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时震》中的时空错乱与两面神精神 |
区鉷
曹山柯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2
|
《时震》中空间的诗意表征 |
刘丽
|
《保山学院学报》
|
2023 |
0 |
|
3
|
《时震》中的非线性叙事研究 |
段继芳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时震》中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 |
杨永春
徐显静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6 |
1
|
|
5
|
浅析《时震》狂欢化的艺术思维 |
牛磊磊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7 |
1
|
|
6
|
《时震》的矛盾开放手法 |
梅丽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7
|
化装成“天使”的“魔鬼”——冯内古特小说《时震》中科技与人文主题的博弈 |
郭琦
|
《海外英语》
|
2011 |
1
|
|
8
|
《时震》中的后现代主义叙述艺术 |
陈培蕾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9
|
后现代视野下科技理性对主体的倾覆——以《时震》和《最后一幕》为例 |
王玉华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0
|
假如时光倒流 |
南山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1
|
《时震》之后结构主义解读 |
潘玉姝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3 |
0 |
|
12
|
多元智力视域下的《时震》媒介分析 |
刘丽
|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3
|
后现代主义小说《时震》叙事艺术的多元性 |
陈培蕾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没有国家的人·译后记 |
刘洪涛
|
《新世纪智能》
|
2020 |
0 |
|
15
|
《时震》的后结构主义解读 |
田野
|
《科技视界》
|
2013 |
0 |
|
16
|
从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看《时震》中的人文情怀 |
陈培蕾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中国陆区的影响 |
张国民
张晓东
刘杰
刘耀炜
田勤俭
郝平
马宏生
焦明若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