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红高粱》到《檀香刑》 |
莫言
王尧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47
|
|
2
|
发现故乡与表现自我——莫言访谈录 |
周罡
莫言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2 |
41
|
|
3
|
刑场背后的历史——论《檀香刑》 |
洪治纲
|
《南方文坛》
|
2001 |
39
|
|
4
|
当死亡比活着更困难──《檀香刑》中的人性分析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3
|
|
5
|
历史的挽歌与生命的绝唱──论莫言长篇新作《檀香刑》 |
韩琛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2 |
21
|
|
6
|
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 |
余杰
|
《社会科学论坛》
|
2004 |
13
|
|
7
|
是大象,还是甲虫?——评《檀香刑》 |
李建军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7
|
|
8
|
后寻根:乡村叙事中的暴力美学 |
朱大可
|
《南方文坛》
|
2002 |
11
|
|
9
|
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 |
莫言
杨扬
|
《南方文坛》
CSSCI
|
2004 |
15
|
|
10
|
谈小说英译中人物“声音”的再传递——以葛浩文翻译的《呼兰河传》和《檀香刑》为例 |
孙会军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1
|
极刑背后的空白——论《檀香刑》的主体和主题缺失 |
徐兆武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2
|
论莫言小说《檀香刑》中的生命意识 |
苏忠钊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7 |
10
|
|
13
|
是大象,还是甲虫? |
李建军
|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4
|
论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 |
季桂起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5
|
晚期风格的开始——莫言《晚熟的人》 |
王德威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6
|
挑战阅读 |
张伯存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7
|
莫言小说的语言滑变与心理特色 |
田甜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5
|
|
18
|
论莫言小说《檀香刑》中的生存与人性 |
吴丽丹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6
|
|
19
|
莫言小说的情爱模式及其文化内涵 |
李茂民
|
《理论与创作》
|
2003 |
5
|
|
20
|
声音唱出的民间狂欢——“猫腔”给莫言《檀香刑》带来的超越 |
陈天竺
|
《社科纵横》
|
200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