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底峡的佛学思想及其对西藏佛教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继欧 《法音》 1983年第4期26-28,共3页
阿底峡尊者于公元九八二年出生于札户罗国(今孟加拉国达卡地区),是迦尔耶那师利国王的第二子,幼名月藏。出生十八个月就能读诵“赞佛”文句。十五岁时,能以所学《正理滴论》的道理降伏外道。年满二十一岁即通达一切明处。尊者幼年不贪王... 阿底峡尊者于公元九八二年出生于札户罗国(今孟加拉国达卡地区),是迦尔耶那师利国王的第二子,幼名月藏。出生十八个月就能读诵“赞佛”文句。十五岁时,能以所学《正理滴论》的道理降伏外道。年满二十一岁即通达一切明处。尊者幼年不贪王位,专事游历,遍经诸国,访师学法。所依止的名师中得成就者有十二人。他依止黑山寺罗睺罗毱多受大灌顶并学一切修行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学思想 阿底峡 尊者 罗睺罗 正理滴论 月称 师利 补特伽罗 佛护 现观庄严论
原文传递
法称的“七部量论”在西夏
2
作者 马洲洋 《西夏研究》 2023年第1期73-83,共11页
法称的“七部量论”是印藏量论传统中的基础文本群。虽然它们近代以前较少为汉地僧众所知,但却通过藏传佛教的媒介为西夏佛教所吸收。本文主要利用Инв.No.3817与Инв.No.861两篇西夏文文本研究了西夏人对“七部量论”的系统性认识... 法称的“七部量论”是印藏量论传统中的基础文本群。虽然它们近代以前较少为汉地僧众所知,但却通过藏传佛教的媒介为西夏佛教所吸收。本文主要利用Инв.No.3817与Инв.No.861两篇西夏文文本研究了西夏人对“七部量论”的系统性认识。此外,本文还基于目前所见西夏文本证据情况探讨了西夏人对“七部量论”的实际学习。最后,本文通过比对藏文材料指出西夏“七部量论”的相关知识应来源于桑浦内邬托的量论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法称 量论 《正理滴论》 桑浦内邬托
下载PDF
西夏文因明文献《第三品:自利比量》考略
3
作者 次珠拉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2,共8页
俄藏ИHB.No.2516《第三品:自利比量》是藏文因明文献西夏文译本之一。文章引用《正理滴论》原句并作阐释,参考俄·洛丹喜绕的因明观点等,确定这是一部由藏族学者于1092年之后撰写的《正理滴论》藏文注疏之西夏文译本。经对勘发现,... 俄藏ИHB.No.2516《第三品:自利比量》是藏文因明文献西夏文译本之一。文章引用《正理滴论》原句并作阐释,参考俄·洛丹喜绕的因明观点等,确定这是一部由藏族学者于1092年之后撰写的《正理滴论》藏文注疏之西夏文译本。经对勘发现,该文献与现存的7部《正理滴论》注疏之藏文本不相吻合,故其藏文原典仍未被发现或已佚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理滴论》 自利比量 西夏文 因明学
下载PDF
英藏西夏文《正理滴论》残片考释——兼论西夏文因明文献类别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川 《西夏研究》 2022年第4期111-116,共6页
目前公布的西夏佛教文献中有一批与藏传因明相关的文献,也是西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础性文献“緳镀蘶磟蚚仕”(正理滴特殊造)据藏文本Rigs pa'i thigs pa zhes bya ba'i rab tu byedpa(正理滴论)翻译而来。英藏黑水... 目前公布的西夏佛教文献中有一批与藏传因明相关的文献,也是西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础性文献“緳镀蘶磟蚚仕”(正理滴特殊造)据藏文本Rigs pa'i thigs pa zhes bya ba'i rab tu byedpa(正理滴论)翻译而来。英藏黑水城文献中的一纸残片可以弥补《俄藏黑水城文献》的缺失。论文对这一残片进行了详细考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所见全部因明文献进行了初步分类,为学界进一步认识这批出土西夏文献材料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献 因明著作 《正理滴论》
下载PDF
吐蕃时期古印度因明文献初析——以敦煌藏文残卷P.T.0123为例
5
作者 改玛本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8,共6页
对《法藏敦煌藏文文献》中发现的敦煌藏文残卷P.T.0123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P.T.0123号写卷应由法称的《正理滴论》和《成他相续论》、律天所著《正理滴论疏》和《成他相续论疏》四部残卷组成。二是通过对P.T.0123号... 对《法藏敦煌藏文文献》中发现的敦煌藏文残卷P.T.0123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P.T.0123号写卷应由法称的《正理滴论》和《成他相续论》、律天所著《正理滴论疏》和《成他相续论疏》四部残卷组成。二是通过对P.T.0123号写卷与四部不同版本的《丹珠尔》中相关论典版本的比较,认为《成他相续论》是印度堪布扎拿牟扎和大译师完德叶西等翻译审定;《正理滴论疏》是印度堪布释达斯哈和大译师比丘巴泽翻译审定;《成他相续论疏》是大译师巴泽热切达翻译审定。三、敦煌本《正理滴论》产生年代晚于1312,是纳唐版或者是后期单行本的校勘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文献 正理滴论 成他相续论 法称 律天
下载PDF
西夏文《正理滴论》义理探微
6
作者 次珠拉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7,共8页
以《正理滴论》为代表的译自藏文的西夏文因明文献对梳理藏传因明传播史与义理进程研究意义重大。四件西夏文《正理滴论》残卷相对应的内容有不及藏文原文甚至错误之处,也因使用精简化与标准化术语而超越原文,从而使《正理滴论》的不可... 以《正理滴论》为代表的译自藏文的西夏文因明文献对梳理藏传因明传播史与义理进程研究意义重大。四件西夏文《正理滴论》残卷相对应的内容有不及藏文原文甚至错误之处,也因使用精简化与标准化术语而超越原文,从而使《正理滴论》的不可得因11分法、因三相定义中添加“唯”字、确立二支论式等理论建树发生了微妙变化,其中,西夏文“实有法”的外延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理滴论》 西夏文因明 义理
下载PDF
论《正理滴论》中的不可得因
7
作者 赛藏 《攀登(藏文版)》 2021年第2期108-116,共9页
依据法称在《正理滴论》为自比量品中,对三个正因解析的繁简程度及各正因所举例子的多寡,得出法称重视三个正因当中的“不可得因”,并且在“不可得因”中着重探讨“可现不可得的因”。通过分析和归纳“不可得因”中的十一种具体类型的特... 依据法称在《正理滴论》为自比量品中,对三个正因解析的繁简程度及各正因所举例子的多寡,得出法称重视三个正因当中的“不可得因”,并且在“不可得因”中着重探讨“可现不可得的因”。通过分析和归纳“不可得因”中的十一种具体类型的特征,批判了剧宗林在《正理滴论译解》中认为“可现不可得的因”中的“未缘亲果可现不可得因”不能归入正因的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理滴论》 不可得因 可现不可得因
下载PDF
浅谈因明名著《正理滴论》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
8
作者 拉巴次旦 旦增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2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论文对古印度因明(又译作“量学”)创始者之一法称所著《因明七论》之《正理滴论》进行了探析,首先,基于唯物论观点阐述《正理滴论》自古印度传译藏区的发展过程,探究其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比较学方法对杰擦·达玛仁钦所著《智者欢... 论文对古印度因明(又译作“量学”)创始者之一法称所著《因明七论》之《正理滴论》进行了探析,首先,基于唯物论观点阐述《正理滴论》自古印度传译藏区的发展过程,探究其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比较学方法对杰擦·达玛仁钦所著《智者欢喜正理滴论注》及《善说藏正理滴论注》的成书背景、哲学内涵进行分析;同时,从诠释学的视角对莲花戒《正理滴论前品摄义》的内容及其独创之处进行论述。进而依据大量文献资料论证因明学“大小正理”分别为《定量论疏解》、《正理滴论广释》注释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明 正理滴论 古印度 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