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6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乡土——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畲族民宅改造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铠 张雷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7,共2页
桐庐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位于浙江桐庐县莪山乡戴家山村,是以一栋普通畲族土屋改造为主体的"民宿"1),同时也是具有现代化酒店设施和服务的"乡土艺术"精品酒店。
关键词 乡土艺术 莪山 浙江桐庐 自然人文景观 木楼板 建筑设计理念 家山 夯土墙 建筑砌块 砖混结构
原文传递
乡村史诗与时代精神--评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2,共6页
比作家思想中的历史观更为重要的是作家的实际创作。每一个作家都会有个人的历史认知历史观点,存在一些局限,进入一些误区并不奇怪,事实上也很难避免。然而,进入创作后,作家忠于生活,按现实本来的面目去描写,去表现,尊重艺术规律进行创... 比作家思想中的历史观更为重要的是作家的实际创作。每一个作家都会有个人的历史认知历史观点,存在一些局限,进入一些误区并不奇怪,事实上也很难避免。然而,进入创作后,作家忠于生活,按现实本来的面目去描写,去表现,尊重艺术规律进行创作,讲故事,写人物,通常都会弥补作家思想的局限性,帮助作家走出思想的误区。优秀的作品,都会有这样神奇的突破调整的功能。历史上不少伟大的作品,都是在这个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自我再生的创造过程中,实现思想艺术的突破和创新。我们常说的作品大于作家,形象大于思想的道理,说的就是这个艺术规律。《家山》将再次实证这个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家山 历史观 人物形象 文化力量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中的民心之向——评《家山》中乡土想象与历史叙事的诗学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谭桂林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5,共8页
《家山》通过对民国时期沙湾这个湖南山村的风俗世情的描写,展示了乡土中国走向现代的转型历史。小说对百年变局的普通民众实干精神的礼赞,对百年变局中积跬步以成千里的变革成就的描叙,对大变局中民心所向的观察与揭示,无不显示出作者... 《家山》通过对民国时期沙湾这个湖南山村的风俗世情的描写,展示了乡土中国走向现代的转型历史。小说对百年变局的普通民众实干精神的礼赞,对百年变局中积跬步以成千里的变革成就的描叙,对大变局中民心所向的观察与揭示,无不显示出作者在新世纪的精神高度上反思历史的思想成果。作者对文学叙事的总体性观照和想象性虚构的自觉追求与精彩呈现,也将为乡土叙事突破自叙自传传统而构建史诗性传统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山 百年变局 乡土想象 历史叙事
下载PDF
沙湾的两股理性力量及人物群像图——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社会觉察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卓今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27-134,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的沙湾村,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动荡中,进来两股新的理性力量,它们冲击着原有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结构。一股理性力量是以留日知识分子扬卿为代表的新知识、新技术;另一股理性力量是以共产党员齐峰为代表的新观念、新制度。... 20世纪上半叶的沙湾村,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动荡中,进来两股新的理性力量,它们冲击着原有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结构。一股理性力量是以留日知识分子扬卿为代表的新知识、新技术;另一股理性力量是以共产党员齐峰为代表的新观念、新制度。两股力量合力推进沙湾的改变。在不合常理的地租、赋税、徭役、杂捐的无休止折腾中,温柔敦厚的沙湾人也表现出激进的一面。这两种力量的结构也代表了当时整个中国的情形,沙湾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蜕变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形象饱满的人物,诗意化结构对人物塑造是一种挑战,小说刻意不突出人物戏剧化的人生,而是通过平凡普通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塑造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家山 人物塑造 理性力量
下载PDF
《家山》创作谈
5
作者 王跃文 《新华文摘》 2024年第7期90-92,共3页
我的长篇小说《家山》中的“家山”,原型就是我的故乡湖南省浦县。小说故事起止时间是1926年到1949年。故事发生地是我虚构的一个叫沙湾的中国南方乡村,其地理环境、村落形势、四季物候、社会结构、伦理体系和历史文化气脉,大多依着我... 我的长篇小说《家山》中的“家山”,原型就是我的故乡湖南省浦县。小说故事起止时间是1926年到1949年。故事发生地是我虚构的一个叫沙湾的中国南方乡村,其地理环境、村落形势、四季物候、社会结构、伦理体系和历史文化气脉,大多依着我的出生地漫水村的样子描摹虚构。小说里的万溪江可以看作沅水支流澈水,齐天界、豹子岭则是雪峰山区的景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故事 起止时间 地理环境 气脉 创作谈 家山 伦理体系 出生地
原文传递
《家山》:南方史诗与民族精神的重构
6
作者 李云雷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4期65-66,共2页
王跃文的《家山》是一部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史诗性作品。小说取材于作者故乡湖南淑浦,讲述了陈家五代人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三四十年间的历史,在时代的巨大变迁中再现了民族生活的变化,在整体上描绘了一幅既雄浑壮阔又细腻人微的风景... 王跃文的《家山》是一部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史诗性作品。小说取材于作者故乡湖南淑浦,讲述了陈家五代人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三四十年间的历史,在时代的巨大变迁中再现了民族生活的变化,在整体上描绘了一幅既雄浑壮阔又细腻人微的风景画与风俗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雄浑壮阔 史诗性作品 家山 南方史诗 风俗画 风景画 辛亥革命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审美回望与理性探索——论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
7
作者 夏义生 姚乐旗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63-74,I0004,共13页
王跃文凭借鞭辟入里的历史眼光和知识分子立场,以史诗性的笔法书写了中国现代历史上传统乡土社会的变革与重建,擘肌分理地反省和批判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破产。但是,《家山》基于以沙湾村为社会横截面的“民族志”叙事,对中国现代乡村... 王跃文凭借鞭辟入里的历史眼光和知识分子立场,以史诗性的笔法书写了中国现代历史上传统乡土社会的变革与重建,擘肌分理地反省和批判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破产。但是,《家山》基于以沙湾村为社会横截面的“民族志”叙事,对中国现代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围绕在传统乡土社会各方力量的评价只是小说的一条明线,小说的暗线则是在多元现代性视域下通过探讨乡村建设的得失成败,特别是“乡贤”和“民间”不可忽视的价值,总结中国现代历史上乡村建设的中国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展开理性思辨与寻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家山》的复调叙事结构,体现了王跃文对中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现代性想象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家山 乡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多元现代性 中国经验
下载PDF
论王跃文《家山》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8
作者 杨彩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77,122,共8页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是其乡土小说中的力作。这部小说描写了沙湾村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二十余年历史变迁,是一部中国乡村社会生活史。王跃文通过对沙湾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生命史诗等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沙湾村恬淡秀...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是其乡土小说中的力作。这部小说描写了沙湾村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二十余年历史变迁,是一部中国乡村社会生活史。王跃文通过对沙湾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生命史诗等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沙湾村恬淡秀丽的自然生态美、融洽和谐的社会生态美和温情美好的精神生态美。在当今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社会中,《家山》意在重构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态家园,重拾传统乡土社会的温情人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家山 生态美学 生态文明现代化
下载PDF
《家山》折射的生命观念浅探
9
作者 杨宇星 刘婉婷 彭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重死的婚丧礼仪、家国天下的生命价值、平等和谐的生命智慧,这是沙湾村独特的生命观念,也是湖湘民俗视景中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这种对生命的独特见解与践行对树立积极的主体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生命观念与现实的生命困境结合为现代人的生存提供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贡献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山 生命观念 价值取向 尊生重死 家国天下 平等和谐
下载PDF
回望故土时的历史张力获得与情感诗学建构——评《家山》
10
作者 李昌俊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以细腻的笔触绘制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湘地沙湾画卷,既有史诗的品格,又有对乡土社会的温馨体认。乡土生活之“小”与政治历史之“大”在《家山》中均匀分布,水乳交融。如何讲述历史,如何展现乡土,又表达了什么样...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以细腻的笔触绘制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湘地沙湾画卷,既有史诗的品格,又有对乡土社会的温馨体认。乡土生活之“小”与政治历史之“大”在《家山》中均匀分布,水乳交融。如何讲述历史,如何展现乡土,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经验?这是《家山》提供的三条向其进发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乡土生活 情感经验 诗学建构 乡土社会 均匀分布 家山 回望
原文传递
王跃文的小说观
11
作者 宋德发 黄菁卓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王跃文是一位有着理论自觉和理论素养、学者气质十足的小说家。他擅长通过随笔、杂谈和演讲发表对小说的真知灼见。在他看来,好小说必须讲好故事,而这也是好小说最起码的要求。但他又认为故事好编,日常难写。他本人更偏爱日常而非宏大... 王跃文是一位有着理论自觉和理论素养、学者气质十足的小说家。他擅长通过随笔、杂谈和演讲发表对小说的真知灼见。在他看来,好小说必须讲好故事,而这也是好小说最起码的要求。但他又认为故事好编,日常难写。他本人更偏爱日常而非宏大、平淡琐碎而非离奇曲折的故事。因此,他所言的“讲好故事”本义是“讲好”故事而非讲“好故事”。在他的观念中,“讲好”故事的关键是写好人物,因此写好人物是小说家最起码的责任。写好人物则依赖于细节刻画。王跃文侧重讨论故事、人物和细节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这非常符合他“顽固的现实主义文学者”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小说观 家山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含蓄温和的沙湾人在沉默中爆发——评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 被引量:1
12
作者 卓今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家山》中的真善美构成小说温暖的底色。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叙述主体的乡村伦理、乡村美学的展示,弥漫着浓郁的素雅的氛围与温和的情绪,处处透着纯粹的中式美学。小说抛开常规的历史叙事粗大线条和矛盾冲突,着眼于普通人的精神史,将夹在... 《家山》中的真善美构成小说温暖的底色。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叙述主体的乡村伦理、乡村美学的展示,弥漫着浓郁的素雅的氛围与温和的情绪,处处透着纯粹的中式美学。小说抛开常规的历史叙事粗大线条和矛盾冲突,着眼于普通人的精神史,将夹在时间褶皱里普通人的悲欢从容地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王跃文 历史叙事 叙述主体 普通人 家山 矛盾冲突 含蓄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土书写传统的赓续与创新性发展——以《家山》《金墟》《莫道君行早》为例证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50,共9页
王跃文《家山》、熊育群《金墟》、欧阳黔森《莫道君行早》,皆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项目的硕果。对这三部作品,可以从新时代地方“志”书写传统的赓续、历史之笔与文化记忆的融合、非虚构写作与虚构小说文体的兼容并包、乡土书写传... 王跃文《家山》、熊育群《金墟》、欧阳黔森《莫道君行早》,皆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项目的硕果。对这三部作品,可以从新时代地方“志”书写传统的赓续、历史之笔与文化记忆的融合、非虚构写作与虚构小说文体的兼容并包、乡土书写传统以及传统文化与文学传统的赓续等方面作出集中探究与考察。这对于总结新时代文艺精品的艺术规律、创作指征,对于积极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书写 乡土书写 传统文化 文学传统 家山 《金墟》 《莫道君行早》
下载PDF
家山之重,或重于泰山——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读札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学昕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2,共6页
一 2006年,我读过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之后,写了《回到生活原点的写作--贾平凹〈秦腔〉的叙事形态》一文,发表在林建法先生主编的《当代作家评论》上。贾平凹的《秦腔》洋洋五十余万字的篇幅,文字及其所描述的生活,犹如林间小溪的... 一 2006年,我读过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之后,写了《回到生活原点的写作--贾平凹〈秦腔〉的叙事形态》一文,发表在林建法先生主编的《当代作家评论》上。贾平凹的《秦腔》洋洋五十余万字的篇幅,文字及其所描述的生活,犹如林间小溪的涓涓细流,既有宁静中的流淌,也有逶迤前行中泛起的微澜,情境中虽然少有叙事的高潮,但也可谓生机处处,叙述常于平实中见奇崛,于宁静时觅得涛声阵阵。十七年前,我曾这样表述我阅读时的真切感受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叙事形态 微澜 贾平凹 《秦腔》 林建法 家山 长篇小说
下载PDF
果家山遗址秦汉瓦当与回中宫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治平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81-82,共2页
果家山秦汉遗址地处陇东西部、泾河北岸,东距泾源县城0.5公里的果家山二级台地上。遗址点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断续延伸达5公里。遗址范围内的田野、沟崖散布着大量秦汉文化遗迹。1982年秋,自治区文管会李祥石等先生曾对该遗址进行... 果家山秦汉遗址地处陇东西部、泾河北岸,东距泾源县城0.5公里的果家山二级台地上。遗址点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断续延伸达5公里。遗址范围内的田野、沟崖散布着大量秦汉文化遗迹。1982年秋,自治区文管会李祥石等先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实地考察,同时进行了试掘,出土了一批具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的秦汉瓦当。现将当时所出瓦当和部分后来群众在遗址内耕种时挖到的有关遗物一并作以简要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中宫 秦汉瓦当 文管会 秦汉文化 家山 莲花纹 绳纹 泾源县 卷云纹 夔凤纹
下载PDF
從里耶秦簡和秦封泥探討“泰”字的造字意義 被引量:5
16
作者 大西克也 《简帛》 2013年第1期139-148,579,共11页
一、里耶秦簡中的"泰"字秦至漢初的簡牘中表"大"的用字有一種引人注視的變動,①請看表1。統一前的睡虎地秦簡全部用"大"字,"泰"字一個都没有出現,而統一時期的里耶秦簡中"泰"字的使... 一、里耶秦簡中的"泰"字秦至漢初的簡牘中表"大"的用字有一種引人注視的變動,①請看表1。統一前的睡虎地秦簡全部用"大"字,"泰"字一個都没有出現,而統一時期的里耶秦簡中"泰"字的使用頻率突然上升,然後漢初的張家山漢簡中又突然下降。這種用字的變化不同尋常,值得探討。里耶秦簡中"泰"的用法有一種偏向,"泰"字並不是替代了所有的"大","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 秦封 大匠 桂宫 家山 大奴 二字 《二年律令》 泰子 家巷
下载PDF
从“河山”到“家山”——董继宁山水的根性、存在与时间
17
作者 吴端涛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6期49-51,共3页
董继宁于2015年10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江山万里行——董继宁山水画展”。此次展览中,他秉承李可染“为祖国山河立传”之志,作品整体上把握住了民族的力量、时代的脉搏,给时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绘画界产生广泛影响。时隔八年之后... 董继宁于2015年10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江山万里行——董继宁山水画展”。此次展览中,他秉承李可染“为祖国山河立传”之志,作品整体上把握住了民族的力量、时代的脉搏,给时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绘画界产生广泛影响。时隔八年之后,2023年11月,他在湖北大学美术馆举行了“家山无恙,风雨同行——董继宁山水画展”。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大部分为其2020年之后的创作。两者相比,创作面貌发生了较大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存在与时间 李可染 风雨同行 江山万里 创作面貌 家山 大学美术馆
下载PDF
宗法制乡村的现代转型--关于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
18
作者 王春林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8,188,共10页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以一种工笔细描的方式令人信服地再现了宗法制乡村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小说鲜活生动地塑造了佑德公、逸公老儿、有喜等有突出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宗法制乡村的特色,描摹展示了宗法制乡村的温情景象,也...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家山》,以一种工笔细描的方式令人信服地再现了宗法制乡村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小说鲜活生动地塑造了佑德公、逸公老儿、有喜等有突出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宗法制乡村的特色,描摹展示了宗法制乡村的温情景象,也细致刻画了在政治、科学、教育、人道等一系列现代性观念强势冲击下宗法制乡村走向无疾而终的过程。《家山》作为一部聚焦这一重要转型过程的长篇小说,在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创作方面独树一帜,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山 宗法制乡村 现代转型
原文传递
如何传统,怎样重铸--论《家山》与现代中国故事的讲述
19
作者 徐勇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2,188,共8页
相比同类其他作品,王跃文的《家山》独有贡献在于以家庭关系和家风的传承为切入点,很好地回应了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造之难题。小说从传统与当代对话的角度,尝试把现代政治、家族叙事和村庄的历史结合起来,以此展开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中国... 相比同类其他作品,王跃文的《家山》独有贡献在于以家庭关系和家风的传承为切入点,很好地回应了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造之难题。小说从传统与当代对话的角度,尝试把现代政治、家族叙事和村庄的历史结合起来,以此展开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中国命题的思考,较好地实现了地域性、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山 传统的重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唯有深情润家山--评王跃文长篇小说新作《家山》
20
作者 鲁太光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2,188,共11页
《家山》这部小说凝聚了作家“全部的乡土记忆”。对这些记忆进行细致解读可以发现,《家山》既是王跃文对家庭、亲人以及故乡、乡村的回望、致敬之作,更是对人心、人性、人情问题的深刻思考之作。更重要的是,作家还将上述诸多情感、思... 《家山》这部小说凝聚了作家“全部的乡土记忆”。对这些记忆进行细致解读可以发现,《家山》既是王跃文对家庭、亲人以及故乡、乡村的回望、致敬之作,更是对人心、人性、人情问题的深刻思考之作。更重要的是,作家还将上述诸多情感、思考凝为一体,通过塑造佑德公、陈劭夫、陈齐峰、陈扬卿、史瑞萍等光明的人格,表达了自己的文明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家山 故乡 人格 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