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壤的物理和机械性质 被引量:107
1
作者 郑永春 欧阳自远 +1 位作者 王世杰 邹永廖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9,共6页
 月壤是在O2、水、风和生命活动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由陨石和微陨石撞击、宇宙射线和太阳风轰击、月表温差导致岩石热胀冷缩破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月壤独特的形成过程,加上独特的月表环境,使月壤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颗粒比...  月壤是在O2、水、风和生命活动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由陨石和微陨石撞击、宇宙射线和太阳风轰击、月表温差导致岩石热胀冷缩破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月壤独特的形成过程,加上独特的月表环境,使月壤在粒度分布、颗粒形态、颗粒比重、孔隙比和孔隙率、电性和电磁性质、压缩性、抗剪性、承载力等方面均与地球土壤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参数的平均值和最佳估计值,可以作为月表机械设计和操作、宇航员装备设计、月球着陆场选址的主要依据,对月球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月球基地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壤 太阳风 地球 月球 宇宙射线 电性 岩石 物理 热胀冷缩 情况
下载PDF
月球表面热环境数值分析 被引量:47
2
作者 徐向华 梁新刚 任建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6,200,共5页
月球表面热环境的研究对探月活动有重要意义,本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月球表面的热环境。首先计算了不同纬度地区地表辐射平衡温度的周期波动,然后建立了月球地表土壤的一维非稳态热传导模型,用此模型计算了不同纬度地区地表温度的波动、... 月球表面热环境的研究对探月活动有重要意义,本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月球表面的热环境。首先计算了不同纬度地区地表辐射平衡温度的周期波动,然后建立了月球地表土壤的一维非稳态热传导模型,用此模型计算了不同纬度地区地表温度的波动、月壤温度的波动及恒温层温度和深度,并讨论了月壤热物性对温度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的地表温度主要取决于地表的辐射平衡温度,而夜晚的地表温度受到月壤热物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热辐射 热环境
下载PDF
嫦娥三号着陆器动力下降的制导导航与控制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洪华 关轶峰 +7 位作者 黄翔宇 李骥 赵宇 于萍 张晓文 杨巍 梁俊 王大轶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4,共8页
嫦娥三号(CE-3)着陆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是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为了保证着陆的高安全性,对动力下降过程中的制导、导航、避障和姿态控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CE-3着陆器的任务特点... 嫦娥三号(CE-3)着陆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是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为了保证着陆的高安全性,对动力下降过程中的制导、导航、避障和姿态控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CE-3着陆器的任务特点,本文提出了自适应动力显式制导、多波束容错导航、分区四元数控制技术.实际在轨飞行结果表明,这些算法合理可行,着陆器着陆精度高,着陆姿态和速度优于需求,圆满完成了软着陆任务.本文全方位地介绍了CE-3着陆器在动力下降阶段,GNC系统的要求、组成、算法以及典型在轨飞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三号 着陆器 GNC 软着陆 月球
原文传递
月球航天探测和月球测绘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俊勇 章传银 党亚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5,共7页
对月球航天探测的主要情况作了回顾,概要介绍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首先介绍月球大地测量(Selenodesy)的定义和方法。月球大地测量的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靠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 对月球航天探测的主要情况作了回顾,概要介绍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首先介绍月球大地测量(Selenodesy)的定义和方法。月球大地测量的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靠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可以考虑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月球上给出一个有确定定义的坐标参考系,并在其中布测一个控制网;二是确定这一月球参考系的大地测量几何和物理常数;三是求定月球的外部重力场。最后概述月球地形测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探月 探月航天器 月球大地测量 月球地形测绘
下载PDF
月球形成演化与月球地质图编研 被引量:22
5
作者 欧阳自远 刘建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按照大碰撞假说,月球形成于一次大碰撞事件,抛射出的高能量物质留在绕地轨道上,最后吸积形成月球。月球核幔在早期迅速发生分离,并出现全球性的岩浆熔融,形成了岩浆圈层(岩浆洋)。岩浆洋的结晶分异和固化导致了月壳的形成。随着月壳与... 按照大碰撞假说,月球形成于一次大碰撞事件,抛射出的高能量物质留在绕地轨道上,最后吸积形成月球。月球核幔在早期迅速发生分离,并出现全球性的岩浆熔融,形成了岩浆圈层(岩浆洋)。岩浆洋的结晶分异和固化导致了月壳的形成。随着月壳与月幔发生持续分异,形成了固化的月壳。而在月球后期的演化历史中,撞击作用是最重要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多尺度、多期次的撞击盆地和撞击坑,而大型撞击盆地多形成于月球演化的早期。月球地质图是开展月球形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70年代末止,通过对阿波罗时代探月成果的系统总结,完成了第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研制。但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潮,获得了大量有关月球形成和演化的新认识,但还没有正式的新的月球地质图发布,因此开展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编研,系统总结后阿波罗时代的月球探测与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在新一轮月球地质图的编制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图件比例尺的选择、月面历史的划分以及月球构造和岩石建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形成与演化 月球地质图
下载PDF
月球表面温度物理模型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雄耀 王世杰 程安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0-485,共6页
总结了前人对月球表面温度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劣。直接测量和基于绕月飞行器的遥感测量均需投入昂贵的发射和维护费用,基于探测数据或月球样品分析数据的研究局限于某些时间段和地点,地基遥感探测的... 总结了前人对月球表面温度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了归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劣。直接测量和基于绕月飞行器的遥感测量均需投入昂贵的发射和维护费用,基于探测数据或月球样品分析数据的研究局限于某些时间段和地点,地基遥感探测的空间分辨率太低,这些方法自身的局限限制它们不可能用于全月的温度变化研究,只有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月球表面温度物理模型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重点对月球表面温度物理模型进行讨论,分析了已有的模型,总结了影响月球表面温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月球表面太阳辐射、月球内部热流、月球表面物质的热吸收率、发射率、热导率、热容以及密度等,对这些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参数的一些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温度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月球虹湾幅(LQ-4)地质图的编制 被引量:20
7
作者 丁孝忠 韩坤英 +4 位作者 韩同林 剧远景 庞健峰 丁伟翠 王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7,共13页
应用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所获得的嫦娥一号(Change-I)CCD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等资料,开展了虹湾—雨海地区区域地质综合研究。通过对月球撞击坑及溅射堆积物分析,以及地层单元划分... 应用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所获得的嫦娥一号(Change-I)CCD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等资料,开展了虹湾—雨海地区区域地质综合研究。通过对月球撞击坑及溅射堆积物分析,以及地层单元划分、构造单元划分、岩石类型划分、年代学和月球演化历史的集成分析,依据月坑的形态特征、充填物的多少和保留的程度等,将月球撞击坑划分出7种类型11个亚类,并将月球撞击坑堆积物系统划分为6种类型9个堆积岩组。根据TiO2的含量、分布及影像特征,将月海、月陆玄武岩划分为高钛玄武岩、中钛玄武岩和低钛玄武岩。应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试点编制了1∶250万月球典型地区——虹湾幅(LQ-4)地质图,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探索制定了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技术规范、流程和方法,为中国下一步应用嫦娥二号数据开展"全月球地质图"编制,以及未来其他天体的区域地质综合研究与地质编图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虹湾—雨海地区 嫦娥一号 地质图编制 数据库
下载PDF
月球探测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欧阳自远 邹永廖 +2 位作者 李春来 刘建忠 徐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8-333,共6页
1959年至1976年的18年是人类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美国和前苏联共成功发射了45个月球探测器,获取了382kg的月球岩石和月壤样品,这些探测资料和月球样品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大大促进了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并带动了一系列基础科... 1959年至1976年的18年是人类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美国和前苏联共成功发射了45个月球探测器,获取了382kg的月球岩石和月壤样品,这些探测资料和月球样品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大大促进了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并带动了一系列基础科学的创新,促进了一系列应用科学的发展。通过从1976年至1994年近18年浩如烟海的月球探测数据和资料的消化、分析与综合研究后,1994年Clementine环月探测器的发射,标志新的一轮探月高潮的开始。当前,国际探月活动刚进入重返月球、逐步建设月球基地的阶段,而逐步开发利用月球矿产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建设月球基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已成为新世纪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本文在系统分析已有的探测与研究资料基础上,论述了开发利用月球上具有的巨大能源库、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环境资源将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探测 可持续发展 资源
下载PDF
月表有效太阳辐照度实时模型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雄耀 王世杰 程安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月表太阳辐射是深入研究月表温度分布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月表有效太阳辐照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入射角以及日月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月表有效太阳辐照度的实时模型.该模型在1950-2050年的100年内的理论误差百分比小于0.28%,相对... 月表太阳辐射是深入研究月表温度分布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月表有效太阳辐照度与太阳常数、太阳辐射入射角以及日月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月表有效太阳辐照度的实时模型.该模型在1950-2050年的100年内的理论误差百分比小于0.28%,相对前人提出的模型在精度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月表有效太阳辐照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月表太阳辐照度的年变化范围在1321.5-1416.6 W·m^-2之间,平均为1368.0 W·m^-2.通过对月表太阳辐射入射角计算结果的分析,证实了月球的两极可能存在极昼极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月表 太阳辐射 模型
下载PDF
国外深空探测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伟仁 刘晓川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月球 外国 航天计划 发展目标 火星
下载PDF
嫦娥四号着陆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洪华 关轶峰 +8 位作者 程铭 李骥 于萍 张晓文 王华强 杨巍 王志文 于洁 王泽国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8-1428,共11页
嫦娥四号着陆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是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针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任务特点,本文提出了月球背面着陆轨迹设计、前后台并行容错导航、自主故障诊断和处理策... 嫦娥四号着陆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着陆器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是最重要的分系统之一.针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任务特点,本文提出了月球背面着陆轨迹设计、前后台并行容错导航、自主故障诊断和处理策略.实际在轨飞行结果表明,这些算法合理可行,着陆器成功着陆在预定着陆区,着陆姿态和速度优于需求,圆满完成了软着陆任务.本文介绍了嫦娥四号着陆器GNC系统的要求、组成、部分算法以及在轨飞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四号 着陆器 GNC 软着陆 月球
原文传递
基于“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的月球岩石类型填图:以月球雨海—冷海地区(LQ-4)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凌宗成 刘建忠 +4 位作者 张江 李勃 武中臣 倪宇恒 孙灵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120,共14页
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分布是理解月球岩浆演化的线索。随着出现越来越多的月球探测数据,利用我国的月球探测数据开展数据挖掘,以获得更深刻的科学认识,这是促进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文中在进一步校正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的基础上,... 月球表面的岩石类型分布是理解月球岩浆演化的线索。随着出现越来越多的月球探测数据,利用我国的月球探测数据开展数据挖掘,以获得更深刻的科学认识,这是促进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文中在进一步校正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更为可靠的月表FeO和TiO2、镁指数填图等。在调研已有的月球岩石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月表成分填图结果并结合Lunar Prospector Th元素数据,将月球岩石分为亚铁斜长岩、富镁结晶岩套、克里普岩和5种不同钛含量月海玄武岩等8类岩石。笔者以月球正面雨海—冷海(LQ-4)地区为例,做出该区域的岩石分类图,并讨论了该地区的岩石成因。该地区覆盖"嫦娥三号"着陆区,包含月球雨海撞击事件所形成的玄武岩岩浆泛滥区,对于理解月球的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利用岩石类型分布图,结合岩石同位素年龄数据,与对该地区岩石类型分布及其所代表的月球岩浆演化历史进行了讨论。此外,笔者也对"嫦娥三号"着陆区的FeO、TiO2和镁指数、岩石类型等进行了初步判别,有待于与玉兔号搭载的探测仪器测量结果相互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岩石类型 分类 干涉成像光谱仪 “嫦娥一号”
下载PDF
月面数字地形构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伍 党兆龙 贾阳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8年第4期301-305,297,共5页
月面巡视探测器着陆区域的地形将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月面数字地形构造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月面典型地形特征石块和撞击坑的分布规律和典型形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说明了数字地形的生成流程。再次,先后利用两种方法确定石块... 月面巡视探测器着陆区域的地形将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对月面数字地形构造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月面典型地形特征石块和撞击坑的分布规律和典型形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说明了数字地形的生成流程。再次,先后利用两种方法确定石块和撞击坑的直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地形。一种方法是根据巡视器的越障能力确定石块和撞击坑直径,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巡视探测器移动性能试验需求;另一种方法是随机生成石块和撞击坑的直径,使生成的地形符合月面的实际情况,不仅可以应用于巡视探测器的移动性能试验,而且也可以应用于路径规划和着陆器着陆过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月面巡视探测器 数字高程模型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环月飞行器精密定轨的模拟仿真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小工 黄珹 黄勇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以中国正在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1号”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在中国联合S波段(USB)测控网和甚长基线射电干涉(VLBI)跟踪网的现有空间分布、观测精度水平下的环月飞行器精密定轨.采用的方法是模拟仿真计算,即首先模拟观测数据,然后在计入各... 以中国正在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1号”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在中国联合S波段(USB)测控网和甚长基线射电干涉(VLBI)跟踪网的现有空间分布、观测精度水平下的环月飞行器精密定轨.采用的方法是模拟仿真计算,即首先模拟观测数据,然后在计入各误差源的影响后进行求解,并对解算结果进行比较.模拟仿真的工具是美国宇航局哥达德飞行中心的空间数据分析软件系统GEODYN.环月飞行的主要误差源是月球重力场, 为此首先讨论了目前精度最高的月球重力场模型JGL165P1的(形式)误差.在模拟了测距、测速以及VLBI的时延、时延率数据后,计入月球重力场的误差进行精密轨道确定. 定轨时采用了减缩动力学(reduced dynamic)方法,即选用合适的经验加速度参数吸收重力场误差对定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个不将月球重力场作为主要科学目标的探月计划(如“嫦娥1号”),减缩动力学方法是一个简单、有效地提高环月飞行器定轨精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月飞行器 精密定轨 模拟仿真 月球 重力场
下载PDF
月球形成和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16
15
作者 林杨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共10页
我国正开展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其成果将加深认识月球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和演化,同时揭示地球的早期历史。通过对月球研究成果的总结,就月球形成和演化关键科学问题的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为我国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 我国正开展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其成果将加深认识月球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和演化,同时揭示地球的早期历史。通过对月球研究成果的总结,就月球形成和演化关键科学问题的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为我国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主要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地球-月球体系的大撞击成因、月球岩浆洋与月壳形成、39亿年大撞击事件、玄武岩浆喷发与月球内部结构和月球南极艾特肯(Aitken)撞击盆地的形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大撞击 岩浆洋 斜长岩 玄武岩
下载PDF
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1)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俊勇 《测绘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 ,人类一直试图发射航天器 ,以对月球 ,特别是它的远月面进行探测。美国和前苏联发射了各类月球探测器达七十余个 ,对月球进行探测 ,至今几乎已经完成了对月球重要的地学勘查 ,其中包括对全部月面的地...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 ,人类一直试图发射航天器 ,以对月球 ,特别是它的远月面进行探测。美国和前苏联发射了各类月球探测器达七十余个 ,对月球进行探测 ,至今几乎已经完成了对月球重要的地学勘查 ,其中包括对全部月面的地形测绘和月球重力场测定。本节对月球航天探测的主要情况作了介绍 ,对月球的不同起源学说作了简要回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探月 航天器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编制:以LQ-4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建平 王翔 +5 位作者 许延波 颜丹平 刘少峰 郑永春 闫柏琨 吴昀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共14页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要素主要包括环形构造、线性构造、地体构造及大型盆地构造等。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从物质组成、构造要素、构造单元上对月表的构造状态进行全面的梳理、统计和分析。利用CE-1CCD 2C像数据、LROC宽视角影像数据、CE-1I...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要素主要包括环形构造、线性构造、地体构造及大型盆地构造等。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从物质组成、构造要素、构造单元上对月表的构造状态进行全面的梳理、统计和分析。利用CE-1CCD 2C像数据、LROC宽视角影像数据、CE-1IIM 2C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Clementine紫外可见光影像数据、LOLA激光高度计数据识别月球表面各类矿物组分、线形构造、环形构造、火山构造和穹窿构造以及确定构造要素和构造单元的时代、古老撞击坑和大型盆地边界以及对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及月球断裂和环形影像解译,充分认识月表基本情况,精细划分月表构造地貌单元,综合利用上述分析结果与国际上研究的进展,确定大地构造区划的基本原则,厘定月表重大构造事件与演化序列。依据岩石、月壤、构造地貌与构造形迹的综合分类,拟定大地构造区划的图例、图识规范,确定不同类型环形构造影像、线性构造影像、高地、盆地和月海等大地构造单元,进而编制大地构造区划图,并对重点区域构造形迹进行研究。虹湾区域(LQ-4)月球数字构造编图研究,充分借鉴国际行星地质编图的已有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国内数字地质编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月球与行星地质编图标准、规范和制图流程,也为最终完成月球大地构造区划提供地貌和构造方面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构造单元 构造要素 撞击坑 构造纲要图
下载PDF
月球着陆器新结构的ADAMS仿真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少纯 邓宗全 +2 位作者 杨涤 唐玉国 王笑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2-1394,共3页
为了解决月球着陆器等航天飞行器类产品研制和试验费用十分昂贵的问题,提出并试验了月球着陆器机械结构仿真研究方法.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月球着陆器3种典型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优化及在月球重力场下着陆缓冲等仿真研究.以冲... 为了解决月球着陆器等航天飞行器类产品研制和试验费用十分昂贵的问题,提出并试验了月球着陆器机械结构仿真研究方法.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月球着陆器3种典型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优化及在月球重力场下着陆缓冲等仿真研究.以冲击隔离系数的大小为具体评价指标,对月球着陆器3种典型结构缓冲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斜腿式两级缓冲月球着陆器新结构缓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着陆器 结构 仿真 缓冲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被引量:15
19
作者 WU WeiRen LIU WangWang +1 位作者 QIAO Dong JIE DeG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1086-1091,共6页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s the term used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oon and the celestial bodies or space beyond the Mo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space activitie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space 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s the term used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oon and the celestial bodies or space beyond the Mo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space activitie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not including the Moon) during the last few decades is summarized.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fferent space countries and regions is analyzed. Then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re briefly discus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futur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re given in the 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pace exploration space program trend of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原文传递
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元勋 黄靖 韩亮亮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72,共18页
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是多学科、高新技术的结晶,用于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星球表面探测,能有效减轻人类工作强度、保护人身安全以及代替人类完成恶劣环境下的科研探测工作,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已发射的探测器进行了统计,系统梳... 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是多学科、高新技术的结晶,用于非结构化环境中的星球表面探测,能有效减轻人类工作强度、保护人身安全以及代替人类完成恶劣环境下的科研探测工作,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已发射的探测器进行了统计,系统梳理了成功着陆月球、火星的探测机器人的技术参数、结构与机构组成等,综合对比了各国在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研制方面的技术状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重点针对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移动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将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从运动形式上划分为轮式、腿式、履带式及其他类型4种形式,对每类机器人的研究进展、技术参数、结构与机构形式、运动形态等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详细分析。结合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面临的探测任务及发展方向,对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表移动探测机器人 月球 火星 轮式机器人 移动分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