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志物产资料实体自动识别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徐晨飞 叶海影 包平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97,共12页
【目的】探究古籍方志物产资料中物产别名、人物、产地及引书等4种实体的自动识别,用于方志物产知识库的构建。【方法】以机构特藏《方志物产》云南卷为基础语料,在文本预处理与语料标注基础上,采用4种深度学习模型Bi-RNN、Bi-LSTM、Bi-... 【目的】探究古籍方志物产资料中物产别名、人物、产地及引书等4种实体的自动识别,用于方志物产知识库的构建。【方法】以机构特藏《方志物产》云南卷为基础语料,在文本预处理与语料标注基础上,采用4种深度学习模型Bi-RNN、Bi-LSTM、Bi-LSTM-CRF、BERT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i-LSTM-CRF模型与Bi-LSTM模型相比,P值提高5.54%,F值提高3.51%;BERT模型的R值达到了83.36%,优于其他模型;Bi-LSTM-CRF模型对引书实体识别效果最好,F值为89.71%;BERT模型对人物实体识别效果最好,F值为87.90%。【局限】由于古籍方志文本语料特性,以及相关实体的认定需掌握领域知识,在人工标注过程中或存在一些漏标与错标的情况,导致模型未能最优化。【结论】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方法对古籍方志文本实体识别任务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方志物产 命名实体识别 模型构建 数字人文
原文传递
基于关联数据的方志物产史料语义化知识组织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晨飞 包平 +1 位作者 张惠敏 姜霖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8,共11页
旧方志中的物产史料是传承中华农业文明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数据规模大且史料价值高,在语义网环境下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是后续基于方志物产史料深度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前提。本研究以机构特藏《方志物产》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基于关联... 旧方志中的物产史料是传承中华农业文明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数据规模大且史料价值高,在语义网环境下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是后续基于方志物产史料深度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前提。本研究以机构特藏《方志物产》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方志物产语义知识组织框架;其次设计并构建方志物产知识本体模型,对其概念、属性及关系进行规范化描述;然后基于关联数据技术,从数据预处理、生成RDF数据、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步骤探讨方志物产关联数据集的构建与发布过程;最后,以《方志物产》云南卷为例,构建基于关联数据的方志物产知识库,为相关领域用户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类知识服务。本研究可以激活蕴藏在方志物产史料中的多维度知识,也为其他方志汇编史料语义化知识组织提供参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物产 语义 关联数据 本体 知识组织 数字人文
下载PDF
面向农史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以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为引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晨飞 包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51,共12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传统人文学科研究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计算机技术与数据科学的介入为人文学科带来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新理念与新范式,作为支撑数字人文研究活动的基础设施也正在全球范围开始建立与使用。农史研究具...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传统人文学科研究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计算机技术与数据科学的介入为人文学科带来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新理念与新范式,作为支撑数字人文研究活动的基础设施也正在全球范围开始建立与使用。农史研究具有较明显的跨学科特征,通过文献调研与分析,提出应建设面向农史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以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特藏文献资源《方志物产》为例,从数字化、数据化、知识化、平台化这四个阶段阐述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的思路以及深度利用的场景,以期以此为标志开启面向农史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史 数字人文 方志物产 知识库
原文传递
方志物产史料的价值、利用与展望——以《方志物产》为中心 被引量:17
4
作者 包平 李昕升 卢勇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物产"是方志必载之门类,可以追溯到先秦,体例形成于宋,完善于明。抄本《方志物产》是1950年代在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万国鼎主任的领导下,辑录、整理国内近九千种方志的专题性资料,是世界上唯一一套方志物产史料集成汇编,其价... "物产"是方志必载之门类,可以追溯到先秦,体例形成于宋,完善于明。抄本《方志物产》是1950年代在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万国鼎主任的领导下,辑录、整理国内近九千种方志的专题性资料,是世界上唯一一套方志物产史料集成汇编,其价值在于鸿篇巨制、再造古籍、检索便利、真实可靠等,是不可多得的方志物产类编,利于各方面历史研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工作开展。新时代的史学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更细致的史料,应用日益兴起的数字人文技术来深度挖掘该《方志物产》,将实现古代文本与情报学、信息科学的完美融合,把我国的古籍数字化与方志研究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物产 万国鼎 价值 利用 展望
原文传递
方志类古籍中物产名与别名关系的可视化——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视角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娜 包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文章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研究语料,抽取其中蕴含的物产名与别名的关联关系为数据对象,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技术,通过线值、点度、个人中心网络、连通子网络等维度,可视化地展示物产名与别名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知识... 文章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研究语料,抽取其中蕴含的物产名与别名的关联关系为数据对象,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技术,通过线值、点度、个人中心网络、连通子网络等维度,可视化地展示物产名与别名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知识关联分析,探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在方志类古籍知识挖掘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方志类古籍的知识挖掘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提升了资料的研究支持功能,也展现了运用数字人文手段智能化处理方志类古籍文献并进行知识发现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方志物产 古籍整理 知识挖掘 物产 别名
下载PDF
基于《方志物产》的物产分类体系智能化研究——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娜 包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8,143,共9页
摘抄自地方志的《方志物产》是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农业专题性资料,内容涉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和地区。通过对山西分卷的深入研究,分析文献中物产分类特征,结合中国传统分类方法,辅助计算机技术,构建一套符合《方志物产》自身特点的物产分... 摘抄自地方志的《方志物产》是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农业专题性资料,内容涉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和地区。通过对山西分卷的深入研究,分析文献中物产分类特征,结合中国传统分类方法,辅助计算机技术,构建一套符合《方志物产》自身特点的物产分类体系,实现类目名称的智能化规范处理,为基于《方志物产》内容的数字挖掘及可视化展示奠定语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方志物产 分类体系 智能化
原文传递
方志类古籍地名识别及分析研究——以《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朱锁玲 包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1-176,共6页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利用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实现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通过对物产地名、识别规则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知识内容,为方志类古籍的数字化整理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方志 方志物产 地名识别 内容挖掘 古籍整理
下载PDF
明清时期梨种植区域分布与栽培种类研究——基于《方志物产》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黎孔清 包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9,共9页
明清时期《方志物产》中关于梨的记载共3360条,涉及梨的分布、名称、品种性状、栽培管理、储藏加工、商品贸易、梨文化等各方面。该时期除了黑龙江,全国其他21个省均有梨的记载,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次是东南、东北和西部地... 明清时期《方志物产》中关于梨的记载共3360条,涉及梨的分布、名称、品种性状、栽培管理、储藏加工、商品贸易、梨文化等各方面。该时期除了黑龙江,全国其他21个省均有梨的记载,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次是东南、东北和西部地区。梨品种的记载高达2384次,主要栽培种类为白梨、砂梨、秋子梨和新疆梨,各种类均有优良品种。通过全面系统整理《方志物产》中梨史资料,并结合信息技术清晰呈现了明清时期全国范围内梨种植区域分布、栽培种类及白梨引种迁移路径,可为梨史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其他物产的挖掘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区域分布 栽培种类 方志物产
原文传递
基于《方志物产》的古籍知识组织路径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娜 白振田 包平 《古今农业》 2016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方志类古籍作为古籍范畴中的大类,历来被研究者重视。《方志物产》汇集了方志类古籍中与物产相关的著述,为农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方志物产》内容的阅读和分析,总结其行文特点,包括大篇幅、无句读、采用繁体字以及文本内容结... 方志类古籍作为古籍范畴中的大类,历来被研究者重视。《方志物产》汇集了方志类古籍中与物产相关的著述,为农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方志物产》内容的阅读和分析,总结其行文特点,包括大篇幅、无句读、采用繁体字以及文本内容结构有一定规律但是书写格式呈现多样化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适用于《方志物产》知识组织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用于文本内容格式化的、用于命名实体识别的、用于知识发现的、用于组织结果展示的技术等,为本领域的研究者提供较为深入的路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物产 古籍整理 数据挖掘 可视化
下载PDF
翻开方志,探源“土特产”
10
作者 左亮 包平 许天颖 《半月谈》 2023年第10期83-84,共2页
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其中,方志物产史料记载了不同地域特性、自然烹赋的特色农业品种。利用好方志物产史料,有助于从历史深处探源,推动乡村振兴。方志物产史料价值大... 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其中,方志物产史料记载了不同地域特性、自然烹赋的特色农业品种。利用好方志物产史料,有助于从历史深处探源,推动乡村振兴。方志物产史料价值大古代方志对物产的记载,大体包括物产名称、时间、产地、性状、功效、相关人物与典故、引书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物产 古代方志 地域特性 乡村振兴 土特产 史料记载 资料性文献 史料价值
原文传递
累土创新亭:《方志物产》文献整理的路径与探索
11
作者 左亮 黄思慧 +1 位作者 白振田 包平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第10期81-90,共10页
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地方志文献更是绵延千年,堪称大宗。1958年手抄成卷(册)的《方志物产》文献作为典籍中的类书,系统辑录了地方志中的物产篇目和相关内容,具有极高的自然、经济和文化价值... 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地方志文献更是绵延千年,堪称大宗。1958年手抄成卷(册)的《方志物产》文献作为典籍中的类书,系统辑录了地方志中的物产篇目和相关内容,具有极高的自然、经济和文化价值。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可避免地存有诸多瑕疵。为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运用文献整理中比勘校对等若干方法,从目录、版本及内容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方志物产》文献的整理实践,探索《方志物产》复原还真的可行方案,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物产 文献整理 校雠学 古籍数字化
下载PDF
数字人文在中国农史研究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数字人文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锁玲 包平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1年第8期79-87,共9页
[目的/意义]介绍并分析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围绕方志物产典籍开展的数字人文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为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农史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从数据资源建设、命名实体识别、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知识服务... [目的/意义]介绍并分析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围绕方志物产典籍开展的数字人文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为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农史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从数据资源建设、命名实体识别、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等关键环节介绍数字人文在方志物产典籍整理与利用中的应用,分析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结果/结论]围绕方志物产典籍开展的数字人文研究应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加快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以技术方法为支撑,强化数字人文技术的实践应用;以农史专家为主导,实现对数字人文研究结果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农史 方志物产 典籍整理 知识服务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志物产》用途实体自动识别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娜 《数字图书馆论坛》 CSSCI 2022年第12期19-28,共10页
以特色馆藏文献《方志物产》为研究语料,基于人工标注语料,运用Bi-LSTM、Bi-LSTM-CRF、BERT、Siku-BERT等4种深度学习模型开展实验,以精确率P、召回率R、调和平均数F作为测试指标,对模型的识别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促进物产知识的挖掘和利... 以特色馆藏文献《方志物产》为研究语料,基于人工标注语料,运用Bi-LSTM、Bi-LSTM-CRF、BERT、Siku-BERT等4种深度学习模型开展实验,以精确率P、召回率R、调和平均数F作为测试指标,对模型的识别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促进物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基于CRF的模型,4种深度学习模型的整体性能取得明显提升;Bi-LSTM、Bi-LSTM-CRF、BERT、Siku-BERT的最好R值分别为74.80%、78.05%、88.62%、89.74%;BERT、Siku-BERT注意力机制类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效果优于Bi-LSTM、Bi-LSTM-CRF循环类深度学习模型。由于方志类古籍文本结构复杂多样、人工标注精度存在误差、语料规模较小等因素,自动识别模型的实体抽取性能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但深度学习模型在方志类古籍的内容挖掘中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且不同语料间预训练模型的迁移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方志物产 命名实体识别 数字人文 用途实体
下载PDF
农书与方志所见泰山农业文化
14
作者 高国金 邓秀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12,18,共6页
清末,范村农撰刊《农桑简要新编》,融入西学观念,注重因地制宜,结合泰山及其周边的农业环境,提出了北方山地传统农业技术与经营的经典模式。泰安历代方志物产记载内容丰富,能够充分展示泰山及周边农业历史概貌,方志农业物产资料的整理... 清末,范村农撰刊《农桑简要新编》,融入西学观念,注重因地制宜,结合泰山及其周边的农业环境,提出了北方山地传统农业技术与经营的经典模式。泰安历代方志物产记载内容丰富,能够充分展示泰山及周边农业历史概貌,方志农业物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可以促进泰山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野蚕是泰山山脉别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符号,泰山及周边山柞蚕的生产与贸易发展史,深刻影响着泰沂山区经济、社会、民俗、文化等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桑简要新编》 方志物产 泰山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觅江南佳馔:多源古今文本数据融合的沪上饮食图谱构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佳颖 邓璐芗 许鑫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1,共8页
上海饮食经历了由江南水乡到开埠兼容的变化,随着大都市形象的建立,饮食文化对于城市旅游经济与文化认同都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多源数据,从官方与非官方角度--结合上海传统官修地方志以及游客札记文本《沪游杂记》,以及从古今角度--... 上海饮食经历了由江南水乡到开埠兼容的变化,随着大都市形象的建立,饮食文化对于城市旅游经济与文化认同都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多源数据,从官方与非官方角度--结合上海传统官修地方志以及游客札记文本《沪游杂记》,以及从古今角度--地方志史料与"下厨房"互联网数据,将上海晚近到现代百年来的食谱特征予以呈现,从食材、菜品与品牌3个维度,以网络图谱的方式,追根溯源上海菜品与食材的历史脉络,提供了一种融合关联古今文本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菜 方志物产 饮食文化开发 数字人文
下载PDF
基于数字人文的方志物产知识库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平 陈佳勇 左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4-52,共9页
“物产”广泛记载于地记、图经、谱录、地方志等历史典籍或者博物学著作中,其最早的记录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物产”至宋代成为地方志记载的固定内容,至明代形成完备的记录体例。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为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手抄... “物产”广泛记载于地记、图经、谱录、地方志等历史典籍或者博物学著作中,其最早的记录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物产”至宋代成为地方志记载的固定内容,至明代形成完备的记录体例。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为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手抄本《方志物产》,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万国鼎先生组织摘抄的物产专题性资料。通过系统梳理手抄本《方志物产》研究过程中经历的纸本专题汇编资料数字素材库构建、词汇级数据语料库形成、面向服务的知识化数智平台孕育三个阶段,阐述各个阶段取得的实践成果。对在数字人文时代背景下,《方志物产》的深度利用场景进行了展望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物产》手抄本 智能整理 知识化
下载PDF
《方志·物产》之史料再整理与价值再识
17
作者 朱星宇 《福建史志》 2023年第6期25-33,75,共10页
《方志·物产》是20世纪中叶以万国鼎为首的中国农业史研究者为整理中国农业遗产,从超过7000本的地方志中所收集整理而成的农业专题类书,分为《物产》《综合》《分类》三个大部,其史料价值与贡献得到业内学者一致好评。再整理《方志... 《方志·物产》是20世纪中叶以万国鼎为首的中国农业史研究者为整理中国农业遗产,从超过7000本的地方志中所收集整理而成的农业专题类书,分为《物产》《综合》《分类》三个大部,其史料价值与贡献得到业内学者一致好评。再整理《方志·物产》需要对《方志·物产》的目录项进行重新整理与校核,并以此为基础补入更多方志物产的专门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物产 史料整理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