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半农对民歌俗曲的借鉴与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泳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0-253,共14页
关键词 刘半农 扬鞭 诗界革命 瓦釜 诗歌理论 小唱 白话诗人 无韵诗 北大歌谣研究会 新文学作品
下载PDF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
作者 郑贞铭 丁士轩 《书摘》 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
刘半农(1891-1934年),名复,原名寿彭,初字伴依,后改半农,晚号曲庵,笔名寒星、范奴冬女士,堂号有灵霞馆、桐花芝豆堂等,江苏江阴人,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有《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 刘半农(1891-1934年),名复,原名寿彭,初字伴依,后改半农,晚号曲庵,笔名寒星、范奴冬女士,堂号有灵霞馆、桐花芝豆堂等,江苏江阴人,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有《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茶花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著名文学家 教我如何不想她 《茶花女》 《瓦釜 江苏江阴 曲庵 扬鞭
原文传递
早春的播种者——纪念刘半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3
作者 痖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20-25,共6页
刘半农先生是中国新诗运动初期,最早的几位播种者之一。远在民国七年(一九一八)正月,在陈独秀、胡适主编的《新青年》四卷一期上,便出现过他的新诗。该期《新青年》一共刊出了三位作者的白话诗,他们是胡适(四首)、沈尹默(三首)和刘半农... 刘半农先生是中国新诗运动初期,最早的几位播种者之一。远在民国七年(一九一八)正月,在陈独秀、胡适主编的《新青年》四卷一期上,便出现过他的新诗。该期《新青年》一共刊出了三位作者的白话诗,他们是胡适(四首)、沈尹默(三首)和刘半农(二首)。这具有历史性的九首作品,乃是中国“新诗”这个新文学形式的第一次出现。根据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五日《人间世》杂志十七期“纪念刘半农先生特辑”的文字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播种者 胡适之 九首 扬鞭 《人间世》 瓦釜 中国之下等小说 文学趣味 文字显示
下载PDF
周作人谈龙谈虎
4
作者 杨义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9-211,共3页
龙和虎在中国文化上,是神圣和威猛的象征。纵谈龙虎,是五四人自由心态的一种体现。周作人于1927年11月把《自己的园地》等集子以外的文字,收集整理,分别编为《谈龙集》、《谈虎集》,并作了一篇两集通用的“序”:
关键词 谈虎 谈龙 自己的园地 五四新文学运动 平民文学 扬鞭 人的文学 《语丝》 思想革命 隔世之感
原文传递
刘半农的面面观
5
作者 秦贤次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26-32,共7页
民国二十三年,是北伐成功以后,较为安定的一年,国家正走向建设之道。文坛上,小品文大为流行,新刊物的出版,更是风起云涌,一时有杂志年之称。几次的文学论战,真是热闹非凡。然而最轰动的,莫过于语言学家刘半农的英年早逝,为学术而牺牲一... 民国二十三年,是北伐成功以后,较为安定的一年,国家正走向建设之道。文坛上,小品文大为流行,新刊物的出版,更是风起云涌,一时有杂志年之称。几次的文学论战,真是热闹非凡。然而最轰动的,莫过于语言学家刘半农的英年早逝,为学术而牺牲一事了。刘复,原名寿彭,民国元年在上海定居后,改名复。初字半侬,有时亦署伴侬或瓣秾,后改字半农,晚号曲庵,笔名有海、L君、含星、寒星、范奴冬女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曲庵 半侬 钱玄同 《语丝》 扬鞭 中国文法 中国之下等小说 周氏兄弟 语丝社
下载PDF
闲话刘半农
6
作者 吴方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现在,知道刘半农其人的,也许不多了。有一把年纪的文化人大抵犹记依稀,再就数到念“大一、二中文”的学生,要读文学史,该记得当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扎硬寨,打死仗”的诸位之中,有他一个。岁月淘人,原非可料,更何况未曾叱咤亦未曾喧... 现在,知道刘半农其人的,也许不多了。有一把年纪的文化人大抵犹记依稀,再就数到念“大一、二中文”的学生,要读文学史,该记得当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扎硬寨,打死仗”的诸位之中,有他一个。岁月淘人,原非可料,更何况未曾叱咤亦未曾喧赫。人于尘世,不免如“过客”,连鲁迅先生也曾慨叹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生活主题 言说方式 忆刘半农君 扬鞭 胡风 灾梨祸枣 轻尘 真性情 瓦釜
原文传递
论刘半农诗歌创作所呈现的民间世界——以《扬鞭集》《瓦釜集》为例
7
作者 欧阳蒙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刘半农开拓了启蒙视域外的民间视角,真实再现了原生态的乡土社会,他积极汲取民间资源的活力,为白话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以《扬鞭集》部分诗歌和《瓦釜集》为例来分析其笔下呈现的多元民间世界,并发现其诗歌中本土文化经验对现... 刘半农开拓了启蒙视域外的民间视角,真实再现了原生态的乡土社会,他积极汲取民间资源的活力,为白话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以《扬鞭集》部分诗歌和《瓦釜集》为例来分析其笔下呈现的多元民间世界,并发现其诗歌中本土文化经验对现代文学的想象空间和审美形态的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民间世界 民俗 民间立场 《瓦釜 扬鞭
下载PDF
刘半农诗歌的民间语言立场与本土文化表达
8
作者 袁仕萍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3-74,共2页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自觉地到民间文化中寻找精神依托的一个重要诗人。他的诗集《扬鞭集》和《瓦釜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民间语言的诗性自觉表达,用民歌、民谣的形式来表现民间的精神、情感,创造了一个与其他新诗完全不同的...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自觉地到民间文化中寻找精神依托的一个重要诗人。他的诗集《扬鞭集》和《瓦釜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民间语言的诗性自觉表达,用民歌、民谣的形式来表现民间的精神、情感,创造了一个与其他新诗完全不同的审美艺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鞭 《瓦釜 民间语言 自觉表达
下载PDF
西窗偶记
9
作者 潘军 《天涯》 1993年第Z1期80-81,共2页
西窗与典故无关。西窗乃本人书屋唯一之窗,相关的只有台子与书柜。我的生活,有三分之二的光阴是在西窗下度过的:读书、写字、与友人聊天,伴有烟茶,还有夕阳。有时,独坐于西窗下观云听雨,若有所思,就将这流云细雨般的思絮随手记下,谓之... 西窗与典故无关。西窗乃本人书屋唯一之窗,相关的只有台子与书柜。我的生活,有三分之二的光阴是在西窗下度过的:读书、写字、与友人聊天,伴有烟茶,还有夕阳。有时,独坐于西窗下观云听雨,若有所思,就将这流云细雨般的思絮随手记下,谓之西窗偶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下 听雨 小城无故事 初生牛犊 何立伟 就这样 我一 潘年 扬鞭 燕知草
原文传递
象征派诗:在今天和昨天——评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
10
作者 许振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4期252-255,共4页
在中国新诗的园地里,属于象征派那块是寂寞的,虽然它丛生过艳丽的奇葩异卉。这不是谁的过错,这是历史的偏颇,负荷着政治的使命,抗争在地狱的边沿,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光荣与辛酸。对历史的追溯,首先得正视历史,然而更需反思历史。
关键词 象征派 诗歌研究 中国新诗 现代文学 奇葩异卉 诗歌流派 李金发 象征主义 新诗杂话 扬鞭
下载PDF
风雅文人与沙上
11
作者 缪克 《江苏地方志》 2016年第3期24-26,共3页
大江来到我们这一带,"大水走泥"仍是雄浑磅礴,它泥沙俱下,是大江的一种形象,完全是这个词的本义。泥沙沿岸堆积,成就的却是卑下之地,与文人的飘逸高雅"八杆子打不着"。但泥沙却是宝贵资源,这个近代形成的科学概念,孙中山先生早早就... 大江来到我们这一带,"大水走泥"仍是雄浑磅礴,它泥沙俱下,是大江的一种形象,完全是这个词的本义。泥沙沿岸堆积,成就的却是卑下之地,与文人的飘逸高雅"八杆子打不着"。但泥沙却是宝贵资源,这个近代形成的科学概念,孙中山先生早早就提出,要注意泥沙的利用。事实上我所在的地方有一大半是在孙先生提出江河泥沙利用后加紧围垦造陆而成,俗称"沙上"也就是沙洲(现张家港市)。正是这围垦后的泥沙地吸引着文人,文人的风雅提升了沙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先生 造陆 孙先生 刘半农 曾朴 如皋 扬鞭 南桥镇 庖人 柏林村
下载PDF
从自由诗到散文诗的蜕变--《新潮》版《老牛》与《扬鞭集》版《老牛》考略
12
作者 董卉川 张宇 《中外诗歌研究》 2021年第1期31-32,共2页
当下学界对刘半农的散文诗中动物系列的散文诗鲜有论及。特别是《老牛》这部作品,最初刊载于《新潮》的版本与之后收录于《扬鞭集》的版本,虽然创作主旨和思想情感并无:二致,文体形式却截然不同一由分行排列的自由诗蜕变为了分段排列的... 当下学界对刘半农的散文诗中动物系列的散文诗鲜有论及。特别是《老牛》这部作品,最初刊载于《新潮》的版本与之后收录于《扬鞭集》的版本,虽然创作主旨和思想情感并无:二致,文体形式却截然不同一由分行排列的自由诗蜕变为了分段排列的散文诗。一、语言表述的变动刘半农将《新潮》中的《老牛》收入《扬鞭集》之后,其语言表述的变动共有七处:第--处改动是《新潮》版中的“直射他背上”,在《扬鞭集》中被刘半农改为“直射它背上”,“他”变为了“它”,这涉及了五四白话文运动语言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处改动是《新潮》中的“他虽然疲乏”,收入《扬鞭集》也被改为“它虽然极疲乏”,与第一处类似,“他”变为了“它”。此处改动还增加了一个“极”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扬鞭 《新潮》 文体形式 自由诗 五四白话文运动 散文诗 创作主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