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 被引量:22
1
作者 斯图亚特.霍尔 孟登迎 《上海文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X期48-62,126,共16页
斯图亚特·霍尔面对文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被日益学科化、职业化和"口技化"的现状,提出要重视文化研究的政治担当和形成史这一严肃论题。他承认文化研究有许多历史和传统,但强调文化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特殊的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面对文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被日益学科化、职业化和"口技化"的现状,提出要重视文化研究的政治担当和形成史这一严肃论题。他承认文化研究有许多历史和传统,但强调文化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特殊的理论背景(经典马克思主义欧洲中心论及其有关经济基础对文化结构有决定性影响这一观点开始瓦解)中产生的。他认为文化研究一直是在各种中断和干扰中建构起来的,但强调文化研究中有一些稳定的思想追求:(1)始终努力以葛兰西式的思想方法,来理解那些适用于特定的、有密切关联的政治或历史情境的"情势知识"(conjunctural knowledge);(2)始终意识到构建文化的语言和话语再现结构直接受制于社会权力,需要接受批判性分析和行动主义的双重检验;(3)坚持用"有机知识分子"这一角色对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进行政治身份的反思和定位,同时提出在地化和介入性等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人 谱系 审美
原文传递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维度及其局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再复 林岗 《东吴学术》 2011年第1期51-74,共24页
文学的维度以“文学的维度”这一视角来考察文学问题,不是我们的发明。早在一九七八年,著名的德国哲学、美学家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他晚年最成熟的时候,就发表了著名的《审美之维》。马尔库塞在这篇论文中对马克思的美学进行... 文学的维度以“文学的维度”这一视角来考察文学问题,不是我们的发明。早在一九七八年,著名的德国哲学、美学家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他晚年最成熟的时候,就发表了著名的《审美之维》。马尔库塞在这篇论文中对马克思的美学进行考察.批评了被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特别是批评把文学艺术视为一种意识形态以及强调艺术的阶级特征这些基本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马克思主义 审美 马尔库塞 文学艺术 德国哲学 文学观念
原文传递
当代生态小说的审美迷津 被引量:5
3
作者 雷鸣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43,共8页
我国当代生态小说,发挥中国文学惯有的社会参与功能,直接切入到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以其最为直接地忧虑与拷问人类生存环境的精神品性,产生着极大的社会轰动效应,以集束冲击波式的大量作品,凸显于当代中国文坛。但在总体上却显现... 我国当代生态小说,发挥中国文学惯有的社会参与功能,直接切入到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以其最为直接地忧虑与拷问人类生存环境的精神品性,产生着极大的社会轰动效应,以集束冲击波式的大量作品,凸显于当代中国文坛。但在总体上却显现出一种思考上的贫困,一种启迪的单一,离因生态问题而可能透视出来的丰盈的现实启示与文化思考,显得有些隔膜和遥远,同时急切的生态主题表意诉求,亦屏蔽了文学的审美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小说 审美 中国文学 人类生存环境 社会参与 轰动效应 中国文坛 文化思考
原文传递
“后工业社会”与“乌托邦”———贝尔与马尔库塞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昭锋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22-27,共6页
“后工业社会”与“乌托邦”———贝尔与马尔库塞之比较研究王昭锋(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山东聊城252059)一、历史遭遇了什么?在人类举步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历史迎面遭遇了一连串的问题。历史要终结了吗?终结于资本... “后工业社会”与“乌托邦”———贝尔与马尔库塞之比较研究王昭锋(山东省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山东聊城252059)一、历史遭遇了什么?在人类举步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历史迎面遭遇了一连串的问题。历史要终结了吗?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在下个世纪是否真的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后工业社会 “乌托邦”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文化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乌托邦 审美 工业文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审美观念”辨微——对康德美学形而上祈向的一种探寻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克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18,共9页
“审美观念”是康德美学的秘要所在。它作为“主观”的“理性概念”导引着心灵祈向中的审美之维,也以其达于形而上之真际而指向“美的理想”。它意味着艺术立法是通过范例而成为现实的,既有范例引生新的范例使这立法呈现为一个逼向“最... “审美观念”是康德美学的秘要所在。它作为“主观”的“理性概念”导引着心灵祈向中的审美之维,也以其达于形而上之真际而指向“美的理想”。它意味着艺术立法是通过范例而成为现实的,既有范例引生新的范例使这立法呈现为一个逼向“最高的范本”(“鉴赏的原型”)的没有底止的过程。它启示人们:美的艺术的攀缘不在于某种规诫或准则的预立,重要的反倒是那生发审美自觉的心灵的陶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念 审美 鉴赏原型 艺术立法
下载PDF
审美之维:对电视纪录片本性的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纪实性 审美创造过程 艺术性 审美 审美情境 人文精神 电视文化 审美价值 创作者
下载PDF
论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及其审美之维
7
作者 张丹旸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将肉身还原为与自我紧密相连的原初现象,重点关注审美经验与生活场景中的诸多肉身问题,阐述痛苦、愉悦与衰老等绝对性肉身体验,剖析“上手”与“在手”、“能感”与“被感”、自我之“肉”与世界之“肉”等肉身意识,... 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将肉身还原为与自我紧密相连的原初现象,重点关注审美经验与生活场景中的诸多肉身问题,阐述痛苦、愉悦与衰老等绝对性肉身体验,剖析“上手”与“在手”、“能感”与“被感”、自我之“肉”与世界之“肉”等肉身意识,彰显肉身与他者相遇的审美维度。肉身阐释学强调作为充溢现象的肉身通过自我感发主动显现自身,恢复了含混的、感性的、物质性的具身感知,拓展了肉身与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交互阐发的理论空间,强化了美学与阐释学的深层对话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吕克·马里翁 肉身 充溢现象 肉身阐释学 他者面容 审美
下载PDF
启蒙、政治与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审美功能探析
8
作者 张丽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184,共7页
在哲学史演进中展开审美之维的功能研究,伴随研究视域从超验的形而上学、先验的主体性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形成了从启蒙功能、政治功能向实践功能的显性功能渐次彰显的研究脉络,并产生了由启蒙功能奠基,在政治功能中逐渐进入现实,最... 在哲学史演进中展开审美之维的功能研究,伴随研究视域从超验的形而上学、先验的主体性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形成了从启蒙功能、政治功能向实践功能的显性功能渐次彰显的研究脉络,并产生了由启蒙功能奠基,在政治功能中逐渐进入现实,最终在感性的人的实践功能中得到整合推进、共育发展与真正实现的历史逻辑。进一步在哲学视域中整体地研究审美之维推动哲学发展与推进历史实践的功能,审美之维是本体论领域保存超越追求、认识论领域重构认识形式、实践论领域恢复感性的人的实践的重要维度,表现出建构理想世界、认识现实世界与实践改造世界的现实功能。马克思主义在感性学基础上建构起审美之维功能研究的实践哲学视域与实践领域,形成了研究审美之维功能的实践来源、实践力量与实践路径的实践美学,为超越现代性、探索全新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实践中审美之维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理论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哲学视域 启蒙功能 政治功能 实践功能
下载PDF
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看文牧野长片电影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品格
9
作者 刘爽 刘永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借助审美的形式变换,以个体的命运为例式,表现出一种普遍的不自由和反抗力量去挣脱僵化了的社会现实,意图打开变革的广阔视野,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是马尔库塞美学观中所强调的艺术的根本使命。本文立足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视阈... 借助审美的形式变换,以个体的命运为例式,表现出一种普遍的不自由和反抗力量去挣脱僵化了的社会现实,意图打开变革的广阔视野,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是马尔库塞美学观中所强调的艺术的根本使命。本文立足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视阈,对文牧野导演的两部长片电影中贯穿的现实主义美学品格进行归纳总结,力求探寻其影片中醇厚的现实主义力量,以及作为审美本体的现实主义影片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审美 文牧野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声画交融的视听快感——生态影视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永红 刘文良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优秀的生态影视作品绝不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邃的生态主题就可以成就的,它往往还需要借助于合理的艺术手段来强化影片的审美之维。通过画面来表现生态主题,通过精心安排的主题曲、插曲、片尾曲以及背景音乐来升华生态主题,从而最大... 优秀的生态影视作品绝不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邃的生态主题就可以成就的,它往往还需要借助于合理的艺术手段来强化影片的审美之维。通过画面来表现生态主题,通过精心安排的主题曲、插曲、片尾曲以及背景音乐来升华生态主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将人们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情境之中,能让人们在声画交融的视听快感基础上激发"天人合一"的心灵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影视 声画交融 视听快感 审美
下载PDF
城市与光韵:本雅明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熙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1年第2期15-19,共5页
一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的一生致力于城市现代性研究,这在《单行街》(1928)已初露端倪,并贯穿于《拱廊街计划》(1927-1940)之中。本雅明将现代性定义为"由来已久的存在语境中的新奇"。也就是说,他将现代性认同为经... 一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的一生致力于城市现代性研究,这在《单行街》(1928)已初露端倪,并贯穿于《拱廊街计划》(1927-1940)之中。本雅明将现代性定义为"由来已久的存在语境中的新奇"。也就是说,他将现代性认同为经验的不连续性。本雅明的现代性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古代性潜隐于现代性之中,在这里,古代性是本雅明分析现代性的重要筹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审美 城市 现代性研究 光韵 不连续性 古代
下载PDF
网络小说的生态环境与审美之维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维加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每天数以千计的网络小说“蜂拥上市”,造成了网络文学领域的“喧嚣与骚动”。网络小说的生态环境与生存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批评。真正的网络小说是一种非平面印刷、以数字方式发表的小说形态;网络的发明骤然增添了小说书写语境两端... 每天数以千计的网络小说“蜂拥上市”,造成了网络文学领域的“喧嚣与骚动”。网络小说的生态环境与生存状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批评。真正的网络小说是一种非平面印刷、以数字方式发表的小说形态;网络的发明骤然增添了小说书写语境两端的张力,同时也要求网络小说有一个清洁有序的语言环境;书写概念的获得主要源于现代人的人本理念、自我理念和私我理念,这种概念生成直接造就了网络小说的多元化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生态环境 审美 非平面印刷 书写语境 书写概念
下载PDF
试论安克斯密特崇高的历史经验与审美之维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利红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50,158,共13页
安克斯密特是当代西方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史学理论家。在史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之后,他提出历史经验概念,实现了从语言到经验的转向。安克斯密特关于崇高的历史经验的探索和思考,有可商榷之处,①但他从新的维度探讨历史意识... 安克斯密特是当代西方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史学理论家。在史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之后,他提出历史经验概念,实现了从语言到经验的转向。安克斯密特关于崇高的历史经验的探索和思考,有可商榷之处,①但他从新的维度探讨历史意识和历史写作的发生,开启了叙事主义历史哲学新的理论生长点,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及历史写作实践的发展趋向,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克斯密特 历史经验 崇高 审美
原文传递
路遥文学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军义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路遥是陕西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学界对路遥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路遥发表作品和获奖增多,对路遥及作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以往研究看,文本研究、作家研究、接受研究、人物形象分析、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等... 路遥是陕西当代著名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学界对路遥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路遥发表作品和获奖增多,对路遥及作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以往研究看,文本研究、作家研究、接受研究、人物形象分析、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等都相对集中。本文将结合路遥的人生经历及主要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索路遥文学的审美之维及对当代陕西文学发展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发展 审美 路遥 20世纪80年代 人物形象分析 中国当代 著名作家 文本研究
原文传递
经济审美之维及其美育定位——兼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美学逻辑 被引量:2
15
作者 沙家强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8,共13页
“为人”的经济和为人“生存”的美学,因有“人”的交集存在,突显二者密切的关联。以美学思维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经济发展最终落实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应在厘清经济审美之维的基础上,注重经济转型的美育转向,明确经济发展中... “为人”的经济和为人“生存”的美学,因有“人”的交集存在,突显二者密切的关联。以美学思维助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经济发展最终落实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应在厘清经济审美之维的基础上,注重经济转型的美育转向,明确经济发展中的美育定位,突显经济发展的人本关怀。文化产业正是基于美学逻辑,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突显的是人们情感心理维度,更鲜明地体现着经济审美之维及其美育定位,是美学经济发展的典型显现,也是经济发展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必然产物。阐释经济审美之维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美学逻辑,可以促进当前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高校课程美育的开展,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审美 美育 文化产业
下载PDF
马尔库塞否定的辩证法及其历史命运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金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
马尔库塞将由黑格尔开创、马克思改造过的辩证法解释为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否定的辩证法 ,并与实证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肯定性哲学及其现实变种做不妥协的斗争。寻找现实中可能的和既存的否定性力量由此就构成了马尔库塞思想的主题。他将这种... 马尔库塞将由黑格尔开创、马克思改造过的辩证法解释为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否定的辩证法 ,并与实证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肯定性哲学及其现实变种做不妥协的斗争。寻找现实中可能的和既存的否定性力量由此就构成了马尔库塞思想的主题。他将这种否定性力量归结为人的心理、意识等内在性领域 ,归结为建立人的新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辩证法 否定性力量 新感性 乌托邦 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 理性 《单向度的人》 审美
下载PDF
审美的力度:当代中国自然山水诗写作的得与失——以车延高华山诗为个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圣弘 邹建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2-77,共6页
自然山水诗的写作是当代中国诗歌思潮的一种重要走向,人类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诗人们开始关注除人之外的自然对象,然而以车延高为代表的抒情诗人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深厚的生态意识,而只是将自然山水当作一种审美的对象... 自然山水诗的写作是当代中国诗歌思潮的一种重要走向,人类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诗人们开始关注除人之外的自然对象,然而以车延高为代表的抒情诗人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深厚的生态意识,而只是将自然山水当作一种审美的对象。其诗以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探索自然中的自我、人文与哲学意识成就了审美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正是这种审美的力量造就了其华山诗诗意的独到高远。然而如果能够将审美之维与生态之维相结合,则可以让当代中国的自然山水诗写作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对世界自然山水诗的写作也将是一种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山水诗 车延高 华山诗 审美 生态
下载PDF
从大学精神的两个维度透视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江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2期86-88,共3页
从大学精神的视角透视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大学精神的人文关怀实质,主张从伦理之维和审美艺术之维来建设校园文化。对于前者而言,就是营造理性启蒙和自律理性的文化氛围;对于后者来说,就是倡导艺术自由、审美个性的文化氛围。二者的共同作... 从大学精神的视角透视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大学精神的人文关怀实质,主张从伦理之维和审美艺术之维来建设校园文化。对于前者而言,就是营造理性启蒙和自律理性的文化氛围;对于后者来说,就是倡导艺术自由、审美个性的文化氛围。二者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伦理 审美
下载PDF
“情感与想象”的艺术审美之维--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的本质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玮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4-125,共2页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历史学、美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1889-1943),是一位具有分析、批判精神的历史哲学家。学术界谈及表现主义美学时,一贯将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并称“克罗齐一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科林伍德疏...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历史学、美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1889-1943),是一位具有分析、批判精神的历史哲学家。学术界谈及表现主义美学时,一贯将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并称“克罗齐一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科林伍德疏释了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的艺术理论,鞭辟人里地对情感表现与艺术想象进行分析。他运用情感、表现、变形来厘定艺术表现,同时发掘表现与语言的关联,从而影响形式主义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主义美学 科林伍德 情感表现 艺术理论 艺术想象 审美 本质观 新黑格尔主义
原文传递
西方生态批评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永成 《鄱阳湖学刊》 201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从胡志红的新著《西方生态批评史》所展示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生态批评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其跨学科特征的终极性质得以敞亮。在此前提下,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两极对峙也在反复纠结的探究中走向弥合,"环境公正"运动... 从胡志红的新著《西方生态批评史》所展示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生态批评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其跨学科特征的终极性质得以敞亮。在此前提下,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两极对峙也在反复纠结的探究中走向弥合,"环境公正"运动更推进了生态批评的实践性品格的深化,其审美之维也在逐步受到重视。为了生态批评的健康发展,应该重视生态批评基础理论资源的深度开发,注意吸取马克思、恩格斯和杜威、怀特海等思想家的生态思维精华,构建全面深刻而开放的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生态现实主义 审美 人本生态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