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先》的气论——一种新的万物生成动力模式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峰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51,128,共10页
在近年公布的出土文献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备受中国哲学界的关注。这篇文献虽然只有13简,510字,但极富研究价值。首先,其他出土文献或多或少存在残损,而《恒先》保存基本完整,没有缺简,没有残断,字迹也十分清晰... 在近年公布的出土文献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备受中国哲学界的关注。这篇文献虽然只有13简,510字,但极富研究价值。首先,其他出土文献或多或少存在残损,而《恒先》保存基本完整,没有缺简,没有残断,字迹也十分清晰,不需要做太多增补、推测,保障了文本的可信性。其次,这篇亡佚了两千多年的文献保存了许多独特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先》 动力模式 万物 气论 出土文献 文献保存 战国竹书 哲学界
原文传递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邦风》释文订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守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内容十分重要,其中《邦风》部分的竹简编次和注释都有不当之处。本文是在订补的基础上对孔子论诗的体例及部分内容作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 战国竹书 孔子诗论 邦风 订补
下载PDF
谈《周易》爻题的形成时间及相关诸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曹福敬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3,共5页
从《左传》有关记载、《周易》有关传文和以往出土的有关战国竹书综合考究,推断《周易》爻题的形成是在公元前 500年后的孔子晚年或再稍晚一点的时间;《周易》与其前筮书的最大区别是有爻辞;爻题的从无到有,是由开始多用或沿用其他种类... 从《左传》有关记载、《周易》有关传文和以往出土的有关战国竹书综合考究,推断《周易》爻题的形成是在公元前 500年后的孔子晚年或再稍晚一点的时间;《周易》与其前筮书的最大区别是有爻辞;爻题的从无到有,是由开始多用或沿用其他种类的筮书、筮占方法而走向独尊《周易》的发展特点决定的;爻题体现着蓍与爻、卦的联系,表示爻的时位与方位,提示如何积爻成卦,具有多种含义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竹书 周易 爻题
下载PDF
“也”“只”考辨 被引量:6
4
作者 何琳仪 房振三 《上海文博论丛》 2005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引用了马承源先生从海外抢救回归的上博藏战国楚竹书的资料,为何琳仪、房振三先生专为纪念马承源先生而作。
关键词 战国竹书 何琳仪 三先生 战国文字 信阳 承源 古文字学 周金文 隶辨 德宽
下载PDF
楚简用笔探论
5
作者 张典友 陈咸松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湖南、湖北、河南等地陆续出土30多批战国楚简,其中,有明确出土地点。数量较多的有信阳长台关楚简、江陵望山楚简、曾侯乙简、九店楚简、包山楚简、郭店楚简、葛陵楚简等,另外还有从文物市场购回后入藏于博物馆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湖南、湖北、河南等地陆续出土30多批战国楚简,其中,有明确出土地点。数量较多的有信阳长台关楚简、江陵望山楚简、曾侯乙简、九店楚简、包山楚简、郭店楚简、葛陵楚简等,另外还有从文物市场购回后入藏于博物馆或高校的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等。新发现的楚简墨色如新、笔触清晰可见,是研究战国时期书法的宝贵材料。本文以代表性楚简为样本,对楚简用笔特征进行整体关照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地点 战国竹书 曾侯乙 战国竹简 长台关 战国时期 安徽大学
原文传递
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豫、咸二卦 被引量:4
6
作者 萧汉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共7页
笔者曾著文研判了《周易》古经中的剥、豫、萃、咸、艮等五卦与中国传统医学萌芽期的关系。战国楚竹书《周易》问世以后,通过对其豫、咸二卦文字的考察,进一步揭示了此二卦所蕴涵的中国传统医学的萌芽。
关键词 战国竹书 周易 豫卦 咸卦 中国传统医学
下载PDF
《恒先》的文本研究与思想解释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静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1,共7页
《恒先》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一篇,出土地不明,1994年入藏上海博物馆,2003年正式公布了图版和李零先生厘定的文本。自《恒先》公布以来,至今已经12年了。这12年来,研究《恒先》的热情持续不断:关于《恒先》13简的重新编连... 《恒先》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一篇,出土地不明,1994年入藏上海博物馆,2003年正式公布了图版和李零先生厘定的文本。自《恒先》公布以来,至今已经12年了。这12年来,研究《恒先》的热情持续不断:关于《恒先》13简的重新编连,不断有新的方案;关于《恒先》的文义及思想,不断有新的解释;对于《恒先》的英文翻译,也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各种见解和争执倾向于强调彼此的差异,其实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砥励和含摄,共同推进了对《恒先》的释读和理解。本文在考察和反思相关研究的同时,也对《恒先》的释读断句和思想解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先》 文本研究 上海博物馆 战国竹书 英文翻译 释读
原文传递
楚辞还是黄老——略说上博简《凡物流形》的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民镇 《文史知识》 2015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博简)第七册公布了一篇与《天问》形式极为相近的韵文,篇题作“凡物流形”,整理者认为这是一篇楚辞类文献,一些古典文学领域的学者也将其与《天问》进行比较研究。事实上,《凡物流形》从形式上看虽与《...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博简)第七册公布了一篇与《天问》形式极为相近的韵文,篇题作“凡物流形”,整理者认为这是一篇楚辞类文献,一些古典文学领域的学者也将其与《天问》进行比较研究。事实上,《凡物流形》从形式上看虽与《天问》相近,但从本质上看应当是一篇黄老学说的文献(这一点王中江、曹峰等先生已经指出)。本文试就《凡物流形》所见宇宙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学说 上博简 物流 性质 《天问》 战国竹书 文学领域
原文传递
金文中的“■”地及其军事地理新探 被引量:4
9
作者 雷晋豪 《历史地理》 CSSCI 2012年第1期211-241,共31页
金文"■"字隶定为"管",商、周时代是一处要地,过去学者均推定为今河南省郑州市的东周郑、韩管邑。本文重加考订指出:商、周之际的"管"地位在黄河以北,距离殷墟不超过一日的路程范围。在梳理甲骨文、金文... 金文"■"字隶定为"管",商、周时代是一处要地,过去学者均推定为今河南省郑州市的东周郑、韩管邑。本文重加考订指出:商、周之际的"管"地位在黄河以北,距离殷墟不超过一日的路程范围。在梳理甲骨文、金文与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后,本文主张"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理 商王朝 牧野之战 地理志 武王 管叔 史记正义 战国竹书 容成氏 春秋地理考实
下载PDF
读楚简随记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裕商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郭店简》 战国竹书 简书材料 《诗论》
下载PDF
沪简《周易》选释(修订)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琳仪 程燕 房振三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与今本文字多有异同。本文就竹简本中十条异文予以考证,或揭示其释字依据,或分析其通假关系,也间或涉及其讹变关系,提出若干与旧注不同的新观点。
关键词 沪简 战国竹书 周易 考释
下载PDF
上博竹书《孔子见季桓子》考释二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永秉 《文史》 CSSCI 2011年第4期215-222,共8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所收《孔子见季桓子》是一篇重要的失传儒家文献。因为此篇书风特殊、字迹潦草,自发表以后,学者的相关讨论意见层出不穷。
关键词 战国竹书 孔子 考释 上博 儒家文献
下载PDF
“言行相近,然后君子”——从上博简《弟子问》看孔子的言行观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佩雨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1,共5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以下简称“上博简”)保存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孔子言论,对于我们重新考察孔子及早期儒家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其中上博简(五)《弟子问》是一组孔门师生课堂答问的真实记录。在这篇新出土文献中,孔...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以下简称“上博简”)保存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孔子言论,对于我们重新考察孔子及早期儒家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其中上博简(五)《弟子问》是一组孔门师生课堂答问的真实记录。在这篇新出土文献中,孔子多处论及“言”、“行”之间的关系,对于重新审视孔门言行观颇多助益。现立足《论语》、《孔子家语》等儒家传世文献,并以《弟子问》为代表的上博简孔子言论文献作参照,尝试探讨孔子的言行观内涵,敬请专家学者教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行 《孔子家语》 相近 君子 思想内涵 早期儒家 文献价值 战国竹书
原文传递
《孔子诗论》正名再讨论——兼论《孔子诗论》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斐琼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8,共10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由马承源先生等整理、命名,发表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其命名之由,在于简文多次出现“孔子曰”,整理者由此认为“简文是(孔子)弟子就孔子授诗内容的追记”,故题为《孔子诗论...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由马承源先生等整理、命名,发表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其命名之由,在于简文多次出现“孔子曰”,整理者由此认为“简文是(孔子)弟子就孔子授诗内容的追记”,故题为《孔子诗论》。然而学者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授诗者未必就是孔子,也不排除子夏或子羔以及其他孔子后学是授诗者的可能。此外,此篇文献是否是“论”的文体也值得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论》 文体特征 战国竹书 正名 马承源 “论” 馆藏 上海
原文传递
《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箸頙浮”再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天虹 《简帛》 CSSCI 2016年第2期27-31,共5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鲍叔牙与隰朋之谏》篇的后半部分,主要讲齐桓公听取鲍叔牙和隰朋的谏议,采取数项改进措施或行动。其中3号简有一段话:
关键词 战国竹书 第五册 齐桓公 谏议
下载PDF
浅论书画鉴定中文献学知识的运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镇 《书法赏评》 2012年第6期72-74,共3页
文献产生的前提是文字,而汉字滥觞于夏商,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东汉灵帝喜平四年蔡邕亲自书写的《熹平石经》和魏晋时期的《三体石经》等都是集文献价值、书法艺术于一身的明证,因而书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 文献产生的前提是文字,而汉字滥觞于夏商,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东汉灵帝喜平四年蔡邕亲自书写的《熹平石经》和魏晋时期的《三体石经》等都是集文献价值、书法艺术于一身的明证,因而书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文献史。因而,以目录、版本、校勘、辨伪等为主干知识的文献学,其并非‘‘纯客观的学问,它本身就是方法、观点和技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知识 文献学 书画鉴定 战国竹书 上海博物馆 孔子诗论 文献价值 三体石经
原文传递
战国楚竹书简《性情论》的乐教思想与现代音乐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海燕 孙文钟 《中医药文化》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性情论》篇,主论“性”、“情”及“道”的特性与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对“性”、“情”进行后天培养的方法及其重要性。认为其中的“乐教”思想与儒家“乐教”观相一致,并与现代音乐疗法相贯通。儒家丰富的...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性情论》篇,主论“性”、“情”及“道”的特性与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对“性”、“情”进行后天培养的方法及其重要性。认为其中的“乐教”思想与儒家“乐教”观相一致,并与现代音乐疗法相贯通。儒家丰富的“乐教”思想和临床实践对当今音乐教育和治疗当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竹书 《性情论》 “乐教” 现代音乐疗法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杂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育辰 《简帛》 CSSCI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终于在2012年底出版了,内容仍然十分丰富,我们拿到书后,反复绎读数过,
关键词 战国竹书 馆藏 上海
下载PDF
上博简《恒先》的“或”考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鸿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关键词 《恒先》 “或” 上博简 战国竹书 考论 特殊含义 方位词 黑体字
下载PDF
昭王毁室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杰鹏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第3期70-73,共4页
西方君主立宪制有一个自豪的说法是,普通百姓对自己的房子有绝对主权,"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但在楚国,连一个百姓的墓地君王也不能随便征用。
关键词 昭王 令尹 春秋时期 吴国 简文 包山 战国竹书 公族 诸侯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