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献通考· 乐考》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为“军乐说” 补证
被引量:
1
1
作者
闫运利
《乐府学》
2020年第1期201-240,共40页
《文献通考·乐考》十分关注“鼓吹铙歌”相关问题,从歌辞内容和实际功用相互矛盾的角度首次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军乐性质,但质疑的依据不够充分。本文选《朱鹭》等争议较大的八曲予以补证,认为“军乐说”支持方的过度阐释...
《文献通考·乐考》十分关注“鼓吹铙歌”相关问题,从歌辞内容和实际功用相互矛盾的角度首次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军乐性质,但质疑的依据不够充分。本文选《朱鹭》等争议较大的八曲予以补证,认为“军乐说”支持方的过度阐释和质疑方反驳的有力论据从正、反两个角度证明《文献通考·乐考》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军乐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同时引发我们对《汉鼓吹铙歌》性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文献
通考
·
乐
考
》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
“军
乐
说”
合理性
原文传递
《文献通考》“考”之重新界说——以《乐考》为例
2
作者
闫运利
《乐府学》
CSSCI
2017年第2期58-70,共13页
关于《文献通考》"考"的具体所指,学界说法不一。从《文献通考·自序》文本出发,以《乐考》为例,对"考"的内容范畴及《文献通考》的编纂体式重新予以分析、界说。可以认为"考"具体指马端临的自撰按语,其中低两格的诸儒评论应...
关于《文献通考》"考"的具体所指,学界说法不一。从《文献通考·自序》文本出发,以《乐考》为例,对"考"的内容范畴及《文献通考》的编纂体式重新予以分析、界说。可以认为"考"具体指马端临的自撰按语,其中低两格的诸儒评论应归入"献";《文献通考》汇集众家评论,并后附按语的编纂体式可能借鉴了朱熹集注的注经方式,是马端临治史方法的新探索,简称之"以经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文献
通考
·
乐
考
》
“
考
”
自撰按语
以经治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文献通考· 乐考》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为“军乐说” 补证
被引量:
1
1
作者
闫运利
机构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处
《乐府学》
2020年第1期201-240,共40页
文摘
《文献通考·乐考》十分关注“鼓吹铙歌”相关问题,从歌辞内容和实际功用相互矛盾的角度首次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军乐性质,但质疑的依据不够充分。本文选《朱鹭》等争议较大的八曲予以补证,认为“军乐说”支持方的过度阐释和质疑方反驳的有力论据从正、反两个角度证明《文献通考·乐考》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军乐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同时引发我们对《汉鼓吹铙歌》性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
文献
通考
·
乐
考
》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
“军
乐
说”
合理性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献通考》“考”之重新界说——以《乐考》为例
2
作者
闫运利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乐府学》
CSSCI
2017年第2期58-70,共13页
文摘
关于《文献通考》"考"的具体所指,学界说法不一。从《文献通考·自序》文本出发,以《乐考》为例,对"考"的内容范畴及《文献通考》的编纂体式重新予以分析、界说。可以认为"考"具体指马端临的自撰按语,其中低两格的诸儒评论应归入"献";《文献通考》汇集众家评论,并后附按语的编纂体式可能借鉴了朱熹集注的注经方式,是马端临治史方法的新探索,简称之"以经治史"。
关键词
《
文献
通考
·
乐
考
》
“
考
”
自撰按语
以经治史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献通考· 乐考》质疑《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为“军乐说” 补证
闫运利
《乐府学》
2020
1
原文传递
2
《文献通考》“考”之重新界说——以《乐考》为例
闫运利
《乐府学》
CSSCI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