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湛然简谱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俞学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
出处
《佛学研究》
2003年第0期214-222,共9页
-
文摘
被后世推为天台宗九祖的湛然(711—782)生活在8世纪,中唐时期。其主要活动区域在吴越地区。天台宗自智顗(538—597)-章安灌顶(561-632)之后,经历了法华智威(?-680)、天宫慧威(634-713)、左溪玄朗(673—754)三代,虽然坚持传弘天台止观,但并无大的建树,更毋庸说再现智者时期的恢弘气象。湛然生存的时期,正逢禅宗、法相唯识、华严诸宗兴起,各成一家。湛然有感于天台的消沉,阐释经论,弘扬止观,开庭摄徒,终于使天台焕然中兴。然而,由于史料的含混,研究的欠缺,有关湛然的生平、履迹湮灭难寻。本文试图从各种史传、著述中考其蛛丝马迹,整理出一个较为明晰的简谱。
-
关键词
湛然
梁肃
止观辅行
释签
文句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天台戒律论
- 2
-
-
作者
张文良
徐绍强
-
机构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中科院亚太所
-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2期56-61,共6页
-
文摘
依照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判教思想,天台一系教学是有别于藏、通、别教的圆教。圆:圆满,圆融义;天台法门,众生一念具足三千诸法,是为圆满;三千诸法融即于众生一念,是为圆融。天台之圆融精神,还表现在以圆融一体的模式看待一切相对相待的法相。诸如色心、内外、性修、因果、染净、依正、自他、三业、权实、受润等,在天台之学中,皆一体不二。此不二性于定慧学上展开,即为天台的“一念三千”、“止观双运”、“三谛圆融”等妙理:而于戒学,则为“会性起修,会修起性”的妙戒。天台戒于戒律四科皆显示出不同于其它教门的特色,具体可概括为“以粗入妙”的戒法说,“性具发显”的戒体说,“以心持戒”的戒行说,以及“三品四乘”的戒相说。本文拟以智者大师的戒学思想为主体,对天台戒律观做一初步探讨。
-
关键词
戒体
智者大师
戒律
止观双运
天台宗
具足戒
止观辅行
菩萨
《成唯识论》
世间出世间
-
分类号
B946.1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止观辅行》引《说文解字》考
- 3
-
-
作者
吴谢海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90-94,116,共6页
-
文摘
成书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的《止观辅行》保存了部分古本《说文解字》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辑录和考察该书所引的《说文解字》材料,可以丰富“引《说文》”研究的成果,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材料支持。《止观辅行》凡36例征引《说文解字》,计释36字,其中与今本《说文解字》完全相合仅8例,其讹误者可为钱大昕“唐人引《说文》不皆可信”的论断提供更多的例证。
-
关键词
《止观辅行》
引《说文解字》
今本《说文解字》
-
Keywords
Zhi Guan Fu Xing
Quoting Shu Wen Jie Zi
the current edition of Shuo Wen Jie Zi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止观辅行传弘决》引《尔雅》异文考
- 4
-
-
作者
温慧婷
-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3期105-108,共4页
-
文摘
《止观辅行传弘决》是唐代佛教注疏,其中明引《尔雅》34例。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止辅行传弘决》所引与《尔雅》原文完全相同、与《尔雅》原文存在细微差别、与《尔雅》原文存在较大差异以及误引他书。文章重点对第三部分进行考察,展示存在的异文情况以及分析异文的成因。
-
关键词
止观辅行传弘决
尔雅
佛经
异文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H12
-
-
题名浅析湛然“无情有性”的佛性说
- 5
-
-
作者
张云飞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98-106,共9页
-
文摘
隋唐是佛学在中国传播发展的鼎盛阶段,佛性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湛然“无情有性”的佛性说是这个阶段佛性说的典型代表。湛然,生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死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常州荆溪(今江苏宜兴)人。俗姓戚。他是天台宗九祖,被尊称为“九祖荆溪尊者”,“妙乐大师”和“荆溪大师”。他一生以“复兴”天台宗为已任,努力从事佛教活动,至老不息。著作洋洋万言,主要有《法华玄义释签》、《止观辅行传弘决》、《法华文句记》、《维摩经疏记》。
-
关键词
无情有性
佛性
止观辅行传弘决
天台宗
成佛
法华玄义释签
荆溪
尊者
止观义例
圆融三谛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佛教名相
- 6
-
-
作者
石明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8,23+40,共3页
-
文摘
五根 (一)指三十七道品之第五行法。五根的内容包括:一信根,指信三宝等道理者;二精进根,又称进根、勤根,指勇猛修善法者,如“四正断”;三念根,指忆念正法者,如“四念处”;四定根,指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者,如“四禅”;五慧根,由观中所起而了知如实之真理者,如“四谛”。此五者为能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称五根。
-
关键词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
禅定
善法
五停心观
四如意足
止观辅行传弘决
四神足
修善
佛教用语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从语言学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7
-
-
作者
李明权
-
出处
《法音》
1983年第1期19-24,共6页
-
文摘
外来因素对一种语言的影响,或许无过于佛教对汉语的影响了。至今,汉语中仍有小少源于佛教的常用词,如“世界”、“实际”、“究竟”、“转变”、“烦恼”等,只不过人们往往习用而不知罢了。佛教词汇数量之巨,在汉语专科词中是首屈一指的。有人统计,仅佛经中的“名数”一类,即有三千多个。佛教词汇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它兼有专科词、外来语和古语词三种形态,有特殊的宗教内涵和表现形式,并且同普通词汇交叉影响,成为人们阅读古代文献的难关。本文拟从佛教词汇的渊源、理论和组成等方面,作一些粗略的阐述和分析。佛经的译传,肇始于汉末。经过五百余年至盛唐时期,编成《开元释教录》。
-
关键词
开元释教录
译师
翻译名义集
外来因素
常用词
百法明门论
译经
悉昙字记
三千大千世界
止观辅行传弘决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真理
- 8
-
-
作者
禹振声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38-38,共1页
-
文摘
真理,简单地说,就是真实的道理.唐代湛然(711~782)《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九之一说:"漏即是事,无漏即真理."这是以有惑、业、苦为事,无惑、业、苦为理,漏尽即得证真谛我空真如.梁代慧皎《高僧传》卷四"支遁传"中说:"郗超后与亲友书云:林法师(支遁字道林)神理所通,玄拔独悟,实数百年来绍明大法,令真理不绝,一人而已."
-
关键词
止观辅行传弘决
支遁
我空
郗超
慧皎
神理
梁代
《高僧传》
无惑
书云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