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对象到场域——读斯坦·艾伦《场域状态》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榕 《建筑师》 2005年第1期79-85,共7页
本文是对斯坦·艾伦(StanAllen)的论文《场域状态》的阅读笔记。艾伦在这篇论文中比较了作为视觉对象的建筑形式与作为体验场域的建筑形式在方法上的不同,阐述了"场域"(fieId)的特征和操作机制,并试图将这些工作方法运用... 本文是对斯坦·艾伦(StanAllen)的论文《场域状态》的阅读笔记。艾伦在这篇论文中比较了作为视觉对象的建筑形式与作为体验场域的建筑形式在方法上的不同,阐述了"场域"(fieId)的特征和操作机制,并试图将这些工作方法运用到其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艾伦 场域状态 阅读笔记 建筑形式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建筑的城市表达——以国家能源集团福建生产指挥中心为例
2
作者 陈晨 《福建建筑》 2024年第5期23-28,共6页
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建筑如同商品一样在极短周期内被复制生产,欠缺对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社会活动等要素的一体化考量,导致城市空间在建筑层面被割裂。借助“场域状态”这一中观城市视角,探讨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建筑与城市空间... 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建筑如同商品一样在极短周期内被复制生产,欠缺对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社会活动等要素的一体化考量,导致城市空间在建筑层面被割裂。借助“场域状态”这一中观城市视角,探讨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建筑与城市空间进行内在同构的一种可能。同时以“国家能源集团福建生产指挥中心”这一在地项目实践为例,尝试通过场域分析及其价值定位,来构建建筑的城市表达策略,寻求整体多元且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状态 建筑设计 城市表达
下载PDF
“场域状态”在后都市化城市建设中的体现——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童淑媛 张楠 《中外建筑》 2005年第5期39-42,共4页
随着城市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各大城市经历了“城市美化运动”、“新城市主义”阶段,进入后都市化城市建设时代。本文以广州为例,从后都市化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场域状态”理论入手,探求城市规划中的“场域状态”特征,并思考其在后都市... 随着城市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各大城市经历了“城市美化运动”、“新城市主义”阶段,进入后都市化城市建设时代。本文以广州为例,从后都市化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场域状态”理论入手,探求城市规划中的“场域状态”特征,并思考其在后都市化城市建设中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都市化 广州 城市建设 场域状态
下载PDF
论西方关于城市与建筑关系理论的演变
4
作者 刘刊 孙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建筑学理论特别是对城市与建筑关系的理解形成一种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的文化现象。从柯林.罗的《拼贴城市》、到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再到弗兰姆普敦的《千年七题:一个不合时宜的宣言》、MVRDV的《阅读MVRDV...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建筑学理论特别是对城市与建筑关系的理解形成一种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的文化现象。从柯林.罗的《拼贴城市》、到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再到弗兰姆普敦的《千年七题:一个不合时宜的宣言》、MVRDV的《阅读MVRDV》、斯坦.艾伦的《点+线》。引用了各篇著作的理论性观点并加以思考串联,纵览在不同时期理论家或实践者在建筑和城市相关问题上的认识变化,并研究这种思想流变的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流变 城市与建筑 巨构形式 场域状态
下载PDF
听觉城市
5
作者 林晶 《华中建筑》 2017年第10期58-60,共3页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重要的感官。然而,城市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多集中于视觉角度,而忽视了声环境和听觉交流这一重要方面。声景概念的提出,是人们渐渐注意到声音,并意识到声音的研究并不只是噪声的研究...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重要的感官。然而,城市空间的研究和设计多集中于视觉角度,而忽视了声环境和听觉交流这一重要方面。声景概念的提出,是人们渐渐注意到声音,并意识到声音的研究并不只是噪声的研究结果。单纯声景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但将声景运用到城市空间的研究尚须探讨,该文就此做一个大胆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 城市 场域状态 行为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