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鄂君启金的研究 |
郭沫若
|
《文物》
|
1958 |
27
|
|
2
|
说“永远”——兼论汉语词类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
张谊生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3
|
|
3
|
体验式报道"疑 |
周也平
|
《新闻记者》
|
1998 |
12
|
|
4
|
新媒体时代国际新闻“解困”之道——地方报纸“众包”报道模式探析 |
卫蔚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5
|
“大”纸媒必须完善细部力保文化品质——基于近期沪上两报一些问题文章及简析 |
曾铁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1
|
|
6
|
港台词语在大陆的使用情况 |
李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7
|
|
7
|
如何办好报纸副刊--以《新民晚报·夜光杯》为例 |
全岳春
|
《探索与争鸣》
CSSCI
|
2008 |
8
|
|
8
|
《新民晚报》“晚会”副刊与通俗文艺传统 |
布莉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9
|
新闻策划之我见 |
朱家生
|
《新闻记者》
|
1997 |
8
|
|
10
|
略论社会流行语 |
郑荣馨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1994 |
4
|
|
11
|
读书似水能寻脉——读曹正文主编《百位名家谈读书》 |
朱永新
|
《中国政协》
|
2024 |
0 |
|
12
|
试论报纸广告对报纸的负面影响 |
贾亦凡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13
|
介词“为”为什么容易被误用 |
刘大为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14
|
新时期中国晚报发展趋势初探 |
杨步才
|
《传媒观察》
|
1998 |
6
|
|
15
|
立足全媒体竞争 重构报业价值链——《新民晚报》数字报业战略推进实践 |
陈保平
|
《传媒》
|
2007 |
4
|
|
16
|
“年度好新闻”推介精选 |
|
《中国拍卖》
|
2024 |
0 |
|
17
|
“乒乓春晚”火热来袭 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上海举行 |
|
《乒乓世界》
|
2024 |
0 |
|
18
|
生态环境的守望者——新民晚报《绿色家园》专刊评析 |
林涵
李立峰
|
《新闻记者》
CSSCI
|
2003 |
2
|
|
19
|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新语汇——关于“某嫂”称谓法 |
李明洁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20
|
赵超构晚报工作的思想及影响──纪念新民晚报创刊70周年 |
白子超
|
《新闻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