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塑造——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开播十周年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磊 郝颖 钱斌 《新闻研究导刊》 2014年第10期82-84,共3页
关注民生的《天天630》以其独特的新闻定位和编排方式在重庆电视台的各档新闻节目中居于收视率之首。由于它贴近老百姓的指导方针,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使老百姓在媒体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本文从空间、时间、心理上的接近... 关注民生的《天天630》以其独特的新闻定位和编排方式在重庆电视台的各档新闻节目中居于收视率之首。由于它贴近老百姓的指导方针,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使老百姓在媒体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本文从空间、时间、心理上的接近性;公共新闻化;舆论监督倾向平民化、微观化;"动之以情"的整体定位;故事范式的叙事模式五方面对630的品牌特色进行了浅析,同时也指出了它目前存在的潜在危机,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天630 民生新闻
下载PDF
直播手段多样化对传统电视新闻栏目的改变——以《天天630》栏目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阿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2期102-102,105,共2页
直播是电视最重要的表现形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直播新闻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栏目的核心产品。本文以重庆本地著名民生新闻栏目《天天630》为例,分析多样化的直播手段对一个栏目丰富节目内容、增加表现方式、提升竞争力有怎样的帮... 直播是电视最重要的表现形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直播新闻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栏目的核心产品。本文以重庆本地著名民生新闻栏目《天天630》为例,分析多样化的直播手段对一个栏目丰富节目内容、增加表现方式、提升竞争力有怎样的帮助。卫星直播车、4G包、手机直播作为目前新闻栏目实现直播的主要手段,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并根据不同的新闻现场,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随着直播技术的稳定,这三种直播手段正成为电视新闻栏目的直播常态化的主要实现方式。如何最大限度地应用好这三种直播方式,也是电视人做好直播新闻、提升电视栏目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直播 天天630 卫星直播车 4G包 手机直播
下载PDF
《天天630》:以民生新闻方式打开美食栏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娟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1,共3页
应对开播10年的收视疲劳,重庆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在其王牌新闻节目《天天630》中增设了时长6分钟的板块栏目《美食非常道》。栏目组秉承"走转改"的指导思想,走街串巷发现寻常生活中的美食,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结合新媒体进行传播... 应对开播10年的收视疲劳,重庆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在其王牌新闻节目《天天630》中增设了时长6分钟的板块栏目《美食非常道》。栏目组秉承"走转改"的指导思想,走街串巷发现寻常生活中的美食,以朴实生动的语言结合新媒体进行传播。实现了"以民生新闻的方式打开美食栏目"的目标,丰富了现有美食类节目的样态,也为其他民生新闻节目的破题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广电集团 天天630 美食栏目 《美食非常道》
原文传递
《天天630》的成功之道与短板突破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丹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4,共3页
《天天630》是重庆地区的品牌新闻节目,从2004年到今天,通过其独特的市场环境、准确的平民化定位、浓郁的本土化特征、具有特色的选题范围、注重时效的现场报道和亲切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与其他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样,《天... 《天天630》是重庆地区的品牌新闻节目,从2004年到今天,通过其独特的市场环境、准确的平民化定位、浓郁的本土化特征、具有特色的选题范围、注重时效的现场报道和亲切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与其他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样,《天天630》也存在着节目内容猎奇、琐碎化、同质化等问题,不利于其长远发展。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天天630》在吸引年轻观众、开展融媒传播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亟需转换观念,实现自我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天630 民生新闻节目 成功之道 短板 突破
原文传递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评重庆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天天630》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佳 《新闻世界》 2014年第4期35-37,共3页
2004年4月,重庆电视台开播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天天630》。近十年来,这档时长为90分钟的新闻节目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成为重庆地区影响力最强的电视节目之一。通过对《天天630》节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与之类似的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以... 2004年4月,重庆电视台开播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天天630》。近十年来,这档时长为90分钟的新闻节目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成为重庆地区影响力最强的电视节目之一。通过对《天天630》节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与之类似的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以民为本、服务民众、受民关注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表现出内容较为琐碎,易流于世俗的不足。通过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继续走"亲民"路线,但同时也要避免在内容的选择或角度的选取上滑向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天天630 三贴近 以民为本
下载PDF
试析人文关怀在《天天630》的运用与创新
6
作者 王鸣剑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3-144,共2页
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范例——《天天630》,立足于人文关怀,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新尝试,其成功的经险和面临的问题,都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天天630 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
下载PDF
浅析城乡统筹建设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构建
7
作者 马雪 《新闻研究导刊》 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
在城乡统筹建设中,媒体应发挥其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结合了电视媒体的大众性与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对与城乡统筹试验有着最直接利害关系的农民来说,是他们了解距离自己最近的世界的最通俗易懂的节目形式,因此电视民... 在城乡统筹建设中,媒体应发挥其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作用,电视民生新闻结合了电视媒体的大众性与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对与城乡统筹试验有着最直接利害关系的农民来说,是他们了解距离自己最近的世界的最通俗易懂的节目形式,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对城乡统筹建设的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重庆电视民生新闻《天天630》在城乡统筹建设中的探索,佐证电视民生新闻对城乡统筹建设的意义以及其优势与不足,并对民生新闻在未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探索提出了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电视民生新闻 天天630
下载PDF
《天天630》:受众的身份认同与话语权建构
8
作者 贺艳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5,共3页
新媒体的高歌猛进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威胁,但以《天天630》为代表的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仍然保持着高收视率和稳定而庞大的受众群体。一档本地化的新闻节目为何会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本文认为:《天天630》通过新闻内容... 新媒体的高歌猛进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威胁,但以《天天630》为代表的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仍然保持着高收视率和稳定而庞大的受众群体。一档本地化的新闻节目为何会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本文认为:《天天630》通过新闻内容的选择、报道语言的运用以及注重社区的传统,建构着受众身为"重庆人"的身份认同;在表达的话语权层面,《天天630》则通过新闻报道对中下层社会群体的话语权进行着建构;在叙事技巧层面,通过新闻故事化、倒叙结构的运用以及叙事姿态的平等化吸引着受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天630 身份认同 重庆人 话语权 叙事技巧
原文传递
《天天630》的叙事特征研究
9
作者 祝光明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8,共3页
《天天630》节目的高收视率源于其精心构造的叙事系统。它在叙事内容上追求故事与情感的平衡,通过负面新闻的正面呈现和温情的城市形象的塑造,传递主流的价值观;在叙事视角上,表现为客观叙述者和限定视角的结合,力图实现新闻的真实和满... 《天天630》节目的高收视率源于其精心构造的叙事系统。它在叙事内容上追求故事与情感的平衡,通过负面新闻的正面呈现和温情的城市形象的塑造,传递主流的价值观;在叙事视角上,表现为客观叙述者和限定视角的结合,力图实现新闻的真实和满足受众的参与感;在叙事结构上,注重"悬念"的设置和以核心事件报道为主,增加新闻的生动性。在开播10多年之后,《天天630》的叙事手段也存在模式化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内容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天天630 叙事特征
原文传递
传统电视栏目+短视频的探索实践——以“天天随手拍”栏目为例
10
作者 刘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1期10-11,共2页
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新闻栏目通过连接激活并整合各类资源,集纳、创作了海量短视频作品,形成关注点,对推动自身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收获了一大批"铁粉",使内容得以拓展;另一方面,与受众建立了彼此心领神会的情感联系,创造... 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新闻栏目通过连接激活并整合各类资源,集纳、创作了海量短视频作品,形成关注点,对推动自身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收获了一大批"铁粉",使内容得以拓展;另一方面,与受众建立了彼此心领神会的情感联系,创造了新型传播社区。本文以重庆本地民生新闻栏目"天天630"开播的"天天随手拍"栏目为例,探讨传统电视栏目的短视频实践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天630 短视频 连接整合
下载PDF
后现代视角下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天天630》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钰傑 《西部广播电视》 2017年第13期108-108,共1页
本文通过结合后现代主义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和特点,以重庆本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天天630》为例进行解读,谋求此档节目以及民生新闻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民生新闻 天天630
下载PDF
民生新闻中的后现代主义——以重庆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天天630》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卓浩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8期138-138,共1页
重庆电视台制作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天天630》自从2004年开播以来,取得了极佳的民众口碑、社会效益及收视率,逐步成为重庆地区影响力较强的电视节目。通过对《天天630》节目进行内容分析,驱使节目走向领先的多个因素都具有后现代主义元... 重庆电视台制作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天天630》自从2004年开播以来,取得了极佳的民众口碑、社会效益及收视率,逐步成为重庆地区影响力较强的电视节目。通过对《天天630》节目进行内容分析,驱使节目走向领先的多个因素都具有后现代主义元素。通过对于民生类新闻节目中后现代主义元素的探究,势必能够重启对于民本思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天630 民生新闻 后现代主义 民本思想
下载PDF
四赴乐山为了一个梦
13
作者 万川 《青年记者》 2006年第21期25-25,共1页
节日存在的意义无非有二,一是提供休整放松的机会,二是让人有一个思想上的停顿,或纪念,或思考。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个暖融融的深秋,我们试图把一些关怀和思考传递给奔波在路上的同行。这是对记者故事的聆听,是与新同行的坦... 节日存在的意义无非有二,一是提供休整放松的机会,二是让人有一个思想上的停顿,或纪念,或思考。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个暖融融的深秋,我们试图把一些关怀和思考传递给奔波在路上的同行。这是对记者故事的聆听,是与新同行的坦诚交流,是对新闻从业状况的关注,也是媒体人对专业自律、实践社会责任的思考。有喜悦,有忧虑,有痛苦,更有信心和勇气。记者节快乐!因为我们同行在新闻的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 重庆电视台 录取通知书 新闻热线 厨师长 王安礼 记者 天天630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