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个女人与三座城市——世纪之交“怀旧”视野中的城市书写 |
贺桂梅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2
|
仁义叙事的难度与难局——铁凝论 |
张莉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3
|
自我相异性与浪漫主义幽灵——试论《永远有多远》隐含的女性另类谱系 |
陈晓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4
|
打开边界的博物馆——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实验性策展实践为例 |
许潇笑
|
《博物院》
|
2020 |
7
|
|
5
|
现实批判和表现主义的佳作——评话剧《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
郑荣健
|
《新世纪剧坛》
|
2024 |
0 |
|
6
|
铁凝近作中的女性形象——读《玫瑰门》和《永远有多远》 |
胡燕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7
|
主体精神的续延——读铁凝《永远有多远》 |
马堃
张克勇
|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3
|
|
8
|
热切眺望与宁静返归:《大浴女》的成长主题探析 |
郑利萍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2
|
|
9
|
思想的雕塑:论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李骞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0
|
镜子意象的解读——重阅《永远有多远》与《空镜子》 |
杨雪飞
|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1
|
铁凝:文学最终要向世界传达体贴之情 |
舒晋瑜(采访)
|
《书摘》
|
2022 |
0 |
|
12
|
《永远有多远》中白大省形象探析 |
郝艳萍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3
|
边原 顺境中保持清醒 逆境中坚定信心 |
郭嘉
|
《时尚北京》
|
2022 |
0 |
|
14
|
爱情之树长青——读铁凝新作《火锅子》 |
张莉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5
|
欲望·迷失·命运的多声部叠加——《永远有多远》主题探索 |
郝江波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6
|
愿望缔造热忱,勇气催生力量——铁凝儿童小说《哦,香雪》导读 |
李学斌
|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
2022 |
0 |
|
17
|
时代的二律背反——《永远有多远》的叙事策略 |
郑园珺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8
|
永远有多远 |
陆梅
|
《新读写》
|
2009 |
0 |
|
19
|
“纯洁”与“放荡”的复杂变奏:三对女性·三部作品·三位作家·一个问题 |
李萱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20
|
刘孜:百变爱情演绎两个人的烟火 |
元江
石华
|
《女性天地》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