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0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20世纪中国戏剧回顾 被引量:57
1
作者 董健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9,共11页
20世纪中国戏剧根本性的变化,是它的古典时期的结束与现代时期的开始。这是戏剧观念、戏剧内容和形式的转型性的变化。而文化进化、文化传播与文化功能这三个问题始终制约着、刺激着,也可以说是困扰着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戏剧现代化 现实主义戏剧 中国戏剧 现代主义 启蒙主义 艰难历程 20世纪 戏剧文学 戏剧观念 中国现代戏剧
原文传递
建构崇高的道德伦理乌托邦——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忠祥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共14页
莎士比亚戏剧混合运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方法,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凸现优化人性、“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体系,追求真善美一体之终极道德伦理乌托邦,虽然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和主客观条件的局限而难以兑现,却又是非常吸引人的... 莎士比亚戏剧混合运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方法,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凸现优化人性、“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体系,追求真善美一体之终极道德伦理乌托邦,虽然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和主客观条件的局限而难以兑现,却又是非常吸引人的美好幻想。这种道德伦理体系,正是建立在人性平衡的规律上,戏剧诗人的道德理想及其对善恶界限的划分,也正是出于他对普遍人性的质朴的辩证观察。莎士比亚理想的人性,还可说是作为个体的人和整体的人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的平衡和充分圆满的实现。这一切无疑会引起当代人的思考与共鸣,而且对现代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教育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文学 道德伦理 乌托邦 审美意义
下载PDF
在社会与命运中毁灭的美与爱——论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伟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0-124,共5页
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人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社会悲剧,有人认为该剧是命运悲剧,这成为历来批评和争论的焦点。但只要将《... 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人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社会悲剧,有人认为该剧是命运悲剧,这成为历来批评和争论的焦点。但只要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合当时历史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便可认识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既是社会悲剧,又是命运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社会悲剧 戏剧文学 英国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对性别、种族、文化对立的消解——从解构的视角看汤亭亭的《女勇士》 被引量:20
4
作者 蒲若茜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本文从解构的视角,立足于性别、种族、文化三方面去解读、阐释汤亭亭的<女勇士>,从而发掘汤亭亭作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对自己的性别、种族和文化所作的思考和质疑.指出汤亭亭并非一个单纯的'解构者':她在消解性别、种族、文... 本文从解构的视角,立足于性别、种族、文化三方面去解读、阐释汤亭亭的<女勇士>,从而发掘汤亭亭作为美籍华裔女作家对自己的性别、种族和文化所作的思考和质疑.指出汤亭亭并非一个单纯的'解构者':她在消解性别、种族、文化对立之后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重建了对立概念间的互动和融合,并重新评价了这些互动和融合对于人类的伟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种族 文化对立 解构 汤亭亭 《女勇士》 美籍华裔女作家 戏剧文学
原文传递
品特的探索真相之旅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其莘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6,共9页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西方对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品特曾被称作是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但是,剧作家本人一贯反对为他的剧作贴上任何流派的标签。品特剧作的最大特点是剧中含有许多模棱两可...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西方对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品特曾被称作是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但是,剧作家本人一贯反对为他的剧作贴上任何流派的标签。品特剧作的最大特点是剧中含有许多模棱两可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品特的早期剧作《看房人》,指出剧作家的意图就是引导他的读者和观众在模棱两可的话语中和复杂多变的人物之间探索真相,而这也恰恰是品特五十多年戏剧生涯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 《看房人》 哈罗德·品特 戏剧文学 题材
原文传递
上海沦陷期间戏剧文学管窥 被引量:16
6
作者 柯灵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18,共18页
思想领域没有真空,感情领域没有真空,人民的心没有真空,表达人民心声的文学也没有真空。因此盛世有文学,衰世有文学,甚至在外国侵陵和统治下也有文学。
关键词 戏剧文学 观众 改编 沦陷时期 抗日战争 舞台艺术 演出 旧上海 话剧艺术 悲剧性
下载PDF
粤北采茶戏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与发展走向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群英 曹广涛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粤北地区是我国古代客家人居住区,至今也还是客家人的家园。粤北采茶戏是客家先民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遗产,是客家人最早的戏种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但现在面临生存危机而成为广东的濒危剧种。对于... 粤北地区是我国古代客家人居住区,至今也还是客家人的家园。粤北采茶戏是客家先民创造和流传下来的艺术遗产,是客家人最早的戏种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但现在面临生存危机而成为广东的濒危剧种。对于粤北采茶戏应该秉持何种态度,是袖手旁观任其自生自灭,是对其进行大动手术拔苗助长式的改造,还是尽力保持其原汁原味艺术特色的扶持和保存,对于粤北文化界和政府主管部门而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粤北采茶戏》 艺术特色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剧本·表演·剧场:中西戏剧文本观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施旭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共9页
剧本·表演·剧场:中西戏剧文本观比较●施旭升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将“文本”概念引入剧论。主要讨论了中西戏剧史上三大戏剧文本观念,即(一)剧本之作为文本:文学性的推重;(二)表演之作为文本:舞台性的强调;(三)剧... 剧本·表演·剧场:中西戏剧文本观比较●施旭升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将“文本”概念引入剧论。主要讨论了中西戏剧史上三大戏剧文本观念,即(一)剧本之作为文本:文学性的推重;(二)表演之作为文本:舞台性的强调;(三)剧场之作为文本:整体性的追求。全文分为三个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观 中西戏剧 戏剧观念 剧场艺术 剧本 戏剧艺术 亚里斯多德 戏剧文本 戏剧文学 布莱希特
下载PDF
试论戏剧文体 被引量:11
9
作者 陆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38,共9页
关键词 戏剧 文体 代言体 口语化 戏剧语言 戏曲文学 戏剧文学
下载PDF
《李尔王》——一部充满悖论的悲剧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谢劲秋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莎士比亚在其杰出悲剧<李尔王>中,充分运用悖论这一手法,通过在情节、人物、对话等方面匠心独运的矛盾设置,深刻地揭示出人的神性和兽性的对抗与冲突,鞭挞了兽性,弘扬了神性,实现了永恒的"诗的正义".
关键词 《李尔王》 悖论 莎士比亚 英国 戏剧文学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剧本与剧场:戏剧及其研究的观念与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7-106,共10页
目前国内许多戏剧学研究文章依旧以戏剧文学为基础,即使论及表演动作与剧场,也是从文本的话语形式角度上谈的。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回答一系列原则性的问题:诸如戏剧文学在戏剧中的功能,戏剧文学与剧场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戏剧文学研究... 目前国内许多戏剧学研究文章依旧以戏剧文学为基础,即使论及表演动作与剧场,也是从文本的话语形式角度上谈的。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回答一系列原则性的问题:诸如戏剧文学在戏剧中的功能,戏剧文学与剧场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戏剧文学研究的合理与有效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戏剧 剧场艺术 话语形式 原则性 戏剧文本 艺术因素 戏剧研究 戏剧艺术 有效性问题
下载PDF
再谈电影文学与电影的文学价值(注) (在第三届金鸡奖发奖大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骏祥 《电影新作》 1983年第4期63-68,86,共7页
这一届金鸡奖评选出两部并列的“最佳影片”:《人到中年》和《骆驼祥子》。这两部影片又同时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潘虹、斯琴高娃确实是在电影表演艺术上有很大突破,两部影片的成就是与她们二位的才华与努力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大约... 这一届金鸡奖评选出两部并列的“最佳影片”:《人到中年》和《骆驼祥子》。这两部影片又同时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潘虹、斯琴高娃确实是在电影表演艺术上有很大突破,两部影片的成就是与她们二位的才华与努力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大约谁也不会说这两部影片的成就只是由于有这两位表演艺术家的原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琴高娃 女演员 《骆驼祥子》 学术讨论会 最佳影片 摄影镜头 戏剧文学 人到中年 老舍先生 情节片
原文传递
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晓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42,共13页
昆曲作为古典戏剧艺术的优秀代表,可以从戏剧文学、音乐传统和表演艺术三方面来认识她的价值。她具有着古典戏剧文学的最高品位、古典音乐文化的最后遗存、古典戏剧表演的完美体系。
关键词 昆曲 艺术成就 文化价值 古典音乐 古典戏剧 戏剧文学 表演艺术
原文传递
普洛斯彼罗的魔法和凯列班的诉求——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暴风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方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5,共6页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反映了1 7世纪初英国开始争夺海上殖民霸权的现实,既塑造了普洛斯彼罗这个在宗主国处境十分狼狈,而在殖民地却能呼风唤雨的西方父权政治形象,又塑造了凯列班这个貌似妖魔但又在智力、见识、情感上优于某些白人的独...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反映了1 7世纪初英国开始争夺海上殖民霸权的现实,既塑造了普洛斯彼罗这个在宗主国处境十分狼狈,而在殖民地却能呼风唤雨的西方父权政治形象,又塑造了凯列班这个貌似妖魔但又在智力、见识、情感上优于某些白人的独特的原住民形象。普洛斯彼罗法术的本质是殖民暴力,但这种暴虐并没有摧垮凯列班的精神:他总是积极主动、有策略地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暴风雨》 殖民暴力 后殖民主义 戏剧文学 文学评论 英国
下载PDF
“品特风格”的颠覆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宝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8,共6页
作为二战后英国戏剧一卓异的戏剧风格 ,“品特风格”利用现实主义戏剧传统的基本情节模式 ,创造出“超级现实”型戏剧情境 ,颠覆了观众和读者欣赏期待中对于稳定和“透明”性的要求 ,激发观众重新认识生活真实和戏剧真实 。
关键词 英国 戏剧文学 现实主义风格 “品特风格” 语言
原文传递
从误读到误解:理论与创作的互动——以曹禺现象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巧娜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2-139,共8页
中国带有意识形态化特性的文学批评始于三四十年代 ,它过多注重切近时势 ,对作品的解读虽然也强调其“艺术性” ,但往往更重视其思想性 ,而所谓的思想性又被简缩为某种单一的理论兴趣 ,由此很容易造成对作品的误读 ,这种误读又反过来影... 中国带有意识形态化特性的文学批评始于三四十年代 ,它过多注重切近时势 ,对作品的解读虽然也强调其“艺术性” ,但往往更重视其思想性 ,而所谓的思想性又被简缩为某种单一的理论兴趣 ,由此很容易造成对作品的误读 ,这种误读又反过来影响并制约作家的创作。本文以“曹禺现象”为个案 ,探讨其艺术创造力从 30年代爆发到 4 0年代中期之后很快衰退的原因 ,认为理论批评界对作家的误读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使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力产生了误解 ,由此偏离了他自己所熟悉的轨道而进入他人设定的轨道 ,最终制约住了他富于原创性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文学批评 戏剧文学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基督情怀 戏剧理论 戏剧创作
原文传递
对当前戏剧创作与戏剧评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温大勇 《戏剧丛刊》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对当前戏剧创作与戏剧评论问题的探讨,主要分两部分进行,先谈戏剧创作问题,再谈戏剧评论问题.戏剧创作问题包括四方面内容:一、话剧和戏曲;二、歌剧和儿童剧;三、小剧场戏剧;四、小戏和小品.谈到对戏剧创作问题的看法时,我列举的例子... 对当前戏剧创作与戏剧评论问题的探讨,主要分两部分进行,先谈戏剧创作问题,再谈戏剧评论问题.戏剧创作问题包括四方面内容:一、话剧和戏曲;二、歌剧和儿童剧;三、小剧场戏剧;四、小戏和小品.谈到对戏剧创作问题的看法时,我列举的例子主要是获曹禺剧本奖和文华奖的作品.曹禺剧本奖的前身是由文化部艺术局和中国剧协创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现由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主办,是戏剧文学最高奖项,自1982年以来,评奖已举办20届.文华奖是文化部主办的政府奖,应有代表性.我的观点大多在近几年的不同场合、不同媒体上阐述过,目前所做的是一个综合性阐述,限于题目,只谈问题,不讲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创作 戏剧评论 中国文联 小剧场戏剧 戏剧文学 文化部 文华奖 儿童剧
下载PDF
满族文化与东北二人转——也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上)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映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42,共5页
考证二人转的源流,不仅关系到为二人转科学撰史,而且关系到二人转的继承和发展。二人转虽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二人转的研究,包括对其名称的界定,都是解放以后的事。此前对于二人转的历史却无一文字记载。有关二人转的起源也... 考证二人转的源流,不仅关系到为二人转科学撰史,而且关系到二人转的继承和发展。二人转虽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二人转的研究,包括对其名称的界定,都是解放以后的事。此前对于二人转的历史却无一文字记载。有关二人转的起源也多凭二人转老艺人的口头传承,而且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河北的莲花落或什不闲;有的说是风阳花鼓;有的说是云南花灯;有的说是关内秧歌;有的说是“秧歌打底儿,莲花落镶边儿”;有的说是“莲花落打底儿,什不闲镶边儿”等等,其说不一,模棱两可,至今莫衷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转 满族民歌 满族文化 地域文化 莲花落 戏剧文学 源流 东北地区 艺术特点 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宗教祭祀戏剧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祯 《戏剧文学》 1997年第9期29-33,50,共6页
从题材内容、仪式功能方面看,目连戏、傩戏具有浓郁的宗教祭祀色彩,对时下正热的目连戏、傩戏概念的称谓,因研究者文化背景及个人理解角度的不同而有异,宗教戏剧、祭祀戏剧、仪式戏剧、原始戏剧等,尚未取得一致。目连戏故事源自《佛说... 从题材内容、仪式功能方面看,目连戏、傩戏具有浓郁的宗教祭祀色彩,对时下正热的目连戏、傩戏概念的称谓,因研究者文化背景及个人理解角度的不同而有异,宗教戏剧、祭祀戏剧、仪式戏剧、原始戏剧等,尚未取得一致。目连戏故事源自《佛说盂兰盆经》,敷演佛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下地狱救母升天的事迹。它是一个剧目,一个特殊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戏 宗教祭祀戏剧 目连救母 目连文化 剧目 仪式戏剧 原始戏剧 民间小戏 戏剧文学 民族戏剧
原文传递
实验戏剧和我们的选择 被引量:7
20
作者 孟京辉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7,31,共5页
1987年9月,北京。尤金·尤奈斯库的名剧《犀牛》在海淀剧场演出。1990年11月,北京。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在北京电影学院小剧场演出。1991年6月,北京。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中央戏剧学院四楼小礼堂演出... 1987年9月,北京。尤金·尤奈斯库的名剧《犀牛》在海淀剧场演出。1990年11月,北京。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在北京电影学院小剧场演出。1991年6月,北京。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中央戏剧学院四楼小礼堂演出。之所以提到上面的三场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戏剧 等待戈多 戏剧文学 戏剧 小剧场 演员 舞台节奏 电影学 观众 犀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