皇主义 艺术特色 封建专制
下载PDF
失败的英雄和英雄的失败——雨果、海明威人生观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兴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4期62-63,共2页
雨果的《海上劳工》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同是以大海为背景的名著 ,同是写一位在海上独自拼搏而最终失败的英雄 ,从而构成可比性 ,两部作品是同中有异。从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对人生的不同态度 :雨果认为奋力拼搏的人类最终必被社会毁... 雨果的《海上劳工》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同是以大海为背景的名著 ,同是写一位在海上独自拼搏而最终失败的英雄 ,从而构成可比性 ,两部作品是同中有异。从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对人生的不同态度 :雨果认为奋力拼搏的人类最终必被社会毁灭 ,而整治社会的良药是人道主义 ;海明威则认为人类的拼搏结局不全完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海明威 人生观 海上劳工 《老人与海》
下载PDF
从雨果的《海上劳工》看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毅 《云南社会科学》 1984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不知是因为写海还是什么缘故,雨果的名著《海上劳工》无论是从题材、情节,还是从语言、风格、结构等各方面来看,都让人感觉到海的气息、海的壮阔和海的丰富。题材是写人与自然,主要是与海洋的搏斗这就毋须赘言了;从情节来看,它象海一样... 不知是因为写海还是什么缘故,雨果的名著《海上劳工》无论是从题材、情节,还是从语言、风格、结构等各方面来看,都让人感觉到海的气息、海的壮阔和海的丰富。题材是写人与自然,主要是与海洋的搏斗这就毋须赘言了;从情节来看,它象海一样波澜迭涌,一波三折;从语言来看,它象海一样汪洋恣肆,气象万千;从风格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劳工 浪漫主义 创作特色 比喻 风暴 现实主义作家 天穹 玉西 兰特 骷髅
下载PDF
论雨果长篇小说的冲突艺术美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显成 《襄樊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2-57,共6页
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通过对人类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精神意识进行广泛地描写与深刻地揭示,显示了丰富的内容和远大的认识价值。雨果在他的三部长篇巨著中形象地揭示了"三种桎梏"、... 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通过对人类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精神意识进行广泛地描写与深刻地揭示,显示了丰富的内容和远大的认识价值。雨果在他的三部长篇巨著中形象地揭示了"三种桎梏"、三种冲突,构成了冲突艺术美,给审美鉴赏者以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经验、品味与直觉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感受。文章试以黑格尔的冲突美学观念,即物理或自然情况带来的冲突、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精神差异导致的冲突,浅要地探索三部长篇巨著的冲突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小说 海上劳工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下载PDF
从“克拉肯”(Kraken)到“巨型乌贼”——“邪恶章鱼”形象研究
9
作者 程方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63,共11页
从1870年代开始在各类“说教地图”和政治漫画中出现的巨型章鱼始终是一种邪恶势力的象征,其中包括《1877年庄谐版战争地图》、澳大利亚排华运动中象征华人的章鱼漫画等。而章鱼的这种邪恶形象的出现与雨果《海上劳工》的出版有着直接... 从1870年代开始在各类“说教地图”和政治漫画中出现的巨型章鱼始终是一种邪恶势力的象征,其中包括《1877年庄谐版战争地图》、澳大利亚排华运动中象征华人的章鱼漫画等。而章鱼的这种邪恶形象的出现与雨果《海上劳工》的出版有着直接关联。雨果在著作中将章鱼解释为一种“恶”的意志在自然中的体现。但是雨果笔下的章鱼形象又是从17世纪博物学家德尼·孟福尔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孟福尔在其博物学作品中将搜集到的关于章鱼的证据进行夸大甚至扭曲,并将它认定为北欧海怪“克拉肯”的原型。虽然孟福尔的论断被博物学家们所否定,但19世纪下半叶大量出现的巨型乌贼的记录让博物学家们仍倾向于将克拉肯与头足纲动物关联到一起。今天,“邪恶章鱼”的形象依旧不断地出现在包括小说、漫画、卡通、电影在内的各类艺术作品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鱼 地图 海怪 博物学 海上劳工
下载PDF
雨果——观望海洋的老游者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致诚 《航海》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坛泰斗,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戏剧、小说以及文艺理论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尽管雨果逝世距今已有117周年,但他的名字在全世界人民心中,仍在熠熠闪光.这位艺术大师对碧波万顷的大海也有深厚的情谊,他的咏海诗...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坛泰斗,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戏剧、小说以及文艺理论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尽管雨果逝世距今已有117周年,但他的名字在全世界人民心中,仍在熠熠闪光.这位艺术大师对碧波万顷的大海也有深厚的情谊,他的咏海诗篇情感真挚,尤其是名著<海上劳工>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壮观的大海画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文学家 海洋 海上劳工
下载PDF
《海上劳工》与《老人与海》海洋意象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荣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2-96,116,共6页
海洋文学是人类通过海洋认识自身世界的一个窗口,作为欧美海洋文学的两部经典之作,《海上劳工》与《老人与海》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海洋意象不仅是作家灵感的源泉,更在小说中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两部作品中的海... 海洋文学是人类通过海洋认识自身世界的一个窗口,作为欧美海洋文学的两部经典之作,《海上劳工》与《老人与海》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海洋意象不仅是作家灵感的源泉,更在小说中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两部作品中的海洋意象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象征性,以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意象 海上劳工 《老人与海》
下载PDF
论雨果长篇小说的冲突艺术美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一玫 尚显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通过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精神意识的广泛描写与深刻揭示 ,显示了丰富的内容和远大的认识价值。雨果在这三部长篇巨著中形象地揭示了“三种桎梏”、三种冲突 ,构成了冲突... 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通过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精神意识的广泛描写与深刻揭示 ,显示了丰富的内容和远大的认识价值。雨果在这三部长篇巨著中形象地揭示了“三种桎梏”、三种冲突 ,构成了冲突艺术美 ,给审美鉴赏者以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经验、品味与直觉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感受。本文试以黑格尔的冲突美学观念 ,即物理或自然情况带来的冲突、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精神差异导致的冲突 ,浅要地探索这三部长篇巨著的冲突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长篇小说 冲突艺术美 美学观念 海上劳工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精神意识 法国
下载PDF
似真似幻中显真情——评法国浪漫小说《失落的庄园》
13
作者 高海龙 《社科纵横》 1998年第1期93-94,共2页
似真似幻中显真情——评法国浪漫小说《失落的庄园》高海龙法国作家斯梯说:“从事真正的创作,需要有一种‘白日作梦的心情’,此外,还得会编排梦境,这是很难的。”(1)这件很难的事却被他的一位年仅26岁的同乡做得很好。这就是... 似真似幻中显真情——评法国浪漫小说《失落的庄园》高海龙法国作家斯梯说:“从事真正的创作,需要有一种‘白日作梦的心情’,此外,还得会编排梦境,这是很难的。”(1)这件很难的事却被他的一位年仅26岁的同乡做得很好。这就是亚兰·浮尼叶(AlainFor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小说 庄园 超现实主义者 《精神分析引论》 评法 《驴皮记》 似真 巴尔扎克 海上劳工 悲剧
下载PDF
雨果塑造的新型人道主义者——吉利亚特(《海上劳工》阅读杂记之三)
14
作者 岳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68-70,共3页
雨果在他的三大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中,塑造了三个不朽的形象,他们都是能够为别人而牺牲的强者。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但是,他们为别人作出牺牲的动机、行动和所得到的结局迥然不同。
关键词 海上劳工 人道主义者 玉西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杂记 加西莫多 人道主义思想 行动 幻想家 命运
下载PDF
责任与艺术
15
作者 王开岭 《作文通讯(实用阅读版)》 2010年第12期23-24,共2页
1885年6月1日,黎明,巴黎凯旋门,一辆穷人的黑柩车缓缓行驶,广场上涌动着近两百万法国人的头颅,他们自发地跟随着它,拱卫着它。人海上空飘荡着一面面旗幡,上面赫然题着《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秋叶集》等书名,大白... 1885年6月1日,黎明,巴黎凯旋门,一辆穷人的黑柩车缓缓行驶,广场上涌动着近两百万法国人的头颅,他们自发地跟随着它,拱卫着它。人海上空飘荡着一面面旗幡,上面赫然题着《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秋叶集》等书名,大白天路灯全部点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劳工 艺术 责任 《悲惨世界》 《九三年》 凯旋门 法国人
下载PDF
试论中西文学中“水”、“月”、“海”的象征意义
16
作者 李鹏斌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S1期59-64,共6页
试论中西文学中“水”、“月”、“海”的象征意义李鹏斌一自从孔子面对滔滔流去的江水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中国历代诗人总爱把人生忧愁与悲情寄寓于流水之中,于是日夜不息悠悠远去的流水,成了表达伤逝之情,感叹人生... 试论中西文学中“水”、“月”、“海”的象征意义李鹏斌一自从孔子面对滔滔流去的江水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中国历代诗人总爱把人生忧愁与悲情寄寓于流水之中,于是日夜不息悠悠远去的流水,成了表达伤逝之情,感叹人生易逝的一种感情的象征物。如唐朝张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学 海上劳工 “月” 象征意义 水的象征 《老人与海》 海明威 《春江花月夜》 自然景观 《鲁宾逊漂流记》
下载PDF
谈雨果小说对真、善、美的赞颂
17
作者 张媛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3-44,共2页
在世界文化史的长廊里,那些经过历史风雨的吹打和时间长河的洗刷,并且经受住了人们的反复筛选光彩依旧的作品,它们生命力的万古长青主要在于对真善美的歌颂,这是因为社会的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维克多·雨果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 在世界文化史的长廊里,那些经过历史风雨的吹打和时间长河的洗刷,并且经受住了人们的反复筛选光彩依旧的作品,它们生命力的万古长青主要在于对真善美的歌颂,这是因为社会的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维克多·雨果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代表小说有《悲惨的世界》《笑面人》《巴黎圣母院》和《海上劳工》等。雨果的小说创作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进行,从自己的审美观点出发,再进行创作型的构思,从而将对真善美的追求渗入文字中去。下面我们就从人物的四个类型来分析雨果小说对真善美的赞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海上劳工 优秀作品 《笑面人》 真善美 审美理想
原文传递
时间窃贼、心灵杀手与爱的拯救——米切尔·恩德《毛毛》试析
18
作者 黄江苏 《儿童文学选刊》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在个人的阅读世界里,因着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大宗师,俄罗斯文学便是以虔诚的信仰刻在我的心灵;因着我最爱的作家雨果,法国文学便总是激情充沛的形象,《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九三年》,雨果的每一... 在个人的阅读世界里,因着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大宗师,俄罗斯文学便是以虔诚的信仰刻在我的心灵;因着我最爱的作家雨果,法国文学便总是激情充沛的形象,《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九三年》,雨果的每一部小说都气势恢弘,激荡着善恶美丑爱恨两个最极端力量的碰撞;而德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切尔·恩德 德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海上劳工 陀思妥耶夫斯基 《巴黎圣母院》 法国文学 《悲惨世界》 善恶美丑 《浮士德》
原文传递
罗丹为雨果塑像
19
作者 张广茂 《美术大观》 2004年第5期58-59,共2页
1、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等。2、雨果年满80岁的时候,有人请罗丹为雨果作一座雕像。罗丹十分崇敬雨果,高兴地接受了这任务。3、然而,罗丹... 1、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等。2、雨果年满80岁的时候,有人请罗丹为雨果作一座雕像。罗丹十分崇敬雨果,高兴地接受了这任务。3、然而,罗丹找到雨果时,雨果却一口回绝了,不让罗丹为自己塑像,罗丹十分奇怪。4、罗丹打听了别人才弄明白:不久前有个人缠着雨果要给他塑像,雨果没办法答应了。但那个拙劣的"雕塑家"不顾雨果年老体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 《巴黎圣母院》 海上劳工 《笑面人》 雕塑家 浪漫主义 《九三年》 塑像 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
下载PDF
有趣的章鱼
20
作者 刘剑 《少年月刊(小学低年级)》 2014年第7期55-57,共3页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写了一部小说,名叫《海上劳工》。在这部书里,雨果描写了海洋里的一种像“多头毒蛇”一样可怕的怪物,它就是章鱼。其实,章鱼并不那样可十白,它是软体动物,在世界各大洋里都有分布,一般生活...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写了一部小说,名叫《海上劳工》。在这部书里,雨果描写了海洋里的一种像“多头毒蛇”一样可怕的怪物,它就是章鱼。其实,章鱼并不那样可十白,它是软体动物,在世界各大洋里都有分布,一般生活在7-40米深的海洋里,以蟹(xie6)、虾、鱼、贝类为食物。它们的头上长着八只长长的腕(wan)手,走路的样子很有趣,腕手在海底不停地交错移动,就像人踩高跷(qiao)一样。它们的脾气温和,遇到人以后甚至还很害怕,躲在岩石的缝隙(feng xi)里,或者把身体紧紧地贴在岩石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鱼 海上劳工 19世纪 著名作家 软体动物 维克多 雨果 海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