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二十世纪戏曲文献之发现与南戏研究之进步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解玉峰
-
机构
南京大学
-
出处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4-231,共18页
-
文摘
王国维先生尝云"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此语尤适用于二十世纪的南戏研究.南戏研究始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3),但世纪初的王国维可以凭藉的戏曲文献极其有限,所以《宋元戏曲史》有关南戏的论述不能不留下许多缺憾.
-
关键词
南戏
古代戏曲
南曲九宫正始
寒山堂曲谱
二十世纪
戏曲文献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见马廉藏本《寒山堂曲谱》考论
- 2
-
-
作者
董诗琪
-
机构
南昌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5期72-79,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寒山堂曲谱》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4YJC760021)
江西省社科基金“十四五”青年项目“清宫弋阳腔曲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4WX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学界将已知见《寒山堂曲谱》残本七种划分为甲本和乙本两种系统,但这两种版本系统的先后存在争议。今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见马廉旧藏本,此本有已知版本皆缺失的内容,不仅保留了凡例十八条,总目录,完整的引子、尾声套数章,还保留了商调过曲、商角过曲两部分内容。对比板式和内容可知,马藏本与北大藏十五卷残本实为一书的两部分,两本相加共四十三卷,仅阙五卷,可基本还原《寒山堂曲谱》全貌。通过马藏本,还可确定张谱的版本先后,即甲本系统在前,乙本在后,张大复先考订过曲,后补入引子、犯调、尾声套数。《寒山堂曲谱》驳斥九宫之外又有十三调的说法,以及删去仙吕入双调和商黄调,并为犯调划分专章等做法,对后世曲谱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关键词
张大复
寒山堂曲谱
马廉
犯调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宗北归音》及康熙年间弋阳腔的发展
- 3
-
-
作者
董诗琪
-
机构
南昌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系
-
出处
《戏曲研究》
2024年第1期2-19,共1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全明戏曲》编纂与俗文学编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VJXT00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明清时期,随着传奇兴盛,出现了一批对曲文的平仄、句格、韵位进行规定的格律谱,比如沈璟的《南曲全谱》、钮少雅的《九宫正始》、张大复的《寒山堂曲谱》等,但是这些曲谱多为昆山腔服务。康熙年间,王正祥编订曲谱,其《十二律京腔谱》《宗北归音京腔谱》是戏曲史上两部为弋阳腔所作的南北曲曲谱,其《十二律昆腔谱》《宗北归音昆腔谱》也是非常重要的昆曲南北曲曲谱。
-
关键词
十二律
康熙年间
寒山堂曲谱
钮少雅
归音
昆山腔
弋阳腔
戏曲史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J617.5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寒山堂曲谱》文献考论——兼论张大复的编谱理念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董诗琪
-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出处
《南大戏剧论丛》
2023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稿抄本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2&ZD26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稿抄本明清戏曲叙录与研究”(批准号18AZW00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张大复的《寒山堂曲谱》,编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此谱可分为五卷本、十五卷本两种版本系统。另有《元词备考》、《南词便览》、《词格备考》等书,为张氏编订十五卷本之前做的准备工作。五卷本完成在先,十五卷本完成在后。通过版本对比,可知张大复先完成过曲、尾声的编订工作。后又增补了犯调、引子等卷,并增添尾声的相关内容,最终完成完整的曲谱。通过《寒山堂曲谱》的版本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张大复从复古到从俗,从尊崇古曲到接纳犯调的编谱理念,也能探究明末清初曲谱观念的变化。
-
关键词
张大复
《寒山堂曲谱》
版本
《随园谱》
-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
-
题名《风月锦囊》本《高文举》与皖南抄本《水云亭》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朱建明
-
出处
《黄梅戏艺术》
1989年第3期21-28,共8页
-
文摘
不久前发现的珍藏于西班牙的海外戏曲孤本《新刊耀目冠场擢奇风月锦囊正杂两科全集》(简称《风月锦囊》或《全家锦囊》)中,辑有《高文举》戏文一种,全名为《奇妙全家锦囊高文举登科记》,载续编第十九卷。《风月锦囊》正编主要收录元代戏文(个别为北杂剧及明传奇),续编大多属明初至明中叶戏文,《高文举》也应为明初戏文。
-
关键词
文举
明传奇
水云
明初
还魂记
明中叶
南词叙录
寒山堂曲谱
文林阁
登科记
-
分类号
J825.54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九宫正始》与《寒山堂曲谱》考论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周维培
-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古籍研究》
1998年第3期16-23,共8页
-
文摘
明清之际编纂的《九宫正始》与《寒山堂曲谱》,在曲谱制作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一是两谱的蓝本均是传为元代天历间《九宫十三调词谱》,宫调曲牌系统以及编谱旨趣与当时盛行的沈璟曲谱有很大差别,隐然构成一种流派。二是两谱在辑曲引例上,保留了大量的早期戏文剧目文献,成为当代学者搜寻戏文资料,勾沉辑佚的宝库,受到珍视。一《九宫正始》全称《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题为'云间徐于室辑,茂宛钮少雅订'。
-
关键词
正始
寒山堂曲谱
钮少雅
沈璟
十三调
天历
南吕
泣颜回
当代学者
宫谱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21世纪以来台湾昆曲曲律的研究概况
- 7
-
-
作者
黄思超
-
机构
台湾实践大学应用中文学系
-
出处
《戏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
文摘
相较于戏剧理论的晚出,明代万历以降,昆曲曲律一直为曲家所重视。明清两代曲谱与曲论中谈及了诸多格律、曲腔、唱法等问题。可以说,从昆曲的兴盛开始,曲律讨论也随之展开。直至清末,曲谱编纂与度曲理论在清曲家的传承中保留了下来,这些都为当代曲律的研究累积了丰富的材料。解玉峰《90年来昆曲研究述评》
-
关键词
曲律
清曲家
戏剧理论
曲论
元曲研究
寒山堂曲谱
主腔
曲牌体
纳书楹曲谱
元杂剧
-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论《寒山堂曲谱》与张大复的曲学思想
- 8
-
-
作者
黄振林
-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
-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
基金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元明清曲谱与南戏传奇关系研究>(项目号14YJA751008)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明清众多曲谱中,《寒山堂曲谱》有独特的撰谱思路。其罢黜奇炫、崇尚实用的撰谱宗旨,体现了谱主宗元本色的曲学观念。对曲牌的正本清源和流变稽考,梳理出了常用九宫谱系曲牌的使用规律。而在《曲话》中涉及的失律曲文的扶偏救弊,深入讨论了明清曲体韵文"字"、"声"之间的辩证关系。
-
关键词
张大复
《寒山堂曲谱》
格律
曲唱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元人《九宫十三调词谱》考
- 9
-
-
作者
周维培
-
机构
南京大学 副教授
-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8,共7页
-
文摘
元人《九宫十三调词谱》,见于明末徐于室、钮少雅《九宫正始》的披露与引用。关于该谱的名称,《九宫正始》有三种不同称谓。钮少雅自序中的称呼即如上引;冯旭序文则称它作“
-
关键词
九宫正始
三调
《拜月亭》
寒山堂曲谱
词谱
南曲
早期南戏
宫调
调名
引子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赵氏孤儿》剧目研究与中国古代戏曲选本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吴敢
-
出处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赵氏孤儿》
中国古代戏曲
戏曲选本
六十种曲
剧目
九宫正始
寒山堂曲谱
纪君祥
元明南戏
世德堂本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