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雪莱《奥兹曼迪亚斯》批评史上的“谎言”
- 1
-
-
作者
胡玉明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9,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园林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19YJC752009)。
-
文摘
“文物窃取与文物所有权”是《奥兹曼迪亚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但这一主题在诗歌批评史上却长期处于遮蔽状态。这种情况是由批评史上所展现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即诗歌批评在为大英博物馆服务。雪莱创作《奥兹曼迪亚斯》的时间与参考史料均显示,诗歌所指并非大英博物馆中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但是诗歌批评史却试图构建一个二者“文史互证”的“谎言”。究其原因,主要是雪莱的诗歌赋予了博物馆雕像重新阐释的语境,契合了大英博物馆为其殖民时期非法所得的雕像做正当性辩护的需要,诗歌意欲探讨的“文物所有权”问题也因为这层关系被遮蔽了。
-
关键词
珀西·比希·雪莱
《奥兹曼迪亚斯》
批评史
大英博物馆
拉美西斯二世
-
Keywords
Shelley
“Ozymandias”
critical history
British Museum
RamessesⅡ
-
分类号
I561.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从严复翻译标准对比分析《奥兹曼迪亚斯》两译本
- 2
-
-
作者
洪璟玥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
出处
《营销界(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336-336,338,共2页
-
文摘
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名篇《奥兹曼迪亚斯》出版于1818年,反映时间流逝的必然性,对功绩和野心的讽刺。本文选取江枫和杨绛的译文,庞德具体对比诗歌韵律、选词、句式、翻译策略等,将其进行对比分析。
-
关键词
《奥兹曼迪亚斯》
翻译
-
分类号
F
[经济管理]
-
-
题名雪莱《奥兹曼迪亚斯》中的历史与历史阐释
- 3
-
-
作者
胡玉明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园林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9YJC75200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雪莱的《奥兹曼迪亚斯》借助一位旅行者的叙述,描写了一座古埃及法老巨像残卧在废墟里的场景,体现了其时呼之欲出的埃及学研究的诸多特征:文物考古与铭文释读。一方面,诗歌通过旅行者对雕像与铭文的释读,力求“科学”呈现一位东方专制暴君的形象,另一方面,诗歌文本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与错置”又引导读者质疑与解构旅行者的人物形象释读。西方学界对旅行者建构的人物形象不加质疑地表示认同,忽视了诗歌文本中的解构修辞,从而强化了西方社会对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文化偏见。
-
关键词
珀西·比希·雪菜
《奥兹曼迪亚斯》
埃及学
拉美西斯二世
雕像
-
Keywords
Percy Bysshe Shelley
"Ozymandias"
Egyplology
Ramesses II
sculpture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