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思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5期46-48,共3页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几千年历史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数不胜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几千年历史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数不胜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地方戏曲川剧为例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去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些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域特色 柳荫
下载PDF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京剧《柳荫记》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潇 《大舞台》 2023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梁祝”故事为蓝本的戏曲有多个版本。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对20世纪50年代袁雪芬、范瑞娟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复排和移植。京剧《柳荫记》则在保留“梁祝”基本情节的同时进行了细节的调整与唱腔的创新。由于越剧与... 以“梁祝”故事为蓝本的戏曲有多个版本。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对20世纪50年代袁雪芬、范瑞娟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复排和移植。京剧《柳荫记》则在保留“梁祝”基本情节的同时进行了细节的调整与唱腔的创新。由于越剧与京剧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色,二者在人物塑造、情节内容、曲词风格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京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柳荫
原文传递
“洪派”四要素简谈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溪 《大舞台》 2006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评剧 艺术节 剧目 成兆才 柳荫 一级演员 小生 说唱音乐 唱腔
下载PDF
柳荫摇曳小清新 看丁晓君、金喜全版《柳荫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泓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3,共2页
因"柳""留"谐音,在中国,杨柳从《诗经》开始就成了人们咏唱离情别绪的主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庾子山《枯树赋》末尾引桓大司马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纯净又深沉,很美。对柳的审美表现,... 因"柳""留"谐音,在中国,杨柳从《诗经》开始就成了人们咏唱离情别绪的主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庾子山《枯树赋》末尾引桓大司马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纯净又深沉,很美。对柳的审美表现,京剧舞台也有——上世纪50年代的《柳荫记》,叙梁祝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荫 清新 《枯树赋》 离情别绪 《诗经》 审美表现 50年代 梁祝故事
下载PDF
崔光丽
5
《现代艺术》 2017年第12期32-33,共2页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最佳配角奖第一名,首届中国川剧节金奖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优秀专家。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工...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最佳配角奖第一名,首届中国川剧节金奖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优秀专家。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工川剧旦角,艺术根底扎实,唱、念、做、舞高度契合协调,优雅的台步和脚尖舞更是被外国观众誉为'东方的芭蕾'。代表剧目《情探》《易胆大》《柳荫记》《碧波红莲》《天下一佛》《和亲记》《人间好》《好女人·坏女人》《阖宫欢庆》《打饼》《铎声阵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胆大》 柳荫 国家一级演员 戏剧表演 《和亲 中国戏剧家协会
原文传递
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之二)
6
作者 桂遇秋 雷靖 《黄梅戏艺术》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黄梅戏 传统剧目 考略 《下天台》 柳荫 《上天台》 《三世缘》 《鹦哥 《解石钟》
下载PDF
曲腔纷呈梁祝戏
7
作者 李丹 《戏剧之家》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在一千六百多年的流传中,它被诸多剧种改编搬演,继而又成为诸多剧种的保留经典,《曲腔纷呈梁祝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类戏剧的"梁祝",它不仅是值得珍视的戏剧文化遗产,而且还有尚...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在一千六百多年的流传中,它被诸多剧种改编搬演,继而又成为诸多剧种的保留经典,《曲腔纷呈梁祝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类戏剧的"梁祝",它不仅是值得珍视的戏剧文化遗产,而且还有尚待发掘更广泛的艺术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 故事情节 唱词 川剧 柳荫 京剧 曲腔
下载PDF
新版梁祝爱情传奇——川剧《柳荫记》
8
作者 周俊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2-123,共2页
川剧《柳荫记》是经典传统剧目,它以梁祝爱情.故事为题材,在舞台上展现出四川地方戏的特色与风格。近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川剧《柳荫记》为观众带来了具有现代元素的新版本。新《柳荫记》是由台湾导演李小平指导,由国家一级演员刘... 川剧《柳荫记》是经典传统剧目,它以梁祝爱情.故事为题材,在舞台上展现出四川地方戏的特色与风格。近日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川剧《柳荫记》为观众带来了具有现代元素的新版本。新《柳荫记》是由台湾导演李小平指导,由国家一级演员刘谊和国家二级演员邹宏分别饰演祝英台与梁山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荫 爱情传奇 川剧 长安大戏院 传统剧目 地方戏 李小平 梁山伯
原文传递
《柳荫记》和《草民宋士杰》的舞台出新
9
作者 王雪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3-124,共2页
本次的川剧展演以新编历史剧和改编传统剧为主,它们都对传统戏曲舞台进行了大胆变革,为我们展现了当代舞台创作者的创新思路,这里谈谈观看《柳荫记》和《草民宋世杰》的体会。
关键词 柳荫 戏曲舞台 宋世杰 新编历史剧 创新思路 传统剧 创作者 观看
原文传递
对川剧《柳荫记》的唱腔唱法的一点意见
10
作者 刘禹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125,共2页
川剧的声腔包括昆曲、高腔、胡琴、乱弹和灯戏五种,其中,川剧高腔的特点是清唱时用节拍自由的散板,而帮腔则为速度较快的一板三眼。笔者平时对川剧的学习不多,对于川剧高腔了解则更少,但每当听到川剧高腔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它那... 川剧的声腔包括昆曲、高腔、胡琴、乱弹和灯戏五种,其中,川剧高腔的特点是清唱时用节拍自由的散板,而帮腔则为速度较快的一板三眼。笔者平时对川剧的学习不多,对于川剧高腔了解则更少,但每当听到川剧高腔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它那时而响彻云霄,时而低回婉转的唱腔所吸引——虽然笔者还从未去过四川,但只要一听到川剧高腔,脑海里面就立刻浮现出青城、峨眉的茫茫云海,心中无限向往。而川剧《柳荫记》中的声腔主要就是由高腔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荫 川剧 唱腔 唱法 高腔 声腔 昆曲 胡琴
原文传递
川剧的“特技” 戏曲的“玩意儿”
11
作者 徐棻 《剧本》 2019年第8期59-61,共3页
一说到川剧,哪怕没有看过川剧的人,都能说出两个字:变脸.不错,'变脸'是川剧的一种特殊手法,如今已是闻名天下的特技。'变脸'在川剧中已存在一百多年,但是让它惊艳于世的,却是电影人黄宗英拍的一部纪录片《中国一绝》。... 一说到川剧,哪怕没有看过川剧的人,都能说出两个字:变脸.不错,'变脸'是川剧的一种特殊手法,如今已是闻名天下的特技。'变脸'在川剧中已存在一百多年,但是让它惊艳于世的,却是电影人黄宗英拍的一部纪录片《中国一绝》。片中记录了许多中国的绝活,其中一绝就是川剧'变脸'。此后,'变脸'开始名扬天下。川剧是一个重视技巧的剧种。其实,凡古老剧种如昆曲、秦腔、京剧等都很重视技巧,都有自己的'玩意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手法 阳友鹤 柳荫
原文传递
浅谈京剧《柳荫记》——梁山伯的人物塑造(上)
12
作者 孙大鹏 萧逍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第10期17-18,共2页
京剧小生剧目《柳荫记》是一出典型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色彩,又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的爱情故事.剧情讲的是祝家庄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出外求学,路遇梁山伯,两人互相产生感情,梁山伯并未发现祝英台是女扮男装.但最终梁山伯知晓祝... 京剧小生剧目《柳荫记》是一出典型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色彩,又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的爱情故事.剧情讲的是祝家庄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出外求学,路遇梁山伯,两人互相产生感情,梁山伯并未发现祝英台是女扮男装.但最终梁山伯知晓祝英台为女儿身的时候,祝英台的父母已然将其许配给了马文才,梁山伯后悔不已、悲痛万分,最终在无奈之下郁郁而死,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思念之情不改,最后也为之殉情,两人死后双双化为蝴蝶结伴飞去,造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被国外称之为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荫 梁山伯 人物塑造 京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传统文化 女扮男装 爱情故事
下载PDF
川剧艺苑的一朵奇葩——记民盟盟员、著名川剧演员崔光丽
13
作者 魏旻 《四川统一战线》 2013年第8期26-27,共2页
崔光丽,民盟盟员,四川省川剧院著名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有川剧《柳荫记》、《情探》、《刁窗》、《合宫观庆》、《人间好》、《和亲记》、《好女人坏女人》、《易胆大》等,曾获首届中国川剧节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 崔光丽,民盟盟员,四川省川剧院著名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有川剧《柳荫记》、《情探》、《刁窗》、《合宫观庆》、《人间好》、《和亲记》、《好女人坏女人》、《易胆大》等,曾获首届中国川剧节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等重大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演员 盟员 民盟 中国戏剧梅花奖 四川省川剧院 柳荫 《情探》 代表作
下载PDF
为我痴迷的京剧艺术寻方求诊——赞京剧演员攒戏打本子的优良传统
14
作者 王淼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1,共4页
我是一位年过六旬的京剧老演员。虽非出身梨园,但我自幼被京剧的魅力所感染,深信自己绝不亚于梨园业内子弟。我的父母均为超级戏迷,记得我从上小学起就已加入了通宵排队购戏票的人流。那时有幸在剧场观看了《赤壁之战》、《柳荫记》、
关键词 京剧演员 京剧艺术 传统 《赤壁之战》 柳荫 梨园 戏迷
原文传递
为了那一瞬间的辉煌
15
作者 李牧雨 《现代艺术》 2017年第10期52-57,共6页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妇代会代表,四川省剧协委员,民建省政府委员,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第十三批四川省优秀突出贡献专家,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992年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戏剧表演班学习;1994年参...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妇代会代表,四川省剧协委员,民建省政府委员,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第十三批四川省优秀突出贡献专家,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992年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戏剧表演班学习;1994年参加四川省川剧学校第三届桃李杯比赛,在《拷红》一剧中扮演红娘荣获二等奖;1995年参加第四届全国戏校'梨园杯'比赛,在《武松杀嫂》中扮演潘金莲荣获全国金奖;2002年在《六月雪》中成功塑造了关汉卿名剧中的窦娥舞台形象,荣获首届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一等奖;2007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荫 四川省 六月雪 《易胆大》 《巴山秀才》 祝英台 经典剧目 《白蛇传》
原文传递
科诨非“小道”——简论《柳荫记》中的喜剧元素
16
作者 张家恕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柳荫 喜剧元素 科诨 川剧 悲剧精神
下载PDF
川剧“梁祝戏”的生成与演变
17
作者 肖娇娇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79,共5页
“梁祝”故事在清末进入川剧表演,留存下许多剧本,既有全本,也有折子戏。折子戏以《送行》《骂媒》《祝庄访友》为多,剧本的刊刻地点集中在四川地区,这与川剧的地域性有关。相较其他剧种,川剧“梁祝戏”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语言的本地... “梁祝”故事在清末进入川剧表演,留存下许多剧本,既有全本,也有折子戏。折子戏以《送行》《骂媒》《祝庄访友》为多,剧本的刊刻地点集中在四川地区,这与川剧的地域性有关。相较其他剧种,川剧“梁祝戏”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语言的本地化和世俗化,人物设置的变动,故事情节的变化等。此外,“梁祝”故事也在川剧内部流动和变化,包括语言由世俗到文雅,场次的精简、结局的变迁以及经典情节的安排等。探讨“梁祝”故事在各剧种间的差异及其演变,对当下川剧“梁祝戏”的改编和演出都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梁祝戏” “梁祝”故事 柳荫 《骂媒》 《祝庄访友》
原文传递
纪念京剧大师叶盛兰诞辰100周年主题纪念演出
18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京剧大师 柳荫 叶盛兰 叶少兰 诞辰
原文传递
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探索及意义
19
作者 王景龙 《黄梅戏艺术》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作为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故事凭借自身深沉的审美意蕴,成为文学、戏曲、电影、音乐等文艺领域的重要创作素材。在戏曲舞台上,曾产生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52)、川剧《柳荫记》(1952)、京剧《英台抗婚》(1954)等诸多... 作为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故事凭借自身深沉的审美意蕴,成为文学、戏曲、电影、音乐等文艺领域的重要创作素材。在戏曲舞台上,曾产生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52)、川剧《柳荫记》(1952)、京剧《英台抗婚》(1954)等诸多经典剧目。在黄梅戏的艺术视阈之内,亦流传有正本戏《下天台》《山伯访友》与折子戏《英台自叹》等传统梁祝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剧目 黄梅戏 梁祝 艺术探索 戏曲舞台 川剧《柳荫 创作素材 四大民间传说
原文传递
对川剧《柳荫记》结局“化鸟”不“化蝶”的多维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婕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川剧《柳荫记》被普遍看作是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但其"化鸟"结局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文章从川剧《柳荫记》的剧本内容、剧本发展、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四个维度综合研究了其"化鸟"不"化蝶"的... 川剧《柳荫记》被普遍看作是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但其"化鸟"结局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文章从川剧《柳荫记》的剧本内容、剧本发展、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四个维度综合研究了其"化鸟"不"化蝶"的铺排、沿袭、必然和缘由,揭示出川剧《柳荫记》"化鸟"结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柳荫 “化鸟” “化蝶” “梁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