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性·长篇小说——以茅盾的创作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子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9,共10页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关“革命”的言说,跟有关“性”的言说,性质上似乎很难将二者相提并论,数目上亦无法等量齐观。“革命”和“性”,无论是作为“图腾”还是作为“禁忌”,我们似乎不是讲述得太多(顶礼膜拜,欢呼赞颂,大喊大叫),就是谈...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关“革命”的言说,跟有关“性”的言说,性质上似乎很难将二者相提并论,数目上亦无法等量齐观。“革命”和“性”,无论是作为“图腾”还是作为“禁忌”,我们似乎不是讲述得太多(顶礼膜拜,欢呼赞颂,大喊大叫),就是谈论得太少(嘁嘁嚓嚓,欲言义止,三缄其口)。其实这不是一个“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方式”(由谁说、对谁说等等)的问题,一个话语空间(场所、渠道、网络)的切割、分配和连结的问题。“一面固然是荒淫与无耻,然而又一面是严肃的工作!”经由类似这样的切割划分和安顿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讲述和谈论它们了。实际上这种切割划分不可能是僵硬的一分为二,显然存在著无数复杂的连结、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茅盾 《子夜》 “革命” “小说界革命” 自然主义 言情小说 孽海花 政治小说 《新小说》
下载PDF
春色何必看邻家──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化浅议当代汉语的主体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锐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7,共8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孽海花 《金瓶梅》 文体 《红楼梦》 《浮生六记》 《封神演义》 应当 相对 主体性
下载PDF
从虚无党小说的译介与创作看无政府主义对晚清小说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全之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俄国虚无党(又称无政府党)的暗杀活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 为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介绍到中国来,并迅速引起中国激进 知识分子们的关注和效仿,从而催生了晚清的暗杀风潮。与此同时,文学界也出 现了翻译和创作虚无党小... 俄国虚无党(又称无政府党)的暗杀活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 为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介绍到中国来,并迅速引起中国激进 知识分子们的关注和效仿,从而催生了晚清的暗杀风潮。与此同时,文学界也出 现了翻译和创作虚无党小说的热潮。从虚无党小说译本的流行,到《东欧女豪杰》 等虚无党小说创作的大胆尝试,再到《孽海花》对虚无党素材的成功征用,不仅清 晰地显示出无政府主义由一种政治思潮向文学渗透的轨迹,也可看出中国文学在 晚清时期经历的复杂的转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乌托邦 虚无党 孽海花 无政府主义 小说创作 虚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译介 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之间:从《孽海花》看晚清小说中的异域书写 被引量:9
4
作者 宋莉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本文以《孽海花》为个案,观照晚清士人关于异域的共时性想象,及其由此传达的文明与现代化的理想。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其异域书写更多的是表达作家的中国都市体验及对西方的间接认知。小说以想象的方式逾越了地理和民族国家界限,多重文... 本文以《孽海花》为个案,观照晚清士人关于异域的共时性想象,及其由此传达的文明与现代化的理想。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其异域书写更多的是表达作家的中国都市体验及对西方的间接认知。小说以想象的方式逾越了地理和民族国家界限,多重文化体系与文化判断标准之间相互对抗、影响,并由此激发出一种离心倾向,要摆脱传统的束缚。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始终与外来文化相抗衡。小说家试图以旧有文体、叙事模式和话语系统表达社会理想,但旧的文学形式本身成为桎梏,阻碍了新思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晚清小说 异域 想象
原文传递
常熟园林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从周 《文物》 1958年第3期45-47,49,共4页
常熟毗邻苏州,园林所存其数亦多,为今日研究江南园林重要地区之一,现在将调查所得介绍于下:燕园:园位于城内辛峰街,又名燕谷园,本蒋氏所构,清末归续孽海花作者张鸿(燕谷老人)。现为市公安局的一部份,在常熟诸园中规模属于中型,但保存较... 常熟毗邻苏州,园林所存其数亦多,为今日研究江南园林重要地区之一,现在将调查所得介绍于下:燕园:园位于城内辛峰街,又名燕谷园,本蒋氏所构,清末归续孽海花作者张鸿(燕谷老人)。现为市公安局的一部份,在常熟诸园中规模属于中型,但保存较为完整,为今日常熟诸园中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熟 江南园林 虞山 假山 白皮松 燕园 苏州 孽海花 市公安局 曲折
原文传递
《孽海花》与中国历史小说模式的现代转变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联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70,共7页
吴趼人、林纾的历史小说创作基本代表着清末民初历史小说的两种倾向 :前者沿袭传统历史通俗演义 ,后者则追求正史价值。曾朴《孽海花》的历史叙事 ,不直接描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而是通过世态风俗描绘展示时代风云与历史进程 ,体... 吴趼人、林纾的历史小说创作基本代表着清末民初历史小说的两种倾向 :前者沿袭传统历史通俗演义 ,后者则追求正史价值。曾朴《孽海花》的历史叙事 ,不直接描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而是通过世态风俗描绘展示时代风云与历史进程 ,体现出“风俗史”特征 ;男女主人公在精神特质上的“非英雄”与“非道德” ,有别于传统历史叙事 ,体现出曾朴对法国历史小说浪漫精神的接纳。《孽海花》意在挖掘中国文化传统钳制历史和人性发展根源的努力 ,使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正统”叙事话语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历史小说 现代性 法国文学
下载PDF
从“谴责小说”看文学研究的亟待突破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联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38-141,共4页
“谴责小说”概念在获得它特有的含义、被用于指称晚清社会讽刺小说之后,也渐渐获得一种整体性质,几乎成为晚清小说的代称。而实际上,这个概念难以承担对晚清小说的整体指称,时代赋予了鲁迅、胡适那一代新文化人创造新文化和新文学的使... “谴责小说”概念在获得它特有的含义、被用于指称晚清社会讽刺小说之后,也渐渐获得一种整体性质,几乎成为晚清小说的代称。而实际上,这个概念难以承担对晚清小说的整体指称,时代赋予了鲁迅、胡适那一代新文化人创造新文化和新文学的使命,也决定了“谴责小说”一类概念的历史暂定性。五四对传统形式文学的批评,目的是创造新形式,并不负责为将来的批评提供固定的结论。因此,超越前人和历史,是当今文学研究能否有实质进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谴责小说 鲁迅 胡适 孽海花 超越历史
下载PDF
论《孽海花》对晚清知识分子形象的描写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江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本文将《孽海花》的创作置于晚清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详细剖析了晚清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和文化嬗变中的思想裂变和心灵震撼,系统论述和评价了小说如何准确把握与如实再现晚清知识分子在时代大潮中的心路历程和价值选择,恰当地肯定了... 本文将《孽海花》的创作置于晚清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详细剖析了晚清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和文化嬗变中的思想裂变和心灵震撼,系统论述和评价了小说如何准确把握与如实再现晚清知识分子在时代大潮中的心路历程和价值选择,恰当地肯定了小说在知识分子形象描写上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及其所具有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又客观地指出了小说的不足与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知识分子 孽海花 洋务派 科举制度 康有为 洋务运动 小说 戊戌变法 知识分子形象 士大夫
下载PDF
“文明戏”的样态与话剧的发生 被引量:6
9
作者 袁国兴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文明戏 现代戏剧 话剧 《月月小说》 改良戏曲 孽海花 小说戏曲 欧阳予倩
原文传递
曾朴对法国文学导师陈季同的小说想象
10
作者 杨玲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曾朴从未出国,其创作的《孽海花》中却有大量关于外交及海外经历的描写。小说中的人物陈骥东其原型就是陈季同。陈季同对曾朴创作《孽海花》有多方面的影响,小说人物陈骥东成为曾朴对恩师陈季同的文学想象,学界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曾朴从未出国,其创作的《孽海花》中却有大量关于外交及海外经历的描写。小说中的人物陈骥东其原型就是陈季同。陈季同对曾朴创作《孽海花》有多方面的影响,小说人物陈骥东成为曾朴对恩师陈季同的文学想象,学界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魏绍昌的《孽海花资料》列出的《人物索引表》并未提到小说人物陈骥东原型即陈季同,兹从文学想象侧面揭橥这位法国文学导师陈季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孽海花 陈季同 陈骥东
下载PDF
论晚清小说《孽海花》的现代色彩
11
作者 夏薇 《汉字文化》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孽海花》被视为小说界传统到现代的桥梁之作。它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的婚姻生活为主线,为读者展现了晚清历史风俗性的一面。《孽海花》亦能归入异域小说,以异域的新反衬自我的旧,是中土本位思想让位于列强强势话语的表现;同时,... 《孽海花》被视为小说界传统到现代的桥梁之作。它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的婚姻生活为主线,为读者展现了晚清历史风俗性的一面。《孽海花》亦能归入异域小说,以异域的新反衬自我的旧,是中土本位思想让位于列强强势话语的表现;同时,书中体现的谴责标准同样具有鲜明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现代色彩 历史小说 异域书写 谴责小说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小说综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5-62,共8页
在中国小说史上,清末民初是小说创作的一个繁荣时期。研究者们对近代小说的诸多创作流派如公案小说、狭邪小说、谴责小说、讽刺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等已多有深入研究,唯独对近代战争小说研究涉猎不多,除了《中东大战演义》比较引起... 在中国小说史上,清末民初是小说创作的一个繁荣时期。研究者们对近代小说的诸多创作流派如公案小说、狭邪小说、谴责小说、讽刺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等已多有深入研究,唯独对近代战争小说研究涉猎不多,除了《中东大战演义》比较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外,其余战争题材的小说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择取近代小说中有关反侵略战争题材的作品,力图把它们置于近代中国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学发展的背景下,作粗略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小说 中国近代 谴责小说 中法战争 反侵略 中日甲午战争 新小说 庚子事变 张佩纶 孽海花
下载PDF
晚清与五四文学的国民性焦虑(二) 晚清新小说批判国民性母题的形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联芬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23,8,共7页
关键词 清朝晚期 五四文学 国民性批判 小说 鲁迅 文学创作 《新石头记》 《文明小史》 写实主义 孽海花
下载PDF
论《老残游记》《孽海花》并非谴责小说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旭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似乎已成学术界的定论,然而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解构恰恰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命名谴责小说时,因为它们与《儒林外史》艺术表现上的密切联系,认为它们没有达到讽刺标准而堕入"谴责小说&q...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似乎已成学术界的定论,然而对"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解构恰恰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命名谴责小说时,因为它们与《儒林外史》艺术表现上的密切联系,认为它们没有达到讽刺标准而堕入"谴责小说";然而,《老残游记》《孽海花》都很少使用讽刺技巧,而是以抒情与浪漫著称。从文类上看,《老残游记》是游记体的抒情小说,《孽海花》则是浪漫抒情式的历史小说。将《老残游记》《孽海花》从"谴责小说"中抽离出去,显然代表着一种整体方向上的估价,即不能以讽刺与谴责的眼光来审视《老残游记》《孽海花》,因为那样会偏离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孽海花 谴责小说 重估
下载PDF
女性杂像与男性焦虑——《孽海花》对中国现代性别秩序的想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波涛 温奉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9-116,共8页
在一定意义上,《孽海花》可被视为一部反映晚清性别关系变动的文本。它塑造了傅彩云、夏雅丽等一组女性“杂像”,展示了女性在大变局时代寻求自我解放、走向现代的“主流革命”与“边缘革命”两条路径,而拉康的女性观为理解这两种路径... 在一定意义上,《孽海花》可被视为一部反映晚清性别关系变动的文本。它塑造了傅彩云、夏雅丽等一组女性“杂像”,展示了女性在大变局时代寻求自我解放、走向现代的“主流革命”与“边缘革命”两条路径,而拉康的女性观为理解这两种路径的逻辑差异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在描述两种途径的基础上,小说进一步揭示出了女性叙事背后的男性意识形态焦虑,反映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晚清男性精英在想象中国现代性别秩序时所遭遇的性社会学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性别关系 拉康 男性焦虑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苏雪林传略
16
作者 沈晖 《江淮文史》 2001年第4期149-161,共13页
关键词 苏雪林 作家 孽海花 五四 作者 著作 人生 传略 元老 大师
下载PDF
《孽海花》的读者意识及阅读研究
17
作者 马雪娇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第5期79-81,共3页
读者的类型有两种:一是虚构的读者——隐在读者,二是真实的读者——现实读者。前者属于文本生成与写作主体关系,后者属于文本意义与接受者关系。因而阅读研究的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对隐在读者意识的辨析领悟作者设定的阅读预期与... 读者的类型有两种:一是虚构的读者——隐在读者,二是真实的读者——现实读者。前者属于文本生成与写作主体关系,后者属于文本意义与接受者关系。因而阅读研究的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对隐在读者意识的辨析领悟作者设定的阅读预期与指向,另一方借助受众反应探讨作品的社会、学术、历史属性。对《孽海花》进行以读者为重心的阅读行为研究,能够关注到鲁迅与胡适以《儒林外史》为参考视域构筑《孽海花》之意义,也能够重新考量索隐一派在《孽海花》意义生产场域的重要地位,这些研究能够摆脱之前以创作者为主的研究模式,力求得到更客观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读者意识 阅读行为 接受美学
下载PDF
《孽海花》中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之内因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武晋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48-251,共4页
《孽海花》历来被公认为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小说在表现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推移"、"政治的变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隐含了对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不满与揭露。试图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官员的昏... 《孽海花》历来被公认为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小说在表现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推移"、"政治的变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隐含了对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不满与揭露。试图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官员的昏庸无能、上流士绅的风尚三方面来分析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晚清政府 腐败无能 内因
下载PDF
帝国末日的浮世绘--吴趴人和他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9
作者 苗怀明 《文史知识》 2023年第5期69-75,共7页
提起中国近代小说作品,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四大遣责小说,即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跖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这是中国近代四部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小说作品的合称。这四部小说作者... 提起中国近代小说作品,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四大遣责小说,即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跖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这是中国近代四部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小说作品的合称。这四部小说作者的籍贯相当集中,其中有三位是江苏人,李伯元是江苏武进入,刘鹗是江苏镇江人,曾朴是江苏常熟人,都是江南文人。另外一位则来自岭南,那就是吴跖人(1866-1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李伯元 孽海花 《官场现形记》 曾朴 小说作者 小说作品 江苏镇江
原文传递
《孽海花》“梦魇”与解构“佳话”——论张爱玲的自传性小说对祖辈事迹原型的改写
20
作者 陆洋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3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张爱玲在沦陷期的文坛名噪一时,不仅因其反映乱世景观、“奇花异卉”(2)般的作品,更因媒体对其传奇家世不乏夸张的报道和宣传。在上海小报的描绘中,她煊赫的家世及“贵族血液”(3)满足了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人们的怀旧心理和对血统、文化... 张爱玲在沦陷期的文坛名噪一时,不仅因其反映乱世景观、“奇花异卉”(2)般的作品,更因媒体对其传奇家世不乏夸张的报道和宣传。在上海小报的描绘中,她煊赫的家世及“贵族血液”(3)满足了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人们的怀旧心理和对血统、文化传承的企盼。然而,除1945年以祖母的妹妹为原型试写的小说《创世纪》(未完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孽海花 《创世纪》 怀旧心理 礼崩乐坏 上海小报 文化传承 家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