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白身世及生卒年代新考 被引量:7
1
作者 林贞爱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3-9,79,共8页
李白的身世,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的生卒年代,虽有几种说法,但绝大部份人都认为他生于公元七○一年,卒于七六二年,几乎成为定论。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他的生平事迹、诗歌系年都造成许多错觉,致使有些诗文难于理解。记载李白身... 李白的身世,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的生卒年代,虽有几种说法,但绝大部份人都认为他生于公元七○一年,卒于七六二年,几乎成为定论。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他的生平事迹、诗歌系年都造成许多错觉,致使有些诗文难于理解。记载李白身世及出生年代最原始最权威的材料,要数李阳冰的《草堂集序》。这篇序文不仅对李白家世的变迁,而且对李白的出生时间、地点、名字的来源都作了交代.既是诗文集的序文,也是作者小传,是今天我们研究这一伟大诗人的宝贵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堂 生卒年代 李阳冰 生平事迹 诗文 李白 范传正 出生年代 《文苑英华》 元七
下载PDF
《李白集》前言 被引量:4
2
作者 郁贤皓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80-188,共9页
关键词 李白 前言 中国古代 中国人民 诗歌艺术 诗歌史 青年人 诗篇
下载PDF
李白集诗题、题下自注的写卷本原貌与义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成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9,共14页
唐至北宋,李白集写卷的文本形貌处于未清未全、流质易变的不稳定状态。当宋人编次缮定李白集的时候,许多唐卷古本中的题下小字自注已然羼乱为大字诗题。通过对李白集内部文本义例之比类归纳,辅以唐集文本通例之互证,可发现李白集"... 唐至北宋,李白集写卷的文本形貌处于未清未全、流质易变的不稳定状态。当宋人编次缮定李白集的时候,许多唐卷古本中的题下小字自注已然羼乱为大字诗题。通过对李白集内部文本义例之比类归纳,辅以唐集文本通例之互证,可发现李白集"时"字通常作为题下追述性小字注的文本标识、讳名例皆入题注、解题类及文本体式类文字均入题注等特点,凡此种种,皆可参酌唐人诗题的制题规律抽绎文本通例。宋人在整理李白集时,曾对主题相关的诗题进行了"合题"化处理,这实际上对李白诗的精确编年造成很大干扰。李白诗题、题注中存留了一些反映唐宋卷轴古本编次特征的信息,可以结合中古文集义例对卷轴时代之李白集诗题、题注原貌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诗题 题下自注 义例 文本修复
原文传递
李白集咸淳本、宋蜀本乐府编次差异与来源考察——兼论李集当涂刊本
4
作者 杨理论 周玮璞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4,F0002,共21页
李白集现存咸淳本和宋蜀本两种宋版的编次特征差异颇大,其中乐府一类有明显的异同分界:咸淳本卷三、卷四与宋蜀本相关部分篇目排序几乎全同,而卷五则出现有规律可循的紊乱,且三卷之间有明显的编次矛盾。结合乐史、宋敏求等人的编次体例... 李白集现存咸淳本和宋蜀本两种宋版的编次特征差异颇大,其中乐府一类有明显的异同分界:咸淳本卷三、卷四与宋蜀本相关部分篇目排序几乎全同,而卷五则出现有规律可循的紊乱,且三卷之间有明显的编次矛盾。结合乐史、宋敏求等人的编次体例及早期李白乐府的流传接受史,可以推断咸淳本乐府卷三、卷四的编次应保留了李阳冰《草堂集》的乐府原貌,而卷五则承袭了乐史与宋敏求的递相增广。二本后半部分乐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宋蜀本乐府类保留了曾巩编年,而咸淳本及其所据的绍熙元年(1190)赵汝愚所刊当涂本,不来源于曾巩考次本,而基本保存了乐史、宋敏求本乐府部分递相补辑而未经整理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乐府 咸淳本 宋蜀本 编次差异 当涂本
原文传递
“人生不朽是文章”——略述李白文的思想内容 被引量:1
5
作者 牛宝彤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Z1期79-82,共4页
“白也诗无敌”。李白是“以诗名家”的,在盛大诗名的掩盖下,李白的文章却鲜为人重视。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上韩荆州书》两篇文章,由于被《古文观止》选录,广被流传,家喻户晓,是大家所公认的名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 “白也诗无敌”。李白是“以诗名家”的,在盛大诗名的掩盖下,李白的文章却鲜为人重视。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上韩荆州书》两篇文章,由于被《古文观止》选录,广被流传,家喻户晓,是大家所公认的名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已成为脍灸人口的熟语。但李白其他的文章,则少为人知了。李白集注本,传世的有南宋杨齐贤注《李翰林集》,元朝萧士贇补注《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朝胡震亨的《李诗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诗通 李太白 杨齐贤 李白 胡震亨 李翰林 注本 补注 泽畔吟序 李白
下载PDF
李白到过夜郎吗?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子和 《贵州文史丛刊》 1982年第3期89-96,共8页
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在安史乱中因从永王磷事被流放夜郎。但,李白是否到达了夜郎贬所,是人们长期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对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研究,在对文学史和贵州古代史的研究上,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最早... 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在安史乱中因从永王磷事被流放夜郎。但,李白是否到达了夜郎贬所,是人们长期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对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研究,在对文学史和贵州古代史的研究上,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而返的是宋人曾巩,其后诸如宋代薛仲邕,明代杨慎、清代王琦、郑珍、莫友芝等都沿曾说,以后学者,也多从此说。然而明清以降,有些人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李白不仅到了夜郎贬所,而且还在夜郎住了较长时期。持此种观点的主要是明清时代一些贵州的和曾到过贵州的学者,如张澍、黎庶昌等。周春元先生的《李白流放夜郎考》(以下简称《周考》)(《贵阳师院学报》1981年2期)也认为“李白到达了夜郎贬所,大概是没有疑问的”。对这一意见,我不敢苟同,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资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诗人李白 夜郎国 郑珍 夜郎溪 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 乾元二年 学史 白田马上闻莺 李白
下载PDF
李白以水喻情送别诗质疑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46-47,共2页
以水喻情是李白送别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大特点。友情似流水、渊源深远,友情长存。这样的借喻恰当地把自然之物与人情世故联系起来,水乳交融、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又能借此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读者通过对诗的欣赏,常常是为作者情感深厚... 以水喻情是李白送别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大特点。友情似流水、渊源深远,友情长存。这样的借喻恰当地把自然之物与人情世故联系起来,水乳交融、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又能借此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读者通过对诗的欣赏,常常是为作者情感深厚、真挚而动情,这些诗对读者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量。但是我们多读几首送别诗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李白与所有送别、离别之人都是情如流水深远吗?”即使友情密切,但这样水水屡喻、水水相生,也有公式化的痕迹。试以一例说明,如今天广为流传的《赠汪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别诗 汪伦 金陵酒肆留别 渡荆门送别 寄王汉阳 唐汝询 谪仙人 唐诗解 诗小序 李白
下载PDF
李白庐山诗作的道家色彩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厚纯 《中国道教》 CSSCI 1994年第4期32-35,共4页
唐代诗仙李白,由于傲视权贵,愤世嫉俗,遭到当朝权臣的谗毁,结束了不到三年的“供奉翰林”的京城生活。天宝三载(公元744年)“遂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自《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接着他托请北海高如贵天师为自己授“道箓”于齐... 唐代诗仙李白,由于傲视权贵,愤世嫉俗,遭到当朝权臣的谗毁,结束了不到三年的“供奉翰林”的京城生活。天宝三载(公元744年)“遂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自《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接着他托请北海高如贵天师为自己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老子道观)。它表明李白既是一位虔诚的道士又是一位诗人。 唐代开元之后,李白看到权臣更加专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极宫 诗仙李白 诗人情感 开先瀑布 屏风叠 望庐山五老峰 李腾空 隐居生活 罗衣 李白
原文传递
明代李杜集合刻现象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永波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4,共8页
明代首次出现李白、杜甫集合编与合刻现象,包括全集与选本,存世数量较多.明人编刻李杜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汇刻宋元人编纂的李杜集;一种是汇刻本朝人编纂的李杜集;一种是明人注解李杜集.从书目著录与文献实物来看,这三种类型的李杜... 明代首次出现李白、杜甫集合编与合刻现象,包括全集与选本,存世数量较多.明人编刻李杜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汇刻宋元人编纂的李杜集;一种是汇刻本朝人编纂的李杜集;一种是明人注解李杜集.从书目著录与文献实物来看,这三种类型的李杜集合刻都有先后传承关系.明代还刊刻了不少李杜诗选本,包括白文本和注解本,这些注本各有特点,显示出明人对李杜的推崇与喜爱.合编、合刻李杜集是明人的创举,在评论李杜及其诗歌时明人也尽量做到公允,阐明各自的艺术特色,尽量避免抑李扬杜或抑杜扬李,这也是李杜双峰并峙的主要内容,具有多种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李白 杜甫 合编 合刻
下载PDF
是“气节”过人 还是不知“义理”——从苏轼兄弟评价李白的分歧谈起
10
作者 杨胜宽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3-38,共6页
苏拭与苏辙兄弟二人,情谊之深重堪称千载一遇。而其对李白的评价几乎完全相左,这一事实是值得深思的。兄弟二人均以大节凛然著称,宋人魏了翁有言:“苏氏兄弟平生大节,在于临生死利害而不可夺。其厚于报知己,勇于疾非类,则历熙、丰、祐... 苏拭与苏辙兄弟二人,情谊之深重堪称千载一遇。而其对李白的评价几乎完全相左,这一事实是值得深思的。兄弟二人均以大节凛然著称,宋人魏了翁有言:“苏氏兄弟平生大节,在于临生死利害而不可夺。其厚于报知己,勇于疾非类,则历熙、丰、祐、圣之变如一日。而后知世之以文词知二苏者末也。”(《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十二)当二人评价李曰性格时,苏拭对李白的傲岸叛逆性格不仅十分宽容,还大加称赏;而苏辙并未看到李白性格的主导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逆性格 杜甫诗 魏了翁 李太白 李杜 李白 政治抱负 李白 杜工部
下载PDF
大鹏——李白精神的象征
11
作者 高克勤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诗人,大都有自己特殊的爱好,并形诸其作品之中。唐代两大诗人李白、杜甫也是如此。如同杜甫喜欢描绘马、描绘鹰一样,李白在他的作品中最爱描绘的是大鹏的形象。
关键词 大诗人李白 庄子思想 大鹏赋 唐王朝 草堂 天台晓望 玄宗 诗云 齐物我 李白
原文传递
中唐范传正再编李白集及其流传推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雅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8,共10页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述及搜集李白遗作编为二十卷之情形。究其文意,再编李白集并非仅凭范氏一己之力,当得益于幕僚宾客之助。幕下鲍溶多有效仿李白"古风"之作,是目前所见"古风"产生影响的最... 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述及搜集李白遗作编为二十卷之情形。究其文意,再编李白集并非仅凭范氏一己之力,当得益于幕僚宾客之助。幕下鲍溶多有效仿李白"古风"之作,是目前所见"古风"产生影响的最早例证,此当与范编本的成书面貌有关。从《文苑英华》与李集所存范碑的异文及唐宋士人的阅读线索来看,范编本可能有多种流传轨迹:此集既入藏秘府,与《草堂集》形成合编本,又在以当涂为主的地区有所流传与增改,当涂刊本中或保留了范编本的部分文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传正 李白 再编 流传
原文传递
《李白集》中的苏轼诗——《上清宝鼎诗》作者考
13
作者 阮堂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45-50,56,共7页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 ,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 ,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 ,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之真伪 ,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 ,后世皆未作深入讨...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 ,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 ,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 ,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之真伪 ,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 ,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 ,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 ,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 ,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 ,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 ,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 ,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李白 李白
下载PDF
并庄屈以为心——谈李白诗的自由主题
14
作者 陈蝶沁 《文史知识》 1985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这无疑要算一个古老的话题:关于李白的诗。人们谈论它足有一千二百多年了,可是这个情感之源仍然是活水汩汩,不可穷尽.一代代读者对于了李白的诗歌,总会产生亲切的共鸣。是什么原因使李白诗歌能够历千年面不朽呢?
关键词 李白诗歌 千二百 庄子哲学 龚自珍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 无何有之乡 犹有所待 将进酒 《蜀道难》
原文传递
李白《草书歌行》非伪作辨
15
作者 何书置 《中国韵文学刊》 1994年第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草书歌行 怀素 乾元二年 李白 贾至 九疑 李台卿 李白 杜甫诗 永州零陵郡
下载PDF
庐山空灵说
16
作者 于浩 《创作评谭》 2013年第5期20-20,22,共2页
历来描写庐山景致的诗歌甚多,其中以苏轼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为人称道,不仅因这首诗写出了庐山奇秀多变的风景面貌,更因它也道出了人世间的普遍真理。其实苏轼在庐山停留的时日并不长,能在短暂的时间当中写... 历来描写庐山景致的诗歌甚多,其中以苏轼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为人称道,不仅因这首诗写出了庐山奇秀多变的风景面貌,更因它也道出了人世间的普遍真理。其实苏轼在庐山停留的时日并不长,能在短暂的时间当中写出如此概括性的诗句,已是他天才的展示。然而在苏轼以前,两位曾经在庐山长期隐居的诗人李白和白居易,较之苏轼,当能发现庐山更多的奇魅景象。李白集中关于庐山的佳句十分可观,有的以精妙之比喻见长,如写五老峰是"青天削出金芙蓉";有的充满依恋之情:"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吞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无名上人东林禅居》);更多的则是气势磅礴的大手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五老峰 诗人李白 禅居 只缘身在此山中 金芙蓉 望庐山瀑布水 依恋之情 我自己 侍御
原文传递
李白诗在明代的编刻与流传(摘要)
17
作者 王永波 《唐代文学研究》 2016年第1期498-502,共5页
李白诗文全集在明代的刊刻,既有对宋元整理本李白集的翻刻,也有明代学者重订的编集本,两者合计多达三十种之多,在李白诗流传史上达到顶峰.
关键词 李白 李白 流传史 明代
下载PDF
李白集整理的最新成果——谈《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的校勘特色
18
作者 葛景春 《古籍研究》 1998年第3期103-104,共2页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出版了,从总的方面来说,它在校勘、注释、批评、考异、收集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资料等方面,不但大大地超过了清人王琦的注本,而且也优胜于现已出版的其它校注本。在这里只谈一点关于校勘方面的一些优长和特点。...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出版了,从总的方面来说,它在校勘、注释、批评、考异、收集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资料等方面,不但大大地超过了清人王琦的注本,而且也优胜于现已出版的其它校注本。在这里只谈一点关于校勘方面的一些优长和特点。一、它所采用的底本是李白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刻本——宋蜀本。宋蜀本是北宋宋敏求在乐史《李翰林集》的基础上增订,后又由曾巩编次的《李太白文集》,元丰三年在苏州太守晏处善主持下,由毛渐校正刊刻,世称晏处善本或苏本(今已不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蜀本 李太白文 李翰林 南宋高宗 现已出版 注本 宋敏求 蜀中 成果资料
原文传递
静夜思
19
作者 听言 《人生十六七》 2019年第14期38-41,共4页
李白的《静夜思》是背诵率很高的一首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了它是诗仙的名篇之外,通俗易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管男女老幼,不论文化高低,无需注解,都可以读明白。可是,这首通俗的诗似乎经不起推... 李白的《静夜思》是背诵率很高的一首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了它是诗仙的名篇之外,通俗易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管男女老幼,不论文化高低,无需注解,都可以读明白。可是,这首通俗的诗似乎经不起推敲。有解读认为,这首诗的意境是这样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太白 《唐诗别裁 沈德潜 唐人万首绝句选 《静夜思》 李白 静夜思
原文传递
季羡林谈读书与藏书
20
《月读》 2015年第11期72-76,共5页
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什么叫书?我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下定义。我们姑且从孔老夫子谈起吧。他老人家读《易》,至于韦编三绝,可见用力之勤。当时还没有纸,文章是用漆写在竹简上面... 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什么叫书?我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下定义。我们姑且从孔老夫子谈起吧。他老人家读《易》,至于韦编三绝,可见用力之勤。当时还没有纸,文章是用漆写在竹简上面的,竹简用皮条拴起来,就成了书。翻起来很不方便,读起来也有困难。我国古时有一句话,叫作"学富五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读书 孔老夫子 下定义 季羡林 简用 南唐后主李煜 纳兰性德 唐宋八大家 李白 沉郁顿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