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鹏运等《庚子秋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卓清芬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5,共8页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引发八国联军之役。硝烟密布,战火四起,北京遭受到空前未有之浩劫。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困居于北京城中,将战争之感慨写入词中,几人相互唱和,辑成《庚子秋词》上下二卷。《庚子秋词》...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引发八国联军之役。硝烟密布,战火四起,北京遭受到空前未有之浩劫。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困居于北京城中,将战争之感慨写入词中,几人相互唱和,辑成《庚子秋词》上下二卷。《庚子秋词》不仅反映了时事,也响应了时代对于"词史"的呼唤。周济、谢章铤鼓吹"词史"之作,认为反映时代乱离的词作可与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北征》、《垂老别》等诗作相提并论。杜甫诗因安史之乱,号为"诗史",晚清词人连遭内忧外患,将家国之感发之于词,形成"词史"。然而词之为体,与诗不同,"词史"与"诗史"的写作手法、反映动荡乱离的方式、观察历史社会的角度,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鹏运 庚子 诗史 时代氛围
下载PDF
留得悲秋残影在:论《庚子秋词》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大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庚子秋词》为二十世纪伊始具有符号式意义的重大词坛事件,历来负有"词史"盛誉。但由于对词体抒情功能认知的偏颇,《庚子秋词》并未真正达到"词史"的高度,总体上没有迸发出更大的现实烈度,奏出更强劲的时代心音。... 《庚子秋词》为二十世纪伊始具有符号式意义的重大词坛事件,历来负有"词史"盛誉。但由于对词体抒情功能认知的偏颇,《庚子秋词》并未真正达到"词史"的高度,总体上没有迸发出更大的现实烈度,奏出更强劲的时代心音。同时,《庚子秋词》对二十世纪词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子 王鹏运 朱祖谋 接受
下载PDF
读者之心:论周济“词史”思想在清季的实现
3
作者 莫崇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晚清词坛同时存在两种"词史"观念:第一种以谢章铤为代表,借鉴"诗史"传统,强调"纪事"功能;第二种以周济为代表,建立在"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的常州词学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由衷之言"。《... 晚清词坛同时存在两种"词史"观念:第一种以谢章铤为代表,借鉴"诗史"传统,强调"纪事"功能;第二种以周济为代表,建立在"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的常州词学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由衷之言"。《江南好词》在读者群中引起的反应佐证了周济"词史"观的合理性,它也是将作品"词史"意义的建构权让渡于读者的先声。随着常州词学影响力的增长,"词史"观念的普及,以及"读者之心"意识的强化,周济"词史"思想成为主导"词史"写作的基础。《庚子秋词》正是这一进程中的代表性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读者之词史"形成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 读者 常州 庚子
原文传递
论王鹏运《庚子秋词·渔歌子》的“词史”品格
4
作者 王馨鑫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2-60,共9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鹏运《庚子秋词·渔歌子》一词作出进一步笺释,指出此词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珍妃之死的真相以及珍妃的高洁品格,这也正是《庚子秋词·渔歌子》的"词史"品格所在。以令词之短小篇幅,而能蕴含...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鹏运《庚子秋词·渔歌子》一词作出进一步笺释,指出此词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珍妃之死的真相以及珍妃的高洁品格,这也正是《庚子秋词·渔歌子》的"词史"品格所在。以令词之短小篇幅,而能蕴含如此丰富深沉的历史内容,实为罕见,这体现了王鹏运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清刚、正直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鹏运 渔歌子 庚子
下载PDF
时代变局中的家国书写与词风进境——以《庚子秋词》《春蛰吟》为中心
5
作者 郭文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41,共10页
《庚子秋词》与《春蛰吟》为庚子之变时名家吟咏的代表作,反映了国破家亡之时晚清士人的凄凉心曲,堪称词史。庚子唱和表现出对北宋小令与南宋长调的取径和超越,增强了词体的隐喻功能与叙事容量,更有利于寄托世变下的讽喻与心境。而词作... 《庚子秋词》与《春蛰吟》为庚子之变时名家吟咏的代表作,反映了国破家亡之时晚清士人的凄凉心曲,堪称词史。庚子唱和表现出对北宋小令与南宋长调的取径和超越,增强了词体的隐喻功能与叙事容量,更有利于寄托世变下的讽喻与心境。而词作的书写策略与风格,体现出词这一传统文体在世变影响下的应对与转变,并影响了此后词风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子 《春蛰吟》 家国书写 风进境
下载PDF
漆室之叹与曲江之悲:论《春蛰吟》及“庚春词人群”
6
作者 陈秋丽 马大勇 《长江学术》 2016年第1期28-35,共8页
与《庚子秋词》相比,其"姊妹篇"《春蛰吟》历来不大受重视。其实这一唱和集"兴之所至、势有必然",于不得不"蛰"之"春"发出不得已的哀婉长"吟",词体之抒情功能以及悱恻折转之特质均... 与《庚子秋词》相比,其"姊妹篇"《春蛰吟》历来不大受重视。其实这一唱和集"兴之所至、势有必然",于不得不"蛰"之"春"发出不得已的哀婉长"吟",词体之抒情功能以及悱恻折转之特质均得到甚充沛的发挥,故总体成就应不在《秋词》之下。本文盘点《春蛰吟》的面貌与意义,并对"庚子秋词"、"春蛰吟"两次唱和中的部分词人予以论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子 春蛰吟 漆室之叹 曲江之悲 庚春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