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天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共同灭秦之后,又为争夺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刘邦 诸侯王 《史记》 高祖本纪 汉初 《史记·项羽本纪》 垓下 事业悲剧 反叛者
下载PDF
浅析《垓下歌》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飞达 《视听》 2016年第12期152-153,共2页
《垓下歌》作为英雄末路的悲怆挽歌,通过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自然而真实地将项羽举世无双的英雄气概和柔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深地拨动了后代读者的心弦。本文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对《垓下歌》中所体现出的... 《垓下歌》作为英雄末路的悲怆挽歌,通过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自然而真实地将项羽举世无双的英雄气概和柔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深地拨动了后代读者的心弦。本文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对《垓下歌》中所体现出的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关系作细致的分析,并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角度整体把握司马迁对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 真实性 倾向性 文艺理论 司马迁
下载PDF
《垓下歌》新解 被引量:1
3
作者 陆精康 《语文学习》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绝命诗《垓下歌》。短短四旬.内涵极其丰赡。罕见的自信。沉重的喟叹,痛楚的哀怜。充满着悲剧精神。清代吴见思《史记论文》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绝命诗《垓下歌》。短短四旬.内涵极其丰赡。罕见的自信。沉重的喟叹,痛楚的哀怜。充满着悲剧精神。清代吴见思《史记论文》评《垓下歌》:“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梁启超《中国美文史稿》:“到秦汉之交,却有两首千古不磨的杰歌:其一,荆轲的《易水歌》;其二,项羽的《垓下歌》。”王运熙、邬国平选编彩图本《古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译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记论文》 《易水 西楚霸王 悲剧精神 绝命诗 梁启超
原文传递
漢初歌詩形態新探
4
作者 王濤 《新国学》 2018年第1期20-36,共17页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被困垓下時曾'自為歌詩',但項羽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還有雅興作歌詩並與虞姬唱和,未免不合情理。實際上漢初的'歌詩'並非帶樂之詩的概稱,而是作為敘事文本的一部分,用以描摹人物在困境之下...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被困垓下時曾'自為歌詩',但項羽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還有雅興作歌詩並與虞姬唱和,未免不合情理。實際上漢初的'歌詩'並非帶樂之詩的概稱,而是作為敘事文本的一部分,用以描摹人物在困境之下的反應與心境,並廣泛存在於當時流行的各類史傳文本之中。直到武帝時期設立樂府,廣泛收集民間各類帶音樂的作品,又《漢書·藝文志》將或雅或俗的詩全部歸入'歌詩'類,才讓'歌詩'的概念泛化,用來指稱所有帶樂的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 樂府 史傳敘事
原文传递
浅析《史记》记载的几首慷慨悲歌
5
作者 谢丹 《音乐探索》 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
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了以音乐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法。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赴难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英雄末路之歌,刘邦"大... 司马迁在《史记》中使用了以音乐展现人物性格的手法。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赴难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英雄末路之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胜利者惆怅之歌深化了对英雄人物的形象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荆轲 垓下 《大风
下载PDF
诗雄不一般
6
作者 任愫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4期61-67,共7页
一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雄壮的诗歌,如屈原的《离骚》,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但把“雄壮”作为诗歌写作的一个特点、一种风格来认识,却是以后逐渐明确起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首先作出“风趣刚柔”的区... 一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雄壮的诗歌,如屈原的《离骚》,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但把“雄壮”作为诗歌写作的一个特点、一种风格来认识,却是以后逐渐明确起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首先作出“风趣刚柔”的区分,接着说刘桢的诗“言壮而情骇”,嵇康的诗“兴高而采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大风 垓下 《离骚》 文心雕龙 屈原 体性 刘勰
下载PDF
霸王一世终 诗文千古传
7
作者 张瑞初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52-53,共2页
两千多年来 ,项羽为一争议的历史人物 ,其帝业垂成亦常使人扼腕叹惜。本文拟以“无私于轻重 ,不偏于憎爱”(刘勰语)的态度 ,从破解《垓下歌》的心理密码入手 ,用比较的方法 ,兼析《大风歌》 ,去审视项羽其人其事 ,探究其人生悲剧的制导... 两千多年来 ,项羽为一争议的历史人物 ,其帝业垂成亦常使人扼腕叹惜。本文拟以“无私于轻重 ,不偏于憎爱”(刘勰语)的态度 ,从破解《垓下歌》的心理密码入手 ,用比较的方法 ,兼析《大风歌》 ,去审视项羽其人其事 ,探究其人生悲剧的制导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 人生悲剧 文学评论 》《大风 项羽
下载PDF
胜者心尖的落寞与飞扬——解读汉风舞蹈诗《大风歌》中的风云之笔
8
作者 豆一醇 《舞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1,共2页
日前在如火如荼的北京第四届国际演出季上,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推出的汉风舞蹈诗《大风歌》以其细腻、质朴的笔调为北京演出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新淡雅的汉风楚韵,令人久久回味。刘邦与项羽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孰优孰劣,每个人... 日前在如火如荼的北京第四届国际演出季上,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推出的汉风舞蹈诗《大风歌》以其细腻、质朴的笔调为北京演出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新淡雅的汉风楚韵,令人久久回味。刘邦与项羽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孰优孰劣,每个人心中自有一份贴心估量。楚汉相争、霸王别姬的反复演绎,带给我们的已远远超出历史的真实。若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他失败者的悲哀,那么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便在无意当中流露了另一种胜利者的落寞,可以说它是一种寂寥,更可以体味它是在悲凉中的奋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舞蹈诗 北京舞蹈学院 解读 垓下 演出市场 楚汉相争 演出季
原文传递
读书声里是吾家 《邻家诗话》在庭院雅集中发现诗词之美
9
作者 袁鑫笛 《广电时评》 2019年第19期31-33,共3页
《邻家诗话》的创新,不仅在于它是一档集合多元传统元素的文化节目,还因它让原本就源自生活的诗词再还之于生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耳熟能详的《蒹葭》,是被世人认为歌咏爱情的典范。除此之外,它还... 《邻家诗话》的创新,不仅在于它是一档集合多元传统元素的文化节目,还因它让原本就源自生活的诗词再还之于生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耳熟能详的《蒹葭》,是被世人认为歌咏爱情的典范。除此之外,它还有何深意?在《邻家诗话》首期节目中,嘉宾们在一方庭院内畅谈,让观众了解到《蒹葭》也可能是求贤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瑟》 生活半径 垓下 《邻家诗话》
原文传递
诗人并非孤岛——毕扬斯达之力作《恩典》
10
作者 曾建纲 《音乐爱好者》 2008年第2期23-25,共3页
历史上文字与音符的巧妙结合,不胜枚举。单就中文字面上“诗歌”两字并列,就可看出二者密不可分,诗是入乐的。古希腊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据说都是一边朗诵,一旁辅以乐器伴奏,在公众前演出。较荷马稍晚的希腊... 历史上文字与音符的巧妙结合,不胜枚举。单就中文字面上“诗歌”两字并列,就可看出二者密不可分,诗是入乐的。古希腊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据说都是一边朗诵,一旁辅以乐器伴奏,在公众前演出。较荷马稍晚的希腊女诗人莎孚(Sappho,约公元前六世纪)的抒情诗,在当时也大多与音乐互为表里。中国唐代诗人李贺的诗集即称为《李长吉歌诗》,汉高祖刘邦虽不以文见长,却也作《大风歌》,楚王项羽的《垓下歌》则更是有名,李白的三首《清平调》与王维的《渭城曲》等作品,都一再点出诗、歌之为艺术孪生,无从刀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诗人 恩典 力作 孤岛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大风 垓下
下载PDF
古意斑驳话崇高──读周涛散文
11
作者 祝勇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39,共2页
古意斑驳话崇高──读周涛散文祝勇克罗齐在谈论历史的时候,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显而易见,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因此,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 古意斑驳话崇高──读周涛散文祝勇克罗齐在谈论历史的时候,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显而易见,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因此,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趣而是针对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涛散文 古意 兴趣 垓下 北方游牧民族 真性情 价值取向 地形标志 心路历程 眼前的问题
下载PDF
“缺陷英雄”的人生悲歌——项羽《垓下歌》赏析
12
作者 苏勇强 《文史知识》 2016年第8期26-30,共5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翻看鲁迅的文章,看到他曾说过这样的话:“讲话和写文章,似乎都是失败者的征象。正在和运命恶战的人,顾不到这些;真有实力的胜利者也多不做声。
关键词 垓下 赏析 项羽 人生 英雄 缺陷 失败者
原文传递
在生活中寻找诗歌的注脚——古诗还原教学刍议
13
作者 张文林 《山东教育》 2005年第1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古诗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项羽 垓下 学习兴趣
下载PDF
《陈雷诗抄》评介
14
作者 陆伟然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陈雷诗抄》评介陆伟然一少年从戎,壮年从政,老年从文,此可谓陈雷同志的写照。然而,此语并不确切。他从文的时期,不仅仅是老年,他早年笔锋即锐。他爱好诗词。说爱好,也许不如说嗜好更为合适。他在从戎时期就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 《陈雷诗抄》评介陆伟然一少年从戎,壮年从政,老年从文,此可谓陈雷同志的写照。然而,此语并不确切。他从文的时期,不仅仅是老年,他早年笔锋即锐。他爱好诗词。说爱好,也许不如说嗜好更为合适。他在从戎时期就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气壮山河的诗篇,抒发了他对在日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现手法 黑龙江经济 创作实践 涤纶厂 东北抗日战争 东北抗日斗争 斗争生活 现实主义 黑龙江省 垓下
下载PDF
还原真相:项羽是否弃军而逃?
15
作者 张剑锋 《人生十六七》 2012年第5期36-37,共2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从太史公司马迁笔下流传下来的这荡气回肠2000多年的《垓下歌》声,连同“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一起。在中华文化中牢牢地刻下了西楚霸王项羽这样一个悲剧英雄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从太史公司马迁笔下流传下来的这荡气回肠2000多年的《垓下歌》声,连同“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一起。在中华文化中牢牢地刻下了西楚霸王项羽这样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 真相 还原 垓下 霸王别姬 悲剧英雄 西楚霸王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虞姬之歌
16
作者 张港 《阅读与写作》 2001年第7期17-18,共2页
垓下之战前,项羽被汉军包围,听到四面楚歌,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著名的《垓下歌》。《垓下歌》大气磅礴,充满了英雄气概,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史记&... 垓下之战前,项羽被汉军包围,听到四面楚歌,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著名的《垓下歌》。《垓下歌》大气磅礴,充满了英雄气概,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史记·项羽本纪》上说,项羽“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个美人,自然就是虞姬了;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令“项王泣数行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姬 垓下 背景知识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四件孙中山墨宝申城登场
17
作者 马邦乐 《中国收藏》 2013年第5期170-171,共2页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一番大事业者,莫不是一生历经跌宕起伏,其情感丰富而深厚,形之于文字、手迹,往往具有常人不可企及的气魄与魅力。文字如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手迹如唐太宗《温泉铭》、《晋祠铭》,直到清...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一番大事业者,莫不是一生历经跌宕起伏,其情感丰富而深厚,形之于文字、手迹,往往具有常人不可企及的气魄与魅力。文字如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手迹如唐太宗《温泉铭》、《晋祠铭》,直到清康、雍、乾三代宸翰,皆使览者为之惊心动魄、心驰神往。近代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中国的自由平等,足迹踏遍海内外、沉潜往复达40年,临终之时仍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申城 《大风 垓下 自由平等 汉高祖 唐太宗 革命家
原文传递
情真乃好诗 好诗不拘格——读《垓下歌》、《大风歌》
18
作者 王全茂 《衡水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37-38,共2页
《垓下歌》《大风歌》都是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限制。尽管古体诗与近体诗在体式上不同,但在意境上要求是一样的,都要求“为情造文”。“自得”是诗的最高境界。项羽和刘邦的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大风歌》只三句,这在... 《垓下歌》《大风歌》都是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限制。尽管古体诗与近体诗在体式上不同,但在意境上要求是一样的,都要求“为情造文”。“自得”是诗的最高境界。项羽和刘邦的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大风歌》只三句,这在诗中很少见,四句为绝,两句则成对联了,可见它是不拘格的情感奔泻的“自得”诗。把项刘的诗放在一块鉴赏,抛弃“成王败贼”的偏见,就会悟得:项刘都是推翻暴秦的大英雄;他们的诗都是情真意切的好诗;两诗结尾都流淌着败者或王者不尽忧伤的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体格 赏析 古体诗 垓下 《大风 古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
19
作者 张剑锋 《芳草(经典阅读)》 2012年第4期74-75,共2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从太史公司马迁笔下流传下来的这荡气回肠2000多年的《垓下歌》声,连同"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一起,在中华文化中牢牢地刻下了西楚霸王项羽这样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从太史公司马迁笔下流传下来的这荡气回肠2000多年的《垓下歌》声,连同"霸王别姬”的凄美故事一起,在中华文化中牢牢地刻下了西楚霸王项羽这样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对于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和司马迁那样一个震古烁今的史学巨匠,如果我们说这种悲壮形象完全是假的,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虚假报道,可能人们会觉得不可思议、荒谬绝伦,认为除非是又出土了什么爆炸性的竹简帛书才有可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论断。但其实这里什么新的史料也没有,就从司马迁《史记》的字里行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虚假报道 中国历史 垓下 司马迁 悲剧英雄 西楚霸王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垓下歌》:虞姬的催命符
20
作者 宋桂奇 《读写月报》 2022年第10期22-23,共2页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验,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验,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验不逝。验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泣数行下 项羽本纪 虞姬 垓下 骏马 催命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